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清平城的官員被押送進京。
和江潯一起在大理寺等著的,是張禦史,
他已得了聖上的旨意,今日手持調令,要將人帶走。
這時候,車上的人陸陸續續下來。
為首的是個高瘦的中年男子,瞧著四十出頭的模樣,臉頰消瘦,顴骨微微凸起,神情冷峻銳利到甚至透出一絲刻薄。
張禦史走上前去,邁步時低聲說道:“江大人,莫忘了,你如今無權參與此案。”
江潯眉頭一擰,到底沒讓張禦史難做,站在原地不曾動彈。
他猜測,那位中年男子就是清平城的府尹衛永年。
後頭依次是府丞、推官、通判。
這時候,隻見張禦史揮了揮手,示意他們登上禦史台的馬車。
衛永年很是配合,聞言朝前走去,路過張禦史身旁時,卻見張禦史開口同他說了幾句什麽。
衛永年因此腳步一頓,緩緩扭過頭來,目光如炬,徑直落在了江潯身上。
他就那般靜靜地凝視著江潯,目光中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麵上冷意凜然。
江潯見狀鄭重了神色,迴望過去。
片刻沉默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衛永年那向來緊抿的嘴角竟微微一彎,仿若堅冰乍裂,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久仰,江大人——”
他這般無聲說了句,隨即衝江潯輕輕點了頭,而後毫不猶豫登上馬車,衣袂在空中劃過一道利落的弧線。
張禦史一直等到清平城的官員都上了馬車,這才瞥了眼江潯,而後轉身離去。
江潯站在原地望了許久,謝輝見江潯神色如此凝肅,不由低喚了一聲:“大人?”
江潯迴過神來,低聲囑咐道:“謝輝,可以準備結案了,到時我的人會來接走那對祖孫,送他們迴鄉。”
“啊?”
這話頭開得猝不及防,倒叫謝輝怔了片刻才反應過來。
他撓了撓頭,“大人,這案......如何結?”
江潯看向張禦史離去的方向,沉聲道:“晚些時候,張禦史會將證據送來的。”
因為,衛永年會認下此案,遵守承諾,讓祖孫二人平安返鄉。
————
接下來幾日,朝堂動蕩不安,人人自危。
據說禦史台這次卯足了勁,幾乎將吏部翻了個底朝天。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聖上竟在張獻的“攛掇”下下了旨,讓崔尚書這些時日就宿在吏部,全力配合禦史台。
如此一來,倒像是.......將崔尚書軟禁在了吏部似的。
就這般一連過了幾日,眾人便漸漸嗅出不尋常來了。
都說此番禦史台接手,查的是帝師結黨營私一事,怎的到頭來瞧著,倒像是在查吏部,查崔尚書?
再想到聖上與帝師數十年的師生情誼,眾人一琢磨,隱隱覺得,這怕不是聖上與帝師聯手設的局吧?
他們就說嘛,帝師無論為人還是做官都是有口皆碑的,哪能結黨營私呢?
崔家......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偏這時候,禦史台傳聖上的旨意,出了個懸賞之策,又設了密奏匣子,鼓勵諸官員舉發結黨營私之情狀及實據,一旦查證屬實,更可獲賞。
一時之間,又是人心浮動。
後宮,淑妃終於還是坐不住了。
她仔細梳洗了一番,拎上盛帝愛喝的羊羹,尋到了養心殿。
福順就守在外頭,遠遠瞧見淑妃的身影,便朝內通稟了一聲。
殿內傳來盛帝沉沉的聲音:“不見。”
福順聞言麵上並未有意外之色,輕應了聲,便上前去迎淑妃,笑著道:
“娘娘,聖上正在小憩。”
淑妃聞言麵色微變。
前幾日沈嘉歲麵聖後全身而退時,她便隱隱覺得不妙了,爹卻傳信來,要她稍安勿躁。
這幾日風言風語甚囂塵上,爹又吃住都在吏部,消息竟怎麽也傳不了了。
如今聖上又拒見她,豈不是坐實了,此番就是和藺老做戲,要打殺了他們崔家嗎?
“聖上,臣妾有要事求見!”
思及此,淑妃登時越過福順公公,揚聲喚了句。
“娘娘,低聲些。”
福順急忙出言阻攔,瞧著雖驚慌,實則已見怪不怪。
這前朝後宮從來是分不開的。
他跟在聖上身邊這麽多年,都不知見過多少後妃為了母家到這養心殿外求情了。
淑妃聞言神色驀地一沉,冷冷瞥了福順一眼。
福順微一瑟縮,卻仍攔在前頭。
淑妃見狀冷笑一聲,目光投向緊閉的殿門,眼底溢出一抹譏諷之色。
真真是“狡兔死,走狗烹”,當初若沒有她崔家的鼎力相助,他如何能坐上這個位置?
