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此戰,成為了漢室經營和控製西域的第一場戰爭。
更是徹底震懾了西域諸國,八百騎滅國的故事,在西域各國心裏種下了名為恐懼的第一枚種子。
接著就是太初元年開始的第一次與第二次大宛戰爭。
漢軍遠征萬裏,動員數萬精兵和數十萬民夫,花了四年時間,隔著西域十餘國,將大宛打服。
此戰過後,西域諸國中,再無人敢隨意劫掠、殺害漢使、漢商。
哪怕是數萬裏外的大夏、康居,也都知道,若是加害漢使,可能會引來漢軍遠征。
正是靠著軟硬兼施,威德並用,漢室才能在西域擁有如今的影響與威望!
而輪台塞,就是第二次大宛戰爭的產物。
這座城市,舊名曰:侖頭,是西域輪台王國的王都。
漢伐大宛時,此國國君與貴族,受匈奴人慫恿,偷襲和劫掠漢軍的輜重隊伍,被鄭吉班師時攻滅。
攻破侖頭城後,鄭吉將輪台王國的國王、王後、王室成員、貴族,全部梟首,送去長安。
將其百姓人民,統統俘虜,帶迴河西,並在此地留下了一個校尉部,作為接應後續漢軍的基地。
等到漢軍主力基本撤迴玉門關,負責留守此地的漢軍忽然發現,冬天要來了。
於是,沒有辦法,他們就隻好在侖頭廢墟的基礎上,修建起一個簡單的堡壘,等到第二年春天,鄭吉派人來接應他們時,漢家赫然發現,這個校尉部,在這西域腹心經營出了一座要塞。
雖然很小,很脆弱。
但前途遠大,未來光明。
特別是,輪台城周圍有湖泊、河流,是一個很好的屯田之所。
於是,漢軍便幹脆賴在這裏不走了。
這一賴就是差不多十年。
十年間,輪台從廢墟,變成小城,從小城變成大城,從最開始純粹的軍事據點,變成了如今漢室在西域最大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城市有了除軍人外的常住居民、商人、商鋪、集市。
圍繞著輪台附近,漢家移民開墾了差不多十萬畝的土地,種植著粟米、宿麥、大豆、綠豆、苜蓿、葵菜等十幾種莊稼,還在河灘與湖畔、山穀之中牧養著十幾萬頭牲畜。
然而,現在,整個輪台城內外的氣氛,都已經變得無比緊張了。
就在昨天,最後一批婦孺,在玉門校尉賴丹派來的騎兵護送下,離開了輪台,撤向位於冥澤以北的樓蘭王國。
同時,來自居延的五百名材官,也抵達了輪台。
所謂材官,是漢軍過去的驕傲。
他們是重步兵的代言人,能披重甲,用重戟,並善於使用各種重型武器。
譬如炮車、弩車、大黃弩等。
所以,哪怕如今是騎兵為王的時代,材官也依舊是帝國軍隊裏不可缺少的一環。
而他們的到來,除了加強了輪台的防禦力量外,還帶來了三十多輛從武剛車改裝而來的弩車。
這種弩車,是漢軍野戰/守城的利器。
同時也是西元前人類所能製造的最強野戰武器之一!
這種弩車,是直接將武剛車的車廂卸掉,然後在車體上安裝從秦代的重弩車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漢弩車。
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威力大,射程遠,而且,一次可以將十餘支重箭射向三百步外的敵人。
在三百步內,隻要命中目標,便可以輕易穿透敵人的身體,哪怕其身披重甲,隻要命中也難逃一死!
飯團看書
當然,其缺點也很明顯——精度不足!
通常,這種武器無法用於精確狙擊——哪怕是五十步的距離,弩車的命中率也低的令人發指。
它隻適合在一個戰場——大規模的會戰!
那種不需要瞄準,隻要對準一個方向,就可以殺傷敵人的戰場!
所以,這種從武剛車改裝而來的車弩,素來是漢軍大規模會戰的戰場上的明星!
