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王和薛從嘉站在街角,已經是傍晚了,街頭小巷依然熱鬧得很,叫賣的商販跟比賽似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叫賣聲此起彼伏。夕陽溫暖地照在青石板上,一條潺潺小溪順著牆角蜿蜒流淌,路邊的白色菊花已經開放,街道上的枯黃落葉被風吹得到處跑。三王雙手抱在胸前,對薛從嘉說:“見到江家小妞了,現在可以跟我再迴趙家村了吧?”
“可以,我們明日便出發。不過還請王爺不要張揚,尤其不要讓刑部和大理寺的人知道。”
三王挑挑眉:“我是父皇親派來查案的,刑部和大理寺那幫人多多少少會幫你我打下手的,避開刑部和大理寺,我父王也會起疑。我說,這案子什麽時候能夠結束,等一結案我還要娶妾呢。”
薛從嘉似笑非笑:“趙鐵牛都說了,這案子後麵是個大人物,既然是挖大人物的根基,當然要把事情的波及範圍弄到最小,免得更多無辜的人牽扯進來。你要是想快速結案也很簡單,把趙鐵牛推出去頂罪即可,剩下的我自己查。”
“你小子還真是心狠手辣,本王既答應過要保趙鐵牛的性命就決不會食言。”三王義憤填膺道。
薛從嘉點了一下頭,對三王的做法表示許可,說道:“三王爺在戶部應當認識不少親信吧?”
三王點點頭,前戶部尚書乃是自己的親外祖父,雖然自己的外祖父已經在功成名就後告老還鄉,但現任的這位戶部侍郎也是自己的外祖父一手提拔上去的,金陵城中無不藏著他留下的眼線。現在想想,自己的母妃不得寵,全靠著外祖父這座靠山才能在後宮屹立不倒,但是自己生來就不討父皇歡心,不然也不至於一直戍守邊關了。
三王很欣賞薛從嘉,卻也很厭煩他每次話隻說一半的習慣,搞得他天天要猜測薛從嘉的意圖,往往又猜不中,所以很是受傷,所以他說:“行了行了,你就直說,你要我給你找什麽人,要做什麽,怎麽查。你每次話都說一半我實在聽不懂。”
薛從嘉愣道:“抱歉,我並不知道你聽不懂我的意思。那我說明白一點,之前趙鐵牛說了,私鐵之事的操縱者是拿銀票給村裏的族長,再由族長派人出去換成銀兩和銅錢分發到各家,眼下村子裏並沒有找到銀票,隻有少量的碎銀和銅板。我們順著這些查下去,或許會知道更多線索。”
薛從嘉想,行兇的人並未把所有的銀兩都帶走,其實是一種自作聰明的做法,一個村子裏的村民家裏沒有一點銀兩確實說不過去,但是留下的這點掩人耳目的銀兩又給查案的人以線索。
三王說:“這個簡單,我找刑部和大理寺他們要點銀子就行了。”
結果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卻告知三王,因為這些銀子也不吉利,數量又很少,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把這些銀兩和找到的銅錢都捐到寺廟裏去了,也算是替這些死人積一點德了,至於寺廟怎麽處理這些錢財他們也不清楚。等三王接著問下去發現這些錢都零零碎碎買了什麽豆腐啊、青菜、還有一些紙筆之類的。由於用錢的地點太過零散,且攤位流動又大,根本就找不到這些錢的去處。
三王無比生氣:“刑部和大理寺這些草包,查案子查不出來,捐錢倒是捐的比誰都勤快,不是喜歡養婊子就是倒貼和尚,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我一定要好好參他們一本,奶奶的,一群飯桶。”他一邊說著一邊拿眼瞪著趙鐵牛,趙鐵牛怕仇家取自己的狗命,一直躲在三王府,三王暫時給他安排了個後廚的工作,不用拋頭露麵的,趙鐵牛感到十分稱心。
此時他感到三王殺人似的目光,急忙為自己開脫似的,直哆嗦道:“那銀子和銅錢都長一個樣子,找到了也未必有什麽新的發現,再說了,就算找到了,那點碎銀早就經過不知道多少的人手,捏圓了捏扁了誰又知道呢。”
薛從嘉說:“那倒未必。既然生鐵被造出來了,一定有其買主,買主一定會花大錢購買這些生鐵,你們所得到的酬勞必然隻是這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奇也奇了怪了,為什麽不直接給你們現錢,而是要給你們銀票再讓你們去換呢,這就說明這銀子很有問題。”
“能有什麽問題,難道買生鐵付的官銀不成?”趙鐵牛說道。這官銀乃是官家的銀子是要充國庫的,百姓是不準使用官銀的,被逮住了是要砍頭的。
三王笑道:“怎麽可能,用官銀豈不是給別人留下把柄?買主又不是個傻子。依我看,銀票方便攜帶才是原因。”
“銀票確實方便攜帶,但銀票需要到錢莊去兌換,你來我往的自然也會引起人的懷疑,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哪裏來的這麽多銀票,所以用銀票一定是迫不得已的方式。現在,有三撥人的身份我們還未弄清楚,第一是生鐵買主,第二是生鐵賣主,第三是殺害趙家村的兇手。賣主的身份了不得,那麽買主的身份也不會簡單,隻要我們搞清楚賣主的身份,買主一定會浮出水麵,現在我們去品石齋看一看。”
品石齋是信陽城內一家不太起眼的宅子,隱藏在信陽城南正餘巷最盡頭,裏麵藏著不少古董店,賣瓷器玉器的、煙壺朝珠的、印章字畫的,都在這條巷子裏麵,因這條巷子臨著許多官府衙門,不少官員會在閑暇時間光臨於此,這裏的治安倒是不錯,金陵城內懂行的人都會來這裏練練自己的眼力或者發掘一些新的藏品。
趙鐵牛不愛古董偏愛奇石,自己也是摸索了許久才找到品石齋這家店鋪的,裏麵幾乎都是自己令自己魂牽夢繞的石頭,他趙鐵牛,除了愛孫三娘以外他最愛的就是這些稀奇古怪的石頭了!
