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龍關內戰士們的喊殺與馬的嘶鳴聲連成一片,伴隨著雷鳴般的馬蹄聲以及刀、劍撞擊的‘哐當哐當’聲中,站在關門前的吳優看著關內將士們廝殺的場景在聽到衛遠的驚喊聲後迴過神。
吳優看了一眼正揮動長刀殺向敵軍的衛遠一眼,吳優持劍跑到衛遠前將衛遠周邊的敵軍殺死之後,朝著衛遠大喊道:“衛將軍,梁南梁儒已被我殺死我且先去救秦王,這關內便交給你了。”
吳優說完便看向關門口源源不斷湧入的虎騎營,身體一躍踩著正進入關內的虎騎營將士們的肩膀朝著關外而去。
出關之後吳優看不到秦王夏睿仁的位置,能看到的便隻有那朝著長龍關衝鋒的將士,吳優站在戰火連天濃煙彌漫的戰場上,拉住一名正在衝鋒的麒麟軍士兵大聲問道:
“秦王現在在何處?”
士兵急忙問住踉蹌的步子,看到吳優滿身是血的右臂上綁著三邊軍的軍標後指著身後的一個方向道:“秦王在那個方向。”
士兵說完見吳優看向自己所指的方向後便繼續朝著長龍關內衝鋒,吳優則一路躲避那些衝鋒的麒麟軍和虎騎營急速的朝秦王夏睿仁的方向而去。
吳優急速的穿行在戰場中,在半盞茶後看到一處被麒麟軍將士包圍住的地方。
到了地方之後吳優身體一躍踩著麒麟軍將士們的肩膀上朝場中而去,在空中的吳優正好看到場中一名道士裝扮的中年人用劍挑掉夏睿仁肩上的金甲。
秦王夏睿仁不顧右肩上那中年人的長劍,右手持劍朝中年道士砍去。
中年道士長劍挑完金甲後本想劈向夏睿仁的脖子,見到夏睿仁的長劍即將砍中自己急忙收迴長劍向後退去。
二人分開之後,吳優踩著麒麟軍將士們的肩膀穩穩落在夏睿仁的身旁,盯著那中年道士右手握住青銅劍置於胸前,就在吳優想要向中年道士攻擊之時,秦王夏睿仁伸出左手攔住吳優。
吳優偏頭看向夏睿仁,隻見原本一身金甲意氣風發的夏睿仁此時身上金甲破爛不堪,雙手將頭上的金頭盔摘下後遞給身旁的吳優,雲淡風輕說道:
“請吳館長幫我拿住頭盔。”
原本一路趕來有些擔憂夏睿仁安危的吳優,看著一臉平靜的夏睿仁想到夏睿仁與那中年道士交手這麽久也沒有事,左手接過夏睿仁的頭盔輕聲說道:
“殿下安心戰鬥便是,我給你壓陣。”
吳優說完便拿著頭盔退到夏睿仁的身後,左手將頭盔跨在腰前右手將青銅劍插入地上看著場中的兩人。
夏睿仁看著前方的中年道人哈哈笑了兩聲後,將身上的盔甲解下之後丟到一旁,右手持劍朝著中年道人揮去。
中年道人見夏睿仁揮劍而來,微微皺眉盯著夏睿仁的身影右手將長劍向上一扔左手抓住劍柄架住夏睿仁劈砍而來的劍。
中年道人架住之後右手袖中滑落一把短劍握在手中,朝著夏睿仁的胸口刺去。
說時遲那時快,中年道人的這一間在電光火石間刺出,夏睿仁看著那短劍就要刺向自己的胸口身體一側躲過要害。
“鏘!”
一聲兵器碰撞聲傳來,短劍刺在夏睿仁的左肩上卻隻是把衣服刺破,並沒有刺入皮肉之內。
中年道人看到這一幕後急忙左手持劍向上一用力把夏睿仁的長劍架開之後,中年道人右手持短劍身體向右旋轉短劍朝著夏睿仁的喉嚨劃去。
夏睿仁此時顧不得右肩傳來的麻痛感,急忙向後一閃躲過那短劍。
就在這一躲中年道人的短劍劃空之後,身體剛好旋轉一圈。
中年道人左手持長劍朝著夏睿仁的胸口而去。
躲過了中年道人短劍一擊的夏睿仁此時無法在躲過這長劍的一擊,吳優看著這一幕本想出手救夏睿仁。
就在這時夏睿仁左手朝著中年道人一揮,一道黑影從袖口而出朝著中年道人而去。
中年道人來不及躲閃,黑影鑽進中年道人的胸口,而中年道人的劍剛好刺中夏睿仁的右胸。
“砰!”
中年道人臉上一臉震驚睜大眼睛緩緩向後倒去,最後隨著一聲聲響傳來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死前還保持著震驚的樣子。
“噗!”
而被中年道人刺中右胸的夏睿仁,半跪在地上一口鮮血吐出。
周圍的將軍們急忙向夏睿仁而去,夏睿仁左手向上一抬低著頭道:“速去長龍關中傳我軍令,不降者殺。”
此言一出,周圍的南邊軍將領齊聲應了一聲後朝那長龍關而去,留在這裏的隻有幾名親兵和吳優還有一名醫師。
吳優走到夏睿仁身前將夏睿仁扶起後看著夏睿仁臉色蒼白的樣子,隨後低頭看向夏睿仁的右胸看到夏睿仁右胸破碎的衣服裏麵有一間金色的絲甲。
這件絲衣沒有任何破碎,看著這絲衣吳優並沒有多問低頭看向那中年道人。
吳優看著中年道人身死的模樣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作為外界修行之人與夏睿仁爭鬥許久,最後卻被夏睿仁殺死。
雖然夏睿仁身上的絲衣和長劍是夏王朝祖傳的法寶,但畢竟不是那修行之人,身上的經脈依舊是凡體。
對於中年道人的戰敗而死隻能說修為低弱,太過輕敵罷了。
吳優轉頭看向夏睿仁緩緩道:“梁南梁儒已身死其餘守將由三邊軍的將軍和夏睿禮四人對戰,此時這長龍關內已無守將。”
夏睿仁聞言摸了摸右胸臉色緩和許多,看著遠處戰火連天濃煙滾滾的長龍關輕聲說道:“我見到吳館長之時便知道這長龍關已破,所以才敢與那中年道人一戰。如今城內我已下達軍令收降,想來如今敵軍也開始投降了。”
吳優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中年道人的屍體與夏睿仁輕聲勸慰道:“殿下下次還是不要行此等險事,好在這中年道人原本修為並不高,不然殿下危矣。”
夏睿仁拿起親兵手上的金甲邊穿邊迴道:“今日見了這道人便心生幾分好戰之心,也想嚐嚐這生死一戰的感覺。”夏睿仁穿好金甲後看著遠處的長龍關與吳優道:
“吳館長,我們進關吧!”
吳優聞言點頭,與夏睿仁走向一旁的戰馬側身上馬後朝著長龍關急速而去。
二人在長龍關門口勒馬而停,側身下馬之後緩緩走進那濃煙滾滾的長龍關。
長龍關內,此時沒有那刀劍碰撞與那如雷鳴般的馬蹄聲,隻有那南邊軍將士的喝喊聲和長龍關守軍丟盔棄甲的聲音。
吳優抬頭看了一眼關口上的城牆,不知何時梁南與梁儒的屍體正懸掛在城牆之上,看到夏睿仁緩緩朝裏走後,吳優也收迴目光跟在夏睿仁身邊。
長龍關將軍府內議事廳。
夏睿仁與吳優蕭崇武和夏睿禮四人坐在議事廳中,將軍府的家眷與家仆們正跪在議事廳外,不少南邊軍的將士在將軍府內走來走去。
這時將軍府外衛遠與三邊軍的將士帶著一名身穿黑甲的將軍朝議事廳走來,吳優與夏睿仁等人朝門口看去。
衛遠進入議事廳後朝秦王夏睿仁行了一軍禮後指著黑甲將軍道:“殿下,這是猛雄軍的一名守將名龔凡。”
夏睿仁聞言眼神在龔凡的身上打轉,龔凡抬頭看著秦王夏睿仁後單膝跪地抱拳道:“敗將龔凡願降且有一情報。”
夏睿仁聞言起身走到那守將身前雙手扶起後微笑道:“將軍莫要行此大禮,有話直說便是。”
此言一出,龔凡知道夏睿仁的言外之意便是那情報,繼續抱拳大聲道:“還請秦王殿下善待我軍所剩的其餘將士。”
夏睿仁聽到龔凡的話語,偏頭看向衛遠。
衛遠知道秦王夏睿仁看向自己是什麽意思,便急忙開口說道:“殿下放心,在殿下傳令至長龍關後所有願降的猛雄軍將士皆善待,軍中也並未有那殘殺降軍之人。”
秦王夏睿仁聞言點了點頭,看著龔凡說道:“將軍放心就是,我大夏從不殺願降之兵。”
龔凡看著秦王夏睿仁一臉真誠的樣子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昨日將軍府議事,副將梁儒便想在今日攻城之戰中用那火油之法殺南邊軍五萬將士。
隨後便打算南邊軍退兵之後,在夜晚之時猛雄軍與黑甲騎兵共同夜襲南邊軍。”
夏睿仁聽到黑甲騎兵四字,問道:“這黑甲騎兵如今在何處?”