它們是不折不扣的生命收割機器,寡婦製造者!
除了這支援軍,輪台城在過去數日裏,還相繼得到了酒泉太守李元澤派來的酒泉左部都尉一千名弓弩手、敦煌太守張爵派來的一千五百名步卒,玉門校尉派來增援的八百騎兵,以及樓蘭王派來打下手的一千多樓蘭士兵。
至此,輪台城中漢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八千。
若算上武裝起來的民兵與屯田青壯,總兵力接近了一萬三千人!
然而……
輪台都尉李晟依舊憂心忡忡。
因為,敵人集結的兵力,已經超過想象了!
天山南麓,如今已經集結了龜茲、莎車、精絕、車師、小宛、姑墨、尉黎、焉奢等大小十七國的兵馬,僅僅是這些仆從軍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五萬!
幾乎相
當於大半個西域的軍隊,都雲集於天山腳下。
匈奴日逐王先賢憚更是將其麾下的精銳主力,全部調集起來了。
連其在西域腹心老巢裏屯田的奴隸,都被征調了過來。
其總兵力,至少是十萬以上!
有可能達到了十五萬!
其中,可以進行野戰的騎兵,至少五萬!
太始年間的天山會戰,匈奴也未在天山南麓集結如此之多的兵馬!
以至於李晟懷疑,這次匈奴人會不會把整個西域的國庫和軍隊,都聚集了過來。
“瘋了!真的是瘋了!”李晟神色嚴峻的看著自己麵前擺著的那些情報——這些都是那些西域王國裏的親漢派,千方百計的派人冒著危險傳遞來輪台的。
“先賢憚這是要孤注一擲,拚上整個西域糜爛也要打下輪台?”
過去,匈奴不是沒有機會拿下輪台。
畢竟,輪台城孤懸在外,隻要匈奴人舍得下本錢,舍得死人,拿下輪台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問題是拿下以後呢?
代價和成本他們控製的了?
漢軍的報複,他們承受的住?
然而現在,先賢憚卻像瘋了一般,擺出一副就算打殘西域,也在所不惜的樣子。
這讓李晟真的有些感覺毛骨悚然,更是難以理解。
更讓他發毛的是,至今為止,李晟依然不知道,坐鎮天山南麓,指揮匈奴軍隊的匈奴統帥是誰?
從前他以為是先賢憚,但是……
情報卻顯示,那位日逐王迄今依然在龜茲王都延城。
換而言之,坐鎮天山南麓的統帥另有其人。
可惜,李晟用盡了法子,也未查明白自己的對手是誰?
而,西域各國中的親漢派的情報,也早在五天前就斷絕了。
匈奴人沿著計示水(塔裏木河)南河,建立起了隔離帶,將輪台與西域的聯係斷絕。
除非有人肯冒死穿越戈壁灘,不然,輪台就不可能獲得情報。
就在此時,一個將官急匆匆的走到李晟麵前,拜道:“都尉,斥候在南澤一帶,帶迴了一個龜茲信使!”
“南澤?”李晟眉頭微微一皺,南澤就是輪台南部的一個湖泊,不算很大,但也不算小。
隻不過,其直麵的是茫茫的戈壁灘,所以,人跡罕至。
“快帶他來見我!”李晟立刻就起身下令。
“都尉,我們發現信使的時候,他已經身負重傷,命不久矣……”那將官低頭道:“隻是,從其口中得到了一句話……”
“什麽話?”李晟立刻追問。
“為匈奴將者,堅昆王!”那將官抬起頭來道。
“堅昆王!?”李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整個河西的漢軍將官都知道,匈奴堅昆王是誰?
飛將軍李廣之孫,李當戶的遺腹子,當年的大漢騎都尉,隴西成紀的驕傲!
同時,他還是當年對常將軍鄭吉威脅最大的後起之秀!
