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安排完少府的工作任務之後,劉詢將目光投向了執金吾趙充國,之前廢黜劉賀之時,能夠如此順利,就是獲得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武庫的歸屬權。而兩漢甚至到曹魏,曆代叛亂成功者,都是因為占領了武庫,奪取軍械裝備。


    司馬懿的高平陵之變,也是趁曹爽外出祭祖,司馬懿趁機奪取了武庫,方才一戰而功成。


    執金吾秩為中二千石﹐有兩丞及候﹑司馬﹑千人。屬官有中壘﹑寺互﹑武庫﹑都船四令﹑丞。又式道﹑左右中候及京輔都尉﹐也與執金吾有相屬關係。


    武庫為製造和貯存兵器的機構。中壘﹑寺互﹑都船之下皆有監獄。景帝時﹐中尉郅都曾拘捕有罪的臨江王。主管武器及典司刑獄﹐也是執金吾的一項職責。


    武庫中常年有十萬大軍的滿編甲胄武器,隻要掌握了武庫,也就控製住了長安,所以趙充國的執金吾更加是重中之重,況且執金吾還掌控了整個漢家天子的情報係統,長安城的風吹草動,都逃不過執金吾的眼睛,所以執金吾非天子親信不可擔任。


    執金吾緹綺二百人,持戟五百二十人,輿服導從,光滿道路,群僚之中,期摟壯矣。”光武帝微時,有“仕宦當作執金吾”之語,原因即在羨其威儀。


    執金吾一詞命名之意有三說。其一,應劭謂:“吾者,禦也。掌金鉗,以禦非常。”其二,顏師古謂:“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上二說均見《漢書·百官公卿表》注。其三,《古今注》則謂金吾係兩端塗金的銅棒,此官出行執之,作為權仗。禦史大夫、司隸大夫亦可執此棒。禦史、校尉、守、令、都尉所執,則以木為“吾”。


    而且,曆代執金吾還掌控著反漢份子的逮捕審理,在漢室,執金吾以及前身的中尉就像一柄高懸的利劍,懸在大漢帝國貴族,士大夫的頭上,讓他們坐立不安。


    這並不是說執金吾不講律法,在執金吾的麵前,眾生平等,一切被逮捕進來的官員和貴族,都是一樣的平等的被詢問,鞭打,被折磨,發生在廷尉的死灰複燃,在執金吾的監獄中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曆代執金吾都是兇名遠播,足以讓所有人膽戰心驚。


    致都,鹹宣,寧成,王莽,王溫舒等等。


    哪個不是讓人聞者傷心,見者流血,哪怕到現在也是讓人聞風喪膽,恐懼不已。


    每一代執金吾手中,都沾滿了大漢帝國商人,地方豪強,貴族,官員,甚至皇族成員的鮮血。


    但大漢帝國的曆代天子,是鼎力支持執金吾的,也不會同情和生出一絲的憐憫之心,因為能讓執金吾逮捕的人,都是無惡不作的渣渣。


    大漢社會秩序的踐踏者,法律的違反者,道德良知的敵人。


    他們不是在地方上魚肉百姓,欺男霸女,被執金吾緹騎逮捕關進監獄,要不就是些閑的蛋疼的貴族子弟,挑戰漢律,借著父祖的名頭,肆意妄為,隨便殘殺百姓。


    而對待這些人,不管是大漢高層還是執金吾,都認為應該將這些人殺光光。


    劉詢想到這裏才慢慢開口說道:“執金吾不日就要出長安,替朕去東南看看,到底是怎樣的混亂?禦史中丞也會同你一同前往,執金吾你要探清東南三州到底是因何而亂,之後坐鎮東南,徹底解決東南的問題!”


