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條作為食物在中國曆史悠久,然而在宋室偏安之前,“湯餅”一直是它最常見的名字。不過宋以前的湯餅,實際上是一種片兒湯,麵不是用刀切的,而是手撕而成。晉《餅賦》中記載:“火成湯湧,猛氣蒸作。攘衣振掌,握搦捬搏。麵彌離於指端,手縈迴而交錯。紛紛級級,星分雹落。”至唐代作湯餅時,人們方使用案板切麵,不過仍以“片”為單位稱之。直到北宋的後期,切成細條狀的麵,才逐漸流行開來。發展到後來,麵條的形狀逐漸定型為長條形狀,因其形狀又長又瘦,諧音“長壽”,所以在趙宋一朝,每逢生日誕辰,人們為討口彩,慶生之時吃麵條已經成為一種風俗習慣。宋人馬永卿在《懶真人》中記載,“必食湯餅者,則世欲所謂‘長壽’麵也”。
然而“麵條”這一稱謂的由來,卻與抗金名將韓世忠有關。紹興十九年(1149年),老將在家過六十大壽,壽宴上大家一起吃湯餅之時,韓世忠不禁想起與夫人梁紅玉一起,當年鏖戰金名將完顏宗弼於黃天蕩之情景。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金廷名將、金太祖完顏阿古打四子完顏宗弼率兵十萬悍然渡江南侵,韓世忠領兵八千迎擊。韓世忠以寡敵多,與完顏宗弼激戰於京口黃天蕩。
為激勵宋軍將士奮勇殺敵,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親自上陣擊鼓。這一戰完顏宗弼因率部輕進,中了宋軍埋伏,被圍困在黃天蕩四十八天,最終施以火攻,疏浚小河道方才得以遁走長江。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越江南侵,韓世忠始有“忠勇”之名。
十多年後,在壽宴上,麵對端上來的湯餅,老將感概萬分,以“麵條”稱之,以其之長而喻長江江水之長、夫妻情意之長。其時韓世忠的“忠勇”之名,在宋軍民之中口耳相傳,早已遠播。《宋史》稱:“自建炎以來,將士未嚐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因而被稱為“中興武功第一”。此時距韓世忠去世也僅過去了八年,“麵條”的稱謂,卻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宋時的籠餅,則類於今日之饅頭,北宋時期尚謂之“蒸餅”,後因避宋仁宗趙禎諱,而改成“炊餅”。逮至南宋,又稱為“籠餅”,幾經變化,今人則稱之“饅頭”。饅頭一說,其實也與一位曆史名人有關。傳說三國時期諸葛孔明征討蠻王孟獲時,對當地用人頭祭神的蠻俗深惡痛絕,遂“因雜用羊豕之肉以包之,以麵象人頭以祠”,饅頭即“蠻頭”之意也。
爐火生猛,不多一會,店家將熱氣騰騰的素麵和籠餅都端了上來。那素麵拌了蔥花和花椒,香氣盈鼻。經過一夜的奔波,葉萍飄早已饑餓難耐,食欲大開,風卷殘雲般地將麵前的食物一掃而空。他結了賬,邁出店門,抬眼但見朝曦初升,彤雲滿天,秋風拂在麵頰上,疲乏感已消去大半。
出了小鎮,依然一路西行。他走及奔馬,腳程甚快,晌午時分,已遙見遠處的雲山掛月峰,心中盤算一下,距離掛月峰火木寨僅有二十餘裏的路程了。他不敢耽擱片刻,舉步上山,沿途但見層巒疊障、巉岩兀立。深秋時節,山中霧氣彌漫,罕有人跡。
葉萍飄沿著山道一路攀沿而上,越向上行,枯樹雜草掩映的蜿蜒山道,愈發陡峭起來,曲折隱沒於濃密的霧靄之中,耳畔偶有怪鳥的叫聲傳來,迴蕩在山穀之間。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剛剛轉過一處山角,前麵的山路上,赫然品字形矗立著三具黝黑的棺材!
彌漫的山霧中,一個二十多歲的黑袍男子手拿一把鐵扇,大剌剌地箕踞在棺材前麵。他相貌頗為英俊,但臉色慘白,眼神裏滿是寂寥之意。黑袍包裹下的年輕軀體,隱隱透著一股邪魅之氣,給人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
朗朗白日,山路上怎麽會有棺材攔道?饒是行走江湖多年,看到這等詭異的情景,葉萍飄心下也忍不住有些發毛,尋思:“都說瀟湘派行事詭異、神通廣大,看來此言非虛。”他硬著頭皮,邁步向前,微一抱拳,說道:“恕我眼拙,閣下是哪條道上的好朋友?在下心急趕路,還請借個道!”