“昨日主將梁南便上書梁王請旨讓黑甲騎兵來我長龍關。”龔凡不敢有所隱瞞恭敬道:“但這一來一迴,梁王旨意下達到黑甲騎兵之時應在今日卯時。
如今是辰時,今日之戰被南邊軍將士從關內殺入,關內斥候還未及時派出向梁城呈戰報,郾城外軍營道長龍關需要三個時辰,所以這黑甲騎兵定在那前往長龍關的路上。”
秦王夏睿仁聞言看著龔凡沉思著龔凡之言的真假,龔凡見狀單膝跪地道:“龔凡之言並未有任何虛假,隻求殿下善待我軍將士,如若有一言不實,龔凡自願雙手將頭顱奉上。”
夏睿仁看著一心為部下的龔凡,點了點頭問道:“郾城內守軍多少?”
龔凡抬頭看著秦王夏睿仁道:“郾城內並未有守軍隻有那守城官兵,不到三千。至於餘下的二萬黑甲騎兵如今都在梁城內。”
夏睿仁聞言不在遲疑大袖一甩坐在主位上,看著身邊的親兵道:“傳令各軍將領議事廳議事,善待降軍。”
隨後看到議事廳外跪著的將軍府家眷道:“至於這些家眷先押解,待收複梁國之後再做打算。”
半盞茶後,將軍府議事廳內南邊軍與三邊軍將領正襟危坐,看著主位上的夏睿仁。
秦王夏睿仁依舊一臉沉思之色,隨後抬頭看著將領們朗聲道:“麒麟軍聽令。”
“末將在。”
“你率領麒麟軍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石泗,隨後兵分兩路藏身在兩盤的山道之中,梁國的黑甲騎兵路過之時不要進攻,待黑甲騎兵與虎騎營對戰之時,你軍封鎖其退路。”
“末將得令。”
“虎騎營聽令。”
“末將在。”
“你軍在宿山處嚴陣以待,待黑甲騎兵出現在你軍眼前之時便向黑甲騎兵發起進攻,務必全殲於此。”
“末將得令。”
“三邊軍聽令。”
“末將在。”
“你軍在長龍關內接收降兵統計傷亡人數隨後與猛雄軍的降軍共同將戰死之人落土。”
“末將得令。”
夏睿仁見將軍們都領軍令而去後,看向吳優說道:“還請吳館長隨我一同前往那宿山押後。”見吳優點頭之後夏睿仁看著夏睿禮幾人也想一同前往的表情,向蕭崇武尊敬道:
“請蕭館主在這長龍關內與我幾個弟弟坐鎮於此。”
蕭崇武向夏睿仁抱拳致意,夏睿禮幾人則看向自己的哥哥依舊想著去那宿山,卻別夏睿仁瞪了一眼後不敢說話。
秦王夏睿仁穿戴好金甲和頭盔之後,吳優跟在身邊出了將軍府上了那輛六馬戰車朝著宿山而去。
宿山前,十萬金戈鐵甲的虎騎營將士站在宿山前的平原上看著官道嚴陣以待,在虎騎營身後一輛六馬戰車穩穩停在一高地上,車上秦王夏睿仁與吳優靜靜看著這十萬虎騎營。
而在六馬戰車旁則有三輛雲車,每輛雲車上皆有兩個戰鼓共有六個戰鼓。戰鼓前鼓手雙手那鼓槌看著馬車上站在秦王夏睿仁身後的棋手。
整個宿山前充滿著肅殺的氣息,旁邊並不高聳的宿山內沒有一絲風吹草動,也沒有鳥鳴蟲叫聲,似乎被剛經曆完長龍關一戰的虎騎營十萬精兵身上的殺氣所震住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一陣寒風吹來,虎騎營中的大夏軍旗隨風飄揚,軍旗上的金色長龍活靈活現似乎要發出一聲龍吟。
待寒風吹過之後,大夏軍旗緩緩落下後整個虎騎營沒有任何聲響,連戰馬的響鼻聲都未發出。
就在這時,前院不遠處有如雷鳴般的馬蹄聲傳來,地上也傳來一絲震動。
這些震動引起虎騎營戰馬的反應,戰馬也搖搖欲試想要掙脫住身上騎著的虎騎營將士想那雷鳴的馬蹄聲而去。
就在將士們按捺住戰馬的戰意之時,一聲聲響測雲霄直擊內心的戰鼓聲傳來,虎騎營的將士們再也不用按捺胯下的戰馬,雙腳一打馬繩一牽戰馬的前腳騰起伸向半空,發出充滿戰意的鳴叫聲。
十萬戰馬發出的聲音與那熱血沸騰的戰鼓聲融合在一起,隨著虎騎營將士的一聲“殺”向那前方的梁國黑甲騎兵而去。
就在虎騎營將士全體而出之時,戰車與雲車也緩緩跟在身後,戰車上的秦王夏睿仁看著勇往直前的虎騎營將士與身旁的吳優道:“吳館長,今日你便可以看下我大夏這虎騎營的戰力。”
吳優聽著秦王夏睿仁那驕傲的語氣,想到先前在南邊軍中夏睿仁所言虎騎營對黑甲騎兵能以一敵我,吳優心裏便對虎騎營的戰力有了些許期待。
想到此吳優與夏睿仁站在馬車上遠遠看著那攻向黑甲騎兵的金戈鐵甲虎騎營。
正在急速朝長龍關進軍的黑甲騎兵突然聽到前方傳來陣陣馬鳴聲和如雷般的馬蹄聲,領將想要讓黑甲騎兵停住,迴頭一看黑甲騎兵都與自己一樣都全速朝著長龍關而去。
急忙向身邊的親兵喊了幾句,親兵站在馬上身體朝後打著減慢速度的旗語。
就在這旗語打出之時,虎騎營將士們的身影出現在黑甲騎兵們眼前,看著那漫天的金戈鐵甲,黑甲騎兵的領將急忙向身邊的親兵喊著撤退撤退,親兵聞言繼續打旗語。
前麵的黑甲騎兵看到旗語後急忙停住後調轉馬頭朝後方退去,後麵的旗語手一個個向後麵傳遞這撤退的旗語,但還是有些突然後麵的黑甲騎兵並未來的及做反應前麵的黑甲騎兵便開始後退。
這樣一來八萬黑甲騎兵裏就發生了碰撞,有不少騎兵被撞下馬,此時的黑甲騎兵將士們來不及管那些倒下的戰士,而是一窩蜂的朝後方退去。
掉落在地上的黑甲騎兵戰士被滿天的馬蹄踐踏而亡,黑甲騎兵雖然成功撤退但也還是損失了不少將士。
就在黑甲騎兵將士們在被身後金戈鐵甲的虎騎營追趕之時,在石泗的麒麟軍早已馬刀出鞘,箭在弦上。
十萬黑甲騎兵以急速的速度慢慢的接近石泗,在石泗的麒麟軍將領看著那一望無際的黑甲騎兵慢慢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待十萬黑甲騎兵全部出現在麒麟軍的視線之時,麒麟軍領將右手猛然向下一揮,石泗兩旁傳出戰鼓聲,戰鼓聲一響漫天的箭雨朝著十萬黑甲騎兵而去。
黑甲騎兵雖然身穿鐵甲戰馬在頭等部位都披著戰甲,但十萬麒麟軍射出的弓箭依舊有不少射入那沒有鐵甲防護的馬蹄或馬腹之中。
黑甲騎兵內發出馬的是嘶吼聲和將士們的慘叫聲,不斷而來的箭雨打亂了黑甲騎兵的腳步,也徹底讓黑甲騎兵馬撞馬,人撞人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追擊在身後的金戈鐵馬虎騎營騎著戰馬急速衝向嘶吼聲連片的黑甲騎兵,揮動著手裏的長矛。
“鏘!”