到頭來失信在前,過河拆橋在後,一點兒活路也不肯給她崔家留!
“聖上,臣妾突然想起一樁陳年舊聞,事涉先皇後,實在不吐不快,是否就在這殿外稟於聖上?”
福順聞言驀地抬眸,這會兒,麵上倒真真切切閃過了一抹驚愕。
淑妃娘娘可別......
下一刻,養心殿內便傳來了盛帝幽幽沉沉的聲音:“進來。”
淑妃心裏頭隻覺諷刺得很,她就知道這句話一定奏效。
眼看福順又揚起笑臉來請她,淑妃暗哼一聲,冷冷地將手中的食盒塞到了福順手裏。
這個節骨眼兒,聖上怕是不敢喝她送的東西,索性拿去喂狗!
她理了理雲鬢,抬步朝裏走去,也不必旁人伺候,徑直推開了殿門。
殿內,盛帝手裏捧著本書,就躺在平日那個搖椅上,正吱呀吱呀地晃著,瞧著愜意得很。
淑妃緩緩唿出一口氣,麵上複見嬌柔之色,蓮步輕移,半蹲在了盛帝身旁。
“聖上,非要如此才肯見妾身嗎?”
盛帝的目光從書卷上移開,輕輕瞥了淑妃一眼,卻驚得淑妃渾身一顫,險些失態跌坐在地。
那道目光冰冷刺骨,似裹著三九寒冬的霜雪,滿是森寒與絕情。
“淑妃,你該知曉——何為禍從口出。”
盛帝說著,雙臂一撐,從搖椅上坐了起來。
淑妃麵色微微發白,但一想到還在吏部的父親,想到崔家那一大家子,她咬了咬唇,依舊軟聲道:
“聖上,臣妾知錯了。”
“近日來謠言四起,臣妾實難心安,聖上又避而不見,臣妾才出此下策。”
淑妃說著長睫微抬,眸含水光地望著盛帝。
盛帝卻神色平淡,居高臨下看了淑妃一眼,忽而沉聲問道:
“淑妃,父與子隻能擇其一,你會怎麽選?”
和江潯一起在大理寺等著的,是張禦史,
他已得了聖上的旨意,今日手持調令,要將人帶走。
這時候,車上的人陸陸續續下來。
為首的是個高瘦的中年男子,瞧著四十出頭的模樣,臉頰消瘦,顴骨微微凸起,神情冷峻銳利到甚至透出一絲刻薄。
張禦史走上前去,邁步時低聲說道:“江大人,莫忘了,你如今無權參與此案。”
江潯眉頭一擰,到底沒讓張禦史難做,站在原地不曾動彈。
他猜測,那位中年男子就是清平城的府尹衛永年。
後頭依次是府丞、推官、通判。
這時候,隻見張禦史揮了揮手,示意他們登上禦史台的馬車。
衛永年很是配合,聞言朝前走去,路過張禦史身旁時,卻見張禦史開口同他說了幾句什麽。
衛永年因此腳步一頓,緩緩扭過頭來,目光如炬,徑直落在了江潯身上。
他就那般靜靜地凝視著江潯,目光中帶著毫不掩飾的審視,麵上冷意凜然。
江潯見狀鄭重了神色,迴望過去。
片刻沉默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衛永年那向來緊抿的嘴角竟微微一彎,仿若堅冰乍裂,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笑意。
“久仰,江大人——”
他這般無聲說了句,隨即衝江潯輕輕點了頭,而後毫不猶豫登上馬車,衣袂在空中劃過一道利落的弧線。
張禦史一直等到清平城的官員都上了馬車,這才瞥了眼江潯,而後轉身離去。
江潯站在原地望了許久,謝輝見江潯神色如此凝肅,不由低喚了一聲:“大人?”
江潯迴過神來,低聲囑咐道:“謝輝,可以準備結案了,到時我的人會來接走那對祖孫,送他們迴鄉。”
“啊?”
這話頭開得猝不及防,倒叫謝輝怔了片刻才反應過來。
他撓了撓頭,“大人,這案......如何結?”