那黑袍青年輕搖鐵扇,緩緩站起身來,沉吟片刻,慢條斯理地道:“道可以借,不過尊駕先前‘借’我屍弟的東西,是否也該歸還了?”言語倒是客氣,但神情卻帶著一絲揶揄。
原來黑袍青年正是瀟湘派座下大弟子“飛屍門”印默。他昨夜趕至四時客棧,得知三屍弟和九屍弟被人劫去了軍事情報,深知事態非同小可,屍父若是怪罪下來,隻怕一眾的屍兄弟,人人都難脫幹係。他也顧不得斥責見紀黯和米黜二人,趕緊率領眾瀟湘弟子,火速趕來攔截葉萍飄。
葉萍飄腳程極快,一路又星夜兼程趕路,印默能抄在他的前頭堵截,借助畜力之便倒也不足為奇,但他突遇變故而心神不亂,第一時間斷定葉萍飄劫走情報後會送往何處,準確地趕到埋伏地點進行阻截,不至於走空,這份定力與決斷,卻非常人能及。
葉萍飄微一側身,眼睛餘光瞧見紀黯、米黜等瀟湘派的弟子,已於身後悄悄掩映上來,料想自己行蹤早已暴露,瀟湘派眾弟子等他越過了藏身處,方才斷他後路,而與印默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葉萍飄腹背受敵,也自臨危不懼,朗聲說道:“夷者,異也。自古夏夷不兩立,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金賊向來性氣貪婪,兇悍不仁。你瀟湘派也是武林大派,如何今日作這私通金狗、數典忘祖之事?”印默輕搖鐵扇,隻嘿嘿冷笑不語。
葉萍飄情知今日實難輕易走脫,不願過多糾纏,手腕一翻,離別索握於手中,他本身處山路低處,一聲輕叱,身形高高躍起,軟索宛如靈蛇出洞,嘶嘶破風,淩空向印默卷去。
山路狹窄,印默無法騰挪,手中“幽魂萬骨扇”迎風一展,露出扇麵上鏤刻的一枚陰森森的骷髏頭圖案。鐵扇雖重,但他力道卻很陰柔,輕輕一撥,挑開軟索,扇麵旋即一合,扇頭疾刺敵人麵門。
山路逼仄,兩邊都是懸崖峭壁,二人皆默然不語,發力狠鬥。一時間山路上的碎石四處迸飛,稍有不慎,便有墜崖喪身之虞,當真驚險之極。
紀黯等瀟湘派諸弟子皆站在一旁,凝神觀戰。一者山路本就促狹,眾人一時難以參戰;二者他們雖未出手相助,葉萍飄卻也不得不分心加以提防,在旁掠陣亦可施壓於敵人;三來紀黯等人對這位年輕氣傲的大屍兄向來敬畏,沒有他的首肯,誰也不敢貿然加入戰團,其中也有人抱著借機一窺大師兄神技的心思,樂得在旁叉手觀鬥。
轉眼間,二人已在山路上激鬥了幾十迴合。他們二人的兵刃,一為軟索,一為鐵扇;一個細長,一個粗短,大為迥異,但使的卻都是陰柔之力,看上去似乎皆綿軟無力,實則兵刃上盡透內力,可謂搏命相擊。
山路狹仄,能夠騰挪閃躲的空間極為有限,激鬥中葉萍飄的軟索漸顯遠長之效,迫得印默連連後退。印默身後的山路上矗放著三具厚實的棺材,他借機以此為屏障,與葉萍飄周旋,一時倒也不落下風。
鬥到分際,印默暗思:“在眾屍弟麵前,若不一展神威,日後何以服眾?”口中念念有詞,一層隱隱的黑氣從額頭至下巴,自上而下一閃而過,右手的幽魂萬骨扇唰唰唰連扇三下,迅捷無比,攻向葉萍飄的麵門。葉萍飄識得厲害,攻勢稍緩。印墨迫開了敵人,左掌旋即閃電般地拍出,擊在身前一具棺材的棺木之上,“喀嚓”一聲,棺材的棺蓋頓時被震落在地。
葉萍飄心下微感詫異,不想棺材中一具陰森可怖的死屍,遽然坐起身來。霧氣重重,葉萍飄凝神瞧去,那屍首全身僵硬,雙眼圓睜、滿臉血汙,臉上盡是驚怖神色,想是死前經受了一件生平極為恐怖之事,竟致死不瞑目。
