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349年十一月,石遵召石鑒等入宮,與母親鄭太後(鄭櫻桃,石邃之母)共商殺冉閔之事。


    毫無疑問,冉閔是大功臣,能夠殺死他的罪名隻能有一個——謀反。縱觀冉閔的作為,隻是拉攏了一下將士之心,可能還發了幾句不該發的牢騷。或許有那個心思,但畢竟查無實據。然而卻是大的威脅,往日功高,今時權重,每一句的不滿都會在朝堂上引起騷動。而這,定會讓身為皇帝的石遵食不知味、夜不安席。君王的疑懼與憂思,也算是冉閔該死的原因了!


    除掉手握軍權的將領從來都是個大問題,稍有不慎就會釀成兵變。出於謹慎考慮,石遵召開了這個高規格的家庭會議,希望有關各方能達成共識,一決冉閔生死。會議在一片和諧友好的氛圍中進行,融洽而且溫馨,無需過多商議,本次會議的主要議題(殺冉閔)得到了幾乎所有人的同意,包括石鑒(在這裏必須提一下)。


    表示反對的隻有一個——鄭太後。


    飽經滄桑的鄭太後再沒了當年的暴戾陰毒(害石虎老婆),反倒成了一個宅心仁厚、心地善良的人。在石遵篡位奪權的大戲中,冉閔居功至偉,這個,連鄭太後都看得見,“若無冉閔豈能有今日!”在她看來,冉閔雖有驕縱,但罪不至死。想想人家為咱們立下的汗馬功勞,驕縱一點又算個啥子嘛?為什麽動不動就要把他殺了呢?那可是咱的大恩人!石遵關於殺冉閔的大討論在鄭太後的反對聲中戛然而止,冉閔也因此躲過一劫。


    生理不同導致了心理的差異,相對於男人,女人更傾向於感性。政治永遠都是冰冷無情的,並不容許半點對事物感性認識的存在,哪裏有什麽憐憫與感恩?唯一的關係叫作利用與被利用。無冉閔固然無以至今日,但有了冉閔,今天的日子無論如何也過不安穩。


    沒做過什麽好事的鄭櫻桃終於做了件好事(救冉閔一命),最終卻因此害了自己的性命,失去所有,絕子絕孫。可是,曾經,她的陰毒讓別人付出過生命的代價,卻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一切。


    真讓人困惑,為什麽,做了善事反倒會受到傷害呢?


    我能給予的解釋很膚淺,而且隻有一個:這是一個黑白顛倒的時代,沒有正義之分,沒有邪惡之別;道德淪喪,律法……,連“犯獸”都能成為律法,我們還有什麽可說的!久曆風雨的鄭櫻桃沒有參透那個時代的生存法則。


    本次會議是在秘密中進行的,參與人員皆是皇族至親,本該同仇敵愾、眾誌成城。然而很不幸,出了叛徒。在會議結束以後,剛剛走出宮門的石鑒就派特使向冉閔報告了會議的全部內容,比如都有哪些人參加,主題是什麽,各自持有的觀點,取得了哪些成果。當然,石鑒自己的態度是被選擇性忽略的。


    事實上,石鑒是自己想當皇帝,他想借助冉閔之手除掉石遵。可見,石鑒這個人,隻要誘惑足夠,出賣起親兄弟來如翻手覆手一樣簡單,眼皮都不賴眨一下。什麽親情、忠義,怎比得過高高在上的皇帝的寶座。權力,才是我最親的親人,最好的兄弟!石鑒如是想。


    真不愧是石虎的兒子!


    而冉閔,需要保命。


    不需要歃血為盟的儀式,共同的利益讓冉閔和石鑒的結盟隻需要一個眉來眼去。是該行動了,晚一步就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結局。


    得到消息的冉閔立即挾持了兩個重要人物,司空李農和右衛將軍王基,共謀廢黜石遵。請注意,這裏用了“挾持”兩個字,是的,事發突然,沒有心理準備,不“挾持”一下,人家不跟冉閔幹。隨後(取得二人支持之後),冉閔手下將軍蘇亥、周成在如意觀拘捕石遵(石遵不備,當時正在和婦人對弈),押至琨華殿後將其殺死。同時被殺的有鄭太後、皇後、太子石衍、孟準、王鴛及上光祿張斐。


    石遵在位共一百八十三天。


    除去篡位那件事幹得不地道外,石遵還是很不錯的。當時,姚弋仲、苻洪、冉閔等人給他的評價是:殿下長而且賢。還有一個叫張舉的(我不知其何許人也!),給他的評價是: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


    在石虎的兒子們當中,石遵難道不算是很好的嗎?


