隻見書中大師“請出”的那道符籙之上,除了早已在背麵中間的位置寫好我生辰八字之外,其餘部分皆為空白。
所以稱之為符紙更為妥帖。
書中大師輕輕將之擱置在法壇中央,用刻有佛教“卍”字鈴鐺壓住其中一角。
真不知道書中大師信奉的是道佛兩教的哪位尊神,明明供奉的是“三清”神像,法壇上卻用的是佛教的萬字符鈴鐺。
我不禁有一種促狹的想法:他這樣胡亂交叉使用,會不會引起佛道兩家的同時不滿呢?
接著,書中大師抄起早已準備好的狼毫筆,行雲流水般蘸了蘸早已用白酒研磨好的朱砂,大喝一聲:“疾”!
便開始了“符籙”的刻畫工作。
書中大師的夫人似乎早已經司空見慣,在離大師不遠的後麵靜靜的觀摩著。
我們一家三口懷著“崇敬”之情,緊張的看著書中大師的一係列動作。
而我,更多的確是好奇,猶如農村孩子第一次進城——啥都沒見過,現場畫符更是如此,當然要仔細的觀摩觀摩了。
書中記載,符籙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具備各種各樣的功能,所以不能隨便亂畫。
故有這樣一種說法:
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
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
畫符的方法成千上萬,大多是以複文、雲纂、靈符、寶符等形式記錄。
當然,畫符也是有所禁忌的。每年有四天不能畫符,如若在這四天畫符,不但符籙不靈,而且對人有害。這四天便是農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
而畫符最好的選擇是子時或亥時。據說此時是陽消陰長,陰陽交泰之時,靈氣最為濃重。其次便是午、卯、酉三時。
按照時辰來講,書中大師畫符的時刻正處於酉時。
畫符過程中,有的要掐訣,有的要冥想,有的要步罡踏鬥,有的要隨性隨筆……其程序複雜,方法繁瑣,法力高深到極處足令善男信女頭暈目眩。
隻見書中大師將狼毫筆放在朱砂墨中,左右來迴活動蘸至飽滿,以“迅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之勢將至移動到空白的符紙之上,行雲流水,揮灑自如,想來他便是用隨性隨筆之法刻畫。
同時,口中大喝著:
一筆天地動!
二筆祖師令!
三筆兇煞去!
四筆千裏行!
五筆鬼神驚!
六筆風雷引!
七筆調兵將!
八筆遣龍靈!
九筆曰符成!
威名蕩乾坤!
話音落,符已成。接著,拿起壓符鈴鐺,邊大喝邊搖鈴:
“叮鈴鈴!”天圓地方!
“叮鈴鈴!”律令九章!
“叮鈴鈴!”吾今下筆!
“叮鈴鈴!”萬鬼伏藏!
當的一聲!
書中大師將鈴鐺扣在法壇之上,大約用了十多分鍾的時間便刻畫好了一道符籙,當然盡是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符號行文,但確實比胡寫亂畫的要好看一些。
一氣嗬成,毫無斷筆。粗細相間,軌跡如懿。
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紙上迷宮”罷了。
這裏我突然想到了曾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個點擊率很高的行為藝術“盲畫大師”的視頻。
視屏中的大師,背對著畫紙,隨意繪畫,下筆軌跡雜亂無章,都不知道是畫些什麽,依舊得到了無數的追捧和誇讚。
可能是因為我個人缺乏藝術細胞的原因,實在無法欣賞那樣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方式。
但我知道真正盲畫,是從國外翻譯而來,英文稱作baiblinddrawing。就是作畫的時候,眼睛一直看著繪畫對象,絲毫不看畫布一眼。
正常的人畫畫時,一般是看一眼繪畫對象,然後再看著畫紙,根據對象的細節特征作畫。
如果把正常看一眼、畫一筆的作畫方式比作睜眼走路的話,那麽提筆時不看畫紙就像是閉眼走路了。
所以叫盲畫。
不知道書中大師耗費了多麽龐大的“法力”。
唯一可以看到的便是那豌豆大的汗珠如同雨水一般“劈裏啪啦”的掉下來,不知道這個技能是怎麽練出來的?
就在這十多分鍾期間,書中大師猶如頭上被澆了一桶水一般,確實讓人歎為觀止。
第一道符籙刻畫完畢後,書中大師又接著從“暗房”中接連請出兩道符紙,按照之前的方法,一共刻畫了三道符籙。
為什麽不一次性請出來呢?