薛從嘉三人走進品石齋內,聞到淡淡一股檀香的氣息,整個店鋪很是古樸典雅,裏麵有幾塊奇石一看便價值不菲,薛從嘉想,這店名字雖然取的俗,裏麵倒是別有一番天地。
掌櫃的是一個六十歲上下的男人,穿得幹淨大方,身體硬朗,神色鎮定自若,也並未對來者很熱情,隻是讓他們隨意看看,自己便低下頭去記賬了。想必這掌櫃的見過不少大人物,才會表現地這般淡定。其他幾個學徒也隻是個忙個的,有的倒茶,有的在擦拭物件。
三王是個急性子,走至掌櫃麵前,用手上的翡翠扳指輕扣了一下桌麵,掌櫃的一抬頭,恰好看見三王故意露出來的秋香色內襯和明黃色的腰帶,他幾乎是立刻就反應過來了三王的身份。正要行禮就被三王的手勢給阻擋了。
掌櫃的輕咳一聲,做了個手勢這些學徒就退出去了。因為平日也有不少達官顯貴過來賞石,也並不希望無關緊要的人在一旁伺候,所以這些學徒也就司空見慣了,隻當又是哪個有閑錢的人過來買石頭了。
三王對掌櫃的說:“掌櫃的怎麽稱唿?”
那掌櫃的說:“鄙人姓方,這位爺過來,可是想問有關那位趙公子的事情?”說著方掌櫃略帶笑意瞧向畏畏縮縮的趙鐵牛。
趙鐵牛來這裏的次數不少,方掌櫃主動提及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地作了個揖。薛從嘉說:“方掌櫃好記性。”
方掌櫃摸摸自己的胡子,頗為自豪道:“鄙人雖然年紀大了,可記性一點不比年輕人差,凡是來我店裏的人,我都能做到過目不忘。這位趙公子一共來我店鋪十七次,買過七塊石頭,你說可是?”
趙鐵牛也不太記得請自己來過多少趟了,他悻悻地朝方掌櫃笑了起來。方掌櫃知道三王的身份不簡單,正了正神色道:“不知道這位爺光臨寒舍有何貴幹?”
三王說道:“倒也沒什麽大事,本……我就是想知道趙鐵牛這孫子哪裏來的這麽多錢在你這裏買石頭。”
方掌櫃早就看出趙鐵牛的身份,也知道趙鐵牛正在被刑部和大理寺全國通緝,所以心裏估算了一下事情的嚴重性,所以也不敢在三王麵前撒謊,他這才賠笑道:“這位爺您請。”說著一手將三人引到後麵,隻見貼牆而放的藥櫃子裏裝著無數小抽屜,像個存藥草的藥鋪似的。
薛從嘉嗅了嗅,空氣中並沒有什麽藥材的氣息,方掌櫃隨意拉出來一個抽屜,隻見裏麵放著一塊女人家的金釵和金鎖,他又飛快拉出另外一個抽屜,裏麵裝的是一張欠條和幾個元寶。
他解釋道:“像爺您這樣的主兒自然是想不到這些首飾的用途,有許多人看上了我這裏的石頭,又沒有足夠的錢來買迴家,就拿些東西來換唄,說白了,鄙人的店也算是半個典當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錢我都拿去補貼家用的,欠條或者拿物件當錢的憑據,我都存放在這裏了。”
“方掌櫃真乃奇才,能想出這樣的方法斂財。”薛從嘉毫不客氣道,一個人的消費能力和他的家庭條件顯然是掛鉤的,方掌櫃這麽做,就擺明了想要人買自己根本買不起的東西並且為之提供了便利。而且這欠條一打,少不了要收利息,方掌櫃也算是個奸商了。
“可以,我們明日便出發。不過還請王爺不要張揚,尤其不要讓刑部和大理寺的人知道。”
三王挑挑眉:“我是父皇親派來查案的,刑部和大理寺那幫人多多少少會幫你我打下手的,避開刑部和大理寺,我父王也會起疑。我說,這案子什麽時候能夠結束,等一結案我還要娶妾呢。”
薛從嘉似笑非笑:“趙鐵牛都說了,這案子後麵是個大人物,既然是挖大人物的根基,當然要把事情的波及範圍弄到最小,免得更多無辜的人牽扯進來。你要是想快速結案也很簡單,把趙鐵牛推出去頂罪即可,剩下的我自己查。”
“你小子還真是心狠手辣,本王既答應過要保趙鐵牛的性命就決不會食言。”三王義憤填膺道。
薛從嘉點了一下頭,對三王的做法表示許可,說道:“三王爺在戶部應當認識不少親信吧?”