    地方郡國出現大變,長安就會派出重臣去解決,這已經是慣例了,而像東南聚集了上百萬的流民,地方吏治也一定崩壞,所以執金吾前去會起到巨大的震懾作用。


    “喏!”執金吾趙充國與禦史中丞王吉共同拜道


    劉詢接著說道:“丞相”


    聽到天子的召喚,霍光立馬起身答道:“老臣在!”


    “朕打算準備移民百姓,到遼東,河西,朝鮮,授百姓之田,之前丞相組織關中餘子前去河西耕種就是很好的先例,而此次前去耕荒均按高皇帝授田令執行,如民眾多開墾土地按照商君開墾令處置!”


    “此事以丞相為主!”劉詢站起身來看著霍光道:“朕意欲以高皇帝二年和十二年授田令為基礎,將遼東、遼西、朝鮮,河西等無主之地。授予天下願遷百姓,成像與禦史大夫加上尚書令要盡快拿出方案,在朔望朝供群臣討論!”


    漢初,天下凋敝,劉邦於是頒布授田令。根據秦製,以百姓爵位等級。進行授田。


    當時,最低標準的授田基礎是每戶一百畝。


    於是逃亡民眾紛紛從深山老林走出來。漢室的社會經濟迅速恢複。


    而這授田令是漢室政權之所以能坐穩天下的根基!


    在漢室最初的三十幾年裏,漢室大規模的對地方百姓進行授田,鼓勵生產,甚至發放種子農具。


    天下百姓都感恩劉氏,得到了占據人口最大成分的農民的堅定支持後,什麽韓信彭越英布盧綰統統都成了草雞走狗。


    諸呂亂政,諸侯大臣滅亡呂氏時,周勃行令全軍:為呂氏右袒,劉氏左袒。


    幾乎所有的士卒都殺死了親呂的軍官。左袒振臂為劉氏而戰。


    隻是,最近三十幾年,隨著天下人口迅速增長,中原與關中的土地再不富裕,漢室已經十幾年沒有授田過了。


    與之相反的是,地方上的無地農民和失地農民開始出現。


    關中更是成了高利貸商人們的狂歡之所。


    貧者無立錐之地,富者阡陌連野的現象越來越多。


    在這樣的背景下,晁錯喊出了‘黃金珠玉,寒不能衣。饑不能食’的貴粟論,諸子百家也各自發出了針砭時政的聲音,其中甚至不乏恢複井田製的唿聲。


    “喏,臣等遵旨”霍光與魏相領命道


    霍光接著問道:“臣等愚昧,不及陛下遠見,移民之事該如何處理?”


    “朕,有一定計劃,還需要細細整理,韓卿將計劃交給丞相!”劉詢對霍光說道


    霍光恭敬的接過那個本子,退迴坐位,翻開來仔細閱讀。


    越看,霍光心中就越驚訝。


    本子上對於移民遼東遼西以及朝鮮的計劃和安排,幾乎做到了事無巨細。


    提出來的想法和方略,看上去也讓人感覺非常可行。


    隻是……


    霍光放下那本計劃書,對劉詢躬身問道:“陛下,臣有一問:依此方略,所有移民,在初期皆實行軍管,以仕伍部曲編組,號為:屯墾軍,那這屯墾軍,歸屬何司,受命何人?”


    “自然是歸屬於丞相府,受命於朕,屯墾軍所有軍官,皆由退役士卒擔任!”劉詢答道。


    這個移民計劃,劉詢與自己的貼身幕僚韓增了商討了將近一個月之久,所有的細節都反複商討過。


    整個計劃,是劉詢借鑒了後世米帝的宅地法案、天朝的建設兵團以及中國曆史上的府兵製度,取其長處擬定而成。


    按照計劃,所有移民,全部以類似天朝建設兵團的形勢,集體開墾,集體耕種,集體居住。


    開墾的土地,在耕種五年後,才能歸屬耕種者。


    同時,移民們可以在屯墾軍的編製下,合法擁有包括強弩在內多數漢室製式武器,他們每月都需要按時訓練,遇到戰爭,他們要自備武器鎧甲,在朝廷的命令下,奔赴前線。


    這是目前條件下東北和朝鮮地區最好的移民選擇。


    因為,假如沒有集體的力量來保護和相互幫助,移民們很難度過東北地區嚴峻的寒冬。


    而且,遼東、遼西、朝鮮,河西都是中國新得土地,遼東、遼西納入中國統治不過兩三百年,而朝鮮更是剛剛入手。


    移民們過去,幾乎所有的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沒有集體的力量,僅靠個人,無疑會非常艱難。


