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關於第28章故事簡介:氐人的部族首領苻洪,看到冉閔將中原大地搞的四分五裂,所建立的冉魏政權奄奄一息。便帶領部眾擊敗了同樣想趁機立國的羌人首領姚弋仲,建立前秦政權,並尋機占據中原,但是被冉閔部將麻秋毒死。其子苻健誅殺麻秋,遵守苻洪遺言,帶領部眾返迴關中。
在這個故事中,漢化程度很深的氐人開啟了自主建國的道路。同樣漢化程度也很深的羌人沒能競爭過氐人,隻得跟著首領姚弋仲寄人籬下,繼續等待時機。而這時,占據中原地區的冉魏政權雖然消滅了後趙的殘餘勢力,但已經沒有能力應對磨刀霍霍的前燕政權了。氐人首領苻洪在彌留之際也看到了鮮卑慕容部所創建的前燕政權的強大。叮囑其子苻健順應人心,奪取關中。因為冉魏政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對抗盤踞河北地區的後趙殘餘勢力石袛和興起於東北地區的鮮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政權,不斷抽調關中兵力來支援河北前線,所以關中地區空虛,而且氐人返迴故土情節強烈,苻健率領部眾,不費吹灰之力便完成了對關中地區的控製。
毒死苻洪的麻秋,史書記載其是胡人,肯定就是遊牧民族的將領,但是究竟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中那個族群,語焉不詳,可見當時人們毫無民族概念,而且遊牧民族的這些族群應該在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比較相似,所以我們的漢族先民很難將他們加以區分,不過當時鮮卑還沒南下,而羌氐族群漢化程度偏深,且史書記載麻秋在後趙立國時期就跟隨石虎南征北戰,所以我覺麻秋應該屬於匈奴人或者羯人,因為此時這兩個族群勢力很弱,所以麻秋即使毒死苻洪,也很難在氐人部族中有大作為。
對於剛剛建立的前秦政權能夠占據漢族先民人口眾多的關中地區。我認為此時的氐人漢化程度已經非常之高。而且建立前秦政權的氐人與建立成漢政權的氐人並不是同一部族。建立成漢政權的氐人屬於巴氐部族,建立前秦政權的氐人則屬於略陽氐部族,但是在生活習慣以及風土人情上他們都屬於同一族屬,而且最早的發祥地也應該在同一地區,就類似於之前我們說過的鮮卑族一樣。隨著不斷的遷徙和遊牧,使得氐人很早就出現了各個部族。因為略陽氐很早就生活於關中地區,漢化程度肯定要比巴氐族群漢化程度還要高。所以能夠占據關中地區,獲得漢族先民們的認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要知道,關中地區可是我們漢族先民最早活躍的地區,即使到了今天,關中地區的陝西省古代生活遺跡數量都是我們國家名列前茅的省份,到十六國時期,漢族先民在關中地區的生活已經超過了數千年,氐族人群能夠占據此地而建國稱帝,足以說明氐族人群基本上與漢族先民無異。與幾乎與之同時的鮮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政權能夠占據關東地區,有著本質的不同。
氐人因為生活地域距離漢族先民很近,所以氐人和漢族先民在文化上應該是彼此交融,彼此認同的,而且曆經上千年的雜處,氐族人群和我們漢族先民,在民族間的矛盾應該不算突出,文化上的差異也不算明顯,這兩個族群算作是一家人也不為過。而鮮卑慕容部占據關東地區在我們漢族先民來看,應該就屬於典型的外族入侵而建立的政權,即使鮮卑人入主中原之後,盡可能的學習我們中原地區的文化,但相處時間過短,難以得到我們漢族先民的認同和支持。