“哐當!”
兵器相撞的聲響或刺中鐵甲的聲音響徹在這石泗的熱土之上。
吳優與夏睿仁看著虎騎營將士收割者黑甲騎兵將士們的性命,二人的心情沒有那殺戮的快感而是感慨,二人看著隻有一聲歎息。
待黑甲騎兵與虎騎營廝殺之時,有不少黑甲騎兵將士向伺機而逃。就在這時躲在兩旁的麒麟軍將士手持盾牌揮動著馬刀從兩旁的山坡上衝進戰場之中。
衝進戰場之後用馬刀瘋狂的收割著黑甲騎兵戰馬的四隻馬蹄。
黑甲騎兵的將士們從馬上滾落下來後與手持盾牌的麒麟軍將士廝殺在一起,伴隨著漫天的戰馬撕裂聲和戰士們的喊殺聲,這片黃沙土地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趴下或躺下,這些趴下或躺下的人黝黑的臉龐上滿是血跡,雙眼睜大保持著死前的光彩,戰士們的鮮血與戰馬的血融合在一起慢慢滲入黃沙之中。
黃沙形成了黑紅色,黑紅色上慢慢形成了一條流淌的小河。
待天空中的太陽升到中間之時,戰場上沒有那廝殺聲隻有虎騎營與麒麟軍的戰士在戰場上尋找那些沒有身死受傷的戰友,而有些人則背著或抱著自己身死的戰友緩緩走到一旁將他們擺放在一起。
這些南邊軍的戰士們臉上彌漫著廝殺後的疲憊感,這些人沒有休息依舊在這血流成河滿地屍體的血地上默默尋找著。
夏睿仁在其中向兩軍的將領下了一道軍令,這道軍令便是:
“將我軍戰死的戰士運迴長龍關中與長龍關戰死的將士們一同厚葬,將敵軍與戰馬共同掩埋。”
這厚葬便是一人一個墳墓,而那戰敗而死的八萬黑甲騎兵便隻能分成幾個深坑或十幾個深坑共同掩埋,避免屍體沒有處理而產生瘟疫。
待處理完戰場之後已是申時,南邊軍將士帶著戰死的戰友緩緩朝著長龍關而去。
長龍關一役,南邊軍共傷亡四萬將士,其中麒麟軍兩萬三千人,三邊軍一萬六千人,虎騎營八百人,二百人受傷。
殲滅長龍關敵軍八萬,收降七萬。
石泗一役,南邊軍共傷亡三萬戰士,其中麒麟軍兩萬,虎騎營八千,還有兩千人受傷。
殲滅梁國黑甲騎兵八萬,無一生存。
夏睿仁合上手中的戰報將其遞給身旁的斥候,斥候抱拳行禮後出了將軍府側身上馬朝著夏城方向而去。
長龍關中的空氣中依舊彌漫著那濃濃的血腥味,南邊軍將士們在用完晚飯之後便開始輪流守夜,則沒有守夜任務的將士則在軍帳中躺在地上後抵擋不住在戰場上廝殺之後的疲憊昏昏睡去。
吳優緩緩走在長龍關內,看著城牆黑房屋上的血跡抬頭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後,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涼亭緩緩走去。
在涼亭坐下之後吳優將手上的青銅劍拔出後,將劍鞘放在桌上拿起布條開始擦拭青銅劍。
正在擦拭青銅劍的吳優餘光看見秦王夏睿仁朝涼亭走來,沒有起身迎接繼續低頭擦拭著自己的青銅劍。
秦王夏睿仁走到一旁的房屋內提著一壺茶和兩個茶碗走進涼亭內,在茶碗上倒了兩碗茶後坐下,將茶水移到吳優身前。
吳優餘光看見後繼續擦拭著青銅劍嘴裏說道:“謝殿下。”
對於吳優的行為夏睿仁笑了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後,放下茶碗看著吳優擦拭的青銅劍,隻見青銅劍上滿是銅鏽還有一些缺口,並不像自己手中先祖留下的長劍。
秦王夏睿仁於是有些好奇看著青銅劍問道:“吳館長,你這青銅劍為何是這般模樣?”
正在擦拭青銅劍的吳優聽到夏睿仁的話後不禁想起與蕭崇武在那炎盟閣中挑選法器時的場景,那時的自己還跟著炎盟閣的管事討價還價,連買法器的錢還是從那追殺自己的逍遙道人身上得來。
如今想起,逍遙道人儲物袋內的錢財是自己第一筆靈精,這青銅劍也是自己的第一把法器,吳優步入金丹後依舊沒有買法寶長劍,而是一直用著這青銅劍。
想到此吳優看著青銅劍,右手撫摸著青銅劍上的銅鏽臉上露出微笑與夏睿仁道:“也不怕殿下你笑話,這青銅劍是我剛開始修行之時買的第一把法器,當時買這青銅劍時還與人討價還價。”
夏睿仁聞言沒有想到吳優會與自己這般說,於是麵帶笑容迴道:“沒想到吳館長還有這般趣事,不過我觀看這青銅劍確是不凡,不瞞吳館長在我先祖傳到現在的這些神兵利器中,沒有一把如吳館長這青銅劍一般滿是銅鏽又有缺口,卻依舊能發出不凡的威力。”
吳優聞言一愣,仔細迴想之後吳優修行到現在也沒有看到與青銅劍一般的殘破之物,即使那不入流的法器之中也沒有這般賣相,再不濟也是那完好無損之物。
不過吳優想到先前炎盟閣管事所言,這青銅劍在炎盟閣中不知存放了多少年,加之現在的法器之中也沒人用青銅所鑄,便不在糾結這青銅劍的賣相。
於是吳優講青銅劍放在桌上,喝了一口茶水後看了一眼夏睿仁腰間佩戴的長劍和左手的長袖道:“殿下家中先祖所傳之物皆是不凡之物,今日殿下與那中年道人一戰身上的寶甲和寶劍皆立了大功。”
夏睿仁聞言搖了搖頭道:“今日我與那中年道人一戰身上還是受了不少內傷,與他對戰之時他那兵器是這夏地所產的凡兵但卻能抵禦住我這寶劍,而且在刺中我之後雖然沒有傷及要害但依舊能讓我受了內傷。”
吳優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外界之人與夏地之人不同,外界之人都有洗經伐脈所以經脈要與這夏地之人不同,所以操控這尋常兵器已然能夠殺人如割草,這夏地的尋常人更是不能對其有任何傷害,即便那武術高深之人及時有那神兵利器的情況下也是奈何不了外界之人。
至於今日殿下為何能殺死那中年道人,一是殿下習武多年武術也高深莫測,二則是殿下身上有寶甲也有神兵利器更有那防不勝防的暗器,再則是那中年道人修為並不高深。
所以殿下才能將其誅殺。”
夏睿仁聞言沉思片刻後,微笑道:“今日那中年道人過來與我廝殺,我本想著拖住他等待吳館長的到來,可在拖住之時發現他並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厲害,加之吳館長趕來於是心中便有了一戰之心,讓吳館長見笑了。”
吳優點了點頭迴道:“殿下本是人中龍鳳能有這般好勝之心實屬正常,不過在以後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這外界之人並不像那中年道人一般。”
夏睿仁看著吳優鄭重的臉色,心中亦是對著外界之人有所向往,於是抱拳尊敬道:“還請吳館長解惑。”
吳優看著一臉尊敬的夏睿仁心中思索一番後緩緩說道:“這外界之人與夏地之人並無什麽不同,這是修行的東西不一樣,在外界有那修為之分,而在夏地則有武力之分。
所以也有弱有強。”
吳優看著夏睿仁臉上充滿著疑惑,便知道心裏所想繼續開口說道:“至於這外界之人所修行的功法,在這夏地並不可行。
不然這夏地這麽多年來為何沒有那能上天入地之人?所以殿下不用深究於此。”
夏睿仁聞言想到自己的先祖也是外界之人自己也知道一些隱秘,便沒有繼續沉浸在這個問題上,但夏睿仁想到自己那幾個弟弟的拳法和劍法是這吳館長這幾個月所教,便尊敬的請教道:
