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策之死,讓兗州的曹操沒有了南側的‘後顧之憂‘,讓荊州的劉表沒有了東側的‘臥榻之敵’。
除了孫策的那些忠心追隨者之外,這個結果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荊州的劉表,本就是守土之人,沒了東側‘好戰分子’孫策的‘搗亂’,又和西麵益州的‘守土’劉璋達成了聯盟,活的可謂是如魚得水。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荊州北方的曹操,選擇了蟄伏發展,這一蟄伏,就是三年。
更是讓劉表喜上加喜。
曹操蟄伏的原因,也正是諸侯停戰的第二個方麵的原因—冀州變天了。
這三年間,各個諸侯的勢力都在不斷的變化中。
有能力的諸侯勢力,像並州的韓成、兗州的曹操等,是在不斷的變強的;
但冀州的袁紹,卻在不斷地變弱的。
“我本擁有少年心,奈何世事多艱辛。雄心壯誌無窮盡,卻因子嗣毀前錦。”
這是後代詩人對袁紹的評價。
大戰之後的第一年,袁紹還野心勃勃的招兵買馬,準備來年的大戰。
然而,大戰之後的第二年,袁紹便掩張旗鼓了。
野心勃勃的袁紹沒有了,有的隻是整日了沉醉於‘美酒美色’的袁本初。
人沒了希望,大概都是如此的。
要不是心灰意冷之下的無力迴天,一個個好好的人,怎麽可能會變成這幅模樣呢?
人之所以失敗,很多情況都是自己作的。
不作就不會死,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袁紹的‘作’,來自於傳承大統,立繼承人。
首先一點,袁紹的出發點是沒有錯的。
立袁尚為冀州牧,繼承他的大統,以此來告訴冀州的世家們:“我袁紹,離不開你們。我將你們希望的人任命為我的繼承者,你們就放心的全力支持我吧。”
袁紹失敗多次,勢力受損,不依靠世家的力量,安能在短短的幾年內東山再起?
然而,袁紹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此番做法,除了‘作死’之外,就沒幹點別的。
袁紹的嫡子隻有三人—袁譚,袁熙,袁尚。
按照當時的傳統,能繼承大位的也隻是這三人中的一人。
老二袁熙,有勇無謀,但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爭不過能力強大的大哥袁譚和背後有世家支持的三弟袁尚。
故而隻做一件事,那就是老老實實的跟在袁紹身邊,袁紹讓誰繼承他的位置,自己就支持誰。
袁熙的做法,感覺很傻,但卻很精明。
因為無論最後的結果怎麽樣,他袁熙都能活著。
活著,在這個年代,就是本事,天大的本事。
袁紹讓袁尚繼承自己的位置之後,猶豫不決的毛病又犯了。
他的心腹謀士逢紀以及首席謀士許攸等人,對著袁紹勸道:“主公,既然已經讓三公子當冀州牧,繼承大統了。是不是把大公子的兵權收迴來?
自古至今,一個‘皇子’繼位,另一個‘皇子’手握重兵,乃取禍之道也。”
袁紹聽後,不僅沒有將這些話聽進去,反而在心中生出一陣莫名其妙地心血來潮: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老大袁譚太殘忍了?老大袁譚在青州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因此,便很自然的把許攸,逢紀等人的話,當做‘耳旁風’。
對著他們說道:“這種事情,一個處理不好的話,可就是毀滅性的災難啊!你們先迴去,容我思量思量。”
猶豫不決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猶豫不決的人,還死強。
袁紹經過幾日的思考,做了這個‘偉大’的決定:“不下令取消袁譚的兵權。”
這不是‘作死’,是什麽?
身在青州的袁譚聽到袁紹的命令之後,可一點都沒體會到父親的‘善意’。
他隻知道,很多事情,爭了,也許有一點生機;不爭,可就是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自己的三弟袁尚,可不是個善茬。
若自己引頸受戮的話,等待自己的,除了屠刀,就是屠刀。
於是乎,袁譚下定決心—起兵反抗!
首先,因為袁紹的命令,袁尚已經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繼承者了;而且冀州兵強馬壯。
袁譚知道,若自己不找點‘外援’,還打個屁啊?
至於‘外援’,有且隻有一個選擇—並州的韓成。
是而袁譚暗中派‘使者’聯係韓成,表達自己的結盟之意。
就算不結盟,至少也要讓東萊郡的奮武軍不再攻打自己,好讓自己倒出手來,凝聚兵力,和袁尚一決雌雄。
韓成見到袁譚的‘使者’,聽其述說了來意。
心道:“這感情好啊!打!使勁打!往死裏打!”
畢竟打的越狠,最後的奮武軍越沾光!