所以前秦和前燕這兩個政權在漢族先民眾多的地區進行封建統治,其性質上的孰優孰劣一目了然。盡管關東地區要比關中地區富庶很多,但最終不被漢族先民所認同的前燕隻能被受到漢族先民擁護的前秦政權所攻滅。
但是,氐族人群盡管漢化程度極高,但是追根溯源,他終究還是一個異族,也必然要在民族大融合的趨勢下走向滅亡。但是,我認為由氐人建立的前秦帝國同樣為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就在前秦帝國所處的十六國時期,整個古代中國社會都對世家大族有一個共同的擁戴和擁護,由世家大族所組成的士族地主階級是當時的封建王朝首選的統治階級。但是,因為世家大族的虛偽性和自私性導致了這些封建王朝或者說王國的內亂和短命,西晉王朝如此,後趙帝國也如此。
因為世家大族看中名望閱曆,漢化程度極高的氐人卻出身於和牛羊為伍的遊牧民族,隻能屬於寒門庶族,所以奪取政權的氐人,吸取西晉王朝和後趙帝國的教訓,開始重視寒門庶族在統治階層內的作用。尤其在苻堅篡位成功之後,重用寒門庶族出身的王猛,開設學府,給寒門庶族子弟以學習機會。甚至作為皇帝的苻堅親自蒞臨學府,親自詢問和探視學子們的學業情況,將品學兼優的學生選拔為國家的官吏,讓寒門庶族的子弟進入國家的統治階層。我認為這應該就是在十六國時期,庶族地主階級進入封建統治階層的一次偉大的嚐試。苻堅和王猛的舉措雖然並未形成製度,但是在世家大族壟斷封建王朝統治階層的東晉十六國時期,能夠有此等政治行為,可以說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了。
在苻堅統治前秦帝國時期,寒門庶族子弟通過學業的選拔,進入統治階級之後,對於前秦帝國的統治者無不感激涕零,必然竭盡所能力保國家興盛,重用寒門庶族子弟的優越性遠比世家大族強很多,可以說是立竿見影,苻堅統治下的前秦帝國能夠成為十六國時期,唯一統一北方的割據政權,跟庶族子弟入仕為官是絕對分不開。但是,這也隻僅僅是寒門庶族進入統治階級的一次嚐試。在這一時期,世家大族也正處在一個強盛期,所以新興的庶族地主階級太過幼小,難以對抗已經走向鼎盛的士族地主階級的,所以淝水之戰,代表庶族地主階級的前秦帝被代表士族地主階級的東晉王朝打的慘敗。
前秦帝國如同占據中原地區的後趙帝國,冉閔帝國一樣,在其統一北方後,也就接手了中原地區的各種矛盾,而其國內統治階級中原有的寒門庶族的力量,在丞相王猛去世之後,也被皇室宗親和世家大族所削弱,前秦帝國時期的統治階級應該是以寒門庶族為主導,同樣存在貴族地主積極和士族地主階級的,所以淝水之戰慘敗後,前秦帝國在各項矛盾中土崩瓦解,剛剛下生的庶族地主積極也就隨之夭折,隨後的遊牧民族各個部族所建立的政權,沒有一個能對寒門庶族有深刻的認識,所以每個政權存在時間都很短暫,統治疆域更是局限一隅,盡管北魏王朝再次統一了北方,但是北魏王朝也隻是順應了民族融合的曆史趨勢,在漢化改革中走向輝煌,但是其統治階級依然是以士族地主階級為主導的,在北魏立國的一百多年時間內,其內部鬥爭仍然是非常激烈的,導致了北魏皇帝有善終的不多。
能夠大規模選拔寒門庶族子弟進入統治階級。前秦皇帝苻堅的做法不可不謂是敢為天下之先,盡管他最終功敗身死,我也認為苻堅真乃千古一帝。實際上,苻堅僅僅是前秦帝國的第四任統治者,在苻堅的前三任位帝王中,雖然苻洪和苻健能夠有一定的能力,帶領氐人部族走上自主建國之路,但和他們的後人苻堅相比,這兩個人的能力就顯得不那麽突出了,所以,在十六國時期的帝王中,苻堅也算的上千古留芳了。
