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鬥轉星移,日子不知不覺來到了二月中旬,正是春光燦爛的日子。
盎然的綠意,重新迴歸世界,餓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牲畜群,終於重新可以吃到嫩草。
李陵穿著匈奴人傳統的服飾,戴著氈帽,坐在一個小山坡上,山坡腳下,皆是他的忠心部下!
其中不乏有許多是過去先賢憚的近臣!
在過去的這個冬天,李陵以堅昆王的身份,將先賢憚留下來的西域的部族與力量,全麵整合,先賢禪也任命李陵為前線指揮。
與他相比,其他匈奴貴族的正治水平,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孩子。
輕輕鬆鬆就被他借力打力,玩的團團轉,輕輕鬆鬆就被他逐個擊破。
李陵更深諳施恩、拉攏之道。
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大力扶持新興貴族與老貴族裏的旁支,搞得這些人感恩戴德,淚流滿麵,統統轉化為他的支持者。
於是,整個西域在兩三個月內,就成為了他的天下。
僅有少數反對者,還在苟延殘喘,不過他們也撐不了多久。
李陵大勢已成,再也沒有什麽力量可以阻擋他掌權的速度了。
現在,他這個堅昆王,其實已是事實上的匈奴日逐王之下第一人,整個西域前線的主人!
“大王,漠北急報……”一個騎兵匆匆忙忙走到李陵身前,跪下來稟報:“左穀蠡王屠耆,已在十日前,於趙信城自稱單於,發令各方,命諸氏族首領前往朝拜……”
“蘭氏、唿衍氏、須卜氏皆拒絕,姑且、若盧、黑狐等族大王亦不予承認……”
“於是,左穀蠡王率兵直趨龍城……”
李陵聽著,猛然睜開眼睛,看著來人,問道:“果真?”
“奴才豈敢欺瞞大王?此乃丁零王的親筆書……”信使從懷裏掏出一張羊皮,遞給李陵。
李陵接過來一看,眼中立刻溢出無窮的擔憂。
“看來……”良久他歎道:“是真的內戰了……”
漠北現在的情況就是誰都不服誰,而且,沒有一個可以在實力和力量上完全碾壓、威懾其他勢力的存在。
加上那個屠奢薩滿與母閼氏在其中拱火。
這內戰一旦開始,恐怕便無法在短期內結束了。
因匈奴人的傳統,就是失敗者死全家!
寬容、寬恕?
不存在的。
冒頓弑父後,幾乎殺掉了頭曼單於的所有親信與那些曾與他敵對的兄弟,及他們的妻妾子女以及妻妾子女的部下、奴婢。
尹稚斜單於篡位後,幹脆將軍臣單於生前的所有子嗣、妻妾趕盡殺絕。
軍臣單於生前所寵幸、信任的貴族、大臣,也是同等命運。
匈奴就是一個對外殘暴,對內更殘暴的族群。
想到這裏,李陵就站起身來,走下山坡,對著早已經在等候他命令的蘭域道:“左大都尉,請您去轉告那位鷹楊將軍——將軍的提議,我們全部接受!”
“啊……”蘭域楞了。
其他貴族也都紛紛不滿的抬起頭來。
全部接受?
不談一談嗎?
那麽苛刻的條件,怎麽可以接受呢?
接受了的話,以後還怎麽抬得起頭?
李陵看著這些人,知道必須給出解釋並安撫,否則的話,他好不容易聚攏起來、整合起來的勢力,立刻就要分崩離析。
他抬了抬手,道:“大家不要慌張……隻是答應而已,又沒有說一定照辦!”
“我大匈奴自冒頓單於以來,什麽時候遵守過與漢朝人的協議呢?”
“協議這種東西,不就是有用就用,沒用就丟一邊呢?”
“正如漢朝曆史上的楚莊王所言一般——我蠻夷也!”
是蠻夷,所以不需要忠義理智信,不需要遵守任何規矩。
因蠻夷天生便沒有信義,沒有智慧,沒有忠誠,更沒有規矩。
其他人聽著,紛紛點頭,深以為是!
匈奴雖然沒有曆史,但有傳承。
自冒頓至今,匈奴曆代單於曾與漢朝的四代帝王,達成了至少上百次的協議,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於十次的和親協議。
老上單於更曾與漢朝的太宗皇帝約定過‘長城之內,冠帶之室,天子治之,長城之外,引弓之民,單於治之’。
結果呢?墨跡未幹,匈奴騎兵就闖入漢朝長城境內,甚至將戰火燒到了迴中宮,使得長安都能看到天際燃起的烽煙。
最終,漢朝人不得不送了大批絲綢、財帛與美酒珍寶,再與匈奴重訂一次協議。
哪怕是元鼎以後,漢匈談判,不也都是這樣嗎?