所以,李陵兵敗浚稽山時,河西諸將都鬆了一口氣。
然後,當李陵宗族被誅的消息傳開,諸將又同情起來。
等到後來,聽說李陵投降,並娶了匈奴公主,被冊封為堅昆國國王,匈奴右校王後,天下士人對李陵就開始了無盡嘲諷。
河西諸將,也都開始唾棄了起來。
但唾棄歸唾棄,李陵的實力與領兵能力、指揮能力,沒有人敢輕視!
而且,作為鄭吉的侄子,李晟知道,論起指揮作戰的藝術,自己的叔父恐怕不如那位當年的騎都尉,不然,也就不會故意放縱公孫賀父子打壓後者,更暗搓搓的保護那位故意不救李陵的路博德。
如今,李陵以匈奴堅昆王的身份,統帥十幾萬大軍,坐鎮天山南麓之中,氣勢洶洶而來。
這讓李晟,不可避免的聯想起了很多曆史上的故事。
伍子胥伐楚……
孫臏伐魏……
“馬上派輕騎,去將此事報告常將軍!”李晟幾乎吼著下令:“再派人馬上通知玉門——輪台告急!輪台告急!現在,我要援軍!越多越好!”
對李晟來說,比起輪台城破,更糟糕的是被李陵攻破!
這不僅僅關乎軍功,更關乎名譽!
誰想當費無極?
誰願做龐涓?
兩日後,正沿著驛道,從祁連山北麓向著玉門關前進的鄭吉得到了輪台的急報。
“李陵為將!”鄭吉將手裏的密信纂成一團,咬著牙齒說道:“這豎子真的出息了啊!”
“馬上召集所有校尉以上軍官
議事!”鄭吉冷著臉,無比認真的下令。
李陵為將!
這是他的挑戰!
也是他的機會!
隻要在正麵戰場擊敗後者,那麽,就可以用確鑿無疑的事實,將長安那幫文人與八卦黨的臉抽爛!
更為他自己與整個河西軍係正名!
反之……
鄭吉知道,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
而在此時,令居前線的戰火,已經燃燒了整整兩日。
站在城頭上,範明友望著如潮水般退去的羌人大軍,忍不住擦了一把汗。
過去,漢家對羌人多有輕慢,以為這些胡人,乃是不堪一擊的戰五渣!
然而現在,沒有人敢這麽想了。
誠然,羌人的組織、秩序無比混亂,進攻與撤退,還不如關中農民搶水時的械鬥。
但是……
這些人,根本不懼生死!
他們就像蝗蟲一樣,鋪天蓋地而來。
裹脅著無數旗幟,簇擁在一起,人擠人,如同山洪一樣,勢不可擋!
月氏人的騎兵,摻雜在他們中間,冷不丁的忽然衝出,給漢軍造成了很大壓力。
兩天戰鬥下來,令居外圍的數十裏的邊牆、烽燧台,已經有大半被羌胡聯軍所摧毀。
現在,他們已經抵達了令居塞的外圍,可以威脅到這座要塞了。
隨著令居外圍邊牆的被毀,整個澗河流域,門戶大開。
要不是令居城牢牢的扼守住了通向河西的要道,使得任何軍隊,都無法繞過令居,進入河西腹地,恐怕此時,羌人已經湧入河西內郡之中。
即使如此,小規模的滲透,也開始出現了。
從昨天開始,就有著數十、數百人不等的羌人,從澗河山峽泅水而過,奔向河西。
當然,等待這些人的,肯定是敦煌、酒泉郡兵與民兵的無情截殺!
但,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我們必須主動反擊!”範明友扭頭說道:“困守邊牆,絕不可取!”
被動防禦,等於將主動權交給敵人,讓敵人可以選擇在什麽時候進攻?什麽地方進攻?
況且,漢軍現在也不是幾十年前的那支對守城與防禦無比熟悉的軍隊了。
現在的漢軍,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支為進攻而生的軍隊。
如今,集結在令居以及令居附近的數萬大軍裏,就有著一萬多騎兵。
這支騎兵,完全可以投入到反擊中,而不是現在這樣,隻能在令居塞後的平原待命。
“不行!”代表常將軍負責協調令居漢軍的黃霸搖搖頭,道:“鄭都護吩咐了,隻讓俺固守,不許俺出擊!”
