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東京城可真是個好地方啊,基本上什麽都有,街上到處叫賣的商賈百姓,熱熱鬧鬧的,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座世上最龐大的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誌同道合的人,找到自己的快樂——這是我重迴東京城時的最大感受,相較起來西夏的都城還是太小了,人口少不說,商品貿易和酒館青樓也無法跟東京相比。
我和語嫣、清露漫步東京街頭,一種盛世和平與危機四伏的感覺同時湧上心頭,盛世和平是眼前的景象,危機四伏是這趟塞外之行的最大收獲,塞外的西夏、吐蕃、遼國還有許多草原部落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而大宋依然整天提倡文教興國、以文治天下等等,這繁華的世界之都化為斷瓦殘垣仿佛就在眼前。這悲劇倘若發生在趙家朝廷上我一點都不介意,隻是這積攢一百多年的繁榮和生命就這麽毀於刀兵之下,實在可惜。更何況,危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便我自己無所謂,我的親人朋友還要在這個國度生活呢。
看來大宋皇宮之行卻是無法迴避,迴到碧遊居後,我便跟眾人交代了拜見皇宮的事宜,順便說下,這碧遊居是靈鷲宮諸女為我建設的一處府邸,位於朱雀門外,我嫌江南院人來人往太過嘈雜,加上密族眾人加入之後,也需要有個地方容納招待貴賓,因此便讓靈鷲宮出麵購置、整治了這麽一處占地十多畝、亭台樓閣練武場等五髒俱全的府邸。要說東京城貴,這處宅邸花費將近一百萬貫,也算是京中豪宅了。碧遊居附近的房屋也早已被買下來,作為我下屬居住的所在,同時方便守護碧遊居,當然,以我現在的名氣,也沒什麽人敢上門搗亂就是了。
獨自一人在朱雀街漫步,街上行人如織,一種被監視的感覺湧上心頭,不止是哪些拙劣的皇城司密探,還有一些躲在暗處的殺手若有若無的殺意、不明來意的各大勢力密探都在有意無意地觀察著我——這種感覺不是現在才有,從我第一次踏進東京城就開始了,到了現在隨著我的名氣上升,監視我的人數和頻率可是越來越高了。我冷哼一聲,雙手輕輕揮動結了個佛家寶瓶印,十五道真氣無聲無息地從雙手十指激射出來向四周奔去。
待我走後大約十息,或明或暗的十五個密探再也無法忍受,幾乎不約而同地吐了口鮮血,密探們驚駭地發現自己的氣海被廢,內力盡失,已經變成廢人。心有餘悸地看了眼慕容複遠去的身影,這些人強忍重傷之軀,急忙散開迴複各家主子去了。這些都是跟得比較近,比較明顯,也比較囂張的,大部分以皇城司密探為主,而遠處一些大勢力或家族的高手則明白這是警告,要是下次再這樣跟隨監視,恐怕就不是武功被廢這麽簡單了。
到了皇宮門口,禁軍士兵攔住了我,守門的校尉到時認識我,恭敬行禮道:“拜見國師,下官馬上派人稟報陛下。”
“不必了。”我淡淡道,“姑蘇慕容複拜見大宋皇帝陛下......”聲音遠遠傳開,不止傳遍皇宮內外每一個角落,就連附近的五六個坊司街道都清晰可聞,一時之間以皇宮為中心的世界似乎都靜了下來,為我大膽妄為的“覲見”方式所震驚。
守門皇宮禁軍校尉和士兵驚駭地瞪著我,雙手微微發抖,但是“放肆”這兩個字始終不敢說出口,隻能泥塑木人般地攔在我麵前,卻又不敢亮出兵刃。我微微搖頭,這禁軍如此畏縮膽小,反映了大宋整體風氣實力,實在教人失望,想起塞外密族悍不畏死的草原勇士,高下立判。好在邊疆以種家、楊家、折家為首的幾大軍團還是頗為勇猛的,否則守著這麽個花花世界早就被滅了。
沒過多久,一個太監迅速地跑過來道:“傳慕容國師覲見!”
