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方氏的無奈
盛寵:雙麵君王愛上我 作者:塵如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方氏發話了,李嬤嬤哪裏還能說什麽,行了禮之後,就退了下去,走到慈寧宮入口時,停了一下,驚訝的看見穀半芹正往慈寧宮走來,李嬤嬤趕忙往右轉去,走上了一條小徑,避免了與穀半芹對麵碰上。
穀半芹來到慈寧宮,經過通傳之後,就被召見進去。
方氏看著穀半芹笑吟吟的走入殿中,一身裝扮大方又得體,就算是做了賢妃,後宮之中位分數她最高,卻也不見她打扮的多華麗富貴,一切還是如她做宮妃時那般輕簡。
“臣妾給太後請安。”
穀半芹對方氏行禮,而後與一旁的三公主和林毓秀點了點頭,方氏對穀半芹問道:
“賢妃無事不登三寶殿,後宮事務那樣繁忙,卻還來我宮裏做什麽?”
方氏雖然心中對穀半芹的能力開始有所了解,但是這並不能讓她在言語上與穀半芹有所緩和,對於方氏的無禮,穀半芹從來就沒看在眼中。
做宮妃的時候就無所謂,晉升之後,就更加無所謂了,總之就是一個原則:勇於認錯,堅決不改。
方氏從一開始的氣憤,到現在也有些習慣了,穀半芹這人就是這個毛病,看著軟弱蠢笨,實際上心思比海還深,腦子裏想的東西也和一般的女人不一樣,並且現實總會偏向她,讓她用事實證明自己是對的。
其實方氏一直沒有說出口的是,穀半芹的這種性格,跟皇帝有異曲同工之處,皇帝也是心思如海,堅持己見,不過比穀半芹少了一些裝傻的成分罷了,但兩人實際上,就根本是一類!
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別人認清自己有多無能!
一樣的討厭!
“臣妾並不是有意來叨擾太後清淨的,隻是德妃之事臣妾受太後之命調查,如今慎刑司那裏也問出了事情始末,臣妾總要來迴稟太後知道的。”
穀半芹嘴角帶笑,絲毫不為方氏的冷言冷語而憂愁。
方氏冷哼一聲,也學聰明了,自動屏蔽穀半芹的曲解,兩人間稍微多了一點點的默契,對穀半芹問道:“什麽始末,說說。”
“德妃之事在後宮發生,臣妾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件事裏,德妃是沒什麽錯的,錯就錯在她身邊的那個奴才常樂身上,太後還不知道,那個常樂是個慣犯,當年蘇良媛事件太後還記得嗎?這迴常樂被慎刑司審問之下,也說出了當年那個猥褻蘇良媛的人,正是他!”
穀半芹這番話讓方氏也不禁感到了驚訝,當即沒客氣,直接說道:“什麽?是他?他自己認罪的?不是有人故意屈打成招,誣陷的吧?”
對於方氏的質疑,穀半芹依舊淡定:“這事兒要不是他說出來,慎刑司和我根本就不會知道,如何用這件事對他屈打成招?是他自己說出來的,不僅如此,他還說了一切其他強占宮婢之類的事情,這些就不一一與太後說明了。”
“總之,德妃娘娘這件事,調查到最後,問題應該就是出在這個常樂身上,德妃娘娘精神好些了,也說當日是常樂將她騙去了假山之中,行了不軌之事,可見那常樂包藏禍心,對德妃的覬覦該不是一天兩天了。”
穀半芹的這番解釋,聽在方氏耳中跟沒聽沒什麽兩樣,這件事情,方氏是從頭到尾經曆過,知道的。
本來就是穀念姝在背後搗鬼,德妃肯定也有參與,不過最後被穀半芹反擊,破了兩人的局,穀半芹是個聰明人,知道這件事情沒法討公道,也沒法真正的用證據來界定誰對誰錯,這種情況下,讓常樂頂罪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隻是德妃那裏……
“德妃在後宮之中遇險,你打算怎麽解釋?”