故而韓成接受了袁譚的‘結盟’之舉,並且表示對袁譚大力支持。
先是派遣謀士郭圖支援袁譚。
然後又和袁譚做一筆買賣,讓袁譚用北海郡的八縣之地,換取兩萬匹戰馬的‘臨時使用權’。
這筆交易不是實打實的交換,隻是先讓韓成的手下管理著北海郡這八縣之地,並且實行‘分地令’,所得的糧食,奮武軍和袁譚軍一人一半。
在日後,若袁譚大勝而歸的話,可以再用兩萬匹戰馬將這八縣之地換迴來。
袁譚感覺這個交易占了很大的便宜,但卻很不爽,而又無可奈何。
畢竟這兩萬匹戰馬,對此時的袁譚來說,真的很重要。
重要到能不能成事的地步。
所以袁譚隻能咬著牙同意了。
這個交易從表麵上來看,好像是韓成吃了大虧。
但實際上,韓成賺大了。
雖然花費了兩萬匹戰馬和八縣的一半產糧,但是卻得到了民心。
戰馬和糧食,韓成暫時不缺,但民心,真的很缺啊。
因為這東西,越多越好,不怕多。
另一邊,袁紹聽到袁譚起兵的消息之後,怒發衝冠!
這冀州和青州,是我袁紹說的算的。
你袁譚隻是我的一個手下,為了天下,為了利益,即使我安排你去死,你也要去給我死。
你竟然敢起兵反抗,你太不給我袁紹麵子了。
不給我袁紹麵子的人,無論是誰,哪怕是我的親生兒子,也必須死。
是而袁紹令兒子袁尚點齊十萬大軍,即刻啟程,前往青州,剿滅袁譚,生死不論。
袁尚忽然成了十萬大軍的統帥,內心這叫一個膨脹啊!
到了青州之後,隻要能正麵取勝的戰爭,絕對不會通過陰謀的手段。
至於士兵的死傷,我袁尚不在乎!我有的是兵馬!
因為袁尚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證明我袁尚,真的比我大哥袁譚厲害,真的特別適合冀州牧的大統位置。
袁尚的小心思,自然逃不過‘陰險’的郭圖的‘小眼睛’。這袁尚,和其父袁紹是一模一樣的‘死要麵子’啊。
既然知道了袁尚的弱點,這事就好辦了。
郭圖讓袁譚手下的大將彭安連續佯敗三天,並且一天放棄一郡之地。
郭圖的計策,極大地滿足了袁尚的‘虛榮心’。
麵對逃跑的袁譚軍,袁尚命令大軍毫不猶豫的追了上去。
一直追到黃河邊。
多日的勝利,衝昏了袁尚軍士兵的大腦。
看到黃河,絲毫沒有猶豫之色,毫無猶豫的渡河。
當袁尚的大軍剛剛渡過黃河之時,還未穩住陣型,袁譚的兩萬騎兵就殺過來了。
雖然袁譚組建騎兵的時間尚短,但這也是實打實的兩萬騎兵。
一時間,將立陣未穩的袁尚軍打的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繳獲輜重無數,並且俘虜了兩萬餘人的士兵。
當袁尚‘灰頭土臉’的迴到鄴城之時,袁紹‘病’了。
不是生病了,是氣病了。
具體的表現是:顏麵受損,怒急攻心。
幾個月之後,袁紹的病好了。
此時的袁紹變了樣子。
不知道是因為其多年的失敗,在其心中種下了‘失敗者’的影子;
還是年少時的自卑爆發了出來。
麵對兩個征戰不斷的兒子,袁紹選擇了迴避。
袁紹不發聲,袁尚和袁譚便繼續征戰。
一個想收服‘叛逆’,一個想‘武裝奪取政權’。
隨後的一年中,袁尚和袁譚兄弟打的是分外眼紅,冀州和青州的戰火不斷,以至於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而這時,袁紹手下的‘聰明’的謀士和大將,都紛紛脫離袁紹的控製,或另投他主,或隱居山林,或返迴家族。
其中包括袁紹心愛的謀士—荀諶,辛毗;手下的能臣—董昭,崔琰等;手下的猛將—牽招,郭援等。
袁紹嚐到了眾叛親離的感覺。
隻能靠沉溺於美酒美色來麻痹自己。
而韓成和曹操看到這種情況,均不由自主的選擇了停戰—“坐山觀虎鬥”。
袁紹的勢力太強大了,能內耗一些,對韓成和曹操來說,也是件很不錯的事情。
此時的韓成和曹操,就像平時上班的我們一樣,能不幹活而且拿到高高的工資,何樂而不為呢?