“睿仁還有一問。”
夏睿仁見吳優點頭便繼續道:“不知吳館長能否告知為何我那幾個弟弟拜入吳館長門下之後,武術與劍術精進的如此之快。”
“他們幾個人為何精進那麽快,這在於他們幾人本是一人投身與練武之中,我也隻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吳優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頓了頓後繼續道:“至於這拳法和劍法都是我所練之法,在進入夏地之後改成了這平常之法,並未有何不同。”
夏睿仁看著輕描淡寫的吳優,想到自己向夏睿禮那幾個小子問了好幾次拳法和劍法的事,那幾個小子硬是不肯說,於是忍不住問道:
“不知吳館長能否教我這拳法和劍法。”
正準備喝茶的吳優聽到夏睿仁的話後一愣,放下茶碗後看著夏睿仁搖了搖頭道:“殿下的武術不需要在有人教了,就論武術的話我並不比殿下高到哪裏去,至於那拳法和劍法我一直放在夏睿禮那幾個小子那裏。
殿下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他們索要拿去一觀便是。”
吳優並不知曉其實這進入夏地的外界之人大部分都是散修,並沒有那名門正派之人即使有也都是一些修為低弱之人,所以並沒有像吳優一般能有在書院之時能有一座藏書閣的藏書觀看。
因此這些外界之人所能留下的便是一些沒有放在儲物袋裏麵的法寶法器,至於修行功法那些卻沒有任何用。
至於吳優在藏書閣中所觀看的藏書中那些養身和劍法拳法之類的書籍,吳優也隻是略有了解。但這些略有了解在被吳優融入這劍法和拳法之中經過自己融合練習之後便成了這夏地上的珍寶。
夏睿仁聞言後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臉上露出微笑看著吳優尊敬道:“謝吳館長。”
吳優聞言點了點頭沒有多言將桌上的青銅劍入鞘之後,身上也隱隱有些疲憊於是便向夏睿仁告辭,剛好夏睿仁也有些疲憊,二人便一同迴到將軍府各自朝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夜光籠罩在整個長龍關中,在這寂靜的夜晚中隻有巡邏守夜的將士們腳步聲和那軍帳傳來的熟睡打唿聲。
翌日清晨,長龍關外一處空地上站著四十萬南邊軍將士,這四十萬大軍中有金戈鐵馬的虎騎營,有那手持盾牌腰別馬刀手持長矛的麒麟軍,還有那一身輕裝隻有一柄馬刀的三邊軍將士。
至於為何有四十萬,昨日在接收七萬猛雄軍將士之後,便將這七萬將士拆編融入那麒麟軍與三邊軍中,敵軍沒有任何一個將領在其中,至於龔凡作為降軍之將此時正在將軍府被軟禁之中。
因此這七萬將士都在麒麟軍和三邊軍的統領下,不懼怕其有謀反之心,且這些降軍都是窮苦人家出生能活命自然為誰賣命而戰無關緊要,加之昨日告知降軍也能與南邊軍的將士一樣立軍功待遇且都相同,這些將士們的心也都穩定下來,唯一能想念的就是在梁國的父母親。
夏睿仁站在四十萬大軍前麵,身邊依次站著吳優與蕭崇武隨後便是夏睿禮四人,在七人身後便是南邊軍與三邊軍的將領,在後麵就是整整齊齊的四十萬大軍。
至於吳優與蕭崇武和夏睿禮等人的身份隨著這些日子的相處是個人都能看出不同,因此便也沒有在隱瞞。軍中的將士心裏對於一軍之中有五位殿下一同作戰,士氣也高昂許多。
夏睿仁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墓碑臉上露出悲傷,隨後朝著墓碑深深一揖,站在身旁吳優等人和身後的將領們跟著夏睿仁朝著墓碑行禮。
夏睿仁一揖後緩緩起身看著墓碑片刻後悲涼道:“諸君功績我大夏永記於心,定會善待家中父老妻兒..................
諸君安眠於此,待大夏收複失地後,定會為諸君鑄功碑永頌功績。”
“行軍禮。”
“唰!”
身後的四十萬大軍齊齊拔出馬刀,馬刀出鞘的聲音響徹雲霄。
四十萬大軍手持馬刀舉向天空並沒有任何聲響,隻有那深沉的唿吸聲和充滿悲涼的氣息彌漫在空中。
四十萬沉默半盞茶後,隨著一聲令下馬刀入鞘。
站在四十萬大軍前的夏睿仁轉身看著身後的將軍們,一臉鄭重道:“在長龍關內修生養息,靜待三日後橫城糧草運至長龍關,便是揮師梁城之時。”
將領們應了一聲後,便迴到自己的軍隊前開始安排部署工作。
至於糧草一物是這行軍之重,四十萬大軍要深入梁國攻向梁城光路程便要半月有餘,如今這糧草是當時做攻長龍關時所備並未攜帶過多,即使加上長龍關內繳獲那來不及銷毀的糧草也不夠四十萬大軍七日所耗。
軍人是打戰的,餓著肚子怎麽打仗?
更何況攻擊梁城前還要先攻破三座城池,雖說如今梁國兵力經過長龍關和石泗一役後已所剩無幾,但行軍打仗並不是那小孩子過家家,必須穩中求勝。
就在長龍關中南邊軍將士們等待糧草之時,遠在夏城的大夏王宮朝堂上收到兩封戰報。
“報!”
“秦王殿下率領南邊軍和三邊軍攻破長龍關,殺敵八萬,收降七萬,我方傷亡四萬。敵方將領除一龔凡收降外其餘全部殲滅。
在攻破長龍關後,秦王殿下在率領南邊軍在石泗與梁國黑甲騎兵一戰,八萬黑甲騎兵全部殲滅,我軍傷亡三萬。”
“噓!”
朝堂之中文武百官聽到戰報後齊齊吸氣,對這戰績臉上都布滿震驚之色,而坐在龍椅上身穿黑袍的夏王不怒自威的臉上滿是笑容。
接著一名斥候持著一封戰報急忙走進朝堂,在殿中單膝跪地。
“報!”
“邯鄲城戰報,我軍主將烏邢在守城之時被敵軍殺害,我軍傷亡三萬。”
這封戰報一報把剛才沉浸在南邊軍喜悅中的夏王拉迴到凝重之中,夏王一抬手身邊的宦官急忙走到斥候身前將戰報呈給夏王。
夏王看著戰報內詳細寫了邯鄲城主將被殺時的場景,心中愈加凝重,就在這時殿下便有人請奏。
“啟稟王上,如今這邯鄲城形勢危急,請王上下令讓南邊軍分兵支援邯鄲城。”
看著戰報的夏王迴過神看向那兵部尚書,沉思片刻後道:“這邯鄲城副將是誰?”
兵部尚書迴道:“邯鄲城副將乃薑阿。”
夏王聞言問道:“是否是薑公後人?”
“正是。”
“傳旨邯鄲城任薑阿為邯鄲城主將,務必守住邯鄲城一月。
至於增援一事,我自有安排。退朝!”夏王下完旨後便慌慌退朝朝那永安殿而去。
夏王進入永安殿後,便開始寫密詔待寫好之後交於身邊侍衛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南邊軍秦王的手上。”
身邊的侍衛接過密旨尊敬行禮之後,便急匆匆朝著殿外走去。
夏王看著侍衛的遠去的身影,靜坐在龍椅上臉上露出凝重之色。隨後夏王收迴眼神坐在龍椅上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後,看著桌上的奏折和一些密信開始研究對那諸侯國之策。
在侍衛更換衣服懷揣密詔駕馬出了夏城之時,夏城內正發生著一間大事。
————————
ps:日萬第十八天,求點收藏。筆者拜謝!
