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令居的戰火,熊熊燃燒。


    數十裏寬的戰場上,羌人簇擁著,擁擠在一起,拚死向前。


    “衝啊……打過令居,吃羊殺牛……”


    “殺光漢人……”


    無數人嘶吼著,咆哮著,跟著隊伍向前衝。


    他們就像後世科幻電影裏,生生不息的蟲群一般,前仆後繼,此起彼伏,根本不懂何為恐懼?


    因為,對羌人而言,生死就像幻滅一般。


    西海高原的惡劣環境,早已經讓他們對於死亡麻木了。


    反而,現在可能還有些希望。


    隻要衝過前麵的那個令居塞,那麽其身後廣袤、富饒、溫暖的河西平原,便會成為他們的獵場。


    令居城頭上,數以千計的弓弩手,早已經準備完畢。


    隨著指揮官的一聲令下,遮天蔽日的箭雨,便從天而降。


    然後,安裝在城頭上的弩車與床子弩,也相繼發威。


    巨大的重型弩箭,不斷被發射。


    特別是床子弩,每一根的造價都在三千錢以上!


    但其殺傷力,也是驚人的。


    每一次命中,都相當於一場屠殺。


    強勁的重弩,毫不費力的將數個甚至十幾個羌人的身體洞穿,巨大的動能,甚至可以將人馬直接掀翻。


    但,羌人的數量實在是太多了。


    很快的,他們就冒著漢軍的箭雨,衝到了令居的城牆下。


    無數人歡唿著,將他們用藤條編織的勾爪拋上城頭,或者將一架架的雲梯舉到城牆上。


    他們像螞蟻一樣,瘋狂的向上攀爬起來。


    在城牆下,更多的人則拿著他們的武器,以及所以能用的工具,拚命的砸、挖城牆的根基。


    守城的漢軍,立刻反應過來。


    弓弩手,將火力對準城牆下,不斷的狙殺著敵人,而其他人,則將一口口早就被煮的滾燙,散發著驚人惡臭的金湯湯鍋從城頭直接傾斜倒下。


    早就沸騰的湯汁,當頭淋下來。


    無數正在攀爬的羌人,立刻就慘嚎著跌落下來,像掉餃子一般。


    這種湯汁,不僅僅滾燙,而且,因為其中混雜著許多糞便,在這個時代,屬於不折不扣的生化武器。


    任何人隻要被淋到皮膚,便可能致死!


    故而,即使是許多在城牆下的羌人,也被湯汁的餘波淋到。


    立刻就慘嚎著,在地上打滾。


    與此同時,城頭上,數不清的滾石、檑木,開始被人舉著砸下來。


    範明友站在城頭一角,看著這一切,他的臉因為憤怒而漲紅。


    “黃校尉!您的騎兵還不出擊嗎?”他瞪著眼睛,看著黃霸。


    如今已經是羌人攻城的第三天了。


    過去三日,月氏人和羌人各種,輪番攻城。


    守城的漢軍,拚盡一切,竭盡全力的防守和阻止敵人的進攻。


    護羌校尉的兩千將士與臨時征調的五千民兵,幾乎人人帶傷,個個筋疲力盡。


    而黃霸和他統帥的援兵,卻按兵不動,冷眼旁觀。


    “範校尉,我早就說過了,沒有將軍的命令,我軍是不會出擊的!”黃霸冷著臉,搖頭道:“軍令如山,還請護遼將軍息怒!”


    範明友聽著,氣的肺都要炸掉了!


    他指著城外,大聲吼道:“黃霸!請你睜開眼睛,仔細看看!”


    黃霸看了一眼城外,麵不改色的道:“我看到了……”


    “不就是羌人在試探從澗河向北滲透嗎?”


    從城頭眺望,視線向著澗河兩岸延伸。


    無數羌人,正乘著他們的羊皮筏子,打算渡河繞過令居塞,從澗河滲透進河西內郡。


    其數量多的時候可能有千餘,少也有幾百人。


    看樣子,羌人似乎是打算,利用進攻掩護這些人向北滲透,甚至繞過令居防線。


    但……


    這在黃霸眼中,根本無關緊要。


    因為……


    他冷笑著道:“若令居是這樣好繞開的地方,當初徐公與李公,緣何要在此建塞呢?”