三王點點頭,前戶部尚書乃是自己的親外祖父,雖然自己的外祖父已經在功成名就後告老還鄉,但現任的這位戶部侍郎也是自己的外祖父一手提拔上去的,金陵城中無不藏著他留下的眼線。現在想想,自己的母妃不得寵,全靠著外祖父這座靠山才能在後宮屹立不倒,但是自己生來就不討父皇歡心,不然也不至於一直戍守邊關了。
三王很欣賞薛從嘉,卻也很厭煩他每次話隻說一半的習慣,搞得他天天要猜測薛從嘉的意圖,往往又猜不中,所以很是受傷,所以他說:“行了行了,你就直說,你要我給你找什麽人,要做什麽,怎麽查。你每次話都說一半我實在聽不懂。”
薛從嘉愣道:“抱歉,我並不知道你聽不懂我的意思。那我說明白一點,之前趙鐵牛說了,私鐵之事的操縱者是拿銀票給村裏的族長,再由族長派人出去換成銀兩和銅錢分發到各家,眼下村子裏並沒有找到銀票,隻有少量的碎銀和銅板。我們順著這些查下去,或許會知道更多線索。”
薛從嘉想,行兇的人並未把所有的銀兩都帶走,其實是一種自作聰明的做法,一個村子裏的村民家裏沒有一點銀兩確實說不過去,但是留下的這點掩人耳目的銀兩又給查案的人以線索。
三王說:“這個簡單,我找刑部和大理寺他們要點銀子就行了。”
結果刑部和大理寺的人卻告知三王,因為這些銀子也不吉利,數量又很少,刑部和大理寺的人把這些銀兩和找到的銅錢都捐到寺廟裏去了,也算是替這些死人積一點德了,至於寺廟怎麽處理這些錢財他們也不清楚。等三王接著問下去發現這些錢都零零碎碎買了什麽豆腐啊、青菜、還有一些紙筆之類的。由於用錢的地點太過零散,且攤位流動又大,根本就找不到這些錢的去處。
三王無比生氣:“刑部和大理寺這些草包,查案子查不出來,捐錢倒是捐的比誰都勤快,不是喜歡養婊子就是倒貼和尚,不知道哪根筋搭錯了,我一定要好好參他們一本,奶奶的,一群飯桶。”他一邊說著一邊拿眼瞪著趙鐵牛,趙鐵牛怕仇家取自己的狗命,一直躲在三王府,三王暫時給他安排了個後廚的工作,不用拋頭露麵的,趙鐵牛感到十分稱心。
此時他感到三王殺人似的目光,急忙為自己開脫似的,直哆嗦道:“那銀子和銅錢都長一個樣子,找到了也未必有什麽新的發現,再說了,就算找到了,那點碎銀早就經過不知道多少的人手,捏圓了捏扁了誰又知道呢。”
薛從嘉說:“那倒未必。既然生鐵被造出來了,一定有其買主,買主一定會花大錢購買這些生鐵,你們所得到的酬勞必然隻是這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奇也奇了怪了,為什麽不直接給你們現錢,而是要給你們銀票再讓你們去換呢,這就說明這銀子很有問題。”
“能有什麽問題,難道買生鐵付的官銀不成?”趙鐵牛說道。這官銀乃是官家的銀子是要充國庫的,百姓是不準使用官銀的,被逮住了是要砍頭的。
三王笑道:“怎麽可能,用官銀豈不是給別人留下把柄?買主又不是個傻子。依我看,銀票方便攜帶才是原因。”
“銀票確實方便攜帶,但銀票需要到錢莊去兌換,你來我往的自然也會引起人的懷疑,一個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戶哪裏來的這麽多銀票,所以用銀票一定是迫不得已的方式。現在,有三撥人的身份我們還未弄清楚,第一是生鐵買主,第二是生鐵賣主,第三是殺害趙家村的兇手。賣主的身份了不得,那麽買主的身份也不會簡單,隻要我們搞清楚賣主的身份,買主一定會浮出水麵,現在我們去品石齋看一看。”
品石齋是信陽城內一家不太起眼的宅子,隱藏在信陽城南正餘巷最盡頭,裏麵藏著不少古董店,賣瓷器玉器的、煙壺朝珠的、印章字畫的,都在這條巷子裏麵,因這條巷子臨著許多官府衙門,不少官員會在閑暇時間光臨於此,這裏的治安倒是不錯,金陵城內懂行的人都會來這裏練練自己的眼力或者發掘一些新的藏品。
趙鐵牛不愛古董偏愛奇石,自己也是摸索了許久才找到品石齋這家店鋪的,裏麵幾乎都是自己令自己魂牽夢繞的石頭,他趙鐵牛,除了愛孫三娘以外他最愛的就是這些稀奇古怪的石頭了!