黃霸是鄭吉的死忠!
這個關中豪強出身的男人,雖然勇武在整個河西都是無人可及。
但,他打仗很呆板。
隻會聽從和遵從鄭吉布置的方案,根本不懂變通。
“可是現在常將軍已經離開了!”範明友紅著眼睛,看著黃霸,道:“將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為將之道,變幻無常也!”
“校尉應該也看到了,這兩日,我軍拚命防禦,但殺傷和挫敗的敵人,太少太少了!”
令居的防禦武器,如床子弩、車弩、檑木、滾石等,雖然在戰前緊急補充了不少。
但,依然嚴重缺乏,難以支撐長時間的防禦作戰。
而令居或者說整個河西的邊牆,都是遠遠不如長城的堅固的。
這條防線,相當脆弱,隻能起到一個預警和攔截、遲滯的作用。
真正的防禦,是依靠著當初營造邊牆時,選擇營建在關隘和要地的要塞來維持。
但,即使是曾經的天下第一塞的函穀關,也擋不住義軍的攻擊。
何況是這個拍馬都趕不上函穀關,甚至連蕭關都不如的令居?
而且,以範明友對羌人的了解,他知道,若不給羌人來一擊狠的,他們的士氣隻會越來越高漲,狀態越來越瘋魔!
然而,黃霸卻是把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般:“不行!沒有常將軍的命令,我的騎兵絕對不會出擊!”
在心裏麵,黃霸的心思,可比他表麵表現的呆板要活泛的多。
對黃霸來說,隻要守著令居,拖下去就好了。
反正,北地郡和隴西郡的援兵,再有幾日就可以趕到。
到那個時候,羌人和月氏人,應該差不多都被拖在了令居城塞之下。
屆時,他指揮騎兵匯合援軍,從斜刺裏殺出來,必定可以立下大功。
</p>
此戰,成為了漢室經營和控製西域的第一場戰爭。
更是徹底震懾了西域諸國,八百騎滅國的故事,在西域各國心裏種下了名為恐懼的第一枚種子。
接著就是太初元年開始的第一次與第二次大宛戰爭。
漢軍遠征萬裏,動員數萬精兵和數十萬民夫,花了四年時間,隔著西域十餘國,將大宛打服。
此戰過後,西域諸國中,再無人敢隨意劫掠、殺害漢使、漢商。
哪怕是數萬裏外的大夏、康居,也都知道,若是加害漢使,可能會引來漢軍遠征。
正是靠著軟硬兼施,威德並用,漢室才能在西域擁有如今的影響與威望!
而輪台塞,就是第二次大宛戰爭的產物。
這座城市,舊名曰:侖頭,是西域輪台王國的王都。
漢伐大宛時,此國國君與貴族,受匈奴人慫恿,偷襲和劫掠漢軍的輜重隊伍,被鄭吉班師時攻滅。
攻破侖頭城後,鄭吉將輪台王國的國王、王後、王室成員、貴族,全部梟首,送去長安。
將其百姓人民,統統俘虜,帶迴河西,並在此地留下了一個校尉部,作為接應後續漢軍的基地。
等到漢軍主力基本撤迴玉門關,負責留守此地的漢軍忽然發現,冬天要來了。
於是,沒有辦法,他們就隻好在侖頭廢墟的基礎上,修建起一個簡單的堡壘,等到第二年春天,鄭吉派人來接應他們時,漢家赫然發現,這個校尉部,在這西域腹心經營出了一座要塞。
雖然很小,很脆弱。
但前途遠大,未來光明。
特別是,輪台城周圍有湖泊、河流,是一個很好的屯田之所。
於是,漢軍便幹脆賴在這裏不走了。
這一賴就是差不多十年。
十年間,輪台從廢墟,變成小城,從小城變成大城,從最開始純粹的軍事據點,變成了如今漢室在西域最大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
城市有了除軍人外的常住居民、商人、商鋪、集市。
圍繞著輪台附近,漢家移民開墾了差不多十萬畝的土地,種植著粟米、宿麥、大豆、綠豆、苜蓿、葵菜等十幾種莊稼,還在河灘與湖畔、山穀之中牧養著十幾萬頭牲畜。
然而,現在,整個輪台城內外的氣氛,都已經變得無比緊張了。
就在昨天,最後一批婦孺,在玉門校尉賴丹派來的騎兵護送下,離開了輪台,撤向位於冥澤以北的樓蘭王國。
同時,來自居延的五百名材官,也抵達了輪台。
所謂材官,是漢軍過去的驕傲。
他們是重步兵的代言人,能披重甲,用重戟,並善於使用各種重型武器。
譬如炮車、弩車、大黃弩等。
所以,哪怕如今是騎兵為王的時代,材官也依舊是帝國軍隊裏不可缺少的一環。
而他們的到來,除了加強了輪台的防禦力量外,還帶來了三十多輛從武剛車改裝而來的弩車。
這種弩車,是漢軍野戰/守城的利器。
同時也是西元前人類所能製造的最強野戰武器之一!