雖然要比苻堅的光芒黯淡許多,但是前秦帝國初期的統治者苻洪苻健父子,同樣為了氐族人群能夠自主立國而嘔心瀝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後世的人們對於苻洪苻健父子對於讖言篤信不已而建國稱王,平定關中之事,津津樂道,但是讖言流行於民間,自然透過讖言可知當時民意。
比如漢末三國時流行的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不管當塗高是誰,但是漢王朝在民意上肯定是要被取代的了,民意想讓你亡,怎有不亡之理。同樣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不管草苻是誰,民意早已料定會有舉兵稱王之人出現,關於讖言之說,史不絕書,我認為這些讖言就是當時的百姓萬民實際早已看透了昏聵的統治階級,所作出的政治預測,到了隋唐以後,反而讖言的流行情況出現較少,有名的讖言更少,我猜測這也跟在封建社會中,庶族地主階級能夠成為統治階級有關,因為在封建社會中,寒門庶族還算是比較能夠代表百姓萬民的根本利益的,而且在寒門庶族的盡心輔佐下,封建王朝的社會狀況也比較穩定,所以讖言逐漸在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的讖言則很少。
關於讖言的產生,很多人認為往往亂世是讖言產生的土壤,實際上很多有名的讖言並沒有在亂世產生,比如說秦王朝亡秦者胡,始皇帝死而地分,還有唐朝初期的女主昌等,秦王朝統一天下,六國遺民自然咬牙切齒,唐王朝徹底的結束了世家大族對朝政的掌控,同樣也讓士人集團恨之入骨,所以,我認為真正讓讖言滋生的土壤應該是封建社會中的各種矛盾,那麽矛盾爆發的亂世,也就成為了讖言風起的最佳時期。
</p>
關於第28章故事簡介:氐人的部族首領苻洪,看到冉閔將中原大地搞的四分五裂,所建立的冉魏政權奄奄一息。便帶領部眾擊敗了同樣想趁機立國的羌人首領姚弋仲,建立前秦政權,並尋機占據中原,但是被冉閔部將麻秋毒死。其子苻健誅殺麻秋,遵守苻洪遺言,帶領部眾返迴關中。
在這個故事中,漢化程度很深的氐人開啟了自主建國的道路。同樣漢化程度也很深的羌人沒能競爭過氐人,隻得跟著首領姚弋仲寄人籬下,繼續等待時機。而這時,占據中原地區的冉魏政權雖然消滅了後趙的殘餘勢力,但已經沒有能力應對磨刀霍霍的前燕政權了。氐人首領苻洪在彌留之際也看到了鮮卑慕容部所創建的前燕政權的強大。叮囑其子苻健順應人心,奪取關中。因為冉魏政權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對抗盤踞河北地區的後趙殘餘勢力石袛和興起於東北地區的鮮卑慕容部所建立的前燕政權,不斷抽調關中兵力來支援河北前線,所以關中地區空虛,而且氐人返迴故土情節強烈,苻健率領部眾,不費吹灰之力便完成了對關中地區的控製。
毒死苻洪的麻秋,史書記載其是胡人,肯定就是遊牧民族的將領,但是究竟是匈奴鮮卑羯氐羌中那個族群,語焉不詳,可見當時人們毫無民族概念,而且遊牧民族的這些族群應該在生活習慣和風俗人情比較相似,所以我們的漢族先民很難將他們加以區分,不過當時鮮卑還沒南下,而羌氐族群漢化程度偏深,且史書記載麻秋在後趙立國時期就跟隨石虎南征北戰,所以我覺麻秋應該屬於匈奴人或者羯人,因為此時這兩個族群勢力很弱,所以麻秋即使毒死苻洪,也很難在氐人部族中有大作為。