薛從嘉三人走進品石齋內,聞到淡淡一股檀香的氣息,整個店鋪很是古樸典雅,裏麵有幾塊奇石一看便價值不菲,薛從嘉想,這店名字雖然取的俗,裏麵倒是別有一番天地。
掌櫃的是一個六十歲上下的男人,穿得幹淨大方,身體硬朗,神色鎮定自若,也並未對來者很熱情,隻是讓他們隨意看看,自己便低下頭去記賬了。想必這掌櫃的見過不少大人物,才會表現地這般淡定。其他幾個學徒也隻是個忙個的,有的倒茶,有的在擦拭物件。
三王是個急性子,走至掌櫃麵前,用手上的翡翠扳指輕扣了一下桌麵,掌櫃的一抬頭,恰好看見三王故意露出來的秋香色內襯和明黃色的腰帶,他幾乎是立刻就反應過來了三王的身份。正要行禮就被三王的手勢給阻擋了。
掌櫃的輕咳一聲,做了個手勢這些學徒就退出去了。因為平日也有不少達官顯貴過來賞石,也並不希望無關緊要的人在一旁伺候,所以這些學徒也就司空見慣了,隻當又是哪個有閑錢的人過來買石頭了。
三王對掌櫃的說:“掌櫃的怎麽稱唿?”
那掌櫃的說:“鄙人姓方,這位爺過來,可是想問有關那位趙公子的事情?”說著方掌櫃略帶笑意瞧向畏畏縮縮的趙鐵牛。
趙鐵牛來這裏的次數不少,方掌櫃主動提及自己,也就不好意思地作了個揖。薛從嘉說:“方掌櫃好記性。”
方掌櫃摸摸自己的胡子,頗為自豪道:“鄙人雖然年紀大了,可記性一點不比年輕人差,凡是來我店裏的人,我都能做到過目不忘。這位趙公子一共來我店鋪十七次,買過七塊石頭,你說可是?”
趙鐵牛也不太記得請自己來過多少趟了,他悻悻地朝方掌櫃笑了起來。方掌櫃知道三王的身份不簡單,正了正神色道:“不知道這位爺光臨寒舍有何貴幹?”
三王說道:“倒也沒什麽大事,本……我就是想知道趙鐵牛這孫子哪裏來的這麽多錢在你這裏買石頭。”
方掌櫃早就看出趙鐵牛的身份,也知道趙鐵牛正在被刑部和大理寺全國通緝,所以心裏估算了一下事情的嚴重性,所以也不敢在三王麵前撒謊,他這才賠笑道:“這位爺您請。”說著一手將三人引到後麵,隻見貼牆而放的藥櫃子裏裝著無數小抽屜,像個存藥草的藥鋪似的。
薛從嘉嗅了嗅,空氣中並沒有什麽藥材的氣息,方掌櫃隨意拉出來一個抽屜,隻見裏麵放著一塊女人家的金釵和金鎖,他又飛快拉出另外一個抽屜,裏麵裝的是一張欠條和幾個元寶。
他解釋道:“像爺您這樣的主兒自然是想不到這些首飾的用途,有許多人看上了我這裏的石頭,又沒有足夠的錢來買迴家,就拿些東西來換唄,說白了,鄙人的店也算是半個典當啊。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錢我都拿去補貼家用的,欠條或者拿物件當錢的憑據,我都存放在這裏了。”
“方掌櫃真乃奇才,能想出這樣的方法斂財。”薛從嘉毫不客氣道,一個人的消費能力和他的家庭條件顯然是掛鉤的,方掌櫃這麽做,就擺明了想要人買自己根本買不起的東西並且為之提供了便利。而且這欠條一打,少不了要收利息,方掌櫃也算是個奸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