待袁尚和袁譚打的在激烈一些,百姓再痛苦一些,韓成和曹操便會出手。
這兩人,可不是優柔寡斷的袁紹,一出手,定然是雷霆萬鈞的致命一擊。
除了孫策的那些忠心追隨者之外,這個結果可以說是皆大歡喜。
荊州的劉表,本就是守土之人,沒了東側‘好戰分子’孫策的‘搗亂’,又和西麵益州的‘守土’劉璋達成了聯盟,活的可謂是如魚得水。
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荊州北方的曹操,選擇了蟄伏發展,這一蟄伏,就是三年。
更是讓劉表喜上加喜。
曹操蟄伏的原因,也正是諸侯停戰的第二個方麵的原因—冀州變天了。
這三年間,各個諸侯的勢力都在不斷的變化中。
有能力的諸侯勢力,像並州的韓成、兗州的曹操等,是在不斷的變強的;
但冀州的袁紹,卻在不斷地變弱的。
“我本擁有少年心,奈何世事多艱辛。雄心壯誌無窮盡,卻因子嗣毀前錦。”
這是後代詩人對袁紹的評價。
大戰之後的第一年,袁紹還野心勃勃的招兵買馬,準備來年的大戰。
然而,大戰之後的第二年,袁紹便掩張旗鼓了。
野心勃勃的袁紹沒有了,有的隻是整日了沉醉於‘美酒美色’的袁本初。
人沒了希望,大概都是如此的。
要不是心灰意冷之下的無力迴天,一個個好好的人,怎麽可能會變成這幅模樣呢?
人之所以失敗,很多情況都是自己作的。
不作就不會死,這話說的一點都沒錯。
袁紹的‘作’,來自於傳承大統,立繼承人。
首先一點,袁紹的出發點是沒有錯的。
立袁尚為冀州牧,繼承他的大統,以此來告訴冀州的世家們:“我袁紹,離不開你們。我將你們希望的人任命為我的繼承者,你們就放心的全力支持我吧。”
袁紹失敗多次,勢力受損,不依靠世家的力量,安能在短短的幾年內東山再起?
然而,袁紹的性格決定了他的此番做法,除了‘作死’之外,就沒幹點別的。
袁紹的嫡子隻有三人—袁譚,袁熙,袁尚。
按照當時的傳統,能繼承大位的也隻是這三人中的一人。
老二袁熙,有勇無謀,但很有自知之明。
知道自己爭不過能力強大的大哥袁譚和背後有世家支持的三弟袁尚。
故而隻做一件事,那就是老老實實的跟在袁紹身邊,袁紹讓誰繼承他的位置,自己就支持誰。
袁熙的做法,感覺很傻,但卻很精明。
因為無論最後的結果怎麽樣,他袁熙都能活著。
活著,在這個年代,就是本事,天大的本事。
袁紹讓袁尚繼承自己的位置之後,猶豫不決的毛病又犯了。
他的心腹謀士逢紀以及首席謀士許攸等人,對著袁紹勸道:“主公,既然已經讓三公子當冀州牧,繼承大統了。是不是把大公子的兵權收迴來?
自古至今,一個‘皇子’繼位,另一個‘皇子’手握重兵,乃取禍之道也。”
袁紹聽後,不僅沒有將這些話聽進去,反而在心中生出一陣莫名其妙地心血來潮: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對老大袁譚太殘忍了?老大袁譚在青州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因此,便很自然的把許攸,逢紀等人的話,當做‘耳旁風’。
對著他們說道:“這種事情,一個處理不好的話,可就是毀滅性的災難啊!你們先迴去,容我思量思量。”
猶豫不決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猶豫不決的人,還死強。
袁紹經過幾日的思考,做了這個‘偉大’的決定:“不下令取消袁譚的兵權。”
這不是‘作死’,是什麽?
身在青州的袁譚聽到袁紹的命令之後,可一點都沒體會到父親的‘善意’。
他隻知道,很多事情,爭了,也許有一點生機;不爭,可就是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了!
自己的三弟袁尚,可不是個善茬。
若自己引頸受戮的話,等待自己的,除了屠刀,就是屠刀。
於是乎,袁譚下定決心—起兵反抗!
首先,因為袁紹的命令,袁尚已經成為了名正言順的繼承者了;而且冀州兵強馬壯。
袁譚知道,若自己不找點‘外援’,還打個屁啊?
至於‘外援’,有且隻有一個選擇—並州的韓成。
是而袁譚暗中派‘使者’聯係韓成,表達自己的結盟之意。
就算不結盟,至少也要讓東萊郡的奮武軍不再攻打自己,好讓自己倒出手來,凝聚兵力,和袁尚一決雌雄。
韓成見到袁譚的‘使者’,聽其述說了來意。
心道:“這感情好啊!打!使勁打!往死裏打!”
畢竟打的越狠,最後的奮武軍越沾光!