吳優看了一眼正揮動長刀殺向敵軍的衛遠一眼,吳優持劍跑到衛遠前將衛遠周邊的敵軍殺死之後,朝著衛遠大喊道:“衛將軍,梁南梁儒已被我殺死我且先去救秦王,這關內便交給你了。”
吳優說完便看向關門口源源不斷湧入的虎騎營,身體一躍踩著正進入關內的虎騎營將士們的肩膀朝著關外而去。
出關之後吳優看不到秦王夏睿仁的位置,能看到的便隻有那朝著長龍關衝鋒的將士,吳優站在戰火連天濃煙彌漫的戰場上,拉住一名正在衝鋒的麒麟軍士兵大聲問道:
“秦王現在在何處?”
士兵急忙問住踉蹌的步子,看到吳優滿身是血的右臂上綁著三邊軍的軍標後指著身後的一個方向道:“秦王在那個方向。”
士兵說完見吳優看向自己所指的方向後便繼續朝著長龍關內衝鋒,吳優則一路躲避那些衝鋒的麒麟軍和虎騎營急速的朝秦王夏睿仁的方向而去。
吳優急速的穿行在戰場中,在半盞茶後看到一處被麒麟軍將士包圍住的地方。
到了地方之後吳優身體一躍踩著麒麟軍將士們的肩膀上朝場中而去,在空中的吳優正好看到場中一名道士裝扮的中年人用劍挑掉夏睿仁肩上的金甲。
秦王夏睿仁不顧右肩上那中年人的長劍,右手持劍朝中年道士砍去。
中年道士長劍挑完金甲後本想劈向夏睿仁的脖子,見到夏睿仁的長劍即將砍中自己急忙收迴長劍向後退去。
二人分開之後,吳優踩著麒麟軍將士們的肩膀穩穩落在夏睿仁的身旁,盯著那中年道士右手握住青銅劍置於胸前,就在吳優想要向中年道士攻擊之時,秦王夏睿仁伸出左手攔住吳優。
吳優偏頭看向夏睿仁,隻見原本一身金甲意氣風發的夏睿仁此時身上金甲破爛不堪,雙手將頭上的金頭盔摘下後遞給身旁的吳優,雲淡風輕說道:
“請吳館長幫我拿住頭盔。”
原本一路趕來有些擔憂夏睿仁安危的吳優,看著一臉平靜的夏睿仁想到夏睿仁與那中年道士交手這麽久也沒有事,左手接過夏睿仁的頭盔輕聲說道:
“殿下安心戰鬥便是,我給你壓陣。”
吳優說完便拿著頭盔退到夏睿仁的身後,左手將頭盔跨在腰前右手將青銅劍插入地上看著場中的兩人。
夏睿仁看著前方的中年道人哈哈笑了兩聲後,將身上的盔甲解下之後丟到一旁,右手持劍朝著中年道人揮去。
中年道人見夏睿仁揮劍而來,微微皺眉盯著夏睿仁的身影右手將長劍向上一扔左手抓住劍柄架住夏睿仁劈砍而來的劍。
中年道人架住之後右手袖中滑落一把短劍握在手中,朝著夏睿仁的胸口刺去。
說時遲那時快,中年道人的這一間在電光火石間刺出,夏睿仁看著那短劍就要刺向自己的胸口身體一側躲過要害。
“鏘!”
一聲兵器碰撞聲傳來,短劍刺在夏睿仁的左肩上卻隻是把衣服刺破,並沒有刺入皮肉之內。
中年道人看到這一幕後急忙左手持劍向上一用力把夏睿仁的長劍架開之後,中年道人右手持短劍身體向右旋轉短劍朝著夏睿仁的喉嚨劃去。
夏睿仁此時顧不得右肩傳來的麻痛感,急忙向後一閃躲過那短劍。
就在這一躲中年道人的短劍劃空之後,身體剛好旋轉一圈。
中年道人左手持長劍朝著夏睿仁的胸口而去。
躲過了中年道人短劍一擊的夏睿仁此時無法在躲過這長劍的一擊,吳優看著這一幕本想出手救夏睿仁。
就在這時夏睿仁左手朝著中年道人一揮,一道黑影從袖口而出朝著中年道人而去。
中年道人來不及躲閃,黑影鑽進中年道人的胸口,而中年道人的劍剛好刺中夏睿仁的右胸。
“砰!”
中年道人臉上一臉震驚睜大眼睛緩緩向後倒去,最後隨著一聲聲響傳來倒在地上一動不動,死前還保持著震驚的樣子。
“噗!”
而被中年道人刺中右胸的夏睿仁,半跪在地上一口鮮血吐出。
周圍的將軍們急忙向夏睿仁而去,夏睿仁左手向上一抬低著頭道:“速去長龍關中傳我軍令,不降者殺。”
此言一出,周圍的南邊軍將領齊聲應了一聲後朝那長龍關而去,留在這裏的隻有幾名親兵和吳優還有一名醫師。
吳優走到夏睿仁身前將夏睿仁扶起後看著夏睿仁臉色蒼白的樣子,隨後低頭看向夏睿仁的右胸看到夏睿仁右胸破碎的衣服裏麵有一間金色的絲甲。
這件絲衣沒有任何破碎,看著這絲衣吳優並沒有多問低頭看向那中年道人。
吳優看著中年道人身死的模樣搖了搖頭歎了口氣,作為外界修行之人與夏睿仁爭鬥許久,最後卻被夏睿仁殺死。
雖然夏睿仁身上的絲衣和長劍是夏王朝祖傳的法寶,但畢竟不是那修行之人,身上的經脈依舊是凡體。
對於中年道人的戰敗而死隻能說修為低弱,太過輕敵罷了。
吳優轉頭看向夏睿仁緩緩道:“梁南梁儒已身死其餘守將由三邊軍的將軍和夏睿禮四人對戰,此時這長龍關內已無守將。”
夏睿仁聞言摸了摸右胸臉色緩和許多,看著遠處戰火連天濃煙滾滾的長龍關輕聲說道:“我見到吳館長之時便知道這長龍關已破,所以才敢與那中年道人一戰。如今城內我已下達軍令收降,想來如今敵軍也開始投降了。”
吳優點了點頭看了一眼中年道人的屍體與夏睿仁輕聲勸慰道:“殿下下次還是不要行此等險事,好在這中年道人原本修為並不高,不然殿下危矣。”
夏睿仁拿起親兵手上的金甲邊穿邊迴道:“今日見了這道人便心生幾分好戰之心,也想嚐嚐這生死一戰的感覺。”夏睿仁穿好金甲後看著遠處的長龍關與吳優道:
“吳館長,我們進關吧!”
吳優聞言點頭,與夏睿仁走向一旁的戰馬側身上馬後朝著長龍關急速而去。
二人在長龍關門口勒馬而停,側身下馬之後緩緩走進那濃煙滾滾的長龍關。
長龍關內,此時沒有那刀劍碰撞與那如雷鳴般的馬蹄聲,隻有那南邊軍將士的喝喊聲和長龍關守軍丟盔棄甲的聲音。
吳優抬頭看了一眼關口上的城牆,不知何時梁南與梁儒的屍體正懸掛在城牆之上,看到夏睿仁緩緩朝裏走後,吳優也收迴目光跟在夏睿仁身邊。
長龍關將軍府內議事廳。
夏睿仁與吳優蕭崇武和夏睿禮四人坐在議事廳中,將軍府的家眷與家仆們正跪在議事廳外,不少南邊軍的將士在將軍府內走來走去。
這時將軍府外衛遠與三邊軍的將士帶著一名身穿黑甲的將軍朝議事廳走來,吳優與夏睿仁等人朝門口看去。
衛遠進入議事廳後朝秦王夏睿仁行了一軍禮後指著黑甲將軍道:“殿下,這是猛雄軍的一名守將名龔凡。”
夏睿仁聞言眼神在龔凡的身上打轉,龔凡抬頭看著秦王夏睿仁後單膝跪地抱拳道:“敗將龔凡願降且有一情報。”
夏睿仁聞言起身走到那守將身前雙手扶起後微笑道:“將軍莫要行此大禮,有話直說便是。”
此言一出,龔凡知道夏睿仁的言外之意便是那情報,繼續抱拳大聲道:“還請秦王殿下善待我軍所剩的其餘將士。”
夏睿仁聽到龔凡的話語,偏頭看向衛遠。
衛遠知道秦王夏睿仁看向自己是什麽意思,便急忙開口說道:“殿下放心,在殿下傳令至長龍關後所有願降的猛雄軍將士皆善待,軍中也並未有那殘殺降軍之人。”
秦王夏睿仁聞言點了點頭,看著龔凡說道:“將軍放心就是,我大夏從不殺願降之兵。”
龔凡看著秦王夏睿仁一臉真誠的樣子點了點頭沉思片刻後說道:“昨日將軍府議事,副將梁儒便想在今日攻城之戰中用那火油之法殺南邊軍五萬將士。
隨後便打算南邊軍退兵之後,在夜晚之時猛雄軍與黑甲騎兵共同夜襲南邊軍。”
夏睿仁聽到黑甲騎兵四字,問道:“這黑甲騎兵如今在何處?”