    “將軍久居令居,安能不知令居地理?”


    “獨守驛道,臨河依山,雖敵有千萬人,而不能越之一步!”


    令居所在之地,確實是一個絕佳的節點!


    它前有澗河,背依群山,隻一條道路,從令居延伸到酒泉郡。


    而這一條道路就是漢家的邊牆延伸之所。


    至於其他地方?


    羌人要是可以翻越由雪山組成的高山,那他們就不會被禁錮在西海高原上這麽多年了。


    也正是因此,當初光祿勳徐自為與將軍李息,才會將漢家的河西要塞,從黃河退到這裏。


    故而,黃霸真的是毫不擔心。


    範明友卻是氣的,隻能咬著牙齒,道:“將軍的作為,本官會上稟天子!”


    “請……”黃霸冷臉一笑,無所謂撅了一下嘴唇。


    在漢家為將十餘年,讓黃霸早就明白了一個道理——勝利者永遠不受指責!


    隻要能打贏,無論做什麽事情,都會被原諒,甚至被誇讚。


    反之,做的越多,錯的越多!


    ………………………………


    令居的戰火燃燒之時,天山南麓之下,李陵在做著最後的準備工作。


    他親自帶著人,來到了位於輪台西側的計示水,考察地形,窺探輪台虛實。


    在仔細的偵查了一番後,李陵心裏麵就多少有些底了。


    “輪台城,雖然在西域也算堅城了,但與中國的名城大邑相比,還是遠遠不如啊……”他望著輪台的輪廓,在心裏想著。


    輪台城,城高不足三丈,周長不過十裏,城牆的厚度可能隻有三五尺。


    就不和長安、晉陽、太原這等雄城比了,恐怕老家成紀縣的城牆和防禦都比它強!


    當然,放在這西域,輪台已是一等一的大城市!


    僅僅是守軍,便有一萬多,超過了很多西域國家的總人口。


    城外更有著延綿的粟米田,縱深數十裏。


    城牆有護城河,還有著大量的守城器械。


    從探子們觀察的情況來看,可能還有著床子弩、車弩等重型武器。


    所以,要拿下這個城市,死的人恐怕不會少。


    但……


    對匈奴人來說,這都無所謂了。


    因為打頭陣和充當炮灰的,全部都是仆從國的軍隊。


    這些人死再多,匈


    奴人也不會心疼!


    “明日拂曉,讓龜茲與精絕都尉試探性的進攻一下,看看輪台的防禦……”李陵策馬而走,對著自己的親兵下令說道:“再讓尉黎與焉奢都尉待命,若是可以,爭取兩三天,砸開輪台的城牆!”


    留給匈奴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最多還有個七八天,過了這個窗口,漢朝的援軍就可能大舉趕到。


    作為曾經的大漢將軍,李陵很清楚,與漢軍在邊牆範圍一千裏內展開決戰,哪怕打贏了,也要重傷吐血。


    更何況,先賢憚的目標,從來都不是打贏漢軍主力,而是拿下輪台,至少象征性的拿下來。


    這場戰爭,與其說是為了爭奪西域,倒不如說是為了爭權奪利。


    先賢憚在乎的,隻是那個單於寶座。


    他打輪台,就是為了給其正名,給其樹立威望。


    李陵甚至敢保證,隻要這一仗打完,先賢憚會變得比所有人都乖巧。


    無數對長安的示好、承諾都將出現甚至學著當年的烏維單於,表演一下‘漢天子的好外甥’也不是不可能。


    這也是李陵答應先賢憚的原因之一。


    ……………………………………


    玉門關。


    敦煌郡的最外圍,亦是敦煌郡最重要的軍塞之一。


    其建於山崗之上,扼守著西域和河西走廊之間的咽喉,因為建成後,大量西域的玉石,都是通過此關進入漢境,故名玉門。


    但實際上,在玉門的人,更願意將其稱為‘方城’。


    這是因為,玉門關,乃是一個長方形的城塞。


    城高四丈,牆寬一丈餘,乃是取附近沼澤畔的黃膠土夯築而成,相當的結實、牢固。


    鄭吉站在城頭,遠眺關外,神色肅穆。


    “君候,長安急報……”鄒寄走到他麵前,將一封書信呈遞上去。


    鄭吉接到手裏,打開來一看,眼睛立刻就瞪了起來,然後罵道:“豎子安敢欺我!”