葉萍飄心下大駭:“莫非死人真的借屍還魂了麽?”眼前卻發生了更為詭譎的一幕:印默從懷中取出一片黃色符咒,“啪”的一聲貼在那具死屍的額頭之上,他口中嘰嘰咕咕,低聲念念有詞,隨著他嘴唇翕動,那具僵死多時的死屍也開始微動起來,俄而印默大喝一聲:“起!”死屍竟然從棺材之中一躍而出,雙臂僵直伸向身前,十根如雞爪般幹枯的手指漆黑如墨,膝蓋雖僵硬不能彎曲,卻搖搖晃晃地直向葉萍飄撲來。
饒是葉萍飄一生見多識廣,亦被嚇得差點失聲驚叫起來,暗自忖度:“難道瀟湘派竟有如此神通,真的能讓死人複生?”他手底不敢怠慢,離別索索身一振,軟索揮出,唰地打在那具死屍身上,直打得屍身皮開肉綻。那屍首既不知避讓,亦不感到疼痛,軟索抽打在身上,僅令他身形稍受遲滯而已,頓了一頓之後依然雙臂前伸,十指箕張,蹦蹦噠噠地向葉萍飄再次抓來。葉萍飄見僵屍雙手漆黑如墨,料想指上含有劇毒,隻得閃身向旁避開。
原來印默所使的功夫名叫“借屍還魂大法”,正是瀟湘派的獨門趕屍蠱術。“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中國人自古特別眷戀自己的鄉土,凡客死他鄉之人,無一不想著死後能夠迴葬祖塋、葉落歸根,他的孝子賢孫如論如何,也都要千方百計地將其先人的屍體運迴原籍。農耕時期,交通多有不便,客死之人一時不能搬喪迴籍的,孝子賢孫便隻好置棺待葬,權厝他處,然後花錢顧人幫助其護葬還裏。而湘西沅江流域一帶,多為崇山峻嶺,山路崎嶇難行,於是當地趕屍這一行業應運而生。
湘西自古便有趕屍一說,其起源已不可考。民間有書記載:相傳上古時期,蚩尤與黃帝大戰於黃河地區,戰爭進行得異常慘烈,屍橫遍野,血流漂杵。蚩尤兵敗,率部南下,但他對戰死的戰士屍體不忍心棄之不管,於是便由法師站在戰死的戰士屍首中間,默念咒語、禱告神靈之後,躺著的戰士屍體紛紛站起身來,法師拿著符籙在前引路,屍體跟在他的後麵,由法師將他們一一帶迴到了南方,落土歸葬。這大概就是趕屍的最早版本。湘西的趕屍匠人,會在死屍的屍身撒上一種當地特產的草藥,他口中念念有詞,施以咒語,便能吆喝起死人來。
山道之上,一人一屍,一前一後,人焉?鬼焉?真焉?幻焉?其景其狀委實離奇詭異,令人不寒而栗。
葉萍飄出手如電,但那僵屍對疼痛竟似無感,盡管周身已被軟索打得體無完膚,隻是徑自向前。印墨在其身後,一邊加緊默念咒語,那僵屍如瘋若癲,雙手隻顧亂抓狂撓,一邊揮動幽魂萬骨扇,間或襲點葉萍飄的周身要穴。一人一屍迫得葉萍飄連連後退,身子已至懸崖邊上,再也無路可退,眼看著就要墮下深穀。
危殆時分,葉萍飄斜眼瞥見僵屍膝蓋生硬,無法彎曲,他心念一動,左手揚處,兩枚“火龍鏢”已然飛出,去勢奇疾,“嗤”、“嗤”兩聲,正中僵屍的雙膝。僵屍膝蓋一彎,身子緩緩向前倒去。葉萍飄大喜,雙腿連環踢出,直將僵屍踢得飛了出去,撞在岩壁之上一聲悶響,隨即便如一攤軟泥一般,倒在地上動也不動了。
葉萍飄絕地反擊,取得奇效,精神不由大振,離別索上下翻飛,與印默的幽魂萬骨扇再次鬥在了一處。一番纏鬥,葉萍飄見印墨口中再次念念有詞,心想他若故技重施,棺材中再跳出兩具僵屍來,如何應付?言念及此,眄見那山路上的三具厚重結實的棺材,心中頓時有了主意。隻聽得他猛地一聲斷喝,離別索淩空一展,已攔腰卷起一具棺材,手腕一抖,那棺材憑空直向印默砸去!
