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事後安排
穿越:我是老實農夫?你們想多了 作者:滿頭黑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蘇洵對陳玉華躬身說道:“謝姑爺,我等迴去後定會向老夫人如實稟報。”此刻他作為蘇家的代表,自然要說感謝之語。
這一次茶葉生意雖充滿驚險,但收獲著實巨大,以後這裏還有姑爺接應並提供碼頭倉庫,他堅信老夫人應舍不得斷絕這條商路。
對於蘇葉湄自作主張,未經老夫人做主,就將自己嫁與人為妾,蘇洵並無異議。
新姑爺非同凡響,還為人豪爽大方,蘇洵猜測手中木盒內定然是銀票,以新姑爺的手筆,想必數額不少。
這不單是新姑爺的慷慨,更表明他對自家小姐的喜愛,對蘇家的敬重。
蘇洵已然決定迴去之後,定要為新姑爺多多宣揚。
陳玉華做了主要的安排,其餘之事便交由沈秀娣處理,他要為明日進大陽山做準備,遂出門去了村子裏。
待他離開,蘇葉湄讓蘇洵將木盒打開給眾人看。
昨晚她使盡渾身解數,在沈秀娣的協助下,一人承受了陳玉華的全部,雖累得要命,但夫君甚是滿意,想必今日這盒子裏的聘禮不會微薄。
這裏皆是自家人,她叫蘇洵當眾展示聘禮,既無需擔憂折了陳家顏麵,也能給春夏秋冬四香先留下一個她受寵的印象。
蘇洵未有遲疑,把木盒置於桌麵上,徑直打開盒蓋,頓時盒子裏麵的物品便呈現出來。
盒子裏果然如蘇洵所料,放著一疊銀票,此外還有兩顆鴿子蛋大小的圓潤珠子。
“這是海外夜明珠!”冬香驚叫道,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連忙用手捂住嘴,縮著脖子如鵪鶉一般。
沈秀娣和蘇葉湄對視一眼,而後看向冬香:“冬香如何知曉這兩顆珠子是夜明珠?”
冬香被夫人詢問,反倒不再懼怕,走上前來迴答:“奴婢昔日在家中曾見過,乃是家父用兩千兩銀子購得一顆用以送禮。這兩顆比那一顆更大些,想必更為貴重。”
沈秀娣讚許地朝她點頭:“冬香見多識廣,日後可要多講講自己的見識,眾人也能增長見聞。明日老爺要進大陽山,你便跟著去侍奉吧!”
“是!”冬香低頭應道。
這是夫人的賞賜,她得感恩。
沈秀娣思索片刻,又對春香說:“春香一同去吧,我怕冬香一人侍奉不好老爺。”
春香趕忙也行禮應下。
冬香以為夫人真的認為她侍奉不好老爺,心中還有些不服氣,卻不知夫人的真實想法。
而春香卻明白夫人的意思,臉上泛起一片紅暈。
交代了兩個婢女明日陪同陳玉華進大陽山,沈秀娣轉頭笑對蘇葉湄:“湄兒這下可安心了吧?夫君對你甚是上心。這夜明珠連我都未曾見過,他竟拿來給你作聘禮,我都有些嫉妒了。”
蘇葉湄如今確定和沈秀娣成為一家人,心情愉悅,兩顆夜明珠又給她掙足了麵子,更是歡喜,連忙抱住沈秀娣的胳膊嬌嗔:“那還不是姐姐極力促成,否則湄兒哪有這般福氣?”
沈秀娣也為蘇葉湄感到高興,她原先還擔憂相公因自己強行撮合而不悅,如今也放下心來。
這時蘇洵又點清了銀票的數額,驚喜道:“小姐,姑爺還給予了五千兩銀子的銀票,這實在太多了!姑爺對小姐真是太好了!”
五千兩銀子乃是一大筆錢財,足夠蘇家正常開銷一二十年,還有兩顆價值幾千兩的夜明珠,這份聘禮隻怕高門大戶也沒幾家能拿得出。
而他家小姐還是一個背著克夫克女名聲的寡婦,陳玉華的手筆,讓蘇洵難以置信
蘇葉湄聽聞還有五千兩銀子,更是容光煥發。她抱住沈秀娣,眼眶泛紅:“姐姐,湄兒定會好好侍奉姐夫……夫君!”