    “將軍何事?”鄒寄問道。


    “車騎將軍張安世,正在趕來的路上”鄭吉咬牙切齒的說道。


    “先不說這個了……”鄭吉鬆開衣襟,道:“事已至此,責問、埋怨都是無用!專心打好輪台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鄒寄點頭拜道:“君候英明!”


    對軍人來說,打贏戰爭,就可以贏得一切。


    其他的事情,真的很少在意。


    一般一個軍人在意其他的事情的時候,基本上也就說明了他其實很失敗!


    隻有弱者和敗者,才會和個怨婦一樣,嘰嘰喳喳個沒玩沒了。


    “陽關那邊,情況如何了?”鄭吉問道。


    “正要稟報將軍,敦煌太守已經親帥郡兵三千,趕赴陽關,與陽關校尉成堯匯合,然後出陽關,進入樓蘭,自樓蘭而北,沿籍端水往援輪台!”鄒寄立刻報告:“除此之外,在昨日,酒泉郡尉伍公已經下令開酒泉武庫、官倉,並發酒泉民夫五千人,起運糧草軍械,最多五日便可以抵達玉門!”


    “太慢了!”鄭吉抬起頭來說道:“告訴陽關,我隻給他們五天時間,五天內必須趕到輪台!”


    “再告訴酒泉的伍嚴明,三天內我就要見到酒泉的糧草軍械,不然軍法從事!”


    “諾!”鄒寄恭身領命。


    “再派人通知居延,讓常惠立刻出兵,向樓蘭挺進,三日後吾要在樓蘭城下見到居延三校尉的兵馬!”


    “唯!”鄒寄再拜而辭。


    鄭吉則繼續看向玉門關外的世界。


    戈壁、黃沙,還有頑強的生存在其中的胡楊、沙柳。


    陽光下的西域,看上去仿佛如同生命的絕地。


    但,鄭吉知道,隻要再向前一百裏,一切都會豁然開朗。


    籍端水與計示水,共同灌溉著浩瀚的蒲昌海。


    圍繞蒲昌海,周圍數百裏,河流潺潺,綠草芬芳,牛羊成群。


    樓蘭人、車師人、蒲類前後諸國,都建國於這一帶。


    從樓蘭往北,越過蒲昌海,就可以看到天山北麓的影子。


    在此山之後,就是匈奴在西域的核心統治地帶,也是天漢年間的天山會戰主戰場。


    而自樓蘭向南,沿計示水與大漠前行,從被匈奴控製的尉犁國以南繞過,就進入了西域地區的另一個綠洲集中之地,而輪台就位於計示水南河的北端,與龜茲相連。


    自輪台而南,就是天山南麓。


    亦是匈奴僮仆都尉所在,日逐王的老巢。


    當初,李廣利伐大宛時,曾親自登臨天山之巔,俯瞰和觀察山後的盆地。


    迄今為止,鄭吉依然記得,李廣利當年曾說過的話:“欲安長城,則不可不得河朔,欲安河朔,則河西不可不守,欲守河西,則張掖為要,至於欲經營西域,斷匈奴右臂,困單於於漠北,則天山必得之,而欲得天山,天山之南,沃野千裏,不可不攻之!”


    迴朝後,李廣利就將這些心得報告天子,並建議立刻發動對天山的戰役。


    可惜,匈奴人的動作比他快!


    第二年,匈奴便在天山南麓,設置僮仆都尉,仿照漢家在西域屯田。


    旋即又在西域設置日逐王,總責西域大小事務。


    為此,且鞮侯單於甚至第一次將其王庭大纛,帶到天山。


    天漢年間的天山會戰的失敗,讓當時的李廣利不得不放棄了急切之間,就將匈奴逐出西域的戰略,轉而將注意力放到居延以北的浚稽山。


    如今,時隔十七八年,將由他鄭吉再次率漢軍主力出擊西域。


    對手則由且鞮侯,變成了其侄子先賢憚以及那位曾經的同僚李陵。


    “這一次,我絕不會再無功而返!”鄭吉在心裏發誓:“吾必取天山,以報天子!”