後來才從大師口中得知,原來是為了保持對符籙之敬畏。
“這三道靈符耗費了我百日修煉之功,辛虧我法力高強,勉力將之畫出,否則就虛脫了。”
書中大師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顫顫巍巍的將三張符籙遞給父親,似乎還有些脫力的樣子,在夫人的攙扶下麵對著父親說道。
“謝謝大師,謝謝大師,謝謝大師……”
父親自然畢恭畢敬的彎下腰,低著頭,雙手接下符籙,邊鞠躬邊點頭的說迴應著。
“您看您耗費這麽多道行給我的孩子看病,我們這個是多少錢才能給您補上呢?”母親同樣看著揮汗如雨的大師如此之“辛苦”,身臨其境有些“於心不忍”,在旁附和著。
書中大師在夫人的扶持下,慢慢坐好,抬手阻止了父母的話茬,故作高深的說道:“這三張道符,有我給孩子的法力注入。”
“其中一道用紅布包成三角的形狀,紅線縫在孩子的背心;一道掛在家裏的門框之上,同樣用紅布包好縫好。”
“最後一道是在前兩道完全布置好了之後,於第二日醜時,一家人三口在家中麵朝東方跪拜三次,點燃後在符籙飛起、落下還沒有著地的時候,立即用碗接住,給孩子衝水服下,孩子的病自然就好了。”
“切記,不能用手觸碰符灰。”
說完,書中大師停頓了幾秒,說:“至於錢不錢的,孩子病好了你們再來找我。你們也不必因為我耗費法力給孩子看病,覺得對我有所虧欠。其實,像我這樣身懷特殊力量的人,本就是懸壺濟世而來,隻是限於肉身對世俗之物有所需求罷了。”
“如若不然,還要那些世俗之物有何用處?”
父母一聽,居然這次不用花錢,一下子對書中大師的底蘊和全心全意懸壺濟世的“偉大人格”有了更深刻的信任。
“說不定還真的能夠治好孩子的病呢!”父母如是想著,連連點頭稱是。
“書中大師,您剛說的醜時大致是淩晨三到五點吧?”母親接著問道。
“這你還不知道?”
還沒等大師接話,父親便直接打斷了母親,還不忘奚落母親幾句:“當然不是了,真不知道你的學是怎麽上出來的?還當過老師?怎麽連這個都不知道?”
“讓我告訴你,十二地支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將一日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為2小時。子時是23到1時,醜時是1到3時……”
母親瞪了父親一眼:“就你知道?”轉而又麵向大師:“我是想問問就在淩晨一到三點這個範圍內隨時都可以,還是必須在醜時開始的一點或結束時的三點那個時點上?”
“嗬嗬……”書中大師看了父親一眼,此時似乎已經恢複了不少體力,“慈祥”的笑了笑,說:“在醜時期間都可以,不能提前,也不能退後。”
“大師,我還想問問……”
“問什麽問,你不看大師畫符已經很累了麽?有什麽可問的,按照大師的話照做就行了唄!”
母親剛欲張口,又被父親打斷了話頭。
“沒事沒事!”大師擺了擺手,“讓你愛人問吧!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哼!就像是你已經都知道了一樣!你要是知道你給孩子看病不就行了?為啥還要找人家大師呢?”母親也對父親的多次打斷有些惱火,一點麵子也不給。
看父親這次沒有接話,母親又繼續問道:
“大師,我還有些事情不明白,您說有一道符籙需要點燃,等它飛起來還沒有落下的時候接住,這個我有點不太懂,您能給我解釋一下嗎?”
“嗬嗬!”大師聽到後笑了笑,故作神秘的說道:“天機不可泄露。”
告別之後,我們三人一起迴家。
父母徹夜未眠。
淩晨時分將我從睡夢中叫醒。此時母親已將那兩張符籙按照大師的要求包好。
一個縫在了我的內衣上,另一個掛在了家門頂框上。
醜時。
父母帶著我麵向東方,恭恭敬敬跪拜三次,母親還不停的祈福祈禱著:
“祈求上天!祈求上天!”
“一定要把墩子的病痛帶走!”
“讓墩子盡快康複起來!”
“別讓孩子受如此大的折磨!”
“快讓病痛永遠離開他!”
“之隻要他不難受,可以把孩子的一切病痛都轉移給我!”
“我願意為墩子承受一切磨難!”
“嗚……”
母親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激動,由悄聲的碎碎念變成了哽咽、大吼,甚至突然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便是偉大的母親!
看到這一幕,讓我突然明白我愚蠢的裝病給母親帶來了多麽大的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
我突然有一種全身血液集中到大腦,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母親事實真相的衝動:媽媽,我沒病!