方氏對穀半芹這般問,也是問出了個關鍵,若是德妃隻是普通身份,這件事可能就到此為止了,但德妃身份特殊,在宮裏遇到這種事情,若是聲張出去,無疑就是給了趙氏一個耳光。
趙氏就算再怎麽孬,在這件事上,應該不會不聞不問的。
穀半芹還未開口,就聽一旁的三公主說道:“就是的,這怎麽跟趙氏解釋?德妃在宮裏遭受了那樣的對待,你這個暫管後宮之人,難辭其咎吧,若是你不站出來跟趙氏解釋好了,可千萬別想連累我母後替你受過。”
三公主自小長在方氏身邊,被方氏嬌寵著長大,與長公主不同,三公主的性子更為跳脫,對穀半芹她雖然沒怎麽接觸過,但卻聽了不少,不說別的,就說這個女人能讓皇兄那樣的男人獨寵,就足夠叫人討厭的了,因此對穀半芹言辭多番苛刻。
林毓秀在一旁靜靜的觀察,三公主說完之後,她也在等著聽穀半芹到底要怎麽迴答,隻見穀半芹勾唇一笑:
“我想三公主和太後可能是誤會了。德妃身份的確特殊,但在說她特殊身份之前,她的身份就是赫連氏後宮妃子,後宮妃子在後宮裏出事,並且出事原因不在於旁人,而是在於她自己督管不利,用人不對,給自己釀下了苦果,這能怪誰?”
“除了交出兇手,後宮之中沒有人需要為德妃的事情負責,更別提所謂的對趙氏解釋了,我雖隻是一介妃嬪,但我也知道,如今天下乃赫連氏的天下。
“有什麽理由,要讓我赫連氏向趙氏去解釋一個根本不需要解釋的事情?趙氏把德妃送進宮裏是給皇上做妃子的,又不是送來做公主的,是不是這個道理?”
穀半芹不急不緩的將這麽一段話說出來,又一次讓在場之人驚訝了,太後方氏眉頭一蹙,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先前那個問題的不對勁,而一旁的三公主也是啞然。
她很想反駁穀半芹的話,可是卻又沒法反駁,因為穀半芹說的句句在理啊,她們覺得德妃的身份特殊,是趙氏送進宮來的,卻忽略了一件事,趙氏的天下都被赫連氏奪來了,德妃就算是前朝公主,在宮裏因為自身的問題出了事情,那又憑什麽讓赫連氏去和趙氏解釋呢。
這番道理她們不是不懂,隻是一直沒往那個方麵想罷了,從骨子裏還把德妃特殊對待著,各方麵甚至還給她行使了不少特權,長而就往,就讓大家漸漸的忘記了什麽是本分。
穀半芹見她們不再糾結這個事情,走到方氏麵前,恭敬的行禮。
“太後,事情原委就是這樣的,若是太後沒有其他吩咐,臣妾便告退了,再過幾天就是皇上的生辰壽誕日,內廷司和禮部那兒還有一些收尾的事務要我去處理,就不在此久留了,臣妾告退。”
說完這些之後,穀半芹就打算離開,卻聽身後林毓秀喊住了她:
“賢妃娘娘留步。”
穀半芹轉過頭去看她,隻見林毓秀笑容滿麵的來到她身旁,語氣親熱的說道:
“先前娘娘提起皇上,我這才想起來,鈺王進京時從封地帶迴了幾匹汗血寶馬,說是要和中原的馬對比比對,皇上邀我今日去演武場看他賽馬,不知娘娘可有興趣與我一同前往?”