“昨日主將梁南便上書梁王請旨讓黑甲騎兵來我長龍關。”龔凡不敢有所隱瞞恭敬道:“但這一來一迴,梁王旨意下達到黑甲騎兵之時應在今日卯時。
如今是辰時,今日之戰被南邊軍將士從關內殺入,關內斥候還未及時派出向梁城呈戰報,郾城外軍營道長龍關需要三個時辰,所以這黑甲騎兵定在那前往長龍關的路上。”
秦王夏睿仁聞言看著龔凡沉思著龔凡之言的真假,龔凡見狀單膝跪地道:“龔凡之言並未有任何虛假,隻求殿下善待我軍將士,如若有一言不實,龔凡自願雙手將頭顱奉上。”
夏睿仁看著一心為部下的龔凡,點了點頭問道:“郾城內守軍多少?”
龔凡抬頭看著秦王夏睿仁道:“郾城內並未有守軍隻有那守城官兵,不到三千。至於餘下的二萬黑甲騎兵如今都在梁城內。”
夏睿仁聞言不在遲疑大袖一甩坐在主位上,看著身邊的親兵道:“傳令各軍將領議事廳議事,善待降軍。”
隨後看到議事廳外跪著的將軍府家眷道:“至於這些家眷先押解,待收複梁國之後再做打算。”
半盞茶後,將軍府議事廳內南邊軍與三邊軍將領正襟危坐,看著主位上的夏睿仁。
秦王夏睿仁依舊一臉沉思之色,隨後抬頭看著將領們朗聲道:“麒麟軍聽令。”
“末將在。”
“你率領麒麟軍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石泗,隨後兵分兩路藏身在兩盤的山道之中,梁國的黑甲騎兵路過之時不要進攻,待黑甲騎兵與虎騎營對戰之時,你軍封鎖其退路。”
“末將得令。”
“虎騎營聽令。”
“末將在。”
“你軍在宿山處嚴陣以待,待黑甲騎兵出現在你軍眼前之時便向黑甲騎兵發起進攻,務必全殲於此。”
“末將得令。”
“三邊軍聽令。”
“末將在。”
“你軍在長龍關內接收降兵統計傷亡人數隨後與猛雄軍的降軍共同將戰死之人落土。”
“末將得令。”
夏睿仁見將軍們都領軍令而去後,看向吳優說道:“還請吳館長隨我一同前往那宿山押後。”見吳優點頭之後夏睿仁看著夏睿禮幾人也想一同前往的表情,向蕭崇武尊敬道:
“請蕭館主在這長龍關內與我幾個弟弟坐鎮於此。”
蕭崇武向夏睿仁抱拳致意,夏睿禮幾人則看向自己的哥哥依舊想著去那宿山,卻別夏睿仁瞪了一眼後不敢說話。
秦王夏睿仁穿戴好金甲和頭盔之後,吳優跟在身邊出了將軍府上了那輛六馬戰車朝著宿山而去。
宿山前,十萬金戈鐵甲的虎騎營將士站在宿山前的平原上看著官道嚴陣以待,在虎騎營身後一輛六馬戰車穩穩停在一高地上,車上秦王夏睿仁與吳優靜靜看著這十萬虎騎營。
而在六馬戰車旁則有三輛雲車,每輛雲車上皆有兩個戰鼓共有六個戰鼓。戰鼓前鼓手雙手那鼓槌看著馬車上站在秦王夏睿仁身後的棋手。
整個宿山前充滿著肅殺的氣息,旁邊並不高聳的宿山內沒有一絲風吹草動,也沒有鳥鳴蟲叫聲,似乎被剛經曆完長龍關一戰的虎騎營十萬精兵身上的殺氣所震住不敢發出任何聲響。
一陣寒風吹來,虎騎營中的大夏軍旗隨風飄揚,軍旗上的金色長龍活靈活現似乎要發出一聲龍吟。
待寒風吹過之後,大夏軍旗緩緩落下後整個虎騎營沒有任何聲響,連戰馬的響鼻聲都未發出。
就在這時,前院不遠處有如雷鳴般的馬蹄聲傳來,地上也傳來一絲震動。
這些震動引起虎騎營戰馬的反應,戰馬也搖搖欲試想要掙脫住身上騎著的虎騎營將士想那雷鳴的馬蹄聲而去。
就在將士們按捺住戰馬的戰意之時,一聲聲響測雲霄直擊內心的戰鼓聲傳來,虎騎營的將士們再也不用按捺胯下的戰馬,雙腳一打馬繩一牽戰馬的前腳騰起伸向半空,發出充滿戰意的鳴叫聲。
十萬戰馬發出的聲音與那熱血沸騰的戰鼓聲融合在一起,隨著虎騎營將士的一聲“殺”向那前方的梁國黑甲騎兵而去。
就在虎騎營將士全體而出之時,戰車與雲車也緩緩跟在身後,戰車上的秦王夏睿仁看著勇往直前的虎騎營將士與身旁的吳優道:“吳館長,今日你便可以看下我大夏這虎騎營的戰力。”
吳優聽著秦王夏睿仁那驕傲的語氣,想到先前在南邊軍中夏睿仁所言虎騎營對黑甲騎兵能以一敵我,吳優心裏便對虎騎營的戰力有了些許期待。
想到此吳優與夏睿仁站在馬車上遠遠看著那攻向黑甲騎兵的金戈鐵甲虎騎營。
正在急速朝長龍關進軍的黑甲騎兵突然聽到前方傳來陣陣馬鳴聲和如雷般的馬蹄聲,領將想要讓黑甲騎兵停住,迴頭一看黑甲騎兵都與自己一樣都全速朝著長龍關而去。
急忙向身邊的親兵喊了幾句,親兵站在馬上身體朝後打著減慢速度的旗語。
就在這旗語打出之時,虎騎營將士們的身影出現在黑甲騎兵們眼前,看著那漫天的金戈鐵甲,黑甲騎兵的領將急忙向身邊的親兵喊著撤退撤退,親兵聞言繼續打旗語。
前麵的黑甲騎兵看到旗語後急忙停住後調轉馬頭朝後方退去,後麵的旗語手一個個向後麵傳遞這撤退的旗語,但還是有些突然後麵的黑甲騎兵並未來的及做反應前麵的黑甲騎兵便開始後退。
這樣一來八萬黑甲騎兵裏就發生了碰撞,有不少騎兵被撞下馬,此時的黑甲騎兵將士們來不及管那些倒下的戰士,而是一窩蜂的朝後方退去。
掉落在地上的黑甲騎兵戰士被滿天的馬蹄踐踏而亡,黑甲騎兵雖然成功撤退但也還是損失了不少將士。
就在黑甲騎兵將士們在被身後金戈鐵甲的虎騎營追趕之時,在石泗的麒麟軍早已馬刀出鞘,箭在弦上。
十萬黑甲騎兵以急速的速度慢慢的接近石泗,在石泗的麒麟軍將領看著那一望無際的黑甲騎兵慢慢抬起了自己的右手。
待十萬黑甲騎兵全部出現在麒麟軍的視線之時,麒麟軍領將右手猛然向下一揮,石泗兩旁傳出戰鼓聲,戰鼓聲一響漫天的箭雨朝著十萬黑甲騎兵而去。
黑甲騎兵雖然身穿鐵甲戰馬在頭等部位都披著戰甲,但十萬麒麟軍射出的弓箭依舊有不少射入那沒有鐵甲防護的馬蹄或馬腹之中。
黑甲騎兵內發出馬的是嘶吼聲和將士們的慘叫聲,不斷而來的箭雨打亂了黑甲騎兵的腳步,也徹底讓黑甲騎兵馬撞馬,人撞人亂成一團。
就在這時,追擊在身後的金戈鐵馬虎騎營騎著戰馬急速衝向嘶吼聲連片的黑甲騎兵,揮動著手裏的長矛。
“鏘!”