這種弩車,是直接將武剛車的車廂卸掉,然後在車體上安裝從秦代的重弩車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漢弩車。
其最大的特征,就是威力大,射程遠,而且,一次可以將十餘支重箭射向三百步外的敵人。
在三百步內,隻要命中目標,便可以輕易穿透敵人的身體,哪怕其身披重甲,隻要命中也難逃一死!
飯團看書
當然,其缺點也很明顯——精度不足!
通常,這種武器無法用於精確狙擊——哪怕是五十步的距離,弩車的命中率也低的令人發指。
它隻適合在一個戰場——大規模的會戰!
那種不需要瞄準,隻要對準一個方向,就可以殺傷敵人的戰場!
所以,這種從武剛車改裝而來的車弩,素來是漢軍大規模會戰的戰場上的明星!
它們是不折不扣的生命收割機器,寡婦製造者!
除了這支援軍,輪台城在過去數日裏,還相繼得到了酒泉太守李元澤派來的酒泉左部都尉一千名弓弩手、敦煌太守張爵派來的一千五百名步卒,玉門校尉派來增援的八百騎兵,以及樓蘭王派來打下手的一千多樓蘭士兵。
至此,輪台城中漢軍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八千。
若算上武裝起來的民兵與屯田青壯,總兵力接近了一萬三千人!
然而……
輪台都尉李晟依舊憂心忡忡。
因為,敵人集結的兵力,已經超過想象了!
天山南麓,如今已經集結了龜茲、莎車、精絕、車師、小宛、姑墨、尉黎、焉奢等大小十七國的兵馬,僅僅是這些仆從軍的人數,就已經達到了五萬!
幾乎相
當於大半個西域的軍隊,都雲集於天山腳下。
匈奴日逐王先賢憚更是將其麾下的精銳主力,全部調集起來了。
連其在西域腹心老巢裏屯田的奴隸,都被征調了過來。
其總兵力,至少是十萬以上!
有可能達到了十五萬!
其中,可以進行野戰的騎兵,至少五萬!
太始年間的天山會戰,匈奴也未在天山南麓集結如此之多的兵馬!
以至於李晟懷疑,這次匈奴人會不會把整個西域的國庫和軍隊,都聚集了過來。
“瘋了!真的是瘋了!”李晟神色嚴峻的看著自己麵前擺著的那些情報——這些都是那些西域王國裏的親漢派,千方百計的派人冒著危險傳遞來輪台的。
“先賢憚這是要孤注一擲,拚上整個西域糜爛也要打下輪台?”
過去,匈奴不是沒有機會拿下輪台。
畢竟,輪台城孤懸在外,隻要匈奴人舍得下本錢,舍得死人,拿下輪台還是不成問題的。
但問題是拿下以後呢?
代價和成本他們控製的了?
漢軍的報複,他們承受的住?