    自大宛戰爭後,河西軍已經連續不勝了好幾次。


    天山會戰先勝後敗,餘吾水會戰占了便宜後,貪功冒進,導致前功盡棄。


    河西軍必須打出一場勝仗,洗刷之前的恥辱。


    輪台城上前來換崗的士兵們,排著隊走上城樓,和往常一樣,他們向西眺望著龜茲方向的平原。


    此時,東方初白,晨霧將起,能見度並不高,視野也很狹窄。


    但是……


    原野上,卻響起了‘嘎吱、嘎吱’的聲音。


    就像有很多人在推著鹿車,靠近輪台一樣。


    帶隊的隊率,聽著這聲音,立刻道:“快去取銅錘來!”


    事實上,根本不用他吩咐,負責看管銅錘的副官,就已經將被收藏在附近箭樓裏的銅錘取來了。


    隊率接過銅錘,深深的吸了一口氣,將頭從城樓裏探出去,極目遠方,瞪大了眼睛觀察起來。


    隻見遠方,大約十餘裏外的曠野,密密麻麻的人頭,已經在靠攏過來。


    雖然根本看不清楚,也隻能聽到些雜音。


    但,隊率沒有任何猶豫,立刻轉身,拿起銅錘,將那麵懸掛在城牆上的銅鑼敲響。


    《仙木奇緣》


    “咚咚咚……咚咚咚……”


    旋即,輪台塞內,所有閭裏和營區的守門官吏,都敲響了銅鑼。


    無數人從睡夢中驚醒,聽到囉聲,他們立刻睡意全無,馬上就跳起來,穿上自己的衣甲,拿起自己的武器,急匆匆的出門。


    然後,他們在門口,或是遇到了官吏,或是見到了他們的直屬上司。


    在這些人的率領下,整個輪台城,就像一台精密機器一樣,迅速運轉起來。


    擅長守城的弓手、弩手和協助的民夫青壯,都開始上城牆。


    而在城中各地,大量工匠,已經被聚集起來。


    然後,沿著輪台城內城牆,他們開始挖掘土壤,並將一個個空水缸放下去。


    這是為了防止敵人掘地道,掘入城內,或者挖塌城牆。


    而有了這些水缸,任何企圖掘地道攻城的行為,都會被第一時間發現。


    這時,李晟帶著他的親兵,急匆匆的走上城樓。


    他凝視著遠方,聽著那遠方曠野上傳來嘈雜之聲,雖然離得很遠很遠,根本聽不清楚,但是……從這些進入耳朵裏的雜音中,李晟清楚的知道,那是龜茲人和尉黎人的語言。


    “匈奴人看來真的是打算,用仆從軍來填我輪台的溝壑了!”李晟譏諷著道:“李陵終於學精了啊!”


    左右聽著,都是跟著哈哈大笑起來。


    因為曾經,李陵在酒泉和張掖練兵的時候,曾無數次向天子打小報告,檢舉揭發河西將官‘不恤士卒’,將他自己塑造為中下層將士的代言人形象。


    哪怕其去了匈奴,也依然保留著這個人設。


    對下寬厚,對上忠誠,於友有義,於人有情。


    如今,李陵變相的自砸招牌,其他人當然有理由嘲笑了。


    但,嘲笑歸嘲笑。


    局勢的緊迫,卻是人人都知道的。


    “抓緊時間,馬上派斥候向樓蘭方向報告!”李晟鎮定的下令:“記住要多派斥候……”


    “李陵既來,他就絕不會再給我們再次向外派出使者的機會了!”


    圍城就要圍死!


    就要切斷目標內外聯係!


    這是任何一個士兵都能想到的事情,更何況,對手還是李陵!


    那位曾被吹噓成‘古之名將不過如此’的李陵李少卿!


    以其手段,李晟敢打賭,從此刻開始,到常將軍主力趕到以前,輪台一定會變成一座孤島。


    當太陽升起時,李晟就知道,自己的判斷無比正確。


    輪台,真的成為了一個孤島!


