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有需要外,“大鬼”每次迴來,還有一個目的,就是跟媽媽要錢花。
如果我的媽媽,沒有錢給他的話,他就會拉著,正在廳房瑟瑟發抖的我,離開那裏。
關於這些橋段,我的記憶很模糊。
隻有一次特別清晰。
但就算是清晰,也僅是記得一些,早已碎成了片的對話而已。
媽媽說:“你給孩子把衣服穿上啊!”
媽媽說這句話時,很平靜,沒有哭。
畢竟類似的事情經曆的多了,眼淚早就流幹了。
爸爸怎麽迴複的,我忘了。
給沒給我穿衣服,我也忘了。
但應該是穿了的。
因為東北的冬天很冷,夜裏更是常年保持在零下30c以下。
而我並沒有被凍死。
媽媽試著挽留道:“這麽晚了,就別帶孩子走了吧!明天還得上學呢!”
爸爸信誓旦旦地迴複:“上什麽學上學!不念了,明天跟爸要飯去!”
我試著表達我的想法:“我想上學。”
當然,我說謊了。
我隻是不想跟他走而已,並不是真的想去上學。
事實上,我沒得選。
爸爸瞪著眼睛衝我吼道:“”
想了很久,實在想不起來他吼的內容是什麽了,所以就不寫了。
有生之年,一直在騙人。
在寫這篇本意是救贖的文字時,我不想再編瞎話了。
總之,就是他一吼,我就乖乖的跟他走了。
我的內心,其實非常期待我的媽媽可以救我。
或者再爭取爭取,試著挽留我一下。
但是她沒有。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每當想起這件事時,我的內心都會有些怪她。
為什麽,她當時就不能不再爭取一下?
或許再爭取一下,我就可以留下來了。
此時的我,理解了。
她本就自身難保。
被爸爸帶走後,我就像以往那樣,被他隨意地丟到了,爺爺的家裏。
而到了爺爺家的我,並沒有感到害怕。
在這段記憶裏,我的奶奶,當時已經不在她妹妹那裏賣票了。
她應該是到鄰居家串完門剛迴來,看見了我,問我怎麽迴來的。
我趴在炕沿,朝外邊打量了一陣,在確認沒有發現爸爸的身影後,壯著膽子迴答道:“是''大鬼''從我媽那,把我搶迴來的。我媽不願意讓我來。”
我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我的內心中,很希望我的奶奶,可以把我送迴去。送迴到媽媽的身邊。
但是她沒有。
她隻是愣了好半晌,才皺著眉對我說道:“那是你爸爸,你怎麽能叫他''大鬼''呢?”
那是我第一次學著大人的樣子,叫他“大鬼”。
因為奶奶在背地裏,也是這麽稱唿他的。
我以為,我壯著膽子這麽叫了,就可以和她是一夥的了。
現在,我明白了,奶奶可以稱唿她的兒子為“大鬼”。
而作為“大鬼”的兒子,我卻不可以這樣稱唿我的爸爸。
這個問題,也曾困擾過我很久。
我覺得,這很不公平。
但有了這個第一次後,我就開始試著,當著媽媽的麵,這樣稱唿爸爸了。
我叫爸爸是“大鬼”的時候,媽媽並不排斥,似乎還很開心。
因為這證明了,她的兒子,和她是一夥兒的。
可也就隻有在媽媽的麵前,我才敢這樣叫。
當奶奶訓我的時候,我沒有反駁什麽。
因為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這樣叫自己的爸爸,是不對的。
“大鬼”,也並不是一個好聽的詞匯。
當我這樣稱唿他的時候,心裏還會隱隱作痛。
聽到別人這樣叫他的時候,我也會痛。
在這段記憶裏,我除了被爸爸瞪著眼睛恐嚇外,並沒有遭受到,身體上的傷害。
第二天,我雖然沒有上學,但我卻過的很快樂。
因為在爺爺家,沒有人會管教我。
而且,那個令人害怕“大鬼”,很久都沒有再出現過了。
一直到爸爸死,他也始終都沒有履行過,帶我上街要飯去的“豪言”。
在我下一次見到他之前的日子裏,曾經很認真的想過,要飯,應該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對爸爸的恐懼,到底來源於哪裏。
畢竟他死的時候,我還很小。
在他活著的時候,單獨給我留下的,那些僅有的幾次深刻記憶裏,隻有一次,是因為他打我。
子不教,父之過。
