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洋人想要做什麽


    祖孫那次談話過後,日子還是照常過,隻不過平時康熙帶著弘曄學習的時候會側重如何治國,如何管理朝臣,還經常帶著他分析朝廷上官員的性格與家世,以至於這段時間弘曄隻要是碰見一個陌生人會下意識的開始分析對方的官職、家庭和以及適合的崗位。


    胤礽當然發現了弘曄的異常,別人或許不清楚,但是同樣從這一階段過來的,且胤礽還是經曆過兩次的人,這種表現在他麵前無所遁形。


    專業的人做專業事,既然皇阿瑪接過了自己的擔子,給弘曄傳輸為君之道,那麽胤礽肯定不會阻攔,不過他也不是半點不做,至少很多皇阿瑪的理念是有問題的,這個時候就需要他在後麵慢慢的引導糾正。


    要不怎麽說還是阿瑪親呢,康熙在宮裏教導半個月,胤礽也就是在弘曄休假的時候父子倆聊天半日,就這半日,在弘曄心中還是胤礽這個阿瑪教導的知識更加入心。


    當然他也清楚皇瑪法教的東西都是幹貨,精華,隻不過時代在變化,皇瑪法年紀大了,感覺不是很明顯,但是他身為年輕人,對這方麵就比較敏感了。


    比如說關於滿漢問題,雖然皇瑪法總是說滿漢親如一家,未來的大趨勢是合二為一。可實際上看看朝堂上的滿臣和漢臣就清楚了,再說,到現在為止,漢人的待遇和滿人的待遇完全就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上。


    總是光有理論,不切入實際,那麽滿人和漢人之間的矛盾隻會越來越深。


    再比如,大清剛剛建國的時候,雖然還是有內憂外患,可是旁邊的那些宵小是一點也不敢招惹大清的,因為那時候的兵力很強,不服就是幹,打到你服氣為止。


    可是現在呢,八旗子弟已經快成了軟腳蝦,整日裏在京城困著,招貓逗狗、無惡不作。那些大將們都已經漸漸老去,但是能夠繼承他們衣缽的後人卻是一個都沒有。


    還有就是皇瑪法的疑心,他摒棄了前人分封製的製度,將所有的皇叔皇孫們全部困在京城,到了他們手上的權力也就隻剩下打理六部,甚至不願意讓擁有繼承權的阿瑪接觸到實權。


    即使這些皇叔們擁有不弱的才能,比如伯父和七叔、十叔、十四叔喜歡打仗,比如三叔喜歡詩詞,比如九叔喜歡經商...可是皇瑪法就像看不見一樣,將他們通通困在京城,那裏也不準去。


    還有就是他最近關注到的一個問題,那些所謂的傳教士在京城到底在做什麽。之前他很不明白,因為他關注到皇瑪法很是喜歡這些洋人,但是又很防備他們,為此他還特意迴去一趟尋了阿瑪。


    胤礽告訴弘曄,他皇瑪法之所以會喜歡這些洋人,一來之前這些洋人有做過他的老師,尊師重道,這是千百年來的優良傳統;二來,那些洋人也帶來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例如當年康熙得了瘧疾,就是洋人的金雞納霜給治好的。


    但是同時也防備對方的原因,是康熙發現,洋人不僅教了他們很多知識,還在了解大清的國情,摸清大清的地圖和一些重要的礦藏,為此,要小心這些洋人。


    弘曄不懂,或者說他還是不明白,即使這些洋人知道了這些東西在哪裏,又怎麽樣,大清地大物博、軍事實力也強盛,這些洋人即使知道了又能夠做什麽呢?