印默這一驚非同小可,想那柏木棺材怎麽也有百餘斤重,葉萍飄卻輕而易舉地卷向空中,內力委實驚人。電光石火間,棺材已砸到頭頂,山路難以騰挪,印默急不暇擇,幽魂扇一迎一領,扇頭輕輕搭住棺材底部,使一“滑”字訣,借力卸力,將那棺材卸向身旁。此招雖出自練家的本能,但印墨臨危不亂,意念轉得極快,情勢緊急之下,身手依然頗為瀟灑,絲毫不顯狼狽。
那具棺材半途中遇力受阻,自然偏向一邊,饒是如此,勁道兀自不減,厚重的棺材衝破山道路砑,直墜崖底,一路上劈哩啪啦撞擊岩石和峭壁上樹木之聲不絕,半晌“轟”的一聲隱隱傳來,想是終墮穀底。
瀟湘派弟子見狀,彩聲雷動,葉萍飄心裏也暗暗叫了個“好”字,他不等敵人喘息,喝道:“再來!”軟索又將山路上的另一具棺材卷向了空中。
就在此時,變故陡生!那卷在空中的棺材竟然“嘎嘎”作響,蓋板忽然四下裂開,葉萍飄驚愕間,已有三件黑黝黝的物件從棺材中激射而出,沒入他的胸口!
原來那具棺材之中一直有人提前藏身其中,印默和葉萍飄激鬥之時,他始終躲匿於棺內,屏氣息音,靜待出手的時機。當葉萍飄卷起第一具棺材時,那人竟是沉得住了氣,動也不動,以致於敵人毫無察覺,直到葉萍飄卷起他藏身的這具棺材,方才果斷出手,破棺而出,取得奇效,瀟湘派的三枚“辰州符”全部打在了敵人的胸部。
眼見偷襲得手,那人陰惻惻的一聲怪笑,身形飄然落下,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
一旁掠陣的瀟湘派眾弟子見到葉萍飄身中“辰州符”,忍不住歡聲雷動。
印默叫道:“六屍弟,你立奇功一件,屍父定有重賞!”言語中透滿了興奮與喜悅。藏身於棺材中的,正是瀟湘派六弟子“詐屍門”蒿黠。他名字中帶個“黠”字,為人果真鬼黠陰鷙。
“辰州符”乃是瀟湘派的奇門暗器,塗有由有毒菌草研磨出來的毒液,中毒之人如若三個時辰之內,沒能喂服瀟湘派的獨門解藥,身體從傷口出開始發僵發硬,漸漸蔓延至全身,等到唿吸麻痹全身虛脫,自是毒發身亡、神仙難救。江湖之中故有言:“辰州符上身,夜半鬼來抻。”
蒿黠聽到大屍兄誇讚,笑道:“哪裏!哪裏!一切都是大屍兄運籌帷幄,指揮有方之功。還請大屍兄在屍父他老人家麵前,多多美言才是。”言語甚是恭謹,麵上卻大有得色。
瀟湘派眾弟子高聲附和,連連稱是。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得意洋洋,自覺大功告成,竟似已將葉萍飄視作死人。
葉萍飄隻覺那物入體冰涼,一時卻無鮮血從傷口汩出,體內一股惡氣陡升,喉部頓感腥甜,心道:“瀟湘派移靈走屍,自稱陰人,果是陰毒無比。難道我葉某縱橫一生,今日竟要命喪於此?”驚懼之餘,他勉力穩下心神,從懷中掏出兩粒本派的“大悲丹”咽下。此時瀟湘派眾人兀自在旁聒噪,洋洋自得,葉萍飄取出那黃色的紙箋,一聲長嘯,喝叱道:“宵小之輩,暗箭傷人,算什麽英雄好漢?地圖在此,有本事你們就來爺爺的手中拿吧。”左手一鬆,那紙箋迎風飄起,他右手軟索一揮,索梢擊中紙箋,地圖頓時化作碎屑,四處飛揚。
瀟湘派眾人見狀無不又驚又怒,高聲喝罵不止。
喝罵聲中,葉萍飄一聲冷笑,離別軟索揚起,已卷住山崖峭壁上的一棵矮鬆,身子借力斜蕩過去,待到矮鬆近處,他瞧得真切,右足向前踢出,輕輕踏上矮鬆的枝幹,而手中軟索再次揮出,索梢幾個迴旋,纏住峭壁上的更遠處的一棵矮鬆。