她一激動,又將陳玉華稱作姐夫,引得沈秀娣笑了起來。
蘇葉湄嬌羞地搖晃了沈秀娣的手臂幾下,然後對蘇洵說:“夫君既然給了這般多聘禮,那五千兩銀子的茶葉利潤,我就拿出一千兩給你帶迴,剩餘的四千兩就當作母親給我的嫁妝。我不想給夫君留下不懂事的壞印象。您老迴去依我的意思稟報即可。”
蘇洵隻能聽從安排,小姐都自行做主把自己嫁了,再安排自己的嫁妝也不算太過離奇,反正山高路遠,老夫人手再長也管不著。
正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小姐能分出一千兩銀子給娘家已然是相當照顧娘家了。
安排好了聘禮和嫁妝,蘇葉湄拉過馨兒:“馨兒已跟了我近兩年,也已及笄。我今日高興,給你一個選擇。你若不願繼續留在我身邊,我給你賣身契,放你自由,改日隨洵叔他們一同迴南嶺府。”
馨兒未聽到小姐說繼續留下來如何,但那不說也能知曉。
這個獲取自由的機會是所有奴仆夢寐以求的,可馨兒卻不想。
小姐心地善良,對她極好,如姐姐一般,她不願離開。
她跪地,滿臉堅決道:“小姐,馨兒乃是孤兒,若離開小姐,如何生存?馨兒就跟著小姐,哪也不去!”
蘇葉湄起身將馨兒扶起,滿心歡喜。若說沈秀娣需要她陪伴,那她也需要馨兒作伴。
看到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沈秀娣對春香她們說:“你們和馨兒去樓上把二夫人的房間和小姐們的房間調換一下。”
蘇葉湄聞言不禁臉紅,想要說不用了,但她有時確實會情不自禁大喊大叫,確實可能會將睡夢中的孩子吵醒。
話說陳玉華來到族長家,才知曉族長去了宗祠,便也趕至宗祠。
宗祠聚集了眾多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多人神情興奮。
族長和幾個族老坐在宗祠門口的幾張高大椅子上,看著陳二柱他們五人在陳浩嵐的幫助下登記花名冊。
看到陳玉華到來,族人們皆向他問好,他也拱手迴禮。族長和族老們皆起身與他寒暄,將他迎進宗祠內。
眾人落座之後,陳玉華問陳柏軒:“族長大伯,大家應當沒有抵觸吧?”
“這是好事,除了幾個懶漢,還會有誰抵觸?”陳柏軒語氣略帶怒意,想必剛剛是被幾個懶漢氣到了。
陳玉華寬慰道:“哪裏都難免會有幾個懶人?您老莫要生氣了!”
他向幾個族老拱手:“此次小子仰仗各位族老相助,小子感激不盡。”
“嗬嗬!華子可是宗族的有功之人,此次又給族人們這般好的機會,應當是我們這些老頭子感謝你才對。”大族老陳海瑞嗬嗬笑著,對陳玉華甚是滿意。
這一次茶葉生意雖充滿驚險,但收獲著實巨大,以後這裏還有姑爺接應並提供碼頭倉庫,他堅信老夫人應舍不得斷絕這條商路。
對於蘇葉湄自作主張,未經老夫人做主,就將自己嫁與人為妾,蘇洵並無異議。
新姑爺非同凡響,還為人豪爽大方,蘇洵猜測手中木盒內定然是銀票,以新姑爺的手筆,想必數額不少。
這不單是新姑爺的慷慨,更表明他對自家小姐的喜愛,對蘇家的敬重。
蘇洵已然決定迴去之後,定要為新姑爺多多宣揚。
陳玉華做了主要的安排,其餘之事便交由沈秀娣處理,他要為明日進大陽山做準備,遂出門去了村子裏。
待他離開,蘇葉湄讓蘇洵將木盒打開給眾人看。
昨晚她使盡渾身解數,在沈秀娣的協助下,一人承受了陳玉華的全部,雖累得要命,但夫君甚是滿意,想必今日這盒子裏的聘禮不會微薄。
這裏皆是自家人,她叫蘇洵當眾展示聘禮,既無需擔憂折了陳家顏麵,也能給春夏秋冬四香先留下一個她受寵的印象。
蘇洵未有遲疑,把木盒置於桌麵上,徑直打開盒蓋,頓時盒子裏麵的物品便呈現出來。
盒子裏果然如蘇洵所料,放著一疊銀票,此外還有兩顆鴿子蛋大小的圓潤珠子。
“這是海外夜明珠!”冬香驚叫道,見所有人都看向自己,連忙用手捂住嘴,縮著脖子如鵪鶉一般。
沈秀娣和蘇葉湄對視一眼,而後看向冬香:“冬香如何知曉這兩顆珠子是夜明珠?”
冬香被夫人詢問,反倒不再懼怕,走上前來迴答:“奴婢昔日在家中曾見過,乃是家父用兩千兩銀子購得一顆用以送禮。這兩顆比那一顆更大些,想必更為貴重。”
沈秀娣讚許地朝她點頭:“冬香見多識廣,日後可要多講講自己的見識,眾人也能增長見聞。明日老爺要進大陽山,你便跟著去侍奉吧!”