    當然,為了避免出現類似明朝的衛所製度發展到後期的悲劇,劉徹規定,每一個屯墾軍,都有十年的限製,十年之後,解散屯墾軍,化軍為民,同時,地方官員擁有對屯墾軍的管轄和治理權力。


    而且,屯墾軍的所有軍官不允許在軍中占有任何土地。


    作為補償,當屯墾軍解散後,所有屯墾軍官可以選擇迴鄉擔任亭長、廧夫或者縣衙的官差乃至於縣尉等官,或者可以全家移民關中。


    隻是響應的,這個移民計劃的投資也是很大的。


    不同於過去的授田,官府把土地和田宅交割給農民,就可以等到收賦稅了。


    屯墾軍在最開始的一兩年,幾乎就完全是漢室自己出錢在搞。


    移民們路上的開銷,遞到目標後開墾土地、營造堡壘和村莊的經費,幾乎都要朝廷支出。


    以計劃中目標第一期十萬移民每人五千錢的經費計算,那就是五萬萬錢,相當於漢室一年財政收入的一成。


    而且,當第一期移民在度過第一年的適應期,整個政策被證明確實可行後,緊隨而來的,將會是多大十五期,跨度十幾年,總數多達百餘萬的龐大移民計劃。


    倘若所有移民都要朝廷來負擔支出。


    這國庫根本撐不住!


    但是……


    當劉詢說出,所有屯墾軍都歸丞相府指導,而且,計劃書中明確提出,所有軍官都由退役士卒擔任後,且屯墾軍十年到期後解散時,軍官們可以按照各自職位大小和功績迴鄉擔任基層官員或者遷居長安這樣的優惠。


    霍光就知道,這個計劃,他不支持,也得支持,支持了還要支持!


    答案很簡單。


    霍光隻要敢否決這個計劃,明天,聽到風聲的關中無地農民和退役士卒就敢去尚冠裏的博望侯府堵他霍光家的大門。


    尤其是關中農民,那可是連天子都敢罵的主!


    霍光苦笑一聲,他知道,自己這是跳進了天子挖的坑裏了。


    再想想之前王道那麽輕易就道出了天子召見他的意圖的話語。


    霍光哪裏還不明白,天子這是在拿著移民計劃,逼他同意鹽鐵官營。


    “陛下果然是聖天子啊!”霍光苦笑一聲:“難怪許多人都說,劉氏子孫無昏聵之人啊!”


    但他能怎麽樣?


    作為軍方大佬,且有著濃厚軍方背景的丞相,霍光不能也不可能拒絕屯墾移民軍這樣對軍隊帶有明顯善意和好處的計劃。


    除非,他霍光願意自絕於軍隊,霍家子子孫孫都不再入伍,不再統軍!


    不止如此,他霍光還要背上全天下百姓的謾罵!


    漢室百姓,盼望授田,如大旱的莊稼渴望雨水滋潤一樣。


    授田,是天下無數失地農民和貧困百姓心中念念不忘的美好事物。


    在漢室,天子沒有提出授田,那就罷了。


    但天子若提出授田,而因為臣下反對,導致無法授田,那全天下的怨望就全部都要集中到那個臣子身上了。


    沒有人能抵擋住全天下的怨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劉病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微笑卡夫卡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微笑卡夫卡並收藏我是劉病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