峭壁上的矮鬆虯枝矯矯,堪可承重,他如此幾個起落,行化如神,已是繞過此處的山路,身形漸漸隱沒於濃重的山霧之中,耳畔隻聽得瀟湘派眾人的唿喝聲漸漸遠去,終至不聞。
然而“麵條”這一稱謂的由來,卻與抗金名將韓世忠有關。紹興十九年(1149年),老將在家過六十大壽,壽宴上大家一起吃湯餅之時,韓世忠不禁想起與夫人梁紅玉一起,當年鏖戰金名將完顏宗弼於黃天蕩之情景。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金廷名將、金太祖完顏阿古打四子完顏宗弼率兵十萬悍然渡江南侵,韓世忠領兵八千迎擊。韓世忠以寡敵多,與完顏宗弼激戰於京口黃天蕩。
為激勵宋軍將士奮勇殺敵,韓世忠的夫人梁紅玉親自上陣擊鼓。這一戰完顏宗弼因率部輕進,中了宋軍埋伏,被圍困在黃天蕩四十八天,最終施以火攻,疏浚小河道方才得以遁走長江。黃天蕩一戰使金軍喪膽,很長一段時間不敢越江南侵,韓世忠始有“忠勇”之名。
十多年後,在壽宴上,麵對端上來的湯餅,老將感概萬分,以“麵條”稱之,以其之長而喻長江江水之長、夫妻情意之長。其時韓世忠的“忠勇”之名,在宋軍民之中口耳相傳,早已遠播。《宋史》稱:“自建炎以來,將士未嚐與金人迎敵一戰,今世忠連捷以挫其鋒,厥功不細”,因而被稱為“中興武功第一”。此時距韓世忠去世也僅過去了八年,“麵條”的稱謂,卻在民間廣泛流傳開來。
宋時的籠餅,則類於今日之饅頭,北宋時期尚謂之“蒸餅”,後因避宋仁宗趙禎諱,而改成“炊餅”。逮至南宋,又稱為“籠餅”,幾經變化,今人則稱之“饅頭”。饅頭一說,其實也與一位曆史名人有關。傳說三國時期諸葛孔明征討蠻王孟獲時,對當地用人頭祭神的蠻俗深惡痛絕,遂“因雜用羊豕之肉以包之,以麵象人頭以祠”,饅頭即“蠻頭”之意也。
爐火生猛,不多一會,店家將熱氣騰騰的素麵和籠餅都端了上來。那素麵拌了蔥花和花椒,香氣盈鼻。經過一夜的奔波,葉萍飄早已饑餓難耐,食欲大開,風卷殘雲般地將麵前的食物一掃而空。他結了賬,邁出店門,抬眼但見朝曦初升,彤雲滿天,秋風拂在麵頰上,疲乏感已消去大半。
出了小鎮,依然一路西行。他走及奔馬,腳程甚快,晌午時分,已遙見遠處的雲山掛月峰,心中盤算一下,距離掛月峰火木寨僅有二十餘裏的路程了。他不敢耽擱片刻,舉步上山,沿途但見層巒疊障、巉岩兀立。深秋時節,山中霧氣彌漫,罕有人跡。
葉萍飄沿著山道一路攀沿而上,越向上行,枯樹雜草掩映的蜿蜒山道,愈發陡峭起來,曲折隱沒於濃密的霧靄之中,耳畔偶有怪鳥的叫聲傳來,迴蕩在山穀之間。
走了大約半個時辰,剛剛轉過一處山角,前麵的山路上,赫然品字形矗立著三具黝黑的棺材!
彌漫的山霧中,一個二十多歲的黑袍男子手拿一把鐵扇,大剌剌地箕踞在棺材前麵。他相貌頗為英俊,但臉色慘白,眼神裏滿是寂寥之意。黑袍包裹下的年輕軀體,隱隱透著一股邪魅之氣,給人一種極不舒服的感覺。
朗朗白日,山路上怎麽會有棺材攔道?饒是行走江湖多年,看到這等詭異的情景,葉萍飄心下也忍不住有些發毛,尋思:“都說瀟湘派行事詭異、神通廣大,看來此言非虛。”他硬著頭皮,邁步向前,微一抱拳,說道:“恕我眼拙,閣下是哪條道上的好朋友?在下心急趕路,還請借個道!”