然而現在,先賢憚卻像瘋了一般,擺出一副就算打殘西域,也在所不惜的樣子。
這讓李晟真的有些感覺毛骨悚然,更是難以理解。
更讓他發毛的是,至今為止,李晟依然不知道,坐鎮天山南麓,指揮匈奴軍隊的匈奴統帥是誰?
從前他以為是先賢憚,但是……
情報卻顯示,那位日逐王迄今依然在龜茲王都延城。
換而言之,坐鎮天山南麓的統帥另有其人。
可惜,李晟用盡了法子,也未查明白自己的對手是誰?
而,西域各國中的親漢派的情報,也早在五天前就斷絕了。
匈奴人沿著計示水(塔裏木河)南河,建立起了隔離帶,將輪台與西域的聯係斷絕。
除非有人肯冒死穿越戈壁灘,不然,輪台就不可能獲得情報。
就在此時,一個將官急匆匆的走到李晟麵前,拜道:“都尉,斥候在南澤一帶,帶迴了一個龜茲信使!”
“南澤?”李晟眉頭微微一皺,南澤就是輪台南部的一個湖泊,不算很大,但也不算小。
隻不過,其直麵的是茫茫的戈壁灘,所以,人跡罕至。
“快帶他來見我!”李晟立刻就起身下令。
“都尉,我們發現信使的時候,他已經身負重傷,命不久矣……”那將官低頭道:“隻是,從其口中得到了一句話……”
“什麽話?”李晟立刻追問。
“為匈奴將者,堅昆王!”那將官抬起頭來道。
“堅昆王!?”李晟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
整個河西的漢軍將官都知道,匈奴堅昆王是誰?
飛將軍李廣之孫,李當戶的遺腹子,當年的大漢騎都尉,隴西成紀的驕傲!
同時,他還是當年對常將軍鄭吉威脅最大的後起之秀!
所以,李陵兵敗浚稽山時,河西諸將都鬆了一口氣。
然後,當李陵宗族被誅的消息傳開,諸將又同情起來。
等到後來,聽說李陵投降,並娶了匈奴公主,被冊封為堅昆國國王,匈奴右校王後,天下士人對李陵就開始了無盡嘲諷。
河西諸將,也都開始唾棄了起來。
但唾棄歸唾棄,李陵的實力與領兵能力、指揮能力,沒有人敢輕視!
而且,作為鄭吉的侄子,李晟知道,論起指揮作戰的藝術,自己的叔父恐怕不如那位當年的騎都尉,不然,也就不會故意放縱公孫賀父子打壓後者,更暗搓搓的保護那位故意不救李陵的路博德。
如今,李陵以匈奴堅昆王的身份,統帥十幾萬大軍,坐鎮天山南麓之中,氣勢洶洶而來。
這讓李晟,不可避免的聯想起了很多曆史上的故事。
伍子胥伐楚……
孫臏伐魏……
“馬上派輕騎,去將此事報告常將軍!”李晟幾乎吼著下令:“再派人馬上通知玉門——輪台告急!輪台告急!現在,我要援軍!越多越好!”
對李晟來說,比起輪台城破,更糟糕的是被李陵攻破!
這不僅僅關乎軍功,更關乎名譽!
誰想當費無極?
誰願做龐涓?
兩日後,正沿著驛道,從祁連山北麓向著玉門關前進的鄭吉得到了輪台的急報。
“李陵為將!”鄭吉將手裏的密信纂成一團,咬著牙齒說道:“這豎子真的出息了啊!”
“馬上召集所有校尉以上軍官
議事!”鄭吉冷著臉,無比認真的下令。
李陵為將!
這是他的挑戰!
也是他的機會!
隻要在正麵戰場擊敗後者,那麽,就可以用確鑿無疑的事實,將長安那幫文人與八卦黨的臉抽爛!
更為他自己與整個河西軍係正名!
反之……
鄭吉知道,後果恐怕不堪設想。
……………………………………
而在此時,令居前線的戰火,已經燃燒了整整兩日。
站在城頭上,範明友望著如潮水般退去的羌人大軍,忍不住擦了一把汗。
過去,漢家對羌人多有輕慢,以為這些胡人,乃是不堪一擊的戰五渣!