每次一遇到頹勢,打不過就求饒,等喘過氣來就將曾經說過的話跟一個屁一樣放了。
反正,漢朝騎兵再厲害,也不可能跨越數千裏,深入到餘吾水流域來。
就算能來,也將疲憊不堪,無法與養精蓄銳的匈奴精銳戰鬥到底。這麽一想,很多人就安心了。
這協議,反正是撕毀的。
那麽現在為了脫身和喘息,答應下來,好像也沒什麽吧?
………………………………
這個時候,韓增已經迴到了令居,並到了河湟進行視察。
此時的八百裏河湟,已經被人類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墾草基地。
大片大片的荒野,被無數奴婢開墾成田園。
曲轅犁、鋤頭、耙頭,輪番上陣,將肥沃的黑土從地表翻出來。
更有很多人,開始在湟水、黃河沿岸,開始搭建水車。
現在,已經有至少百架水車搭建成功。
巨大的槳葉開始轉動,將水從河中汲上岸邊的渠道。
潺潺流水,在渠道裏流動,最終流向遠方的莊園。
陪著韓增視察的是新任的護羌校尉守令居令黃霸。
至於範明友,踏上了迴長安述職的道路,若沒有意外,今年夏天他就可能被任命為漠南都護府的首任都護了。
韓增無疑是幹勁很足的。
上任不過幾天,就開始熟悉事務,而且還能
有模有樣的將各項數據隨口道來,特別是新墾土地以及墾地速度這兩項,簡直背的滾瓜爛熟。
韓增一邊聽著,一邊不停點頭。
但他的心思,卻飄去了漠北。
心中一直記掛的,是漠北的匈奴人民。
懷著偉大的諸夏人道主義精神,韓增為漠北人民,操足了心。
“匈奴內戰,現在應該已經開始了吧?”他想著:“打起來吧!打的越大越好,越兇越好!”
再沒有比匈奴內戰,而他種田更舒服的節奏了。
尤其是,去年冬天在居延-玉門之間來迴,讓他發現了一個驚喜所在——在籍端水下遊,一個叫渠羌的熟羌部族放牧、耕作的地區,他發現了一條被羌人稱為‘石脂河’的支流。
因是冬季枯水季節,所以韓增知道了為何當地羌人稱其為‘石脂河’的緣故——河水未結冰的區域河麵上漂浮著大量黑色的類似油脂一樣的團塊。
羌人們會將這些東西從河裏撈起來,然後拿迴家作為燒火的燃料使用。
韓增不知道,是何物,將其送迴長安。
之後,天子發來書信,講其功能。
並將其定名為石油。
石油!
遠在長安的劉詢欣喜若狂,毫無疑問的,當地應該就是後世中國第一個油田所在的石油河地區,也就是玉門油田的核心所在。
雖然以現在的技術,開采石油無疑於天方夜譚。
但關鍵是,這玉門油田的規模與儲量雖然遠遠不及後世那些大油田。
但人家儲存的位置很淺很淺。
淺到可與中東油田相比!
最多隻要打個十幾米深,就可以探到油田。
而且,產量還很高。
以當前技術,年產個幾百噸或者千餘噸是沒有問題的,而以這個開采速度,淺表油田足以持續開采數百年!
這可真的是讓劉詢心動不已。
當即就吩咐韓增,派人在當地尋找可以鑿井的地方,試著找到油田位置。
石油這東西,雖然目前沒有石化技術,更沒有什麽需要它做動力的地方。
但也依然相當有用。
首先,可以想辦法製成煤油來賣錢,也可以將煤油拿來當成燃燒武器使用。
其副產品瀝青則可以作為工程材料。
而且,賺錢不賺錢,還是其次。
關鍵石油這東西,可以做的文章太多太多了。
運作的好的話,甚至可以直接打下化學工業的基礎。
至少也可以推動化學專業的出現。
除了石油,最讓韓增驚喜的莫過於他等到了新一批移民抵達了。
這批移民大約三千餘人,有傳統的由齊魯地方的破產農民組成的群體,也有想來河西冒險的遊俠,但移民群體中,卻多了一批新的存在——大約有數百名關中來的男子,成為了這些人中的異類。
而他們之所以來河西,全是衝著韓增的名頭來的。
他們覺得,河西這裏有韓增,張安世在,那麽隻要等著撿錢就好了。
無論是在河煌的戰功,還是開發的成績,都給了他們足夠信心。
這讓韓增茅塞頓開。
他一下子就醒悟了過來——移民這種事情,不能隻靠官府強製啊!