那黑袍青年輕搖鐵扇,緩緩站起身來,沉吟片刻,慢條斯理地道:“道可以借,不過尊駕先前‘借’我屍弟的東西,是否也該歸還了?”言語倒是客氣,但神情卻帶著一絲揶揄。
原來黑袍青年正是瀟湘派座下大弟子“飛屍門”印默。他昨夜趕至四時客棧,得知三屍弟和九屍弟被人劫去了軍事情報,深知事態非同小可,屍父若是怪罪下來,隻怕一眾的屍兄弟,人人都難脫幹係。他也顧不得斥責見紀黯和米黜二人,趕緊率領眾瀟湘弟子,火速趕來攔截葉萍飄。
葉萍飄腳程極快,一路又星夜兼程趕路,印默能抄在他的前頭堵截,借助畜力之便倒也不足為奇,但他突遇變故而心神不亂,第一時間斷定葉萍飄劫走情報後會送往何處,準確地趕到埋伏地點進行阻截,不至於走空,這份定力與決斷,卻非常人能及。
葉萍飄微一側身,眼睛餘光瞧見紀黯、米黜等瀟湘派的弟子,已於身後悄悄掩映上來,料想自己行蹤早已暴露,瀟湘派眾弟子等他越過了藏身處,方才斷他後路,而與印默形成前後夾擊之勢。
葉萍飄腹背受敵,也自臨危不懼,朗聲說道:“夷者,異也。自古夏夷不兩立,正所謂‘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金賊向來性氣貪婪,兇悍不仁。你瀟湘派也是武林大派,如何今日作這私通金狗、數典忘祖之事?”印默輕搖鐵扇,隻嘿嘿冷笑不語。
葉萍飄情知今日實難輕易走脫,不願過多糾纏,手腕一翻,離別索握於手中,他本身處山路低處,一聲輕叱,身形高高躍起,軟索宛如靈蛇出洞,嘶嘶破風,淩空向印默卷去。
山路狹窄,印默無法騰挪,手中“幽魂萬骨扇”迎風一展,露出扇麵上鏤刻的一枚陰森森的骷髏頭圖案。鐵扇雖重,但他力道卻很陰柔,輕輕一撥,挑開軟索,扇麵旋即一合,扇頭疾刺敵人麵門。
山路逼仄,兩邊都是懸崖峭壁,二人皆默然不語,發力狠鬥。一時間山路上的碎石四處迸飛,稍有不慎,便有墜崖喪身之虞,當真驚險之極。
紀黯等瀟湘派諸弟子皆站在一旁,凝神觀戰。一者山路本就促狹,眾人一時難以參戰;二者他們雖未出手相助,葉萍飄卻也不得不分心加以提防,在旁掠陣亦可施壓於敵人;三來紀黯等人對這位年輕氣傲的大屍兄向來敬畏,沒有他的首肯,誰也不敢貿然加入戰團,其中也有人抱著借機一窺大師兄神技的心思,樂得在旁叉手觀鬥。
轉眼間,二人已在山路上激鬥了幾十迴合。他們二人的兵刃,一為軟索,一為鐵扇;一個細長,一個粗短,大為迥異,但使的卻都是陰柔之力,看上去似乎皆綿軟無力,實則兵刃上盡透內力,可謂搏命相擊。
山路狹仄,能夠騰挪閃躲的空間極為有限,激鬥中葉萍飄的軟索漸顯遠長之效,迫得印默連連後退。印默身後的山路上矗放著三具厚實的棺材,他借機以此為屏障,與葉萍飄周旋,一時倒也不落下風。
鬥到分際,印默暗思:“在眾屍弟麵前,若不一展神威,日後何以服眾?”口中念念有詞,一層隱隱的黑氣從額頭至下巴,自上而下一閃而過,右手的幽魂萬骨扇唰唰唰連扇三下,迅捷無比,攻向葉萍飄的麵門。葉萍飄識得厲害,攻勢稍緩。印墨迫開了敵人,左掌旋即閃電般地拍出,擊在身前一具棺材的棺木之上,“喀嚓”一聲,棺材的棺蓋頓時被震落在地。
葉萍飄心下微感詫異,不想棺材中一具陰森可怖的死屍,遽然坐起身來。霧氣重重,葉萍飄凝神瞧去,那屍首全身僵硬,雙眼圓睜、滿臉血汙,臉上盡是驚怖神色,想是死前經受了一件生平極為恐怖之事,竟致死不瞑目。