皇宮內外如臨大敵,禁軍士兵比平日多了三倍以上,且各個執槍明甲,不遠處還有弓箭上弦的弓箭手在待命,仿佛即將到來的是洪水猛獸。我近乎天下無敵的名氣已經傳遍大宋內外,就連遠在極西的草原到東邊的海島都在口口相傳在南方姑蘇城出了個無敵劍神,而我的殺人的名聲亦是可以讓任何蠻族都忌憚三分,怪不得皇宮禁軍如此緊張了。其實這也不過是趙宋皇族缺乏自信,猜忌多疑罷了,我自問並未做過任何對不起大宋的事情,更無舉兵反叛之心,可惜這種話說出了大宋朝廷估計沒幾個人信,而皇帝要的是絕對的安全,任何影響皇帝寶座的威脅都必須消滅在萌芽之中。
紫宸殿內,一幹文武大臣如臨大敵,都瞪視著緩步走來的慕容複,趙煦坐在殿上,鎮定地看著我,一時之間大殿之上雖有上百號人,卻是靜如暗室。我抬眼看了下趙煦,雙手抱拳道:“姑蘇慕容複拜見官家。”
趙煦微微站起抬手道:“愛卿免禮,慕容國師征戰西夏,促成西夏與我大宋永久和平,西夏王主動退去皇帝之位,戰功彪炳,堪稱我大宋有史以來第一戰將,朕代表天下感謝國師!來人,上座!”
我不客氣地在趙煦下首的位置上落座,沉吟片刻,發現皇帝和大臣們都在沉默,於是開口道:“慕容複雖然接受國師一職,然而並未歸屬趙家管轄,我身為道家門下,過的是閑雲野鶴、遵循天道的生活,問鼎天下、至尊寶位向來都不是我的追求。奈何趙氏天子和一幹大臣心胸狹隘,整天懷疑在下想謀朝串位,卻是讓某感覺可悲可笑。道家《南華經》曾說,貓頭鷹怕鳳凰和自己搶腐鼠吃,於是發出尖利而奇怪的叫聲企圖嚇跑鳳凰,眼前諸位的行為卻與那貓頭鷹有何區別?嗬嗬嗬,哈哈哈。”
整個紫宸殿都傳播者我的嘲笑聲,趙宋上下一時都有些尷尬,趙煦道:“國師言重了,之前朝廷確實有過議論,有人言道國師武功勢力過大,可能損害我大宋社稷根基,特別是以呂大防為首的舊黨一派,力爭國師為妖師亂國,並在明裏暗裏多有動作掣肘,朕也是一時糊塗,被後宮婦女迷惑了,因此而對國師有失禮之處,在這裏朕向國師道歉了。”
皇宮之內鴉雀無聲,我一開始還有些不屑,聽到後麵不由動容道:“官家身為九五至尊,卻知錯能改,還能主動認錯,實在難得,罷了,這些烏糟事情我也不追究了。隻是你趙家掣肘甚多,李唐的牛李黨爭在朝廷內外不斷上演,不僅消磨國力,辦不成什麽大事,恐怕還會有盛世轉衰的一天。畢竟,你們可以繼續這樣內耗下去,敵人,可是不會等你們的。”
呂大防站出來道:“妖言惑眾,國師口口聲聲危機和威脅,無非就是草原上的幾個蠻子,大遼、西夏雖然勢大,然而我大宋雄兵百萬,隻要尊禮重德,又有何懼,古人雲,仁者無敵,當前還是應該遵循祖宗規矩、仁愛治國,方能重新仁宗盛世。”
我微微皺眉道:“口舌之爭實在沒啥意義,不管是無為而治還是以仁治國都需要認清形勢、因勢利導,你連實際的形勢都看不清楚,哪有什麽資格跟我談什麽仁愛治國,大宋如果滅亡,必定亡在你們這幫自以為是的所謂正義之輩手上。話不多說,我今天來這裏,就是想問官家,遷都長安之事,到底你們進展如何了。”
趙煦皇帝為難道:“國師走後我朝大臣就遷都長安一事議論甚多,除了之前談到的長安衰敗,無法承擔如今汴梁繁華的經營重任、損傷國本之外,談論更多的是遷都費用巨大,戶部匯總上報初期遷都費用就要數千萬貫,非一日之事,需要緩緩圖之,連章惇愛卿都認為遷都雖然很重要,然而也無法立刻成事,隻能先行籌措費用,預計遷都之事需要十年左右。”