“哐當!”
兵器相撞的聲響或刺中鐵甲的聲音響徹在這石泗的熱土之上。
吳優與夏睿仁看著虎騎營將士收割者黑甲騎兵將士們的性命,二人的心情沒有那殺戮的快感而是感慨,二人看著隻有一聲歎息。
待黑甲騎兵與虎騎營廝殺之時,有不少黑甲騎兵將士向伺機而逃。就在這時躲在兩旁的麒麟軍將士手持盾牌揮動著馬刀從兩旁的山坡上衝進戰場之中。
衝進戰場之後用馬刀瘋狂的收割著黑甲騎兵戰馬的四隻馬蹄。
黑甲騎兵的將士們從馬上滾落下來後與手持盾牌的麒麟軍將士廝殺在一起,伴隨著漫天的戰馬撕裂聲和戰士們的喊殺聲,這片黃沙土地上也有越來越多的人趴下或躺下,這些趴下或躺下的人黝黑的臉龐上滿是血跡,雙眼睜大保持著死前的光彩,戰士們的鮮血與戰馬的血融合在一起慢慢滲入黃沙之中。
黃沙形成了黑紅色,黑紅色上慢慢形成了一條流淌的小河。
待天空中的太陽升到中間之時,戰場上沒有那廝殺聲隻有虎騎營與麒麟軍的戰士在戰場上尋找那些沒有身死受傷的戰友,而有些人則背著或抱著自己身死的戰友緩緩走到一旁將他們擺放在一起。
這些南邊軍的戰士們臉上彌漫著廝殺後的疲憊感,這些人沒有休息依舊在這血流成河滿地屍體的血地上默默尋找著。
夏睿仁在其中向兩軍的將領下了一道軍令,這道軍令便是:
“將我軍戰死的戰士運迴長龍關中與長龍關戰死的將士們一同厚葬,將敵軍與戰馬共同掩埋。”
這厚葬便是一人一個墳墓,而那戰敗而死的八萬黑甲騎兵便隻能分成幾個深坑或十幾個深坑共同掩埋,避免屍體沒有處理而產生瘟疫。
待處理完戰場之後已是申時,南邊軍將士帶著戰死的戰友緩緩朝著長龍關而去。
長龍關一役,南邊軍共傷亡四萬將士,其中麒麟軍兩萬三千人,三邊軍一萬六千人,虎騎營八百人,二百人受傷。
殲滅長龍關敵軍八萬,收降七萬。
石泗一役,南邊軍共傷亡三萬戰士,其中麒麟軍兩萬,虎騎營八千,還有兩千人受傷。
殲滅梁國黑甲騎兵八萬,無一生存。
夏睿仁合上手中的戰報將其遞給身旁的斥候,斥候抱拳行禮後出了將軍府側身上馬朝著夏城方向而去。
長龍關中的空氣中依舊彌漫著那濃濃的血腥味,南邊軍將士們在用完晚飯之後便開始輪流守夜,則沒有守夜任務的將士則在軍帳中躺在地上後抵擋不住在戰場上廝殺之後的疲憊昏昏睡去。
吳優緩緩走在長龍關內,看著城牆黑房屋上的血跡抬頭看了一眼天上的明月後,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涼亭緩緩走去。
在涼亭坐下之後吳優將手上的青銅劍拔出後,將劍鞘放在桌上拿起布條開始擦拭青銅劍。
正在擦拭青銅劍的吳優餘光看見秦王夏睿仁朝涼亭走來,沒有起身迎接繼續低頭擦拭著自己的青銅劍。
秦王夏睿仁走到一旁的房屋內提著一壺茶和兩個茶碗走進涼亭內,在茶碗上倒了兩碗茶後坐下,將茶水移到吳優身前。
吳優餘光看見後繼續擦拭著青銅劍嘴裏說道:“謝殿下。”
對於吳優的行為夏睿仁笑了笑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後,放下茶碗看著吳優擦拭的青銅劍,隻見青銅劍上滿是銅鏽還有一些缺口,並不像自己手中先祖留下的長劍。
秦王夏睿仁於是有些好奇看著青銅劍問道:“吳館長,你這青銅劍為何是這般模樣?”
正在擦拭青銅劍的吳優聽到夏睿仁的話後不禁想起與蕭崇武在那炎盟閣中挑選法器時的場景,那時的自己還跟著炎盟閣的管事討價還價,連買法器的錢還是從那追殺自己的逍遙道人身上得來。
如今想起,逍遙道人儲物袋內的錢財是自己第一筆靈精,這青銅劍也是自己的第一把法器,吳優步入金丹後依舊沒有買法寶長劍,而是一直用著這青銅劍。
想到此吳優看著青銅劍,右手撫摸著青銅劍上的銅鏽臉上露出微笑與夏睿仁道:“也不怕殿下你笑話,這青銅劍是我剛開始修行之時買的第一把法器,當時買這青銅劍時還與人討價還價。”
夏睿仁聞言沒有想到吳優會與自己這般說,於是麵帶笑容迴道:“沒想到吳館長還有這般趣事,不過我觀看這青銅劍確是不凡,不瞞吳館長在我先祖傳到現在的這些神兵利器中,沒有一把如吳館長這青銅劍一般滿是銅鏽又有缺口,卻依舊能發出不凡的威力。”
吳優聞言一愣,仔細迴想之後吳優修行到現在也沒有看到與青銅劍一般的殘破之物,即使那不入流的法器之中也沒有這般賣相,再不濟也是那完好無損之物。
不過吳優想到先前炎盟閣管事所言,這青銅劍在炎盟閣中不知存放了多少年,加之現在的法器之中也沒人用青銅所鑄,便不在糾結這青銅劍的賣相。
於是吳優講青銅劍放在桌上,喝了一口茶水後看了一眼夏睿仁腰間佩戴的長劍和左手的長袖道:“殿下家中先祖所傳之物皆是不凡之物,今日殿下與那中年道人一戰身上的寶甲和寶劍皆立了大功。”
夏睿仁聞言搖了搖頭道:“今日我與那中年道人一戰身上還是受了不少內傷,與他對戰之時他那兵器是這夏地所產的凡兵但卻能抵禦住我這寶劍,而且在刺中我之後雖然沒有傷及要害但依舊能讓我受了內傷。”
吳優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外界之人與夏地之人不同,外界之人都有洗經伐脈所以經脈要與這夏地之人不同,所以操控這尋常兵器已然能夠殺人如割草,這夏地的尋常人更是不能對其有任何傷害,即便那武術高深之人及時有那神兵利器的情況下也是奈何不了外界之人。
至於今日殿下為何能殺死那中年道人,一是殿下習武多年武術也高深莫測,二則是殿下身上有寶甲也有神兵利器更有那防不勝防的暗器,再則是那中年道人修為並不高深。
所以殿下才能將其誅殺。”
夏睿仁聞言沉思片刻後,微笑道:“今日那中年道人過來與我廝殺,我本想著拖住他等待吳館長的到來,可在拖住之時發現他並不像想象中的那般厲害,加之吳館長趕來於是心中便有了一戰之心,讓吳館長見笑了。”
吳優點了點頭迴道:“殿下本是人中龍鳳能有這般好勝之心實屬正常,不過在以後還是要多加注意,畢竟這外界之人並不像那中年道人一般。”
夏睿仁看著吳優鄭重的臉色,心中亦是對著外界之人有所向往,於是抱拳尊敬道:“還請吳館長解惑。”
吳優看著一臉尊敬的夏睿仁心中思索一番後緩緩說道:“這外界之人與夏地之人並無什麽不同,這是修行的東西不一樣,在外界有那修為之分,而在夏地則有武力之分。
所以也有弱有強。”
吳優看著夏睿仁臉上充滿著疑惑,便知道心裏所想繼續開口說道:“至於這外界之人所修行的功法,在這夏地並不可行。
不然這夏地這麽多年來為何沒有那能上天入地之人?所以殿下不用深究於此。”