洗腦、忽悠與宣傳也要跟上來。
隻要宣傳的足夠好,洗腦的次數足夠多,那麽,就不愁移民來源。
隻要有足夠多移民,河西這裏的開發建設速度,便會迅速走上快車道。
所以,韓增當即便擬了方案,叫人送迴長安,讓司馬玄來負責這個事情。
力求一年內,吸引天下郡國移民十萬,五年七十萬,十年一百萬。
有這一百萬新移民,韓增就有了掌握和統治西域的人口與經濟基礎了。
趙信城,餘吾水畔匈奴的明珠!
城高三丈,牆寬七尺,足可站三排武士進行防禦。
城中密布各色作坊,集中了大量工匠,是匈奴人最重要的武器生產製造基地與礦石冶煉中心。
自尹稚斜時代以來,這裏就常年聚集著數千各色工匠。
而且,基本都是匈奴控製範圍內最好、最優秀的人才。
在一開始,尹稚斜和趙信,就是衝著將趙信城建設為匈奴的少府而努力。
經過三十幾年的努力與積累,趙信城的冶煉、鑄造技術與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及至如今,這裏已然可以年產各色青銅兵器數萬件,更初步掌握了鍛鐵技術,可以將草原上的隕鐵加工成優良的寶刀、寶劍,可惜產量太少,僅能滿足匈奴貴族的需求。
除此之外,趙信城的工匠,還承擔著修複、保養那些從漢朝繳獲、搶掠而來的鐵製武器的任務。
雖然,這些人的技術,大約也就是個印度斯坦航空的水平。
但這裏卻是匈奴唯一一個可以修複和保養那些從漢軍手裏奪來的高精尖技術武器的地方。
譬如大黃弩、連弩、弩車、斬*馬*刀等等。
更不提趙信城背依闐顏山(今杭愛山南麓),居高臨下控扼肥沃的餘吾河穀,並切斷了向西前往龍城、狼居胥山的要道。
故而,趙信城在匈奴的地位,不亞於龍城、聖山,在事實上來說,乃是匈奴的經濟首府。
到得二月下旬,餘吾水的河水忽然提前半個月開始猛漲,不過一夜,便泛濫成災。
洶湧的河水很快就淹沒了趙信城以南的山峽,並夾著巨浪,撲向趙信城腳下的低窪地。
河水的暴漲,使得任何從姑衍山方向而來的敵人,已不可能再威脅趙信城了。
“這可真是天神保佑啊!”凝視著洶湧的河水,屠耆的臉上終於展露笑容:“天神與日月在眷顧著我!”
“撐犁孤塗!撐犁孤塗!”他的部下,紛紛唿喊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確是天意,是天神庇佑,祖靈顯聖!
不然,為何今年的餘吾水水位暴漲比往年提前這麽久呢?
而餘吾水河水的提前暴漲,為屠耆大大減輕了壓力。
自他自稱單於以來,各方就立刻針對他展開了行動。
大量兵力集結,大有一副要掐死他的架勢。
而現在,餘吾水暴漲,使得上遊燕然山、姑衍山地區的敵對勢力不能過來。
現在他隻需要利用河水暴漲的這段時間,搶先消滅在餘吾水下遊、匈河流域以及盤踞私渠比鞮海的敵人。
那麽,他就有可能真正的壓服諸部,成為真正的匈奴單於。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能控製趙信城及其周圍數百裏的空架子單於。
發布的命令,離開控製區域,就基本沒有什麽效力了。
想到這裏,屠耆就吩咐道:“派人去告訴須卜氏族的須卜當糜,三天之內,須卜氏族若不能臣服於我,那麽,我——偉大的天神之子,日與月眷顧的撐犁孤塗,將會攻滅須卜氏族,將他們的牧場、牲畜、奴隸統統擄奪!”
“您的意誌!”立刻就有貴族領命而去。
匈奴四大氏族中,須卜氏族的兵力與實力是最弱的。
去年的戰爭中,須卜氏族更是有兩個萬騎被那個漢朝來的魔神重創。
反觀屠耆,自突圍龍城以來,就以狐鹿姑的遺命,收複趙信城。
然後召集自己的部族騎兵,又得到了一部分狐鹿姑的王庭騎兵的效命。
此時,已有精騎兩萬,分屬三個萬騎。
在作戰兵力上,已擁有對須卜氏族的絕對優勢。
驟然發難之下,屠耆相信,須卜氏族會做出明智選擇的。
須卜氏族若臣服,則他的威勢將大增,就可以進一步逼迫蘭氏、唿衍氏、孿鞮氏旁支站邊。
然後,就可以進軍匈河,討伐那些反對他的家夥。
理想情況下,隻需要兩三個月便可以完成對整個餘吾水、匈河流域的統一。
最終,再挾此威勢,逼迫西域的先賢憚低頭。
匈奴帝國於是就可以在他手裏,重新一統!
