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大宛王國,如今已經陷入了戰爭前的恐慌。


    市場上,一片混亂,城邦之間隨處可見逃難的人民。


    無數人蜂擁著逃向他們的王都——堅固的亞曆山大城。


    現在,這座雄城,成為了無數人最後的指望與避難所了。


    畢竟,在他們看來,上次亞曆山大城能夠擋住那可怕的漢朝軍隊的進攻,這一次為戰神阿瑞斯庇佑的亞曆山大城同樣可以擋住那些窮兇極惡的野蠻人。


    但,多數逃難者,在亞曆山大城下被攔住了。


    守備城市的軍隊,在城門口,組成了人牆。


    隻有貴族或者有錢的商人、平民,才可以在繳納了足夠的入城稅後被允許進入。


    其他人,一概不許進入這座雄偉的堅城之中。


    於是,數不清的難民,在城外聚集,引發無數騷亂與罪惡。


    而在城內,雖然在軍隊的彈壓下,秩序勉強可以維持。


    但,人心已經亂了起來。


    所有人都拚命的囤積一切能囤積的物資!


    糧食、布帛、武器、水和酒、肉幹、奶酪、柴禾的價格全部瘋漲,即使如此,大多數商品依然有價無市!


    在王宮內,最開始曾得意不已的宛王銀蔡,如今心如死灰。


    因為他剛剛得知,大宛王國企圖尋求和平的最後努力已經失敗了。


    派去匈奴,請求向匈奴單於朝貢的使者,帶迴了匈奴人的最後宣言——事到如今,大宛人唯一可以保全自己生命的辦法,隻有一個:在天地所立,日月所生,所有引弓之民的君王,萬王之王,偉大的撐犁孤塗陛下的軍隊麵前棄械投降,納土臣服。不然,為天地日月與萬物庇佑,戰無不勝,無所不能的大匈奴的精銳軍隊,就會殺死所有高過車輪的大宛男人,將大宛的每一個城市都摧毀,將他們的祖先棺槨從地下拉出來,挫骨揚灰,然後還要將每一個大宛女人都賣去漢朝當妓**女!


    而另一支派去烏孫求饒的使團,則在更早的時候,帶迴了烏孫昆莫的答複:叛漢背主之臣,人人得而誅之!烏孫為漢盟邦,對此負有不可推辭的責任與義務!


    於是,銀蔡知道,現在他隻有一條路可以走了——死戰到底!


    戰爭很快就爆發了!


    本始二年夏四月二十八,第一支疏勒軍隊於當天黃昏時分,渡過紅水(克孜勒蘇河),進入大宛境內。


    旋即直撲大宛東部邊境最重要的戰略要地——紅河山口。


    在經過簡單的戰鬥後,疏勒軍隊擊潰了駐守當地的數百大宛軍隊,將此地占領。


    然後,匈奴騎兵次第渡河,到得六月二十日,作為匈奴主力的堅昆、危須、姑且三個萬騎已全部從紅河進入大宛境內。


    此外,疏勒、莎車、休遁、姑墨、尉頭等國組成的仆從軍,也隨之進入大宛境內。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匈奴西征,仆從軍的主力是以疏勒、莎車為核心!


    其中,疏勒王國出兵達到了空前一萬三千餘人!


    冠絕西域,讓人側目以對!


    可以說,疏勒人這次是傾國出動了!


    對疏勒人來說,這次匈奴西征,可謂是他們最好的機會了——疏勒與大宛是鄰居,也是死敵!


    兩國都同處絲綢之路的南線,有著競爭關係。


    本就分贓不均,矛盾劇烈。


    當年漢伐大宛,疏勒人又給漢軍提供糧草、飲水,甚至派出向導給漢軍帶路,讓兩國仇隙更上一層一樓,幾乎成為不死不休的死敵!


    而大宛戰爭結束後,大宛臣漢,疏勒重歸匈奴,在兩個超級強權的壓力下,疏勒與大宛的矛盾,更進一步。


    對疏勒人來說,沒有比打大宛人積極性更高的事情了!


    他們甚至表現的比匈奴人還積極!


    先頭部隊拿下紅河山口後,就馬不停蹄的直插大宛腹地。


    並於六月二十一日,抵達藥殺水北岸的飛鳥穀。


    直到此刻,大宛人才知曉匈奴入侵的事情,宛王銀蔡慌忙下令收縮各地軍隊。


    命令在藥殺水以北、鬱成城以西的所有軍隊、人民,收縮至鬱成城。


    命令在藥殺水以南、貳師城以東的軍隊、人口,收縮至貳師城一帶。


    同時,銀蔡緊急派人去向康居、月氏求援。


    但,信使剛剛出發,噩耗再次來臨。


    烏孫也進攻了!


