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康熙禪位
胤礽被康熙偷聽心聲後,父慈子孝 作者:鳳舞九天1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次日,老大就去找惠妃說接她迴府一事,結果被惠妃直接拒絕。
“我就在暢春園住著也挺好,等以後你皇阿瑪不在了,或是我老了想出去了,再去你府上也不遲。”
胤禔不理解,“額娘,皇阿瑪有那麽多的嬪妃,平時也不見得總來您這裏,您又何必非要在這裏陪著呢。”
“聽說榮娘娘和宜娘娘還有都決定去府上住了,您也來多好。”
惠妃擺手,“不論你皇阿瑪是否來看我,我就在這裏住著也挺好。去你們府上做什麽呢?不就是從一個大地方換到了一個小地方?”
胤禔有些無奈,他知道額娘是放不下皇阿瑪,可是……
“那以後您就兩頭住著,冬天就迴暢春園賞景,夏天就去府裏乘涼。這總行了吧?”
惠妃覺得這樣也挺好,兩邊住也不會疏遠誰。
於是母子二人歡快地達成了共識。
自從康熙搬到暢春園之後,弘晳也被送了過去,美其名曰是陪伴皇瑪法,其實是胤礽不想看孩子。
不過這小子嘴甜,據說將康熙哄的天天合不攏嘴。
胤礽得知後也很開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替自己盡孝。
“殿下,蒙古那邊來消息了,說是八公主生產時難產,生下兩個雙胞胎女兒後就死了。”
胤礽皺眉,“確定是難產?而不是被害了?”
何玉柱搖頭,“咱們隨嫁的大夫也傳了消息迴來,說是八公主確實是難產而亡,駙馬還很難過。”
胤礽沉吟片刻囑咐道:“既然是生了兩個女兒,那就全都接迴來養著吧。”
頓了頓說道:“就叫錦嬪娘娘養著吧,就說這是蒙古的公主,日後是要留在京中尋找駙馬的。”
何玉柱笑的見牙不見眼,“那錦嬪娘娘以後可算是有福了,兩個女兒做依靠,日後也可以出宮與公主同住。”
胤礽點頭。
嬪妃們不止可以隨著阿哥出宮居住,也可以隨著公主出去住。
隻不過大清的公主基本都撫蒙了,嬪妃們自然不能去蒙古,所以才沒有這一茬。
但如今錦嬪的兩個公主是要留在京中的,那她以後得日子是真的有了盼頭。
果然,錦嬪得到旨意後,派人從暢春園送消息進毓慶宮,一是感激胤礽的安排,二是保證日後對兩個公主一定視如己出。
一時間,錦嬪又成了暢春園裏眾人羨慕的對象。
太後的身子一直都還不錯,從前住在宮裏覺得孤單,如今住在暢春園可舒服多了。
這裏的規矩沒有那麽多,能經常與蒙古聯姻過來的老王妃和宗室女眷們見麵聊天。
一群小老太太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天,十分的歡喜。
隻是一日秋雨過後,老太太非要去園子裏賞花,結果就著涼了。
雖然及時吃了藥丸子也看過了太醫,但老太太還是病倒了。
主要是她發熱了。
這一折騰,老太太十幾天沒起來床,嚇得康熙天天都來探望,就連胤礽也是隔一天一來。
原以為幾副湯藥下去應該就沒事了,沒成想老太太持續地發熱,不論是太醫還是西洋大夫都沒有辦法,終於在一個月後,病逝了。
老太太病的突然,沒的也突然。
前朝幾乎都沒得到什麽消息,就聽說太後薨了。
一時間,前朝後宮開始忙碌起來。
此時已經是深秋,眾人日夜給太後守靈又病倒了一批。
直到年底,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接下來的幾年,像是中了什麽魔咒似的,三公主端靜也病逝了,衛氏也去世了,榮妃和成妃也相繼去了,就連最愛的二哥也去世了。
康熙看著留在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心裏隻覺得空落落的。
是他活的時間太久了嗎?