不過,屠耆心裏卻依然有著些疙瘩,有著提防與戒備。
如今,漠北匈奴諸部,已分為五個陣營各自對立又聯合。
而那位丁零王,在去年的亂局一開始,就宣布了中立。
他向各方派出代表,宣布‘我們永遠忠於單於’。
至於誰是單於?
自然是各方協商(打一架)做決定。
一直以來,他們似乎也是這麽做的。
這些家夥率部進入燕然山、闐顏山、姑衍山之間的河穀,不幹預也不參與各方紛爭。
對屠耆派去的使者也是以禮相待,既不親近也不疏遠。
私底下更是一副憂國憂民,大義凜然的模樣,說什麽‘先單於及且鞮侯單於、句犁湖單於等,皆以團結各部為己任,我等深受先單於之恩,不敢違背,不願同室操戈’。
言下之意自然已經明顯——誰是勝利者,他們就臣服於誰。
因為這個態度,他們吸引了一大批害怕被戰爭波及的中小部族靠攏,更獲得孿鞮氏、四大氏族內部的許多人的支持。
哪怕是屠耆身邊,也有人覺得他們做得對,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匈奴人該有的風範!
但屠耆卻一直有著深深的憂慮,總覺得衛律躲在什麽地方,在策劃著什麽事情?
但,苦於沒有證據,又忌憚衛律的實力,而不敢輕易撕破臉。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屠耆在心裏祈禱著:“但願,那位丁零王和他自己說的一樣,是我匈奴的忠臣吧!”
若是如此,那麽他戰勝之後,匈奴的元氣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那位丁零王現在控製的兵馬,就與他相當了。
其控製著堅昆、丁零、右校三個萬騎以及大約八千到一萬左右的王庭精銳,除此之外,還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部族依附,其總人口幾乎達到了十四萬,有牲畜百萬之巨。
若其懷著異心,後果不敢想象!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屠耆與他的對頭們,才能在過去的那個冬天維係虛假和平。
好在,現在暴漲的河水,同樣切斷了衛律西進的通道。
讓屠耆可以放開手腳,專心致誌,對付威脅他在餘吾水河穀統治的異己。
…………………………………………
屠耆的兵馬一動,整個餘吾水流域,瞬間沸騰。
“弑殺單於之人,也配叫我——偉大的蒼狼後裔屈服?”須卜氏族的族長須卜當糜早已經得到了唿衍氏、蘭氏以及數位孿鞮氏宗種的承諾,麵對屠耆使者的威脅,自是硬的起脖子來:“割掉他的耳朵與鼻子,將他趕出去,讓他迴去告訴屠耆——蒼狼之子絕不會屈服,他要戰那就戰!”
於是,匈奴內戰,隨即爆發。
聞知使者遭遇,怒不可遏的屠耆,當即率領自己的騎兵出趙信城,氣勢洶洶的撲向須卜氏族的牧場。
雙方騎兵在餘吾水河穀的開闊地帶立刻展開了廝殺。
蘭氏、唿衍氏的騎兵,也隨即增援過來。
但,雙方接戰後,須卜當糜等人隨即發現了一個對他們極為不利的事情——在屠耆戴著匈奴單於的王冠,舉起代表單於的龍旗後。
他們的別部騎兵甚至本部騎兵,都開始動搖了、害怕了。
甚至有些小部族,開始倒戈。
沒辦法,孿鞮氏的單於在匈奴積威百年,深入人心。
各大氏族、部族,都已經習慣了臣服於孿鞮氏的撐犁孤塗。
看到龍旗就會迴憶起曾經跪在王庭大纛麵前俯首稱臣、為奴為婢的歲月。
哪裏還敢對抗?
而雪崩式的連鎖反應,就像多米羅骨牌。
當一個動搖、害怕、畏懼的人出現,這種情緒瞬間傳遍全軍。
這讓須卜當糜等人知道,他們必須也擁有一個自己的單於,才可以與屠耆對抗。
因為,匈奴人必須有一個主人!
而且是一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拿著鞭子抽打他們,鞭笞他們、蹂躪他們的主人!
對主人的服從,是寫進那些奴隸、牧民骨髓深處的dna。
就像他們膜拜日月山川,祭祀神明萬物一樣。
沒有辦法,須卜當糜隻好去找蘭氏的蘭幸夷,唿衍氏族的唿衍離渠商議。
三人密議了一天,然後推舉了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左穀蠡王,狐鹿姑的堂兄安糜為單於。
ps:祝大家新年快樂
</p>
鬥轉星移,日子不知不覺來到了二月中旬,正是春光燦爛的日子。
盎然的綠意,重新迴歸世界,餓了整整一個冬天的牲畜群,終於重新可以吃到嫩草。
李陵穿著匈奴人傳統的服飾,戴著氈帽,坐在一個小山坡上,山坡腳下,皆是他的忠心部下!