    幾乎就在匈奴人渡過紅河差不多的時候,八千烏孫騎兵,自火湖盆地傾斜而下,直撲大宛的西南邊境。


    幾乎沒有費什麽勁,烏孫騎兵便突破了大宛西南邊境重鎮黑城,然後沿著藥殺水的支流,突入了大宛富庶的西南草原地區。


    短短兩天內,就有十餘個鄔堡失陷,數千大宛軍民被殺被擄。


    更麻煩的是,大宛在當地沒有堅城可以防禦。


    他們隻能向後撤退至鬱成城,或者跋涉千裏,撤迴貴山城。


    聽聞此事,哪怕現在是盛夏酷暑,但銀蔡依然如墮冰窟,遍體生寒。


    而貴山城內,大宛貴族們,也陷入了慌亂與絕望之中。


    他們第一次感受到了亡國滅種的危機!


    上次漢軍來伐時,他們也未像現在這樣慌亂過。


    因為那時候他們知道,漢人隻是來報仇,而不是來滅國的。


    但現在……


    烏孫、匈奴,都是來滅亡他們的!


    於是,針對國王銀蔡的怨言與不滿,日益強烈。


    “都怪銀蔡,要不是他,我們怎麽會觸怒漢朝人?以至引來匈奴、烏孫?”無數人都這樣議論著,


    在城中散播著對銀蔡不滿的言論。


    也是在這個時候,這些人終於想起了曾經在漢朝庇護下的幸福與安逸。


    “我早就說了,漢是大國,是強國……不要得罪他們……”一個大宛的高階貴族與他的朋友說道:“可那些人偏不聽,偏要得罪,現在好了吧……沒有漢的保護,我們什麽都不是!”


    這種言論,若在從前,隻要有人敢說出來,等著他的必然是群嘲。


    但在現在,在這貴族身旁的許多人,都是讚同的道:“您說的對,雅典娜在上,怎麽就不能將她的智慧賜一些給銀蔡呢?!”


    “從前,我們隻需要向漢定期派出使者,送些汗血馬、黃金等財物,就可以安享和平……有漢的庇護,不管是多麽兇惡的野蠻人,都不敢侵犯我們的領地與利益……”


    “就連月氏人,也要與我們交好!”


    “我們每年都可以通過絲綢貿易,賺上無數金幣!”


    “現在好了……一切都完蛋了……”


    “那銀蔡就是個廢物!”


    “大家說的都對啊……”


    “可惜……現在說什麽都晚了,就算我們現在殺了銀蔡,也來不及挽迴漢朝了!”


    無數人扼腕歎息,悔恨不已。


    而在這時,一個消息傳來——銀蔡居然召迴了他曾派去漢朝納貢的使團,隻是為了區區五萬金幣!?


    頓時,全城的貴族都暴躁了起來。


    要不是現在,匈奴、烏孫大軍壓境,而且,他們也需要銀蔡繼續留在王位上吸引火力,當一個替罪羊,恐怕如今,他們能立刻發動政變,殺死銀蔡!


    而銀蔡,自也發覺了自己的處境似乎很不妙。


    於是,躲在王宮中,蜷縮在自己的寢殿裏,連門都不敢出。


    國家大事,全數委托給了他的王後以及副王柯折。


    …………………………


    萬裏之外,漢塞陽關。


    張安世親自率領騎兵,一路將烏孫小昆莫護送至此,然後目送著他走出城塞。


    嘴角不由得溢出絲絲笑容,“匈奴和烏孫,應該已經打入大宛境內了吧?”張安世扭頭問向來陽關向他匯報的常惠。


    常惠如今,被鄭吉加任命為護龜茲校尉,負責著西域都護府對西域諸國的滲透與收買。


    做這種事情,常惠自是非常拿手的。


    而且,他還有著一個別人不具備的優勢——烏孫如今的左夫人,漢家嫁去的解憂公主與他是故舊,甚至有傳言,當年兩人有過一段曖昧。


    如今,常惠與解憂公主重新搭上線。


    借助這位公主殿下在西域與烏孫多年的經營,常惠在西域諸國之中的情報網絡經營的有聲有色。


    可以這麽說,匈奴人也好,烏孫人也罷,他們的想法、戰略與虛實,現在都已經暴露在了漢家麵前。


    “迴稟將軍,根據情報,匈奴、烏孫應該都已經打進大宛了!”常惠道:“下官來此,就是來向將軍匯報匈奴、烏孫的兵力部署情況的……”


    說著,常惠便將一份文書遞給張安世。


    張安世拿在手裏,看了一遍,就笑了起來:“西域諸國毆打小朋友到還是很上心的嘛!”