不然為何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
他想到太子這幾年做的越來越好,逐漸穩住了朝局,而大臣們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四處找茬,仿佛大家都默認了這種方式。
於是,除夕宮宴上,康熙直接扔下一記重磅炸彈。
他要禪位給胤礽了。
雖然大家對此早就心裏有數,可皇上真的說出這番話時,大家還是要跪地勸一勸。
但也隻是勸一勸而已,連第二次勸都沒有。
胤礽也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可真當事情出現時,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震驚的。
他以為自己與皇阿瑪之間會一直保持這種平衡,直到皇阿瑪殯天。
沒成想,皇阿瑪居然禪位了。
“皇阿瑪,兒子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您真的不用禪位給兒子。”
胤礽的心裏總覺得有些愧疚。
康熙卻是笑著擺手,“阿瑪老了,住在暢春園的這兩年心裏很是舒服,並且是打從心裏不再留戀皇權了。甚至想起朝堂那些事都覺得頭疼,恨不得自己什麽都聽不見看不見才好。”
他笑著拍胤礽的肩膀,“雖然你現在做的也很好,但終究是太子的身份,有些事情做起來就束手束腳。保成啊,誰做皇帝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咱們父子之間的這份感情與信任。”
胤礽垂著頭,任由眼淚流下來。
“皇阿瑪……”
胤礽保住康熙,心裏百味雜陳。
他從未想過這一世能順利登基,更沒想到會是以這樣的方式登基。
而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冊封弘晳為皇太子,此時的弘晳已經十五歲了,早就跟著他在毓慶宮接觸朝政了。
如今被正式冊封皇太子之後,就隨著胤礽一起上朝,私下裏也會幫著胤礽批閱奏折。
就像康熙曾經手把手教胤礽處理朝政一樣。
此時的胤礽也在手把手地教弘晳做事。
將他從略顯青澀的皇太子教成可以在朝堂上獨當一麵之時,胤礽便帶著老大和康熙出巡了。
是的,出巡。
康熙在暢春園這幾年念叨的最多的就是出巡。
於是,胤礽終於可以放心地將朝政交給弘晳之後,便帶著老大和康熙開始了東巡、南巡和北巡。
幾乎一年有半年在外麵巡,剩下的半年在暢春園調理身體,期待著第二年接著巡。
弘晳對此很是無奈,但皇阿瑪給出的答案是“陪你皇瑪法啊,沒辦法。”
所以小小年紀的弘晳也隻能過早地擔負起了朝堂的重擔。
“我就在暢春園住著也挺好,等以後你皇阿瑪不在了,或是我老了想出去了,再去你府上也不遲。”
胤禔不理解,“額娘,皇阿瑪有那麽多的嬪妃,平時也不見得總來您這裏,您又何必非要在這裏陪著呢。”
“聽說榮娘娘和宜娘娘還有都決定去府上住了,您也來多好。”
惠妃擺手,“不論你皇阿瑪是否來看我,我就在這裏住著也挺好。去你們府上做什麽呢?不就是從一個大地方換到了一個小地方?”
胤禔有些無奈,他知道額娘是放不下皇阿瑪,可是……
“那以後您就兩頭住著,冬天就迴暢春園賞景,夏天就去府裏乘涼。這總行了吧?”
惠妃覺得這樣也挺好,兩邊住也不會疏遠誰。
於是母子二人歡快地達成了共識。
自從康熙搬到暢春園之後,弘晳也被送了過去,美其名曰是陪伴皇瑪法,其實是胤礽不想看孩子。
不過這小子嘴甜,據說將康熙哄的天天合不攏嘴。
胤礽得知後也很開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替自己盡孝。
“殿下,蒙古那邊來消息了,說是八公主生產時難產,生下兩個雙胞胎女兒後就死了。”
胤礽皺眉,“確定是難產?而不是被害了?”