其中不乏有許多是過去先賢憚的近臣!
在過去的這個冬天,李陵以堅昆王的身份,將先賢憚留下來的西域的部族與力量,全麵整合,先賢禪也任命李陵為前線指揮。
與他相比,其他匈奴貴族的正治水平,幾乎相當於一個小孩子。
輕輕鬆鬆就被他借力打力,玩的團團轉,輕輕鬆鬆就被他逐個擊破。
李陵更深諳施恩、拉攏之道。
解衣衣之,推食食之,大力扶持新興貴族與老貴族裏的旁支,搞得這些人感恩戴德,淚流滿麵,統統轉化為他的支持者。
於是,整個西域在兩三個月內,就成為了他的天下。
僅有少數反對者,還在苟延殘喘,不過他們也撐不了多久。
李陵大勢已成,再也沒有什麽力量可以阻擋他掌權的速度了。
現在,他這個堅昆王,其實已是事實上的匈奴日逐王之下第一人,整個西域前線的主人!
“大王,漠北急報……”一個騎兵匆匆忙忙走到李陵身前,跪下來稟報:“左穀蠡王屠耆,已在十日前,於趙信城自稱單於,發令各方,命諸氏族首領前往朝拜……”
“蘭氏、唿衍氏、須卜氏皆拒絕,姑且、若盧、黑狐等族大王亦不予承認……”
“於是,左穀蠡王率兵直趨龍城……”
李陵聽著,猛然睜開眼睛,看著來人,問道:“果真?”
“奴才豈敢欺瞞大王?此乃丁零王的親筆書……”信使從懷裏掏出一張羊皮,遞給李陵。
李陵接過來一看,眼中立刻溢出無窮的擔憂。
“看來……”良久他歎道:“是真的內戰了……”
漠北現在的情況就是誰都不服誰,而且,沒有一個可以在實力和力量上完全碾壓、威懾其他勢力的存在。
加上那個屠奢薩滿與母閼氏在其中拱火。
這內戰一旦開始,恐怕便無法在短期內結束了。
因匈奴人的傳統,就是失敗者死全家!
寬容、寬恕?
不存在的。
冒頓弑父後,幾乎殺掉了頭曼單於的所有親信與那些曾與他敵對的兄弟,及他們的妻妾子女以及妻妾子女的部下、奴婢。
尹稚斜單於篡位後,幹脆將軍臣單於生前的所有子嗣、妻妾趕盡殺絕。
軍臣單於生前所寵幸、信任的貴族、大臣,也是同等命運。
匈奴就是一個對外殘暴,對內更殘暴的族群。
想到這裏,李陵就站起身來,走下山坡,對著早已經在等候他命令的蘭域道:“左大都尉,請您去轉告那位鷹楊將軍——將軍的提議,我們全部接受!”
“啊……”蘭域楞了。
其他貴族也都紛紛不滿的抬起頭來。
全部接受?
不談一談嗎?
那麽苛刻的條件,怎麽可以接受呢?
接受了的話,以後還怎麽抬得起頭?
李陵看著這些人,知道必須給出解釋並安撫,否則的話,他好不容易聚攏起來、整合起來的勢力,立刻就要分崩離析。
他抬了抬手,道:“大家不要慌張……隻是答應而已,又沒有說一定照辦!”
“我大匈奴自冒頓單於以來,什麽時候遵守過與漢朝人的協議呢?”
“協議這種東西,不就是有用就用,沒用就丟一邊呢?”
“正如漢朝曆史上的楚莊王所言一般——我蠻夷也!”
是蠻夷,所以不需要忠義理智信,不需要遵守任何規矩。
因蠻夷天生便沒有信義,沒有智慧,沒有忠誠,更沒有規矩。
其他人聽著,紛紛點頭,深以為是!
匈奴雖然沒有曆史,但有傳承。
自冒頓至今,匈奴曆代單於曾與漢朝的四代帝王,達成了至少上百次的協議,其中甚至包括了不少於十次的和親協議。
老上單於更曾與漢朝的太宗皇帝約定過‘長城之內,冠帶之室,天子治之,長城之外,引弓之民,單於治之’。
結果呢?墨跡未幹,匈奴騎兵就闖入漢朝長城境內,甚至將戰火燒到了迴中宮,使得長安都能看到天際燃起的烽煙。
最終,漢朝人不得不送了大批絲綢、財帛與美酒珍寶,再與匈奴重訂一次協議。
哪怕是元鼎以後,漢匈談判,不也都是這樣嗎?