    根據常惠在文書中匯總的情報,西域三十六國,這次派兵參與匈奴西征的足有二十餘國。


    剩下的,也都派了民夫、奴隸,出了物資、糧食支持。


    像是莎車、疏勒、尉頭這樣過去在漢匈戰爭裏,以磨洋工著稱的王國,此番更是幾乎傾巢而出。


    特別是疏勒,居然出兵一萬三千餘人,讓張安世都有些刮目相看——這西域的韭菜,匈奴人割的不徹底啊!


    若他們割的狠一點,那疏勒那裏還能一口氣拉出上萬大軍?


    不過……


    這疏勒人恐怕也要自作自受了。


    這次他們出兵一萬三千餘,現在匈奴人沒有說什麽,但將來可就未必了!


    即使匈奴人大度,不計較這個事情。


    張安世也會想辦法讓匈奴人來計較這個事情的。


    不然豈不是白瞎了戰國縱橫家們的教育?


    “將軍,都護命我前來請示您——大宛,我們就真的坐視不管了?”常惠試探著問道。


    “怎麽可能呢?”張安世笑了起來:“自古以來,王者伐無道,拯溺民,從來久矣!”


    “仁,王之德,天子之道也!”


    “吾受天子詔,為陛下守邊,自當秉天子之德,播中國之政於遠方!”


    張安世說到這裏,嘴角微微翹起來,臉上更是一副悲天憫人的聖人模樣,感慨著道:“今宛王雖無道,失其信義,背主謀叛,其罪大焉!然其民何辜?”


    “吾實不忍,大宛之民,受刀兵之戮,被水火之災也!”


    “續將軍……”張安世看向黃霸,對其道:“傳本將命令,立刻遣使告匈奴主、烏孫昆莫,曰:中國素尚君子仁義之風,所謂君子,謂之有仁心哉!故孟子曰:君子之於禽獸,見其生而不忍見其死,今貴國將兵欲伐大宛,吾國不願幹涉,然則,兵戈之間,難免傷及婦孺,水火之中,不免殃及無辜,吾國獨念生民之艱,百姓之苦,乃告貴國:萬請持之以君子之風,行之以先賢之道,以仁義之師而自省,以不重傷、不擒二毛為要!”


    黃霸聽著,眼睛都瞪了起來,不免疑慮著道:“將軍,他們會聽您的嗎?”


    “照做就是了……”張安世輕輕笑著:“至於他們聽不聽,那是他們的事情……”


    一個真正的帝*國*主*義者,自然要學會雙重標準,還得又當又立,宛如白蓮花。


    更重要的是——得學會強行將自己的規則、標準,強加給其他人遵


    守!


    你不遵守就打你!


    而且是冠冕堂皇,大義凜然的打你!


    未來史書上,誰見這一段,不得讚一句大漢王者之風,仁義之師呢?


    黃霸隻好將自己的話咽迴喉嚨裏,諾了一聲,便去執行。


    數日後,張安世的這道文書,就被使者送到了匈奴統帥李陵手裏。


    此刻,這位左大將,已經率部,抵達了鬱成城的外圍。


    大宛軍隊,已經放棄了在野外與匈奴軍隊開戰——過去數日,他們曾嚐試過,在原野之中,與匈奴騎兵列陣而戰,但結果卻是一敗塗地,除了丟下一千多具屍體外,沒有任何作用。


    於是,他們隻好龜縮進鬱成城堅固的城市裏,妄圖依靠堅城要塞,阻擋匈奴軍隊前進的腳步。


    但李陵豈會讓他們如願?


    一方麵,他命令仆從軍,砍伐鬱成城附近的森林,以製作攻城器械,另一方麵他派出他麾下最精銳的堅昆騎兵,繞過鬱成城,截斷其與貳師城、貴山城之間的聯係。


    同時,他還下達命令給各仆從軍——鬱成城陷後,三日不封刀,各部可自由活動,各取所需。


    《仙木奇緣》


    頓時,就將士氣提振到最高點。


    他麾下的匈奴騎兵就不說,西域諸國的仆從軍們,簡直跟瘋了一樣,對他的命令的執行度更是達到了百分百的程度。


    近乎可以稱得上是如臂指使!