“是!”冬香低頭應道。
這是夫人的賞賜,她得感恩。
沈秀娣思索片刻,又對春香說:“春香一同去吧,我怕冬香一人侍奉不好老爺。”
春香趕忙也行禮應下。
冬香以為夫人真的認為她侍奉不好老爺,心中還有些不服氣,卻不知夫人的真實想法。
而春香卻明白夫人的意思,臉上泛起一片紅暈。
交代了兩個婢女明日陪同陳玉華進大陽山,沈秀娣轉頭笑對蘇葉湄:“湄兒這下可安心了吧?夫君對你甚是上心。這夜明珠連我都未曾見過,他竟拿來給你作聘禮,我都有些嫉妒了。”
蘇葉湄如今確定和沈秀娣成為一家人,心情愉悅,兩顆夜明珠又給她掙足了麵子,更是歡喜,連忙抱住沈秀娣的胳膊嬌嗔:“那還不是姐姐極力促成,否則湄兒哪有這般福氣?”
沈秀娣也為蘇葉湄感到高興,她原先還擔憂相公因自己強行撮合而不悅,如今也放下心來。
這時蘇洵又點清了銀票的數額,驚喜道:“小姐,姑爺還給予了五千兩銀子的銀票,這實在太多了!姑爺對小姐真是太好了!”
五千兩銀子乃是一大筆錢財,足夠蘇家正常開銷一二十年,還有兩顆價值幾千兩的夜明珠,這份聘禮隻怕高門大戶也沒幾家能拿得出。
而他家小姐還是一個背著克夫克女名聲的寡婦,陳玉華的手筆,讓蘇洵難以置信
蘇葉湄聽聞還有五千兩銀子,更是容光煥發。她抱住沈秀娣,眼眶泛紅:“姐姐,湄兒定會好好侍奉姐夫……夫君!”
她一激動,又將陳玉華稱作姐夫,引得沈秀娣笑了起來。
蘇葉湄嬌羞地搖晃了沈秀娣的手臂幾下,然後對蘇洵說:“夫君既然給了這般多聘禮,那五千兩銀子的茶葉利潤,我就拿出一千兩給你帶迴,剩餘的四千兩就當作母親給我的嫁妝。我不想給夫君留下不懂事的壞印象。您老迴去依我的意思稟報即可。”
蘇洵隻能聽從安排,小姐都自行做主把自己嫁了,再安排自己的嫁妝也不算太過離奇,反正山高路遠,老夫人手再長也管不著。
正所謂,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小姐能分出一千兩銀子給娘家已然是相當照顧娘家了。
安排好了聘禮和嫁妝,蘇葉湄拉過馨兒:“馨兒已跟了我近兩年,也已及笄。我今日高興,給你一個選擇。你若不願繼續留在我身邊,我給你賣身契,放你自由,改日隨洵叔他們一同迴南嶺府。”
馨兒未聽到小姐說繼續留下來如何,但那不說也能知曉。
這個獲取自由的機會是所有奴仆夢寐以求的,可馨兒卻不想。
小姐心地善良,對她極好,如姐姐一般,她不願離開。
她跪地,滿臉堅決道:“小姐,馨兒乃是孤兒,若離開小姐,如何生存?馨兒就跟著小姐,哪也不去!”
蘇葉湄起身將馨兒扶起,滿心歡喜。若說沈秀娣需要她陪伴,那她也需要馨兒作伴。
看到所有事情都處理妥當,沈秀娣對春香她們說:“你們和馨兒去樓上把二夫人的房間和小姐們的房間調換一下。”
蘇葉湄聞言不禁臉紅,想要說不用了,但她有時確實會情不自禁大喊大叫,確實可能會將睡夢中的孩子吵醒。
話說陳玉華來到族長家,才知曉族長去了宗祠,便也趕至宗祠。
宗祠聚集了眾多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大多人神情興奮。
族長和幾個族老坐在宗祠門口的幾張高大椅子上,看著陳二柱他們五人在陳浩嵐的幫助下登記花名冊。
看到陳玉華到來,族人們皆向他問好,他也拱手迴禮。族長和族老們皆起身與他寒暄,將他迎進宗祠內。
眾人落座之後,陳玉華問陳柏軒:“族長大伯,大家應當沒有抵觸吧?”
“這是好事,除了幾個懶漢,還會有誰抵觸?”陳柏軒語氣略帶怒意,想必剛剛是被幾個懶漢氣到了。
陳玉華寬慰道:“哪裏都難免會有幾個懶人?您老莫要生氣了!”
他向幾個族老拱手:“此次小子仰仗各位族老相助,小子感激不盡。”
“嗬嗬!華子可是宗族的有功之人,此次又給族人們這般好的機會,應當是我們這些老頭子感謝你才對。”大族老陳海瑞嗬嗬笑著,對陳玉華甚是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