每次一遇到頹勢,打不過就求饒,等喘過氣來就將曾經說過的話跟一個屁一樣放了。
反正,漢朝騎兵再厲害,也不可能跨越數千裏,深入到餘吾水流域來。
就算能來,也將疲憊不堪,無法與養精蓄銳的匈奴精銳戰鬥到底。這麽一想,很多人就安心了。
這協議,反正是撕毀的。
那麽現在為了脫身和喘息,答應下來,好像也沒什麽吧?
………………………………
這個時候,韓增已經迴到了令居,並到了河湟進行視察。
此時的八百裏河湟,已經被人類變成了一個巨大的墾草基地。
大片大片的荒野,被無數奴婢開墾成田園。
曲轅犁、鋤頭、耙頭,輪番上陣,將肥沃的黑土從地表翻出來。
更有很多人,開始在湟水、黃河沿岸,開始搭建水車。
現在,已經有至少百架水車搭建成功。
巨大的槳葉開始轉動,將水從河中汲上岸邊的渠道。
潺潺流水,在渠道裏流動,最終流向遠方的莊園。
陪著韓增視察的是新任的護羌校尉守令居令黃霸。
至於範明友,踏上了迴長安述職的道路,若沒有意外,今年夏天他就可能被任命為漠南都護府的首任都護了。
韓增無疑是幹勁很足的。
上任不過幾天,就開始熟悉事務,而且還能
有模有樣的將各項數據隨口道來,特別是新墾土地以及墾地速度這兩項,簡直背的滾瓜爛熟。
韓增一邊聽著,一邊不停點頭。
但他的心思,卻飄去了漠北。
心中一直記掛的,是漠北的匈奴人民。
懷著偉大的諸夏人道主義精神,韓增為漠北人民,操足了心。
“匈奴內戰,現在應該已經開始了吧?”他想著:“打起來吧!打的越大越好,越兇越好!”
再沒有比匈奴內戰,而他種田更舒服的節奏了。
尤其是,去年冬天在居延-玉門之間來迴,讓他發現了一個驚喜所在——在籍端水下遊,一個叫渠羌的熟羌部族放牧、耕作的地區,他發現了一條被羌人稱為‘石脂河’的支流。
因是冬季枯水季節,所以韓增知道了為何當地羌人稱其為‘石脂河’的緣故——河水未結冰的區域河麵上漂浮著大量黑色的類似油脂一樣的團塊。
羌人們會將這些東西從河裏撈起來,然後拿迴家作為燒火的燃料使用。
韓增不知道,是何物,將其送迴長安。
之後,天子發來書信,講其功能。
並將其定名為石油。
石油!
遠在長安的劉詢欣喜若狂,毫無疑問的,當地應該就是後世中國第一個油田所在的石油河地區,也就是玉門油田的核心所在。
雖然以現在的技術,開采石油無疑於天方夜譚。
但關鍵是,這玉門油田的規模與儲量雖然遠遠不及後世那些大油田。
但人家儲存的位置很淺很淺。
淺到可與中東油田相比!
最多隻要打個十幾米深,就可以探到油田。
而且,產量還很高。
以當前技術,年產個幾百噸或者千餘噸是沒有問題的,而以這個開采速度,淺表油田足以持續開采數百年!
這可真的是讓劉詢心動不已。
當即就吩咐韓增,派人在當地尋找可以鑿井的地方,試著找到油田位置。
石油這東西,雖然目前沒有石化技術,更沒有什麽需要它做動力的地方。
但也依然相當有用。
首先,可以想辦法製成煤油來賣錢,也可以將煤油拿來當成燃燒武器使用。
其副產品瀝青則可以作為工程材料。
而且,賺錢不賺錢,還是其次。
關鍵石油這東西,可以做的文章太多太多了。
運作的好的話,甚至可以直接打下化學工業的基礎。
至少也可以推動化學專業的出現。
除了石油,最讓韓增驚喜的莫過於他等到了新一批移民抵達了。
這批移民大約三千餘人,有傳統的由齊魯地方的破產農民組成的群體,也有想來河西冒險的遊俠,但移民群體中,卻多了一批新的存在——大約有數百名關中來的男子,成為了這些人中的異類。
而他們之所以來河西,全是衝著韓增的名頭來的。
他們覺得,河西這裏有韓增,張安世在,那麽隻要等著撿錢就好了。
無論是在河煌的戰功,還是開發的成績,都給了他們足夠信心。
這讓韓增茅塞頓開。
他一下子就醒悟了過來——移民這種事情,不能隻靠官府強製啊!