    比起曾經與漢朝作戰,簡直不可同日而語。


    但……


    就在這個緊要時候,那位車騎將軍的文書,不期而至。


    作為漢降將,李陵自是可以無障礙的閱讀、理解和認識到這些文字裏傳遞出來的東西。


    “這位車騎將軍,是讀《春秋》讀傻了?還是看《論語》看傻了?”他抿抿嘴唇,忍不住吐槽起來:“居然連這種不要臉的話都說的出來?!”


    自古兩國交兵,誰講過仁義道德?


    還不是無所不用其極?


    便是那位車騎將軍自己,不也在其著作裏大肆宣揚:在戰爭這樣危險的事情裏,由仁慈產生的錯誤思想是最為有害的,不惜一切,不惜流血的使用暴力的一方,在對方不同樣做的同時,必然取得優勢!


    現在,那位車騎將軍卻要拿著宋襄公的標準來要求他和他的軍隊?!


    李陵真的很想迴一句——我夷狄也!


    可惜,他不敢!更不能!


    他很清楚,他若是這麽迴複,等於給了那位車騎將軍幹涉的口實。


    那等於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想了想,李陵就提筆寫了迴複。


    在迴複書裏,他自是詛咒發誓,絕不濫殺無辜,絕不加害無辜百姓,特別是婦孺,同時表達了對於車騎將軍高尚情操與完美道德的仰慕與向往。


    在李陵看來,大約是那位車騎將軍想找自己艸什麽道德人設,要立什麽聖人形象。


    他自是索性給了對方他想要的東西。


    在他看來,這不過是給那位車騎將軍麵子罷了。


    但他根本想不到,當他的這封迴信,被送到張安世手中的時候,張安世立刻揚天大笑,並當即下令:“傳我命令,命河西軍即刻集結待命,隨時聽我號令!”


    現在,匈奴人已落入他甕中。


    手中的迴信就是借口,也是憑證——當然,其實有沒有都沒有關係,帝*國*主*義者想要幹涉別國,從來不需要證據與借口——洗衣粉都能當成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何況這種真憑實據的迴信?


    四月的鬱成城,烈陽高照,炙熱的陽光,將城市的城牆炙烤的發燙。


    在箭樓與女牆之後,無數瑟瑟發抖的大宛新兵,緊張的看著城牆之外的原野上,密密麻麻的匈奴軍隊。


    匈奴人的旗幟,像海洋的波浪一樣壯觀,他們的騎兵,如同繁星一樣數都數不清。


    大量的步兵,列陣在一座座高大的器械之旁。


    這些木製的器械,高高翹起,旁邊堆放著大量被打磨好的石頭。


    “該死!”鬱成城的總督元葛看著這個場景,忍不住罵道:“這些野蠻人怎麽會製造野驢?”


    在差不多兩百年前,托勒密的克特西比烏斯將希臘人的投石機進行了改良,發展出了全新的扭力拋石機,其後,安條克大帝東征期間,將這種可怕的武器,帶到了東方戰場。


    這種可怕的武器,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了其所有敵人。


    因其發射石子,猶如野驢撅蹄,故而被人稱為野驢。


    十餘年前,漢伐大宛,自是動用了大量的投石機。


    大宛人不明所以,便將自己母國的扭力投石機之名來形容漢家砲車。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匈奴人居然也掌握了扭力投石機的製造技術,並將之用於對自己的進攻之中!


    好在,鬱成城足夠堅固!


    上次,漢朝大軍圍攻足足半年,動用無數手段,都無法撼動鬱成城牆分毫。


    最後,還是不得不靠著斷水,才將鬱成城攻陷。


    而如今,鬱成城已經吸取了上次陷落的教訓,在城中鑿井數十口,哪怕匈奴人斷水,也能堅持下去。


    想到這裏,元葛才稍稍安心了一些。


    他舉起手臂,鼓舞著他的士兵:“我的勇士!戰神阿瑞斯之子們,不要懼怕你們的敵人,因他們隻是一群野獸,隻要我們團結如一,他們就不可能攻陷偉大的鬱成城,這被戰神阿瑞斯所保佑和庇護的城市!”


    士兵們聽著元葛的鼓舞,終於振奮了一下士氣,緊緊的拿著手裏的弓與劍,深深吸了一口氣,麵向他們的敵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