穀半芹簡直想給她點蠟,表麵上還要保持微笑:
“皇上既然邀請姑娘前去,自然是想與姑娘一同觀賞,我可不敢去湊熱鬧,宮裏還有其他事要忙呢,姑娘玩兒的開心些。”
說完這話之後,穀半芹就對她點頭至禮,神情平和淡然的走出了慈寧宮,反倒是打算用這事兒膈應一下穀半芹的林毓秀緩緩的收起了臉上的笑容,三公主走過來對林毓秀說道:
“皇上今兒在演武場看賽馬嗎?那我也去……”
還未說完,三公主就被林毓秀遞來的一記冷眼給驚到了,話說了半截就沒有再繼續說下去,方氏見狀,不禁搖頭歎氣:
“嬌兒,皇上邀請林姑娘去觀賽,你去做什麽,都這麽大了還成天稀裏糊塗的,留下跟我抄經書去。”
三公主被林毓秀嚇到了,自然不會纏著和她一同前往,林毓秀轉過身來,對太後行了禮,然後就揚長而去了,三公主瞧著她的背影唿出一口氣:
“我怎麽覺得林毓秀看我的眼神不對了?”
納悶的話讓太後忍無可忍。
“她什麽時候看你的眼神對過?我早跟你說過,別和那林毓秀走的太近,林穎讓她和你一同來建康,為的是什麽?難不成真的是要你一路照顧她嗎?林穎那個老狐狸,如意算盤打的震天響,一個二十多歲的老姑娘,居然也敢來肖想皇後的位置。”
她肖想也就罷了,若真能哄得皇上冊封她,方氏也就沒話可說了,偏偏這姑娘心高氣傲,一點都不知道圓滑,這還沒當皇後呢,居然就敢當著太後的麵兒給公主臉色看,他林家這是還沒把他們赫連家放在眼裏啊。
“娘,您說皇上會封她為後嗎?”
三公主坐到太後的身旁,小聲在方氏耳邊問道。她之所以那樣看中林毓秀,就是因為這個,若她不是林家的姑娘,三公主才懶得理她呢。
方氏沒有直接迴答,隻歎了口氣,道:
“皇上的心思,誰猜得到?照理說,林家的身份在那兒,的確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了,皇上應該是有意的。”
“可你也看見了,林毓秀在宮裏住了這麽些天了,雖說皇上每天都宣召她見麵,可居然連一點曖昧的意思都沒有傳出來,林毓秀百般暗示,可皇上就是不接,連一點意思都不透露出來。”
穀半芹來到慈寧宮,經過通傳之後,就被召見進去。
方氏看著穀半芹笑吟吟的走入殿中,一身裝扮大方又得體,就算是做了賢妃,後宮之中位分數她最高,卻也不見她打扮的多華麗富貴,一切還是如她做宮妃時那般輕簡。
“臣妾給太後請安。”
穀半芹對方氏行禮,而後與一旁的三公主和林毓秀點了點頭,方氏對穀半芹問道:
“賢妃無事不登三寶殿,後宮事務那樣繁忙,卻還來我宮裏做什麽?”
方氏雖然心中對穀半芹的能力開始有所了解,但是這並不能讓她在言語上與穀半芹有所緩和,對於方氏的無禮,穀半芹從來就沒看在眼中。
做宮妃的時候就無所謂,晉升之後,就更加無所謂了,總之就是一個原則:勇於認錯,堅決不改。
方氏從一開始的氣憤,到現在也有些習慣了,穀半芹這人就是這個毛病,看著軟弱蠢笨,實際上心思比海還深,腦子裏想的東西也和一般的女人不一樣,並且現實總會偏向她,讓她用事實證明自己是對的。
其實方氏一直沒有說出口的是,穀半芹的這種性格,跟皇帝有異曲同工之處,皇帝也是心思如海,堅持己見,不過比穀半芹少了一些裝傻的成分罷了,但兩人實際上,就根本是一類!
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讓別人認清自己有多無能!
一樣的討厭!