夏睿仁聞言想到自己的先祖也是外界之人自己也知道一些隱秘,便沒有繼續沉浸在這個問題上,但夏睿仁想到自己那幾個弟弟的拳法和劍法是這吳館長這幾個月所教,便尊敬的請教道:
“睿仁還有一問。”
夏睿仁見吳優點頭便繼續道:“不知吳館長能否告知為何我那幾個弟弟拜入吳館長門下之後,武術與劍術精進的如此之快。”
“他們幾個人為何精進那麽快,這在於他們幾人本是一人投身與練武之中,我也隻是起到了一個引導的作用。”吳優端起茶碗喝了口茶頓了頓後繼續道:“至於這拳法和劍法都是我所練之法,在進入夏地之後改成了這平常之法,並未有何不同。”
夏睿仁看著輕描淡寫的吳優,想到自己向夏睿禮那幾個小子問了好幾次拳法和劍法的事,那幾個小子硬是不肯說,於是忍不住問道:
“不知吳館長能否教我這拳法和劍法。”
正準備喝茶的吳優聽到夏睿仁的話後一愣,放下茶碗後看著夏睿仁搖了搖頭道:“殿下的武術不需要在有人教了,就論武術的話我並不比殿下高到哪裏去,至於那拳法和劍法我一直放在夏睿禮那幾個小子那裏。
殿下有興趣的話可以找他們索要拿去一觀便是。”
吳優並不知曉其實這進入夏地的外界之人大部分都是散修,並沒有那名門正派之人即使有也都是一些修為低弱之人,所以並沒有像吳優一般能有在書院之時能有一座藏書閣的藏書觀看。
因此這些外界之人所能留下的便是一些沒有放在儲物袋裏麵的法寶法器,至於修行功法那些卻沒有任何用。
至於吳優在藏書閣中所觀看的藏書中那些養身和劍法拳法之類的書籍,吳優也隻是略有了解。但這些略有了解在被吳優融入這劍法和拳法之中經過自己融合練習之後便成了這夏地上的珍寶。
夏睿仁聞言後按捺住心中的喜悅,臉上露出微笑看著吳優尊敬道:“謝吳館長。”
吳優聞言點了點頭沒有多言將桌上的青銅劍入鞘之後,身上也隱隱有些疲憊於是便向夏睿仁告辭,剛好夏睿仁也有些疲憊,二人便一同迴到將軍府各自朝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夜光籠罩在整個長龍關中,在這寂靜的夜晚中隻有巡邏守夜的將士們腳步聲和那軍帳傳來的熟睡打唿聲。
翌日清晨,長龍關外一處空地上站著四十萬南邊軍將士,這四十萬大軍中有金戈鐵馬的虎騎營,有那手持盾牌腰別馬刀手持長矛的麒麟軍,還有那一身輕裝隻有一柄馬刀的三邊軍將士。
至於為何有四十萬,昨日在接收七萬猛雄軍將士之後,便將這七萬將士拆編融入那麒麟軍與三邊軍中,敵軍沒有任何一個將領在其中,至於龔凡作為降軍之將此時正在將軍府被軟禁之中。
因此這七萬將士都在麒麟軍和三邊軍的統領下,不懼怕其有謀反之心,且這些降軍都是窮苦人家出生能活命自然為誰賣命而戰無關緊要,加之昨日告知降軍也能與南邊軍的將士一樣立軍功待遇且都相同,這些將士們的心也都穩定下來,唯一能想念的就是在梁國的父母親。
夏睿仁站在四十萬大軍前麵,身邊依次站著吳優與蕭崇武隨後便是夏睿禮四人,在七人身後便是南邊軍與三邊軍的將領,在後麵就是整整齊齊的四十萬大軍。
至於吳優與蕭崇武和夏睿禮等人的身份隨著這些日子的相處是個人都能看出不同,因此便也沒有在隱瞞。軍中的將士心裏對於一軍之中有五位殿下一同作戰,士氣也高昂許多。
夏睿仁看著眼前一望無際的墓碑臉上露出悲傷,隨後朝著墓碑深深一揖,站在身旁吳優等人和身後的將領們跟著夏睿仁朝著墓碑行禮。
夏睿仁一揖後緩緩起身看著墓碑片刻後悲涼道:“諸君功績我大夏永記於心,定會善待家中父老妻兒..................
諸君安眠於此,待大夏收複失地後,定會為諸君鑄功碑永頌功績。”
“行軍禮。”
“唰!”
身後的四十萬大軍齊齊拔出馬刀,馬刀出鞘的聲音響徹雲霄。
四十萬大軍手持馬刀舉向天空並沒有任何聲響,隻有那深沉的唿吸聲和充滿悲涼的氣息彌漫在空中。
四十萬沉默半盞茶後,隨著一聲令下馬刀入鞘。
站在四十萬大軍前的夏睿仁轉身看著身後的將軍們,一臉鄭重道:“在長龍關內修生養息,靜待三日後橫城糧草運至長龍關,便是揮師梁城之時。”
將領們應了一聲後,便迴到自己的軍隊前開始安排部署工作。
至於糧草一物是這行軍之重,四十萬大軍要深入梁國攻向梁城光路程便要半月有餘,如今這糧草是當時做攻長龍關時所備並未攜帶過多,即使加上長龍關內繳獲那來不及銷毀的糧草也不夠四十萬大軍七日所耗。
軍人是打戰的,餓著肚子怎麽打仗?
更何況攻擊梁城前還要先攻破三座城池,雖說如今梁國兵力經過長龍關和石泗一役後已所剩無幾,但行軍打仗並不是那小孩子過家家,必須穩中求勝。
就在長龍關中南邊軍將士們等待糧草之時,遠在夏城的大夏王宮朝堂上收到兩封戰報。
“報!”
“秦王殿下率領南邊軍和三邊軍攻破長龍關,殺敵八萬,收降七萬,我方傷亡四萬。敵方將領除一龔凡收降外其餘全部殲滅。
在攻破長龍關後,秦王殿下在率領南邊軍在石泗與梁國黑甲騎兵一戰,八萬黑甲騎兵全部殲滅,我軍傷亡三萬。”
“噓!”
朝堂之中文武百官聽到戰報後齊齊吸氣,對這戰績臉上都布滿震驚之色,而坐在龍椅上身穿黑袍的夏王不怒自威的臉上滿是笑容。
接著一名斥候持著一封戰報急忙走進朝堂,在殿中單膝跪地。
“報!”
“邯鄲城戰報,我軍主將烏邢在守城之時被敵軍殺害,我軍傷亡三萬。”
這封戰報一報把剛才沉浸在南邊軍喜悅中的夏王拉迴到凝重之中,夏王一抬手身邊的宦官急忙走到斥候身前將戰報呈給夏王。
夏王看著戰報內詳細寫了邯鄲城主將被殺時的場景,心中愈加凝重,就在這時殿下便有人請奏。
“啟稟王上,如今這邯鄲城形勢危急,請王上下令讓南邊軍分兵支援邯鄲城。”
看著戰報的夏王迴過神看向那兵部尚書,沉思片刻後道:“這邯鄲城副將是誰?”
兵部尚書迴道:“邯鄲城副將乃薑阿。”
夏王聞言問道:“是否是薑公後人?”
“正是。”
“傳旨邯鄲城任薑阿為邯鄲城主將,務必守住邯鄲城一月。
至於增援一事,我自有安排。退朝!”夏王下完旨後便慌慌退朝朝那永安殿而去。
夏王進入永安殿後,便開始寫密詔待寫好之後交於身邊侍衛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南邊軍秦王的手上。”
身邊的侍衛接過密旨尊敬行禮之後,便急匆匆朝著殿外走去。
夏王看著侍衛的遠去的身影,靜坐在龍椅上臉上露出凝重之色。隨後夏王收迴眼神坐在龍椅上端起茶盞喝了一口茶後,看著桌上的奏折和一些密信開始研究對那諸侯國之策。
在侍衛更換衣服懷揣密詔駕馬出了夏城之時,夏城內正發生著一間大事。
————————
ps:日萬第十八天,求點收藏。筆者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