我手指輕輕扣著桌子,等趙煦說完後,緩緩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成大事者不惜小費,千萬貫雖然多,其實以朝廷的實力並非不能籌措,而且事有輕重緩急,之前就說過,可以先搬朝廷主體,官家和朝廷主要部門先行過去,其他的徐徐圖之,可惜官家始終下不了決心,加上朝廷重臣大都享受汴梁的繁華便利,打心底不願遷都罷了。雖說故土難離,諸位也都習慣了汴梁,更有不少人買地置業汴梁早已紮根此處,遷都傷筋動骨,其實主要也是損害諸位的利益罷了,於國於民又有什麽損害了。”
“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此乃我朝的國本,根本不牢,國家難安,且遷都之後汴梁繁華將化為烏有,損失之巨難道是國師想見?再則即便國師和官家以及部分大臣願意遷都,難道汴梁地區和周遭的百姓難道就願意嗎?遷都關係重大,國師此舉過於草率,實在不妥。”蘇轍站出來道。
“遷都的利弊早已經討論很久,我今天來此,要說的是,第一,遷都並非我突然提出來的,而是宋太祖趙匡胤皇帝在世就準備進行的工作,甚至已經進行到一半,隻不過被他弟弟趙匡義處於私利阻止了;第二,遷都確實關係重大,我朝久拖不決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契機,而我本人的出現就是這個契機,這就是我朝中興的契機;第三,遷都必須盡快執行,任何反對和阻礙遷都之舉的人便是我朝上下所有人的敵人。”我一字一句地說道,“大宋的敵人或許可以在朝野、在塞外蹦躂的好好的,但是我慕容複的敵人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
</p>
東京城可真是個好地方啊,基本上什麽都有,街上到處叫賣的商賈百姓,熱熱鬧鬧的,幾乎任何人都可以在這座世上最龐大的城市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誌同道合的人,找到自己的快樂——這是我重迴東京城時的最大感受,相較起來西夏的都城還是太小了,人口少不說,商品貿易和酒館青樓也無法跟東京相比。
我和語嫣、清露漫步東京街頭,一種盛世和平與危機四伏的感覺同時湧上心頭,盛世和平是眼前的景象,危機四伏是這趟塞外之行的最大收獲,塞外的西夏、吐蕃、遼國還有許多草原部落都在摩拳擦掌、蠢蠢欲動,而大宋依然整天提倡文教興國、以文治天下等等,這繁華的世界之都化為斷瓦殘垣仿佛就在眼前。這悲劇倘若發生在趙家朝廷上我一點都不介意,隻是這積攢一百多年的繁榮和生命就這麽毀於刀兵之下,實在可惜。更何況,危巢之下,焉有完卵,即便我自己無所謂,我的親人朋友還要在這個國度生活呢。