所以稱之為符紙更為妥帖。
書中大師輕輕將之擱置在法壇中央,用刻有佛教“卍”字鈴鐺壓住其中一角。
真不知道書中大師信奉的是道佛兩教的哪位尊神,明明供奉的是“三清”神像,法壇上卻用的是佛教的萬字符鈴鐺。
我不禁有一種促狹的想法:他這樣胡亂交叉使用,會不會引起佛道兩家的同時不滿呢?
接著,書中大師抄起早已準備好的狼毫筆,行雲流水般蘸了蘸早已用白酒研磨好的朱砂,大喝一聲:“疾”!
便開始了“符籙”的刻畫工作。
書中大師的夫人似乎早已經司空見慣,在離大師不遠的後麵靜靜的觀摩著。
我們一家三口懷著“崇敬”之情,緊張的看著書中大師的一係列動作。
而我,更多的確是好奇,猶如農村孩子第一次進城——啥都沒見過,現場畫符更是如此,當然要仔細的觀摩觀摩了。
書中記載,符籙是溝通人與神的秘密法寶,具備各種各樣的功能,所以不能隨便亂畫。
故有這樣一種說法:
畫符不知竅,反惹鬼神笑;
畫符若知竅,驚得鬼神叫。
畫符的方法成千上萬,大多是以複文、雲纂、靈符、寶符等形式記錄。
當然,畫符也是有所禁忌的。每年有四天不能畫符,如若在這四天畫符,不但符籙不靈,而且對人有害。這四天便是農曆的三月初九、六月初二、九月初六、十二月初二。
而畫符最好的選擇是子時或亥時。據說此時是陽消陰長,陰陽交泰之時,靈氣最為濃重。其次便是午、卯、酉三時。
按照時辰來講,書中大師畫符的時刻正處於酉時。
畫符過程中,有的要掐訣,有的要冥想,有的要步罡踏鬥,有的要隨性隨筆……其程序複雜,方法繁瑣,法力高深到極處足令善男信女頭暈目眩。
隻見書中大師將狼毫筆放在朱砂墨中,左右來迴活動蘸至飽滿,以“迅雷不及掩耳,迅電不及瞑目”之勢將至移動到空白的符紙之上,行雲流水,揮灑自如,想來他便是用隨性隨筆之法刻畫。
同時,口中大喝著:
一筆天地動!
二筆祖師令!
三筆兇煞去!
四筆千裏行!
五筆鬼神驚!
六筆風雷引!
七筆調兵將!
八筆遣龍靈!
九筆曰符成!
威名蕩乾坤!
話音落,符已成。接著,拿起壓符鈴鐺,邊大喝邊搖鈴:
“叮鈴鈴!”天圓地方!
“叮鈴鈴!”律令九章!
“叮鈴鈴!”吾今下筆!
“叮鈴鈴!”萬鬼伏藏!
當的一聲!
書中大師將鈴鐺扣在法壇之上,大約用了十多分鍾的時間便刻畫好了一道符籙,當然盡是一些一般人看不懂的符號行文,但確實比胡寫亂畫的要好看一些。
一氣嗬成,毫無斷筆。粗細相間,軌跡如懿。
其實在我看來就是一些毫無意義的“紙上迷宮”罷了。
這裏我突然想到了曾在網絡上看到的,一個點擊率很高的行為藝術“盲畫大師”的視頻。
視屏中的大師,背對著畫紙,隨意繪畫,下筆軌跡雜亂無章,都不知道是畫些什麽,依舊得到了無數的追捧和誇讚。
可能是因為我個人缺乏藝術細胞的原因,實在無法欣賞那樣的藝術作品和藝術方式。
但我知道真正盲畫,是從國外翻譯而來,英文稱作baiblinddrawing。就是作畫的時候,眼睛一直看著繪畫對象,絲毫不看畫布一眼。
正常的人畫畫時,一般是看一眼繪畫對象,然後再看著畫紙,根據對象的細節特征作畫。
如果把正常看一眼、畫一筆的作畫方式比作睜眼走路的話,那麽提筆時不看畫紙就像是閉眼走路了。
所以叫盲畫。
不知道書中大師耗費了多麽龐大的“法力”。
唯一可以看到的便是那豌豆大的汗珠如同雨水一般“劈裏啪啦”的掉下來,不知道這個技能是怎麽練出來的?
就在這十多分鍾期間,書中大師猶如頭上被澆了一桶水一般,確實讓人歎為觀止。
第一道符籙刻畫完畢後,書中大師又接著從“暗房”中接連請出兩道符紙,按照之前的方法,一共刻畫了三道符籙。
為什麽不一次性請出來呢?