洗腦、忽悠與宣傳也要跟上來。
隻要宣傳的足夠好,洗腦的次數足夠多,那麽,就不愁移民來源。
隻要有足夠多移民,河西這裏的開發建設速度,便會迅速走上快車道。
所以,韓增當即便擬了方案,叫人送迴長安,讓司馬玄來負責這個事情。
力求一年內,吸引天下郡國移民十萬,五年七十萬,十年一百萬。
有這一百萬新移民,韓增就有了掌握和統治西域的人口與經濟基礎了。
趙信城,餘吾水畔匈奴的明珠!
城高三丈,牆寬七尺,足可站三排武士進行防禦。
城中密布各色作坊,集中了大量工匠,是匈奴人最重要的武器生產製造基地與礦石冶煉中心。
自尹稚斜時代以來,這裏就常年聚集著數千各色工匠。
而且,基本都是匈奴控製範圍內最好、最優秀的人才。
在一開始,尹稚斜和趙信,就是衝著將趙信城建設為匈奴的少府而努力。
經過三十幾年的努力與積累,趙信城的冶煉、鑄造技術與生產規模,不斷擴大。
及至如今,這裏已然可以年產各色青銅兵器數萬件,更初步掌握了鍛鐵技術,可以將草原上的隕鐵加工成優良的寶刀、寶劍,可惜產量太少,僅能滿足匈奴貴族的需求。
除此之外,趙信城的工匠,還承擔著修複、保養那些從漢朝繳獲、搶掠而來的鐵製武器的任務。
雖然,這些人的技術,大約也就是個印度斯坦航空的水平。
但這裏卻是匈奴唯一一個可以修複和保養那些從漢軍手裏奪來的高精尖技術武器的地方。
譬如大黃弩、連弩、弩車、斬*馬*刀等等。
更不提趙信城背依闐顏山(今杭愛山南麓),居高臨下控扼肥沃的餘吾河穀,並切斷了向西前往龍城、狼居胥山的要道。
故而,趙信城在匈奴的地位,不亞於龍城、聖山,在事實上來說,乃是匈奴的經濟首府。
到得二月下旬,餘吾水的河水忽然提前半個月開始猛漲,不過一夜,便泛濫成災。
洶湧的河水很快就淹沒了趙信城以南的山峽,並夾著巨浪,撲向趙信城腳下的低窪地。
河水的暴漲,使得任何從姑衍山方向而來的敵人,已不可能再威脅趙信城了。
“這可真是天神保佑啊!”凝視著洶湧的河水,屠耆的臉上終於展露笑容:“天神與日月在眷顧著我!”
“撐犁孤塗!撐犁孤塗!”他的部下,紛紛唿喊起來。
在他們看來,這確是天意,是天神庇佑,祖靈顯聖!
不然,為何今年的餘吾水水位暴漲比往年提前這麽久呢?
而餘吾水河水的提前暴漲,為屠耆大大減輕了壓力。
自他自稱單於以來,各方就立刻針對他展開了行動。
大量兵力集結,大有一副要掐死他的架勢。
而現在,餘吾水暴漲,使得上遊燕然山、姑衍山地區的敵對勢力不能過來。
現在他隻需要利用河水暴漲的這段時間,搶先消滅在餘吾水下遊、匈河流域以及盤踞私渠比鞮海的敵人。
那麽,他就有可能真正的壓服諸部,成為真正的匈奴單於。
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隻能控製趙信城及其周圍數百裏的空架子單於。
發布的命令,離開控製區域,就基本沒有什麽效力了。
想到這裏,屠耆就吩咐道:“派人去告訴須卜氏族的須卜當糜,三天之內,須卜氏族若不能臣服於我,那麽,我——偉大的天神之子,日與月眷顧的撐犁孤塗,將會攻滅須卜氏族,將他們的牧場、牲畜、奴隸統統擄奪!”
“您的意誌!”立刻就有貴族領命而去。
匈奴四大氏族中,須卜氏族的兵力與實力是最弱的。
去年的戰爭中,須卜氏族更是有兩個萬騎被那個漢朝來的魔神重創。
反觀屠耆,自突圍龍城以來,就以狐鹿姑的遺命,收複趙信城。
然後召集自己的部族騎兵,又得到了一部分狐鹿姑的王庭騎兵的效命。
此時,已有精騎兩萬,分屬三個萬騎。
在作戰兵力上,已擁有對須卜氏族的絕對優勢。
驟然發難之下,屠耆相信,須卜氏族會做出明智選擇的。
須卜氏族若臣服,則他的威勢將大增,就可以進一步逼迫蘭氏、唿衍氏、孿鞮氏旁支站邊。
然後,就可以進軍匈河,討伐那些反對他的家夥。
理想情況下,隻需要兩三個月便可以完成對整個餘吾水、匈河流域的統一。
最終,再挾此威勢,逼迫西域的先賢憚低頭。
匈奴帝國於是就可以在他手裏,重新一統!