作為一個八零、九零後,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多還停留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中。
所以,我並不認為一個爸爸,為了教育而打兒子,會有什麽過錯。
但我的爸爸,就隻打過我一次。
如果他沒有死的那麽早,或許還會打我很多次。
但是沒有如果。
所以在我短暫的擁有爸爸的七年多時間裏,他就打過我一次而已。
可就那麽一次,便徹底的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還讓我的心靈上,第一次有了“恨”的概念。
當然,當時的我,是不懂那種感覺,就是“恨”的。
是在後來的日子裏,我才懂得了,那種委屈到了極點的感覺,就是“恨”。
我說過,我不認為爸爸打兒子是錯的。
可這並不影響我心中有“恨”。
小時候,我家裏應該是很窮的。
我用“應該”這個詞,是因為在挨那頓,來自於爸爸的揍的時候,我的心裏,還沒有產生“窮”的概念。
說的遠了。
別人告訴我說,我的媽媽,曾經在我八個月大的時候,離開過我一段時間。
但我也說過,那段故事,我並沒有記憶。
在我有記憶的時候,她就已經迴來,並把我接走了。
而這次,我被爸爸從她身邊接走,在爺爺家等著他帶我去“要飯”的日子裏,媽媽突然迴來了。
那個當時沒有試著再挽留我一下的女人,也跟著爸爸迴到了,這個最初她拚命離開過的地方。
這是她與爸爸的婚房。
就是在爺爺、奶奶的老宅旁,額外拓展出來的一塊地方上,用紅磚堆砌而起的,一間三十平米左右的廂房。
那個房子,就隻有一個臥房。
與之一牆之隔的,是一條五米長的走廊。
走廊的一端,通著大門。另一端,通著一個二十平米左右的小院。
在走廊靠近大門這一邊,有一個灶台。主要是用來冬天燒炕取暖,並不用來做飯。
印象中,我們全家一直都是在爺爺、奶奶住的老宅裏,蹭飯吃的。
如果我的媽媽,沒有錢給他的話,他就會拉著,正在廳房瑟瑟發抖的我,離開那裏。
關於這些橋段,我的記憶很模糊。
隻有一次特別清晰。
但就算是清晰,也僅是記得一些,早已碎成了片的對話而已。
媽媽說:“你給孩子把衣服穿上啊!”
媽媽說這句話時,很平靜,沒有哭。
畢竟類似的事情經曆的多了,眼淚早就流幹了。
爸爸怎麽迴複的,我忘了。
給沒給我穿衣服,我也忘了。
但應該是穿了的。
因為東北的冬天很冷,夜裏更是常年保持在零下30c以下。
而我並沒有被凍死。
媽媽試著挽留道:“這麽晚了,就別帶孩子走了吧!明天還得上學呢!”
爸爸信誓旦旦地迴複:“上什麽學上學!不念了,明天跟爸要飯去!”
我試著表達我的想法:“我想上學。”
當然,我說謊了。
我隻是不想跟他走而已,並不是真的想去上學。
事實上,我沒得選。
爸爸瞪著眼睛衝我吼道:“”
想了很久,實在想不起來他吼的內容是什麽了,所以就不寫了。
有生之年,一直在騙人。
在寫這篇本意是救贖的文字時,我不想再編瞎話了。
總之,就是他一吼,我就乖乖的跟他走了。
我的內心,其實非常期待我的媽媽可以救我。
或者再爭取爭取,試著挽留我一下。
但是她沒有。
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每當想起這件事時,我的內心都會有些怪她。
為什麽,她當時就不能不再爭取一下?
或許再爭取一下,我就可以留下來了。
此時的我,理解了。
她本就自身難保。
被爸爸帶走後,我就像以往那樣,被他隨意地丟到了,爺爺的家裏。
而到了爺爺家的我,並沒有感到害怕。
在這段記憶裏,我的奶奶,當時已經不在她妹妹那裏賣票了。
她應該是到鄰居家串完門剛迴來,看見了我,問我怎麽迴來的。
我趴在炕沿,朝外邊打量了一陣,在確認沒有發現爸爸的身影後,壯著膽子迴答道:“是''大鬼''從我媽那,把我搶迴來的。我媽不願意讓我來。”
我之所以這麽說,是因為我的內心中,很希望我的奶奶,可以把我送迴去。送迴到媽媽的身邊。
但是她沒有。
她隻是愣了好半晌,才皺著眉對我說道:“那是你爸爸,你怎麽能叫他''大鬼''呢?”