    匈奴人從四麵而來,將這座城塞,徹底包圍起來。


    一麵麵旌旗招展,一頂頂大纛如雲。


    龜茲、尉黎、焉奢、精絕等七國國王的王旗,也出現在戰場上。


    “真是不要命了啊!”李晟觀察著自己的敵人,嘴裏嘖嘖嘖的歎著:“舉傾國之兵而來,看來還真是勢在必得!”


    “隻是……自古攻堅,何曾簡單?我這輪台塞,李陵你撼動得了嗎?”


    曆來大戰攻城,哪個沒打個一年半載的?


    更何況,匈奴人素來沒有攻堅武器,來來去去就那麽三板斧。


    李晟閉著眼睛都能想到,無非是蟻附、掘城以及抵近對射,壓製城頭火力。


    但……


    他的輪台要塞,如今擁有十五台床子弩,三十餘台弩車,數十座磚石修建的堅固箭樓。


    城牆高三丈有餘,寬一丈。


    城中的糧草、軍械、飲水,都配備充足,足可夠全城將士食用三月。


    換而言之,這座要塞最起碼可以堅守三個月。


    在這期間,漢軍在樓蘭、玉門和陽關的軍隊,會不斷趕來,並在外圍施加壓力,配合輪台守軍,將匈奴主力拖在這輪台堅城之下。


    待敵人筋疲力盡,西域的冬天會統統成為匈奴的噩夢。


    鄭都護與常將軍將親帥漢軍主力出樓蘭,直趨天山南麓,斷其歸路,將匈奴主力留在這天山以南、蒲昌海以西,計示水以北的區域。


    想到這裏,李晟就不免得意起來。


    然而……


    就在這個時候,匈奴大軍陣中,數十個巨大的木製結構的器械,被無數人牽引著、拖著,從軍陣之中出來。


    李晟看著那些器械,整個人都傻了,良久,他才罵道:“李陵,你這個數典忘祖的叛徒!”


    他知道,那些器械是什麽?


    炮車!


    戰國時期的攻城利器,曾活躍於秦魏、秦趙戰場。


    無數堅城要塞,因其而陷落。


    雖然眼前的這些炮車,無論如何是無法與長安武庫封存的那些炮車相媲美的。


    但……


    它們夠大,夠粗!


    哪怕有些瑕疵,有些問題,恐怕也足以威脅到城頭守軍,特別是守軍的防禦器械。


    李晟再也不能安坐了。


    他攥著拳頭,立刻下令:“快去請材官校尉與強弩校尉來!”


    那些炮車,必須被摧毀!


    而可以做到這一點的,隻有最強大的武器——床子弩!


    ……………………


    李陵的眼睛,始終看著那些需要數百人才能拖動和牽引的炮車。


    在這些炮車,逐漸進入前沿後,他當即下令:“馬上讓龜茲、尉黎的軍隊進攻!”


    “敢無令而撤者……”他冷著臉:“斬!”


    “您的意誌……大王!”一個匈奴貴族立刻受命而去。


    然後,數以千計的龜茲、尉黎軍隊,便抬著各種各樣的攻城器械,密密麻麻的列著隊,向著輪台而來。


    李陵親自策馬上前,觀察戰鬥。


    他需要評估輪台的防禦力量,更需要觀測那些炮車的能力。


    綁!綁!綁!


    伴隨著一聲沉悶的巨響,第一架炮車在數十人拉動下,猛地彈起,將裝載在由藤蔓與皮毛組成的炮勺裏的石頭拋向輪台城的方向。


    啪!


    這塊石頭並沒有飛太遠,可能也就一百五十步左右,就從空中掉下來,砸進了正在向著輪台城牆進攻的龜茲隊伍裏,將兩個倒黴蛋直接砸翻在地。


    李陵看了,神色有些尷尬,但他沒有喪氣,因為炮車就是這樣。


    射程遠近與精度,完全看臉。


    不過,他曾聽聞,秦人曾有一套方法,可以提高炮車的射程與精度。


    可惜,已然失傳了。


    不過,不要緊,反正砸死的也不過是龜茲和尉黎人。


    李陵內心,毫無波瀾可言。


    這一戰,他早就下定決心了!


    一定要快速拿下輪台,然後迅速撤離這個是非之地。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