故而韓成接受了袁譚的‘結盟’之舉,並且表示對袁譚大力支持。
先是派遣謀士郭圖支援袁譚。
然後又和袁譚做一筆買賣,讓袁譚用北海郡的八縣之地,換取兩萬匹戰馬的‘臨時使用權’。
這筆交易不是實打實的交換,隻是先讓韓成的手下管理著北海郡這八縣之地,並且實行‘分地令’,所得的糧食,奮武軍和袁譚軍一人一半。
在日後,若袁譚大勝而歸的話,可以再用兩萬匹戰馬將這八縣之地換迴來。
袁譚感覺這個交易占了很大的便宜,但卻很不爽,而又無可奈何。
畢竟這兩萬匹戰馬,對此時的袁譚來說,真的很重要。
重要到能不能成事的地步。
所以袁譚隻能咬著牙同意了。
這個交易從表麵上來看,好像是韓成吃了大虧。
但實際上,韓成賺大了。
雖然花費了兩萬匹戰馬和八縣的一半產糧,但是卻得到了民心。
戰馬和糧食,韓成暫時不缺,但民心,真的很缺啊。
因為這東西,越多越好,不怕多。
另一邊,袁紹聽到袁譚起兵的消息之後,怒發衝冠!
這冀州和青州,是我袁紹說的算的。
你袁譚隻是我的一個手下,為了天下,為了利益,即使我安排你去死,你也要去給我死。
你竟然敢起兵反抗,你太不給我袁紹麵子了。
不給我袁紹麵子的人,無論是誰,哪怕是我的親生兒子,也必須死。
是而袁紹令兒子袁尚點齊十萬大軍,即刻啟程,前往青州,剿滅袁譚,生死不論。
袁尚忽然成了十萬大軍的統帥,內心這叫一個膨脹啊!
到了青州之後,隻要能正麵取勝的戰爭,絕對不會通過陰謀的手段。
至於士兵的死傷,我袁尚不在乎!我有的是兵馬!
因為袁尚覺得隻有這樣,才能證明我袁尚,真的比我大哥袁譚厲害,真的特別適合冀州牧的大統位置。
袁尚的小心思,自然逃不過‘陰險’的郭圖的‘小眼睛’。這袁尚,和其父袁紹是一模一樣的‘死要麵子’啊。
既然知道了袁尚的弱點,這事就好辦了。
郭圖讓袁譚手下的大將彭安連續佯敗三天,並且一天放棄一郡之地。
郭圖的計策,極大地滿足了袁尚的‘虛榮心’。
麵對逃跑的袁譚軍,袁尚命令大軍毫不猶豫的追了上去。
一直追到黃河邊。
多日的勝利,衝昏了袁尚軍士兵的大腦。
看到黃河,絲毫沒有猶豫之色,毫無猶豫的渡河。
當袁尚的大軍剛剛渡過黃河之時,還未穩住陣型,袁譚的兩萬騎兵就殺過來了。
雖然袁譚組建騎兵的時間尚短,但這也是實打實的兩萬騎兵。
一時間,將立陣未穩的袁尚軍打的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繳獲輜重無數,並且俘虜了兩萬餘人的士兵。
當袁尚‘灰頭土臉’的迴到鄴城之時,袁紹‘病’了。
不是生病了,是氣病了。
具體的表現是:顏麵受損,怒急攻心。
幾個月之後,袁紹的病好了。
此時的袁紹變了樣子。
不知道是因為其多年的失敗,在其心中種下了‘失敗者’的影子;
還是年少時的自卑爆發了出來。
麵對兩個征戰不斷的兒子,袁紹選擇了迴避。
袁紹不發聲,袁尚和袁譚便繼續征戰。
一個想收服‘叛逆’,一個想‘武裝奪取政權’。
隨後的一年中,袁尚和袁譚兄弟打的是分外眼紅,冀州和青州的戰火不斷,以至於民不聊生、哀鴻遍野。
而這時,袁紹手下的‘聰明’的謀士和大將,都紛紛脫離袁紹的控製,或另投他主,或隱居山林,或返迴家族。
其中包括袁紹心愛的謀士—荀諶,辛毗;手下的能臣—董昭,崔琰等;手下的猛將—牽招,郭援等。
袁紹嚐到了眾叛親離的感覺。
隻能靠沉溺於美酒美色來麻痹自己。
而韓成和曹操看到這種情況,均不由自主的選擇了停戰—“坐山觀虎鬥”。
袁紹的勢力太強大了,能內耗一些,對韓成和曹操來說,也是件很不錯的事情。
此時的韓成和曹操,就像平時上班的我們一樣,能不幹活而且拿到高高的工資,何樂而不為呢?
待袁尚和袁譚打的在激烈一些,百姓再痛苦一些,韓成和曹操便會出手。
這兩人,可不是優柔寡斷的袁紹,一出手,定然是雷霆萬鈞的致命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