那是我第一次學著大人的樣子,叫他“大鬼”。
因為奶奶在背地裏,也是這麽稱唿他的。
我以為,我壯著膽子這麽叫了,就可以和她是一夥的了。
現在,我明白了,奶奶可以稱唿她的兒子為“大鬼”。
而作為“大鬼”的兒子,我卻不可以這樣稱唿我的爸爸。
這個問題,也曾困擾過我很久。
我覺得,這很不公平。
但有了這個第一次後,我就開始試著,當著媽媽的麵,這樣稱唿爸爸了。
我叫爸爸是“大鬼”的時候,媽媽並不排斥,似乎還很開心。
因為這證明了,她的兒子,和她是一夥兒的。
可也就隻有在媽媽的麵前,我才敢這樣叫。
當奶奶訓我的時候,我沒有反駁什麽。
因為其實我自己也知道,這樣叫自己的爸爸,是不對的。
“大鬼”,也並不是一個好聽的詞匯。
當我這樣稱唿他的時候,心裏還會隱隱作痛。
聽到別人這樣叫他的時候,我也會痛。
在這段記憶裏,我除了被爸爸瞪著眼睛恐嚇外,並沒有遭受到,身體上的傷害。
第二天,我雖然沒有上學,但我卻過的很快樂。
因為在爺爺家,沒有人會管教我。
而且,那個令人害怕“大鬼”,很久都沒有再出現過了。
一直到爸爸死,他也始終都沒有履行過,帶我上街要飯去的“豪言”。
在我下一次見到他之前的日子裏,曾經很認真的想過,要飯,應該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情。
其實我也不知道,我對爸爸的恐懼,到底來源於哪裏。
畢竟他死的時候,我還很小。
在他活著的時候,單獨給我留下的,那些僅有的幾次深刻記憶裏,隻有一次,是因為他打我。
子不教,父之過。
作為一個八零、九零後,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多還停留在,“棍棒之下出孝子”的理念中。
所以,我並不認為一個爸爸,為了教育而打兒子,會有什麽過錯。
但我的爸爸,就隻打過我一次。
如果他沒有死的那麽早,或許還會打我很多次。
但是沒有如果。
所以在我短暫的擁有爸爸的七年多時間裏,他就打過我一次而已。
可就那麽一次,便徹底的改變了我的人生觀。
還讓我的心靈上,第一次有了“恨”的概念。
當然,當時的我,是不懂那種感覺,就是“恨”的。
是在後來的日子裏,我才懂得了,那種委屈到了極點的感覺,就是“恨”。
我說過,我不認為爸爸打兒子是錯的。
可這並不影響我心中有“恨”。
小時候,我家裏應該是很窮的。
我用“應該”這個詞,是因為在挨那頓,來自於爸爸的揍的時候,我的心裏,還沒有產生“窮”的概念。
說的遠了。
別人告訴我說,我的媽媽,曾經在我八個月大的時候,離開過我一段時間。
但我也說過,那段故事,我並沒有記憶。
在我有記憶的時候,她就已經迴來,並把我接走了。
而這次,我被爸爸從她身邊接走,在爺爺家等著他帶我去“要飯”的日子裏,媽媽突然迴來了。
那個當時沒有試著再挽留我一下的女人,也跟著爸爸迴到了,這個最初她拚命離開過的地方。
這是她與爸爸的婚房。
就是在爺爺、奶奶的老宅旁,額外拓展出來的一塊地方上,用紅磚堆砌而起的,一間三十平米左右的廂房。
那個房子,就隻有一個臥房。
與之一牆之隔的,是一條五米長的走廊。
走廊的一端,通著大門。另一端,通著一個二十平米左右的小院。
在走廊靠近大門這一邊,有一個灶台。主要是用來冬天燒炕取暖,並不用來做飯。
印象中,我們全家一直都是在爺爺、奶奶住的老宅裏,蹭飯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