葉萍飄心下大駭:“莫非死人真的借屍還魂了麽?”眼前卻發生了更為詭譎的一幕:印默從懷中取出一片黃色符咒,“啪”的一聲貼在那具死屍的額頭之上,他口中嘰嘰咕咕,低聲念念有詞,隨著他嘴唇翕動,那具僵死多時的死屍也開始微動起來,俄而印默大喝一聲:“起!”死屍竟然從棺材之中一躍而出,雙臂僵直伸向身前,十根如雞爪般幹枯的手指漆黑如墨,膝蓋雖僵硬不能彎曲,卻搖搖晃晃地直向葉萍飄撲來。
饒是葉萍飄一生見多識廣,亦被嚇得差點失聲驚叫起來,暗自忖度:“難道瀟湘派竟有如此神通,真的能讓死人複生?”他手底不敢怠慢,離別索索身一振,軟索揮出,唰地打在那具死屍身上,直打得屍身皮開肉綻。那屍首既不知避讓,亦不感到疼痛,軟索抽打在身上,僅令他身形稍受遲滯而已,頓了一頓之後依然雙臂前伸,十指箕張,蹦蹦噠噠地向葉萍飄再次抓來。葉萍飄見僵屍雙手漆黑如墨,料想指上含有劇毒,隻得閃身向旁避開。
原來印默所使的功夫名叫“借屍還魂大法”,正是瀟湘派的獨門趕屍蠱術。“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中國人自古特別眷戀自己的鄉土,凡客死他鄉之人,無一不想著死後能夠迴葬祖塋、葉落歸根,他的孝子賢孫如論如何,也都要千方百計地將其先人的屍體運迴原籍。農耕時期,交通多有不便,客死之人一時不能搬喪迴籍的,孝子賢孫便隻好置棺待葬,權厝他處,然後花錢顧人幫助其護葬還裏。而湘西沅江流域一帶,多為崇山峻嶺,山路崎嶇難行,於是當地趕屍這一行業應運而生。
湘西自古便有趕屍一說,其起源已不可考。民間有書記載:相傳上古時期,蚩尤與黃帝大戰於黃河地區,戰爭進行得異常慘烈,屍橫遍野,血流漂杵。蚩尤兵敗,率部南下,但他對戰死的戰士屍體不忍心棄之不管,於是便由法師站在戰死的戰士屍首中間,默念咒語、禱告神靈之後,躺著的戰士屍體紛紛站起身來,法師拿著符籙在前引路,屍體跟在他的後麵,由法師將他們一一帶迴到了南方,落土歸葬。這大概就是趕屍的最早版本。湘西的趕屍匠人,會在死屍的屍身撒上一種當地特產的草藥,他口中念念有詞,施以咒語,便能吆喝起死人來。
山道之上,一人一屍,一前一後,人焉?鬼焉?真焉?幻焉?其景其狀委實離奇詭異,令人不寒而栗。
葉萍飄出手如電,但那僵屍對疼痛竟似無感,盡管周身已被軟索打得體無完膚,隻是徑自向前。印墨在其身後,一邊加緊默念咒語,那僵屍如瘋若癲,雙手隻顧亂抓狂撓,一邊揮動幽魂萬骨扇,間或襲點葉萍飄的周身要穴。一人一屍迫得葉萍飄連連後退,身子已至懸崖邊上,再也無路可退,眼看著就要墮下深穀。
危殆時分,葉萍飄斜眼瞥見僵屍膝蓋生硬,無法彎曲,他心念一動,左手揚處,兩枚“火龍鏢”已然飛出,去勢奇疾,“嗤”、“嗤”兩聲,正中僵屍的雙膝。僵屍膝蓋一彎,身子緩緩向前倒去。葉萍飄大喜,雙腿連環踢出,直將僵屍踢得飛了出去,撞在岩壁之上一聲悶響,隨即便如一攤軟泥一般,倒在地上動也不動了。
葉萍飄絕地反擊,取得奇效,精神不由大振,離別索上下翻飛,與印默的幽魂萬骨扇再次鬥在了一處。一番纏鬥,葉萍飄見印墨口中再次念念有詞,心想他若故技重施,棺材中再跳出兩具僵屍來,如何應付?言念及此,眄見那山路上的三具厚重結實的棺材,心中頓時有了主意。隻聽得他猛地一聲斷喝,離別索淩空一展,已攔腰卷起一具棺材,手腕一抖,那棺材憑空直向印默砸去!