何玉柱搖頭,“咱們隨嫁的大夫也傳了消息迴來,說是八公主確實是難產而亡,駙馬還很難過。”
胤礽沉吟片刻囑咐道:“既然是生了兩個女兒,那就全都接迴來養著吧。”
頓了頓說道:“就叫錦嬪娘娘養著吧,就說這是蒙古的公主,日後是要留在京中尋找駙馬的。”
何玉柱笑的見牙不見眼,“那錦嬪娘娘以後可算是有福了,兩個女兒做依靠,日後也可以出宮與公主同住。”
胤礽點頭。
嬪妃們不止可以隨著阿哥出宮居住,也可以隨著公主出去住。
隻不過大清的公主基本都撫蒙了,嬪妃們自然不能去蒙古,所以才沒有這一茬。
但如今錦嬪的兩個公主是要留在京中的,那她以後得日子是真的有了盼頭。
果然,錦嬪得到旨意後,派人從暢春園送消息進毓慶宮,一是感激胤礽的安排,二是保證日後對兩個公主一定視如己出。
一時間,錦嬪又成了暢春園裏眾人羨慕的對象。
太後的身子一直都還不錯,從前住在宮裏覺得孤單,如今住在暢春園可舒服多了。
這裏的規矩沒有那麽多,能經常與蒙古聯姻過來的老王妃和宗室女眷們見麵聊天。
一群小老太太湊在一起東家長西家短的聊天,十分的歡喜。
隻是一日秋雨過後,老太太非要去園子裏賞花,結果就著涼了。
雖然及時吃了藥丸子也看過了太醫,但老太太還是病倒了。
主要是她發熱了。
這一折騰,老太太十幾天沒起來床,嚇得康熙天天都來探望,就連胤礽也是隔一天一來。
原以為幾副湯藥下去應該就沒事了,沒成想老太太持續地發熱,不論是太醫還是西洋大夫都沒有辦法,終於在一個月後,病逝了。
老太太病的突然,沒的也突然。
前朝幾乎都沒得到什麽消息,就聽說太後薨了。
一時間,前朝後宮開始忙碌起來。
此時已經是深秋,眾人日夜給太後守靈又病倒了一批。
直到年底,此事才算告一段落。
接下來的幾年,像是中了什麽魔咒似的,三公主端靜也病逝了,衛氏也去世了,榮妃和成妃也相繼去了,就連最愛的二哥也去世了。
康熙看著留在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心裏隻覺得空落落的。
是他活的時間太久了嗎?
不然為何身邊的親人越來越少?
他想到太子這幾年做的越來越好,逐漸穩住了朝局,而大臣們也不再像從前那般四處找茬,仿佛大家都默認了這種方式。
於是,除夕宮宴上,康熙直接扔下一記重磅炸彈。
他要禪位給胤礽了。
雖然大家對此早就心裏有數,可皇上真的說出這番話時,大家還是要跪地勸一勸。
但也隻是勸一勸而已,連第二次勸都沒有。
胤礽也早就有心理準備了,可真當事情出現時,他多多少少還是有些震驚的。
他以為自己與皇阿瑪之間會一直保持這種平衡,直到皇阿瑪殯天。
沒成想,皇阿瑪居然禪位了。
“皇阿瑪,兒子覺得現在這樣就很好,您真的不用禪位給兒子。”
胤礽的心裏總覺得有些愧疚。
康熙卻是笑著擺手,“阿瑪老了,住在暢春園的這兩年心裏很是舒服,並且是打從心裏不再留戀皇權了。甚至想起朝堂那些事都覺得頭疼,恨不得自己什麽都聽不見看不見才好。”
他笑著拍胤礽的肩膀,“雖然你現在做的也很好,但終究是太子的身份,有些事情做起來就束手束腳。保成啊,誰做皇帝並不要緊,要緊的是咱們父子之間的這份感情與信任。”
胤礽垂著頭,任由眼淚流下來。
“皇阿瑪……”
胤礽保住康熙,心裏百味雜陳。
他從未想過這一世能順利登基,更沒想到會是以這樣的方式登基。
而他登基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冊封弘晳為皇太子,此時的弘晳已經十五歲了,早就跟著他在毓慶宮接觸朝政了。
如今被正式冊封皇太子之後,就隨著胤礽一起上朝,私下裏也會幫著胤礽批閱奏折。
就像康熙曾經手把手教胤礽處理朝政一樣。
此時的胤礽也在手把手地教弘晳做事。
將他從略顯青澀的皇太子教成可以在朝堂上獨當一麵之時,胤礽便帶著老大和康熙出巡了。
是的,出巡。
康熙在暢春園這幾年念叨的最多的就是出巡。
於是,胤礽終於可以放心地將朝政交給弘晳之後,便帶著老大和康熙開始了東巡、南巡和北巡。
幾乎一年有半年在外麵巡,剩下的半年在暢春園調理身體,期待著第二年接著巡。
弘晳對此很是無奈,但皇阿瑪給出的答案是“陪你皇瑪法啊,沒辦法。”
所以小小年紀的弘晳也隻能過早地擔負起了朝堂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