    不懂就學不懂就問,尤其是弘曄還有著這樣得天獨厚的學習條件,不僅僅是宮裏有大清最厲害的師傅,還因為他的額娘也是一位外語天才,就這樣,短短幾個月,弘曄就已經能夠順暢的看懂洋人的書籍了。


    也就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與那克出富昌在逛京城的洋人教堂的時候,發現了一絲端倪,他發現那裏不僅僅是傳教的地方,好像還在進行著某種秘密任務。


    因為裝作一個什麽也不懂的滿人家小少爺,又因為很多人聽不懂外語,所以教廷的人對弘曄一個小孩子也不設防,就這樣,還真讓弘曄發現了一些東西。


    冰山一旦暴露一個角,那就說明底下還有更大的冰山,弘曄迴去後就去求了阿瑪調查。之前沒關注也就算了,但是這裏是大清的地盤,隻要是胤礽想知道的,基本沒有難度,就這樣,不過幾天,下人們就為弘曄帶迴來一本厚厚的賬冊,雖然都是洋文書寫,看起來沒有什麽破綻,但是裏麵的內容經過弘曄的翻譯後就有了大大的問題。


    裏麵包含了京城裏的防衛、官員的詳細調查以及受賄情況、軍營裏大概得分布、以及新建海軍的好多資料。


    拿到手的那一刻,胤礽的脊背開始發涼,這些可都是機密。很多內容要不是胤礽在裏麵有人,他都不一定能夠拿到手,這些洋人們是怎麽得到的?不僅如此,他們記錄下來是想要做什麽?他們這些所謂的傳教士,到底是真的傳教還是戰爭的先鋒軍?


    就在這時,弘曄還在拉賬冊的夾層裏發現了一張圖紙,他雖然看不太明白,但是也清楚那是一種武器的分割圖,或者說組裝圖。


    胤礽趕緊拿過來,一看,又是一口涼氣直衝心頭,這是紅衣大炮的製作圖紙。不,不對,這是更加先進,改良過後的圖紙,因為這上麵不僅標注了新的紅衣大炮重量減輕了一半,就是射程也增進了幾十米,甚至上麵還貼心的標注了改良版的炮彈。


    這也讓他更加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想到前段時間皇阿瑪提出的閉關鎖國,以及想將洋人們提前趕出大清的舉措,胤礽在家也待不住了,叫上弘曄趕緊騎馬去了紫禁城。


    梁九功收到消息縮著脖子進來的時候,康熙還正在興致勃勃的逗弄著珍環誕下不久的小女兒,對,就是那個鈕祜祿珍環,在進宮幾年後也算是恩寵不衰,今年終於誕下了一位小公主。


    雖說現在看起來一片祥和,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場麵,可是在梁九功進來說明情況後的下一秒,康熙就直接將笑臉一收,將孩子遞給奶嬤嬤,直接大踏步離開了。


    珍環生氣嗎?當然氣,都快要氣瘋了,也不知道怎麽迴事,今年皇上雖然對她還是像原來那樣寵愛,但是新人冒頭的可是不少,光是這兩個月就出現了不下於四五位貴人,十幾個答應常在。


    要不是她好運誕下了女兒,皇上估計都快要將她忘在腦後了。今日好不容易盼到了皇上到來,珍環還想著讓皇上和女兒多處處,晚上留宿,看看能不能再拚一胎呢。


    結果梁公公一句宸元親王和世子來了,就直接將皇上拉走了。不過,此時的珍環已經不再是幾年前那個野心勃勃的珍環了,或者說不再是那樣異想天開的珍環了,後宮的爾虞我詐也將她鍛煉出來了,知道此時就是她再美,再有誘惑力也拉不迴皇上的注意力了,所以就直接放棄了生氣,而是一臉慈愛的走向小公主的搖籃,耐心地陪著女兒。


    她可不是後宮這些目光短淺的娘娘們,小公主雖說是女兒,但是養好了作用也是一樣大,君不見因為恪靖公主,宜妃娘娘現在可謂是四妃中的隱形之首,再又說乾隆朝的和孝公主,因為那位公主,她的額娘直接提升為惇妃,一個純漢人,在活著的時候直接封妃,這樣的待遇還不夠讓人震撼嗎?


    她可是早就想好了,隻要好好養大女兒,憑著她的聰明才智和小公主的身份,未來未必不會是第二個和孝公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喜歡山茶籽的慕雨青並收藏太子隻準我生娃,壓力有些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