後來才從大師口中得知,原來是為了保持對符籙之敬畏。
“這三道靈符耗費了我百日修煉之功,辛虧我法力高強,勉力將之畫出,否則就虛脫了。”
書中大師大口大口的喘著粗氣,顫顫巍巍的將三張符籙遞給父親,似乎還有些脫力的樣子,在夫人的攙扶下麵對著父親說道。
“謝謝大師,謝謝大師,謝謝大師……”
父親自然畢恭畢敬的彎下腰,低著頭,雙手接下符籙,邊鞠躬邊點頭的說迴應著。
“您看您耗費這麽多道行給我的孩子看病,我們這個是多少錢才能給您補上呢?”母親同樣看著揮汗如雨的大師如此之“辛苦”,身臨其境有些“於心不忍”,在旁附和著。
書中大師在夫人的扶持下,慢慢坐好,抬手阻止了父母的話茬,故作高深的說道:“這三張道符,有我給孩子的法力注入。”
“其中一道用紅布包成三角的形狀,紅線縫在孩子的背心;一道掛在家裏的門框之上,同樣用紅布包好縫好。”
“最後一道是在前兩道完全布置好了之後,於第二日醜時,一家人三口在家中麵朝東方跪拜三次,點燃後在符籙飛起、落下還沒有著地的時候,立即用碗接住,給孩子衝水服下,孩子的病自然就好了。”
“切記,不能用手觸碰符灰。”
說完,書中大師停頓了幾秒,說:“至於錢不錢的,孩子病好了你們再來找我。你們也不必因為我耗費法力給孩子看病,覺得對我有所虧欠。其實,像我這樣身懷特殊力量的人,本就是懸壺濟世而來,隻是限於肉身對世俗之物有所需求罷了。”
“如若不然,還要那些世俗之物有何用處?”
父母一聽,居然這次不用花錢,一下子對書中大師的底蘊和全心全意懸壺濟世的“偉大人格”有了更深刻的信任。
“說不定還真的能夠治好孩子的病呢!”父母如是想著,連連點頭稱是。
“書中大師,您剛說的醜時大致是淩晨三到五點吧?”母親接著問道。
“這你還不知道?”
還沒等大師接話,父親便直接打斷了母親,還不忘奚落母親幾句:“當然不是了,真不知道你的學是怎麽上出來的?還當過老師?怎麽連這個都不知道?”
“讓我告訴你,十二地支是指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它將一日分為十二個時辰,每個時辰為2小時。子時是23到1時,醜時是1到3時……”
母親瞪了父親一眼:“就你知道?”轉而又麵向大師:“我是想問問就在淩晨一到三點這個範圍內隨時都可以,還是必須在醜時開始的一點或結束時的三點那個時點上?”
“嗬嗬……”書中大師看了父親一眼,此時似乎已經恢複了不少體力,“慈祥”的笑了笑,說:“在醜時期間都可以,不能提前,也不能退後。”
“大師,我還想問問……”
“問什麽問,你不看大師畫符已經很累了麽?有什麽可問的,按照大師的話照做就行了唄!”
母親剛欲張口,又被父親打斷了話頭。
“沒事沒事!”大師擺了擺手,“讓你愛人問吧!愛子之心,人皆有之。”
“哼!就像是你已經都知道了一樣!你要是知道你給孩子看病不就行了?為啥還要找人家大師呢?”母親也對父親的多次打斷有些惱火,一點麵子也不給。
看父親這次沒有接話,母親又繼續問道:
“大師,我還有些事情不明白,您說有一道符籙需要點燃,等它飛起來還沒有落下的時候接住,這個我有點不太懂,您能給我解釋一下嗎?”
“嗬嗬!”大師聽到後笑了笑,故作神秘的說道:“天機不可泄露。”
告別之後,我們三人一起迴家。
父母徹夜未眠。
淩晨時分將我從睡夢中叫醒。此時母親已將那兩張符籙按照大師的要求包好。
一個縫在了我的內衣上,另一個掛在了家門頂框上。
醜時。
父母帶著我麵向東方,恭恭敬敬跪拜三次,母親還不停的祈福祈禱著:
“祈求上天!祈求上天!”
“一定要把墩子的病痛帶走!”
“讓墩子盡快康複起來!”
“別讓孩子受如此大的折磨!”
“快讓病痛永遠離開他!”
“之隻要他不難受,可以把孩子的一切病痛都轉移給我!”
“我願意為墩子承受一切磨難!”
“嗚……”
母親越說越激動,越說越激動,由悄聲的碎碎念變成了哽咽、大吼,甚至突然嚎啕大哭了起來!
這便是偉大的母親!
看到這一幕,讓我突然明白我愚蠢的裝病給母親帶來了多麽大的心理負擔和心理壓力!
我突然有一種全身血液集中到大腦,迫不及待的想要告訴母親事實真相的衝動:媽媽,我沒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