江潯看向張禦史離去的方向,沉聲道:“晚些時候,張禦史會將證據送來的。”
因為,衛永年會認下此案,遵守承諾,讓祖孫二人平安返鄉。
————
接下來幾日,朝堂動蕩不安,人人自危。
據說禦史台這次卯足了勁,幾乎將吏部翻了個底朝天。
最讓人匪夷所思的是,聖上竟在張獻的“攛掇”下下了旨,讓崔尚書這些時日就宿在吏部,全力配合禦史台。
如此一來,倒像是.......將崔尚書軟禁在了吏部似的。
就這般一連過了幾日,眾人便漸漸嗅出不尋常來了。
都說此番禦史台接手,查的是帝師結黨營私一事,怎的到頭來瞧著,倒像是在查吏部,查崔尚書?
再想到聖上與帝師數十年的師生情誼,眾人一琢磨,隱隱覺得,這怕不是聖上與帝師聯手設的局吧?
他們就說嘛,帝師無論為人還是做官都是有口皆碑的,哪能結黨營私呢?
崔家......怕是要大禍臨頭了!
偏這時候,禦史台傳聖上的旨意,出了個懸賞之策,又設了密奏匣子,鼓勵諸官員舉發結黨營私之情狀及實據,一旦查證屬實,更可獲賞。
一時之間,又是人心浮動。
後宮,淑妃終於還是坐不住了。
她仔細梳洗了一番,拎上盛帝愛喝的羊羹,尋到了養心殿。
福順就守在外頭,遠遠瞧見淑妃的身影,便朝內通稟了一聲。
殿內傳來盛帝沉沉的聲音:“不見。”
福順聞言麵上並未有意外之色,輕應了聲,便上前去迎淑妃,笑著道:
“娘娘,聖上正在小憩。”
淑妃聞言麵色微變。
前幾日沈嘉歲麵聖後全身而退時,她便隱隱覺得不妙了,爹卻傳信來,要她稍安勿躁。
這幾日風言風語甚囂塵上,爹又吃住都在吏部,消息竟怎麽也傳不了了。
如今聖上又拒見她,豈不是坐實了,此番就是和藺老做戲,要打殺了他們崔家嗎?
“聖上,臣妾有要事求見!”
思及此,淑妃登時越過福順公公,揚聲喚了句。
“娘娘,低聲些。”
福順急忙出言阻攔,瞧著雖驚慌,實則已見怪不怪。
這前朝後宮從來是分不開的。
他跟在聖上身邊這麽多年,都不知見過多少後妃為了母家到這養心殿外求情了。
淑妃聞言神色驀地一沉,冷冷瞥了福順一眼。
福順微一瑟縮,卻仍攔在前頭。
淑妃見狀冷笑一聲,目光投向緊閉的殿門,眼底溢出一抹譏諷之色。
真真是“狡兔死,走狗烹”,當初若沒有她崔家的鼎力相助,他如何能坐上這個位置?
到頭來失信在前,過河拆橋在後,一點兒活路也不肯給她崔家留!
“聖上,臣妾突然想起一樁陳年舊聞,事涉先皇後,實在不吐不快,是否就在這殿外稟於聖上?”
福順聞言驀地抬眸,這會兒,麵上倒真真切切閃過了一抹驚愕。
淑妃娘娘可別......
下一刻,養心殿內便傳來了盛帝幽幽沉沉的聲音:“進來。”
淑妃心裏頭隻覺諷刺得很,她就知道這句話一定奏效。
眼看福順又揚起笑臉來請她,淑妃暗哼一聲,冷冷地將手中的食盒塞到了福順手裏。
這個節骨眼兒,聖上怕是不敢喝她送的東西,索性拿去喂狗!
她理了理雲鬢,抬步朝裏走去,也不必旁人伺候,徑直推開了殿門。
殿內,盛帝手裏捧著本書,就躺在平日那個搖椅上,正吱呀吱呀地晃著,瞧著愜意得很。
淑妃緩緩唿出一口氣,麵上複見嬌柔之色,蓮步輕移,半蹲在了盛帝身旁。
“聖上,非要如此才肯見妾身嗎?”
盛帝的目光從書卷上移開,輕輕瞥了淑妃一眼,卻驚得淑妃渾身一顫,險些失態跌坐在地。
那道目光冰冷刺骨,似裹著三九寒冬的霜雪,滿是森寒與絕情。
“淑妃,你該知曉——何為禍從口出。”
盛帝說著,雙臂一撐,從搖椅上坐了起來。
淑妃麵色微微發白,但一想到還在吏部的父親,想到崔家那一大家子,她咬了咬唇,依舊軟聲道:
“聖上,臣妾知錯了。”
“近日來謠言四起,臣妾實難心安,聖上又避而不見,臣妾才出此下策。”
淑妃說著長睫微抬,眸含水光地望著盛帝。
盛帝卻神色平淡,居高臨下看了淑妃一眼,忽而沉聲問道:
“淑妃,父與子隻能擇其一,你會怎麽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