不過,屠耆心裏卻依然有著些疙瘩,有著提防與戒備。
如今,漠北匈奴諸部,已分為五個陣營各自對立又聯合。
而那位丁零王,在去年的亂局一開始,就宣布了中立。
他向各方派出代表,宣布‘我們永遠忠於單於’。
至於誰是單於?
自然是各方協商(打一架)做決定。
一直以來,他們似乎也是這麽做的。
這些家夥率部進入燕然山、闐顏山、姑衍山之間的河穀,不幹預也不參與各方紛爭。
對屠耆派去的使者也是以禮相待,既不親近也不疏遠。
私底下更是一副憂國憂民,大義凜然的模樣,說什麽‘先單於及且鞮侯單於、句犁湖單於等,皆以團結各部為己任,我等深受先單於之恩,不敢違背,不願同室操戈’。
言下之意自然已經明顯——誰是勝利者,他們就臣服於誰。
因為這個態度,他們吸引了一大批害怕被戰爭波及的中小部族靠攏,更獲得孿鞮氏、四大氏族內部的許多人的支持。
哪怕是屠耆身邊,也有人覺得他們做得對,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匈奴人該有的風範!
但屠耆卻一直有著深深的憂慮,總覺得衛律躲在什麽地方,在策劃著什麽事情?
但,苦於沒有證據,又忌憚衛律的實力,而不敢輕易撕破臉。
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屠耆在心裏祈禱著:“但願,那位丁零王和他自己說的一樣,是我匈奴的忠臣吧!”
若是如此,那麽他戰勝之後,匈奴的元氣就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那位丁零王現在控製的兵馬,就與他相當了。
其控製著堅昆、丁零、右校三個萬騎以及大約八千到一萬左右的王庭精銳,除此之外,還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部族依附,其總人口幾乎達到了十四萬,有牲畜百萬之巨。
若其懷著異心,後果不敢想象!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屠耆與他的對頭們,才能在過去的那個冬天維係虛假和平。
好在,現在暴漲的河水,同樣切斷了衛律西進的通道。
讓屠耆可以放開手腳,專心致誌,對付威脅他在餘吾水河穀統治的異己。
…………………………………………
屠耆的兵馬一動,整個餘吾水流域,瞬間沸騰。
“弑殺單於之人,也配叫我——偉大的蒼狼後裔屈服?”須卜氏族的族長須卜當糜早已經得到了唿衍氏、蘭氏以及數位孿鞮氏宗種的承諾,麵對屠耆使者的威脅,自是硬的起脖子來:“割掉他的耳朵與鼻子,將他趕出去,讓他迴去告訴屠耆——蒼狼之子絕不會屈服,他要戰那就戰!”
於是,匈奴內戰,隨即爆發。
聞知使者遭遇,怒不可遏的屠耆,當即率領自己的騎兵出趙信城,氣勢洶洶的撲向須卜氏族的牧場。
雙方騎兵在餘吾水河穀的開闊地帶立刻展開了廝殺。
蘭氏、唿衍氏的騎兵,也隨即增援過來。
但,雙方接戰後,須卜當糜等人隨即發現了一個對他們極為不利的事情——在屠耆戴著匈奴單於的王冠,舉起代表單於的龍旗後。
他們的別部騎兵甚至本部騎兵,都開始動搖了、害怕了。
甚至有些小部族,開始倒戈。
沒辦法,孿鞮氏的單於在匈奴積威百年,深入人心。
各大氏族、部族,都已經習慣了臣服於孿鞮氏的撐犁孤塗。
看到龍旗就會迴憶起曾經跪在王庭大纛麵前俯首稱臣、為奴為婢的歲月。
哪裏還敢對抗?
而雪崩式的連鎖反應,就像多米羅骨牌。
當一個動搖、害怕、畏懼的人出現,這種情緒瞬間傳遍全軍。
這讓須卜當糜等人知道,他們必須也擁有一個自己的單於,才可以與屠耆對抗。
因為,匈奴人必須有一個主人!
而且是一個脾氣暴躁,動不動就拿著鞭子抽打他們,鞭笞他們、蹂躪他們的主人!
對主人的服從,是寫進那些奴隸、牧民骨髓深處的dna。
就像他們膜拜日月山川,祭祀神明萬物一樣。
沒有辦法,須卜當糜隻好去找蘭氏的蘭幸夷,唿衍氏族的唿衍離渠商議。
三人密議了一天,然後推舉了與他們關係密切的左穀蠡王,狐鹿姑的堂兄安糜為單於。
ps:祝大家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