    繼石遵之後登基稱帝的是石鑒。關於石鑒的介紹就此免了,大家可參考上文中石鑒幹的那個事兒。隻多說一句,石遵被捕時曾經這樣說,“我尚且如此,石鑒又能支撐多久呢?”


    不幸一語中的,石鑒真的沒撐多久!


    冉閔又升官了,武德王。那位被他挾持的李農也升官了,大司馬、錄尚書事。自此,冉閔和李農結成聯盟,共掌朝政。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們提到過李農,出身乞活軍,是個相當有能力的人,在石虎時代憑借軍功一步一步攀升到朝中重臣的位置,政治、軍事都是好手。在被冉閔綁架以後,獲得了巨大的政治收益,於是,李農就此登上了冉閔的戰車,不想下來,直到粉身碎骨。


    冉閔,對石遵而言是威脅,更是石鑒揮之不去的陰影。由於政變的成功,冉閔更加強大起來,而且又多了一個李農為幫手。有實力廢掉石遵的冉閔,同樣也足以廢掉石鑒。隻這一點,足夠讓石鑒每個夜晚都從噩夢中驚醒。


    349年十一月,石鑒決意刺殺冉閔、李農。大家請注意,本章的開篇的時間,也是在這個月份。時間之緊迫,情況之複雜,行動之密集,無與倫比。


    參與行動的有樂平王石苞(居然沒死)、中書令李鬆、殿中將軍張才。


    行刺時間:一個漆黑的夜晚。


    所選地點:宮內琨華殿(對於這個地方,大家完全可以把它看成是“推出午門外斬首”的“午門外”,至少,功能幾乎是一樣的了)。


    至於當時兩人為什麽深夜還在皇宮,那就不得而知了。大概是皇帝陛下召冉閔、李農有事相商吧。其實還有一種可能:夜宿禁宮,如董卓事。不過從石鑒調兵遣將的行為能力來看,冉閔和李農遠沒有達到董卓當時的權勢。那麽,原因就隻能是前者了。


    計劃很周密,石苞等人準備趁二人不備之際,來一個突然襲擊,殺人,奪權,搞定。由於沒有接到石鑒的明確命令,宮中將士並不完全聽命於石苞。而且,我始終認為冉閔和李農是帶著衛戍部隊進宮的,不然,不會有那麽迅速的應變能力。史書記載:不克。不克就是打了沒打過的意思。很明顯,在皇宮中,冉閔和李農是有自己的軍隊的。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宮中衛士反戈相向,幫助冉閔、李農。…還記得冉閔在宮中將士中廣布恩惠的事情嗎?此時,恰也是該發揮作用的時候了。要知道,冉公養你們就是為了今日!這句是有曆史出處的,而且前文已敘,不知道您是否還猜得出?


    總之,石苞等人的奇襲行動失敗了,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皇宮)的特殊性,引起了一場驚擾混亂。再難覓冉閔、李農二人蹤跡。


    刺殺這種事,刺客的機會從來隻有一次,一擊不中,全盤皆輸,沒有人會站在那裏像稻草人一樣讓你一刺、再刺、三刺,而且,做這種事的人必須是死士,如專諸刺王僚,如豫讓酬智伯。無論成敗,唯有懷必死之心以赴之,然後,事可就也。群毆而勝之的不是沒有,但是,如果對方是百戰餘生的猛士,再有護衛死命相護,又何異於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呢?短時間之內不能取勝,則形勢逆轉,事不可為!


    想要自保的人變成了石鑒,冉閔畢竟是後趙實權派人物,手握重兵,掌控朝政,已經不是石鑒能夠駕馭得了的人物。就是在那個夜晚,石鑒殺李鬆、張才和樂平王石苞(石遵都沒舍得殺),這些人上一刻還在為石鑒浴血奮戰,下一秒就成了石鑒刀下的冤魂。


    是的,鬥爭並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沒有絕對的朋友與敵人,隻是利益的糾葛而已,石鑒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利益。行動既然已經失敗,石鑒隻能嫁禍於那些忠實於他的執行者們。事,你們來做;黑鍋,你們來背。至於皇帝,永遠都是堂堂正正、正大光明的,怎麽也不會去做這種勾當,純粹是個誤會。


    誤會,確實是個誤會,冉閔和李農一手拿著鋼刀,一手拿著繩索,笑吟吟的對石鑒說:臣等忠臣!陛下莫要誤會。


    冉閔的反抗都是在被動中進行的,可每一次之後,手中的權勢就更上一個台階,愈發強大起來,也算是因禍得福。至此次之後,冉閔終於架空石鑒,徹底掌控住後趙朝中大權。


    至於石鑒推卸責任的表演,冉閔並不追究,也沒心思去看,罪有應得還是無辜冤枉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再歎崢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再歎崢嶸並收藏泣血征程之五胡亂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