“臣妾並不是有意來叨擾太後清淨的,隻是德妃之事臣妾受太後之命調查,如今慎刑司那裏也問出了事情始末,臣妾總要來迴稟太後知道的。”
穀半芹嘴角帶笑,絲毫不為方氏的冷言冷語而憂愁。
方氏冷哼一聲,也學聰明了,自動屏蔽穀半芹的曲解,兩人間稍微多了一點點的默契,對穀半芹問道:“什麽始末,說說。”
“德妃之事在後宮發生,臣妾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這件事裏,德妃是沒什麽錯的,錯就錯在她身邊的那個奴才常樂身上,太後還不知道,那個常樂是個慣犯,當年蘇良媛事件太後還記得嗎?這迴常樂被慎刑司審問之下,也說出了當年那個猥褻蘇良媛的人,正是他!”
穀半芹這番話讓方氏也不禁感到了驚訝,當即沒客氣,直接說道:“什麽?是他?他自己認罪的?不是有人故意屈打成招,誣陷的吧?”
對於方氏的質疑,穀半芹依舊淡定:“這事兒要不是他說出來,慎刑司和我根本就不會知道,如何用這件事對他屈打成招?是他自己說出來的,不僅如此,他還說了一切其他強占宮婢之類的事情,這些就不一一與太後說明了。”
“總之,德妃娘娘這件事,調查到最後,問題應該就是出在這個常樂身上,德妃娘娘精神好些了,也說當日是常樂將她騙去了假山之中,行了不軌之事,可見那常樂包藏禍心,對德妃的覬覦該不是一天兩天了。”
穀半芹的這番解釋,聽在方氏耳中跟沒聽沒什麽兩樣,這件事情,方氏是從頭到尾經曆過,知道的。
本來就是穀念姝在背後搗鬼,德妃肯定也有參與,不過最後被穀半芹反擊,破了兩人的局,穀半芹是個聰明人,知道這件事情沒法討公道,也沒法真正的用證據來界定誰對誰錯,這種情況下,讓常樂頂罪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隻是德妃那裏……
“德妃在後宮之中遇險,你打算怎麽解釋?”
方氏對穀半芹這般問,也是問出了個關鍵,若是德妃隻是普通身份,這件事可能就到此為止了,但德妃身份特殊,在宮裏遇到這種事情,若是聲張出去,無疑就是給了趙氏一個耳光。
趙氏就算再怎麽孬,在這件事上,應該不會不聞不問的。
穀半芹還未開口,就聽一旁的三公主說道:“就是的,這怎麽跟趙氏解釋?德妃在宮裏遭受了那樣的對待,你這個暫管後宮之人,難辭其咎吧,若是你不站出來跟趙氏解釋好了,可千萬別想連累我母後替你受過。”
三公主自小長在方氏身邊,被方氏嬌寵著長大,與長公主不同,三公主的性子更為跳脫,對穀半芹她雖然沒怎麽接觸過,但卻聽了不少,不說別的,就說這個女人能讓皇兄那樣的男人獨寵,就足夠叫人討厭的了,因此對穀半芹言辭多番苛刻。
林毓秀在一旁靜靜的觀察,三公主說完之後,她也在等著聽穀半芹到底要怎麽迴答,隻見穀半芹勾唇一笑:
“我想三公主和太後可能是誤會了。德妃身份的確特殊,但在說她特殊身份之前,她的身份就是赫連氏後宮妃子,後宮妃子在後宮裏出事,並且出事原因不在於旁人,而是在於她自己督管不利,用人不對,給自己釀下了苦果,這能怪誰?”
“除了交出兇手,後宮之中沒有人需要為德妃的事情負責,更別提所謂的對趙氏解釋了,我雖隻是一介妃嬪,但我也知道,如今天下乃赫連氏的天下。
“有什麽理由,要讓我赫連氏向趙氏去解釋一個根本不需要解釋的事情?趙氏把德妃送進宮裏是給皇上做妃子的,又不是送來做公主的,是不是這個道理?”