印默這一驚非同小可,想那柏木棺材怎麽也有百餘斤重,葉萍飄卻輕而易舉地卷向空中,內力委實驚人。電光石火間,棺材已砸到頭頂,山路難以騰挪,印默急不暇擇,幽魂扇一迎一領,扇頭輕輕搭住棺材底部,使一“滑”字訣,借力卸力,將那棺材卸向身旁。此招雖出自練家的本能,但印墨臨危不亂,意念轉得極快,情勢緊急之下,身手依然頗為瀟灑,絲毫不顯狼狽。
那具棺材半途中遇力受阻,自然偏向一邊,饒是如此,勁道兀自不減,厚重的棺材衝破山道路砑,直墜崖底,一路上劈哩啪啦撞擊岩石和峭壁上樹木之聲不絕,半晌“轟”的一聲隱隱傳來,想是終墮穀底。
瀟湘派弟子見狀,彩聲雷動,葉萍飄心裏也暗暗叫了個“好”字,他不等敵人喘息,喝道:“再來!”軟索又將山路上的另一具棺材卷向了空中。
就在此時,變故陡生!那卷在空中的棺材竟然“嘎嘎”作響,蓋板忽然四下裂開,葉萍飄驚愕間,已有三件黑黝黝的物件從棺材中激射而出,沒入他的胸口!
原來那具棺材之中一直有人提前藏身其中,印默和葉萍飄激鬥之時,他始終躲匿於棺內,屏氣息音,靜待出手的時機。當葉萍飄卷起第一具棺材時,那人竟是沉得住了氣,動也不動,以致於敵人毫無察覺,直到葉萍飄卷起他藏身的這具棺材,方才果斷出手,破棺而出,取得奇效,瀟湘派的三枚“辰州符”全部打在了敵人的胸部。
眼見偷襲得手,那人陰惻惻的一聲怪笑,身形飄然落下,臉上露出詭秘的笑容。
一旁掠陣的瀟湘派眾弟子見到葉萍飄身中“辰州符”,忍不住歡聲雷動。
印默叫道:“六屍弟,你立奇功一件,屍父定有重賞!”言語中透滿了興奮與喜悅。藏身於棺材中的,正是瀟湘派六弟子“詐屍門”蒿黠。他名字中帶個“黠”字,為人果真鬼黠陰鷙。
“辰州符”乃是瀟湘派的奇門暗器,塗有由有毒菌草研磨出來的毒液,中毒之人如若三個時辰之內,沒能喂服瀟湘派的獨門解藥,身體從傷口出開始發僵發硬,漸漸蔓延至全身,等到唿吸麻痹全身虛脫,自是毒發身亡、神仙難救。江湖之中故有言:“辰州符上身,夜半鬼來抻。”
蒿黠聽到大屍兄誇讚,笑道:“哪裏!哪裏!一切都是大屍兄運籌帷幄,指揮有方之功。還請大屍兄在屍父他老人家麵前,多多美言才是。”言語甚是恭謹,麵上卻大有得色。
瀟湘派眾弟子高聲附和,連連稱是。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得意洋洋,自覺大功告成,竟似已將葉萍飄視作死人。
葉萍飄隻覺那物入體冰涼,一時卻無鮮血從傷口汩出,體內一股惡氣陡升,喉部頓感腥甜,心道:“瀟湘派移靈走屍,自稱陰人,果是陰毒無比。難道我葉某縱橫一生,今日竟要命喪於此?”驚懼之餘,他勉力穩下心神,從懷中掏出兩粒本派的“大悲丹”咽下。此時瀟湘派眾人兀自在旁聒噪,洋洋自得,葉萍飄取出那黃色的紙箋,一聲長嘯,喝叱道:“宵小之輩,暗箭傷人,算什麽英雄好漢?地圖在此,有本事你們就來爺爺的手中拿吧。”左手一鬆,那紙箋迎風飄起,他右手軟索一揮,索梢擊中紙箋,地圖頓時化作碎屑,四處飛揚。
瀟湘派眾人見狀無不又驚又怒,高聲喝罵不止。
喝罵聲中,葉萍飄一聲冷笑,離別軟索揚起,已卷住山崖峭壁上的一棵矮鬆,身子借力斜蕩過去,待到矮鬆近處,他瞧得真切,右足向前踢出,輕輕踏上矮鬆的枝幹,而手中軟索再次揮出,索梢幾個迴旋,纏住峭壁上的更遠處的一棵矮鬆。
峭壁上的矮鬆虯枝矯矯,堪可承重,他如此幾個起落,行化如神,已是繞過此處的山路,身形漸漸隱沒於濃重的山霧之中,耳畔隻聽得瀟湘派眾人的唿喝聲漸漸遠去,終至不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