看來大宋皇宮之行卻是無法迴避,迴到碧遊居後,我便跟眾人交代了拜見皇宮的事宜,順便說下,這碧遊居是靈鷲宮諸女為我建設的一處府邸,位於朱雀門外,我嫌江南院人來人往太過嘈雜,加上密族眾人加入之後,也需要有個地方容納招待貴賓,因此便讓靈鷲宮出麵購置、整治了這麽一處占地十多畝、亭台樓閣練武場等五髒俱全的府邸。要說東京城貴,這處宅邸花費將近一百萬貫,也算是京中豪宅了。碧遊居附近的房屋也早已被買下來,作為我下屬居住的所在,同時方便守護碧遊居,當然,以我現在的名氣,也沒什麽人敢上門搗亂就是了。
獨自一人在朱雀街漫步,街上行人如織,一種被監視的感覺湧上心頭,不止是哪些拙劣的皇城司密探,還有一些躲在暗處的殺手若有若無的殺意、不明來意的各大勢力密探都在有意無意地觀察著我——這種感覺不是現在才有,從我第一次踏進東京城就開始了,到了現在隨著我的名氣上升,監視我的人數和頻率可是越來越高了。我冷哼一聲,雙手輕輕揮動結了個佛家寶瓶印,十五道真氣無聲無息地從雙手十指激射出來向四周奔去。
待我走後大約十息,或明或暗的十五個密探再也無法忍受,幾乎不約而同地吐了口鮮血,密探們驚駭地發現自己的氣海被廢,內力盡失,已經變成廢人。心有餘悸地看了眼慕容複遠去的身影,這些人強忍重傷之軀,急忙散開迴複各家主子去了。這些都是跟得比較近,比較明顯,也比較囂張的,大部分以皇城司密探為主,而遠處一些大勢力或家族的高手則明白這是警告,要是下次再這樣跟隨監視,恐怕就不是武功被廢這麽簡單了。
到了皇宮門口,禁軍士兵攔住了我,守門的校尉到時認識我,恭敬行禮道:“拜見國師,下官馬上派人稟報陛下。”
“不必了。”我淡淡道,“姑蘇慕容複拜見大宋皇帝陛下......”聲音遠遠傳開,不止傳遍皇宮內外每一個角落,就連附近的五六個坊司街道都清晰可聞,一時之間以皇宮為中心的世界似乎都靜了下來,為我大膽妄為的“覲見”方式所震驚。
守門皇宮禁軍校尉和士兵驚駭地瞪著我,雙手微微發抖,但是“放肆”這兩個字始終不敢說出口,隻能泥塑木人般地攔在我麵前,卻又不敢亮出兵刃。我微微搖頭,這禁軍如此畏縮膽小,反映了大宋整體風氣實力,實在教人失望,想起塞外密族悍不畏死的草原勇士,高下立判。好在邊疆以種家、楊家、折家為首的幾大軍團還是頗為勇猛的,否則守著這麽個花花世界早就被滅了。
沒過多久,一個太監迅速地跑過來道:“傳慕容國師覲見!”
皇宮內外如臨大敵,禁軍士兵比平日多了三倍以上,且各個執槍明甲,不遠處還有弓箭上弦的弓箭手在待命,仿佛即將到來的是洪水猛獸。我近乎天下無敵的名氣已經傳遍大宋內外,就連遠在極西的草原到東邊的海島都在口口相傳在南方姑蘇城出了個無敵劍神,而我的殺人的名聲亦是可以讓任何蠻族都忌憚三分,怪不得皇宮禁軍如此緊張了。其實這也不過是趙宋皇族缺乏自信,猜忌多疑罷了,我自問並未做過任何對不起大宋的事情,更無舉兵反叛之心,可惜這種話說出了大宋朝廷估計沒幾個人信,而皇帝要的是絕對的安全,任何影響皇帝寶座的威脅都必須消滅在萌芽之中。
紫宸殿內,一幹文武大臣如臨大敵,都瞪視著緩步走來的慕容複,趙煦坐在殿上,鎮定地看著我,一時之間大殿之上雖有上百號人,卻是靜如暗室。我抬眼看了下趙煦,雙手抱拳道:“姑蘇慕容複拜見官家。”
趙煦微微站起抬手道:“愛卿免禮,慕容國師征戰西夏,促成西夏與我大宋永久和平,西夏王主動退去皇帝之位,戰功彪炳,堪稱我大宋有史以來第一戰將,朕代表天下感謝國師!來人,上座!”