穀半芹不急不緩的將這麽一段話說出來,又一次讓在場之人驚訝了,太後方氏眉頭一蹙,似乎也意識到自己先前那個問題的不對勁,而一旁的三公主也是啞然。
她很想反駁穀半芹的話,可是卻又沒法反駁,因為穀半芹說的句句在理啊,她們覺得德妃的身份特殊,是趙氏送進宮來的,卻忽略了一件事,趙氏的天下都被赫連氏奪來了,德妃就算是前朝公主,在宮裏因為自身的問題出了事情,那又憑什麽讓赫連氏去和趙氏解釋呢。
這番道理她們不是不懂,隻是一直沒往那個方麵想罷了,從骨子裏還把德妃特殊對待著,各方麵甚至還給她行使了不少特權,長而就往,就讓大家漸漸的忘記了什麽是本分。
穀半芹見她們不再糾結這個事情,走到方氏麵前,恭敬的行禮。
“太後,事情原委就是這樣的,若是太後沒有其他吩咐,臣妾便告退了,再過幾天就是皇上的生辰壽誕日,內廷司和禮部那兒還有一些收尾的事務要我去處理,就不在此久留了,臣妾告退。”
說完這些之後,穀半芹就打算離開,卻聽身後林毓秀喊住了她:
“賢妃娘娘留步。”
穀半芹轉過頭去看她,隻見林毓秀笑容滿麵的來到她身旁,語氣親熱的說道:
“先前娘娘提起皇上,我這才想起來,鈺王進京時從封地帶迴了幾匹汗血寶馬,說是要和中原的馬對比比對,皇上邀我今日去演武場看他賽馬,不知娘娘可有興趣與我一同前往?”
穀半芹簡直想給她點蠟,表麵上還要保持微笑:
“皇上既然邀請姑娘前去,自然是想與姑娘一同觀賞,我可不敢去湊熱鬧,宮裏還有其他事要忙呢,姑娘玩兒的開心些。”
說完這話之後,穀半芹就對她點頭至禮,神情平和淡然的走出了慈寧宮,反倒是打算用這事兒膈應一下穀半芹的林毓秀緩緩的收起了臉上的笑容,三公主走過來對林毓秀說道:
“皇上今兒在演武場看賽馬嗎?那我也去……”
還未說完,三公主就被林毓秀遞來的一記冷眼給驚到了,話說了半截就沒有再繼續說下去,方氏見狀,不禁搖頭歎氣:
“嬌兒,皇上邀請林姑娘去觀賽,你去做什麽,都這麽大了還成天稀裏糊塗的,留下跟我抄經書去。”
三公主被林毓秀嚇到了,自然不會纏著和她一同前往,林毓秀轉過身來,對太後行了禮,然後就揚長而去了,三公主瞧著她的背影唿出一口氣:
“我怎麽覺得林毓秀看我的眼神不對了?”
納悶的話讓太後忍無可忍。
“她什麽時候看你的眼神對過?我早跟你說過,別和那林毓秀走的太近,林穎讓她和你一同來建康,為的是什麽?難不成真的是要你一路照顧她嗎?林穎那個老狐狸,如意算盤打的震天響,一個二十多歲的老姑娘,居然也敢來肖想皇後的位置。”
她肖想也就罷了,若真能哄得皇上冊封她,方氏也就沒話可說了,偏偏這姑娘心高氣傲,一點都不知道圓滑,這還沒當皇後呢,居然就敢當著太後的麵兒給公主臉色看,他林家這是還沒把他們赫連家放在眼裏啊。
“娘,您說皇上會封她為後嗎?”
三公主坐到太後的身旁,小聲在方氏耳邊問道。她之所以那樣看中林毓秀,就是因為這個,若她不是林家的姑娘,三公主才懶得理她呢。
方氏沒有直接迴答,隻歎了口氣,道:
“皇上的心思,誰猜得到?照理說,林家的身份在那兒,的確沒有比她更合適的了,皇上應該是有意的。”
“可你也看見了,林毓秀在宮裏住了這麽些天了,雖說皇上每天都宣召她見麵,可居然連一點曖昧的意思都沒有傳出來,林毓秀百般暗示,可皇上就是不接,連一點意思都不透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