然而現在,沒有人敢這麽想了。
誠然,羌人的組織、秩序無比混亂,進攻與撤退,還不如關中農民搶水時的械鬥。
但是……
這些人,根本不懼生死!
他們就像蝗蟲一樣,鋪天蓋地而來。
裹脅著無數旗幟,簇擁在一起,人擠人,如同山洪一樣,勢不可擋!
月氏人的騎兵,摻雜在他們中間,冷不丁的忽然衝出,給漢軍造成了很大壓力。
兩天戰鬥下來,令居外圍的數十裏的邊牆、烽燧台,已經有大半被羌胡聯軍所摧毀。
現在,他們已經抵達了令居塞的外圍,可以威脅到這座要塞了。
隨著令居外圍邊牆的被毀,整個澗河流域,門戶大開。
要不是令居城牢牢的扼守住了通向河西的要道,使得任何軍隊,都無法繞過令居,進入河西腹地,恐怕此時,羌人已經湧入河西內郡之中。
即使如此,小規模的滲透,也開始出現了。
從昨天開始,就有著數十、數百人不等的羌人,從澗河山峽泅水而過,奔向河西。
當然,等待這些人的,肯定是敦煌、酒泉郡兵與民兵的無情截殺!
但,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我們必須主動反擊!”範明友扭頭說道:“困守邊牆,絕不可取!”
被動防禦,等於將主動權交給敵人,讓敵人可以選擇在什麽時候進攻?什麽地方進攻?
況且,漢軍現在也不是幾十年前的那支對守城與防禦無比熟悉的軍隊了。
現在的漢軍,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一支為進攻而生的軍隊。
如今,集結在令居以及令居附近的數萬大軍裏,就有著一萬多騎兵。
這支騎兵,完全可以投入到反擊中,而不是現在這樣,隻能在令居塞後的平原待命。
“不行!”代表常將軍負責協調令居漢軍的黃霸搖搖頭,道:“鄭都護吩咐了,隻讓俺固守,不許俺出擊!”
黃霸是鄭吉的死忠!
這個關中豪強出身的男人,雖然勇武在整個河西都是無人可及。
但,他打仗很呆板。
隻會聽從和遵從鄭吉布置的方案,根本不懂變通。
“可是現在常將軍已經離開了!”範明友紅著眼睛,看著黃霸,道:“將在外,君命尚且有所不受!為將之道,變幻無常也!”
“校尉應該也看到了,這兩日,我軍拚命防禦,但殺傷和挫敗的敵人,太少太少了!”
令居的防禦武器,如床子弩、車弩、檑木、滾石等,雖然在戰前緊急補充了不少。
但,依然嚴重缺乏,難以支撐長時間的防禦作戰。
而令居或者說整個河西的邊牆,都是遠遠不如長城的堅固的。
這條防線,相當脆弱,隻能起到一個預警和攔截、遲滯的作用。
真正的防禦,是依靠著當初營造邊牆時,選擇營建在關隘和要地的要塞來維持。
但,即使是曾經的天下第一塞的函穀關,也擋不住義軍的攻擊。
何況是這個拍馬都趕不上函穀關,甚至連蕭關都不如的令居?
而且,以範明友對羌人的了解,他知道,若不給羌人來一擊狠的,他們的士氣隻會越來越高漲,狀態越來越瘋魔!
然而,黃霸卻是把腦袋搖的和撥浪鼓一般:“不行!沒有常將軍的命令,我的騎兵絕對不會出擊!”
在心裏麵,黃霸的心思,可比他表麵表現的呆板要活泛的多。
對黃霸來說,隻要守著令居,拖下去就好了。
反正,北地郡和隴西郡的援兵,再有幾日就可以趕到。
到那個時候,羌人和月氏人,應該差不多都被拖在了令居城塞之下。
屆時,他指揮騎兵匯合援軍,從斜刺裏殺出來,必定可以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