我不客氣地在趙煦下首的位置上落座,沉吟片刻,發現皇帝和大臣們都在沉默,於是開口道:“慕容複雖然接受國師一職,然而並未歸屬趙家管轄,我身為道家門下,過的是閑雲野鶴、遵循天道的生活,問鼎天下、至尊寶位向來都不是我的追求。奈何趙氏天子和一幹大臣心胸狹隘,整天懷疑在下想謀朝串位,卻是讓某感覺可悲可笑。道家《南華經》曾說,貓頭鷹怕鳳凰和自己搶腐鼠吃,於是發出尖利而奇怪的叫聲企圖嚇跑鳳凰,眼前諸位的行為卻與那貓頭鷹有何區別?嗬嗬嗬,哈哈哈。”
整個紫宸殿都傳播者我的嘲笑聲,趙宋上下一時都有些尷尬,趙煦道:“國師言重了,之前朝廷確實有過議論,有人言道國師武功勢力過大,可能損害我大宋社稷根基,特別是以呂大防為首的舊黨一派,力爭國師為妖師亂國,並在明裏暗裏多有動作掣肘,朕也是一時糊塗,被後宮婦女迷惑了,因此而對國師有失禮之處,在這裏朕向國師道歉了。”
皇宮之內鴉雀無聲,我一開始還有些不屑,聽到後麵不由動容道:“官家身為九五至尊,卻知錯能改,還能主動認錯,實在難得,罷了,這些烏糟事情我也不追究了。隻是你趙家掣肘甚多,李唐的牛李黨爭在朝廷內外不斷上演,不僅消磨國力,辦不成什麽大事,恐怕還會有盛世轉衰的一天。畢竟,你們可以繼續這樣內耗下去,敵人,可是不會等你們的。”
呂大防站出來道:“妖言惑眾,國師口口聲聲危機和威脅,無非就是草原上的幾個蠻子,大遼、西夏雖然勢大,然而我大宋雄兵百萬,隻要尊禮重德,又有何懼,古人雲,仁者無敵,當前還是應該遵循祖宗規矩、仁愛治國,方能重新仁宗盛世。”
我微微皺眉道:“口舌之爭實在沒啥意義,不管是無為而治還是以仁治國都需要認清形勢、因勢利導,你連實際的形勢都看不清楚,哪有什麽資格跟我談什麽仁愛治國,大宋如果滅亡,必定亡在你們這幫自以為是的所謂正義之輩手上。話不多說,我今天來這裏,就是想問官家,遷都長安之事,到底你們進展如何了。”
趙煦皇帝為難道:“國師走後我朝大臣就遷都長安一事議論甚多,除了之前談到的長安衰敗,無法承擔如今汴梁繁華的經營重任、損傷國本之外,談論更多的是遷都費用巨大,戶部匯總上報初期遷都費用就要數千萬貫,非一日之事,需要緩緩圖之,連章惇愛卿都認為遷都雖然很重要,然而也無法立刻成事,隻能先行籌措費用,預計遷都之事需要十年左右。”
我手指輕輕扣著桌子,等趙煦說完後,緩緩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成大事者不惜小費,千萬貫雖然多,其實以朝廷的實力並非不能籌措,而且事有輕重緩急,之前就說過,可以先搬朝廷主體,官家和朝廷主要部門先行過去,其他的徐徐圖之,可惜官家始終下不了決心,加上朝廷重臣大都享受汴梁的繁華便利,打心底不願遷都罷了。雖說故土難離,諸位也都習慣了汴梁,更有不少人買地置業汴梁早已紮根此處,遷都傷筋動骨,其實主要也是損害諸位的利益罷了,於國於民又有什麽損害了。”
“官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此乃我朝的國本,根本不牢,國家難安,且遷都之後汴梁繁華將化為烏有,損失之巨難道是國師想見?再則即便國師和官家以及部分大臣願意遷都,難道汴梁地區和周遭的百姓難道就願意嗎?遷都關係重大,國師此舉過於草率,實在不妥。”蘇轍站出來道。
“遷都的利弊早已經討論很久,我今天來此,要說的是,第一,遷都並非我突然提出來的,而是宋太祖趙匡胤皇帝在世就準備進行的工作,甚至已經進行到一半,隻不過被他弟弟趙匡義處於私利阻止了;第二,遷都確實關係重大,我朝久拖不決是因為缺乏足夠的契機,而我本人的出現就是這個契機,這就是我朝中興的契機;第三,遷都必須盡快執行,任何反對和阻礙遷都之舉的人便是我朝上下所有人的敵人。”我一字一句地說道,“大宋的敵人或許可以在朝野、在塞外蹦躂的好好的,但是我慕容複的敵人隻有一個下場,那就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