對於剛剛建立的前秦政權能夠占據漢族先民人口眾多的關中地區。我認為此時的氐人漢化程度已經非常之高。而且建立前秦政權的氐人與建立成漢政權的氐人並不是同一部族。建立成漢政權的氐人屬於巴氐部族,建立前秦政權的氐人則屬於略陽氐部族,但是在生活習慣以及風土人情上他們都屬於同一族屬,而且最早的發祥地也應該在同一地區,就類似於之前我們說過的鮮卑族一樣。隨著不斷的遷徙和遊牧,使得氐人很早就出現了各個部族。因為略陽氐很早就生活於關中地區,漢化程度肯定要比巴氐族群漢化程度還要高。所以能夠占據關中地區,獲得漢族先民們的認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要知道,關中地區可是我們漢族先民最早活躍的地區,即使到了今天,關中地區的陝西省古代生活遺跡數量都是我們國家名列前茅的省份,到十六國時期,漢族先民在關中地區的生活已經超過了數千年,氐族人群能夠占據此地而建國稱帝,足以說明氐族人群基本上與漢族先民無異。與幾乎與之同時的鮮卑慕容部建立的前燕政權能夠占據關東地區,有著本質的不同。
氐人因為生活地域距離漢族先民很近,所以氐人和漢族先民在文化上應該是彼此交融,彼此認同的,而且曆經上千年的雜處,氐族人群和我們漢族先民,在民族間的矛盾應該不算突出,文化上的差異也不算明顯,這兩個族群算作是一家人也不為過。而鮮卑慕容部占據關東地區在我們漢族先民來看,應該就屬於典型的外族入侵而建立的政權,即使鮮卑人入主中原之後,盡可能的學習我們中原地區的文化,但相處時間過短,難以得到我們漢族先民的認同和支持。
所以前秦和前燕這兩個政權在漢族先民眾多的地區進行封建統治,其性質上的孰優孰劣一目了然。盡管關東地區要比關中地區富庶很多,但最終不被漢族先民所認同的前燕隻能被受到漢族先民擁護的前秦政權所攻滅。
但是,氐族人群盡管漢化程度極高,但是追根溯源,他終究還是一個異族,也必然要在民族大融合的趨勢下走向滅亡。但是,我認為由氐人建立的前秦帝國同樣為我國古代的封建社會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就在前秦帝國所處的十六國時期,整個古代中國社會都對世家大族有一個共同的擁戴和擁護,由世家大族所組成的士族地主階級是當時的封建王朝首選的統治階級。但是,因為世家大族的虛偽性和自私性導致了這些封建王朝或者說王國的內亂和短命,西晉王朝如此,後趙帝國也如此。
因為世家大族看中名望閱曆,漢化程度極高的氐人卻出身於和牛羊為伍的遊牧民族,隻能屬於寒門庶族,所以奪取政權的氐人,吸取西晉王朝和後趙帝國的教訓,開始重視寒門庶族在統治階層內的作用。尤其在苻堅篡位成功之後,重用寒門庶族出身的王猛,開設學府,給寒門庶族子弟以學習機會。甚至作為皇帝的苻堅親自蒞臨學府,親自詢問和探視學子們的學業情況,將品學兼優的學生選拔為國家的官吏,讓寒門庶族的子弟進入國家的統治階層。我認為這應該就是在十六國時期,庶族地主階級進入封建統治階層的一次偉大的嚐試。苻堅和王猛的舉措雖然並未形成製度,但是在世家大族壟斷封建王朝統治階層的東晉十六國時期,能夠有此等政治行為,可以說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了。
在苻堅統治前秦帝國時期,寒門庶族子弟通過學業的選拔,進入統治階級之後,對於前秦帝國的統治者無不感激涕零,必然竭盡所能力保國家興盛,重用寒門庶族子弟的優越性遠比世家大族強很多,可以說是立竿見影,苻堅統治下的前秦帝國能夠成為十六國時期,唯一統一北方的割據政權,跟庶族子弟入仕為官是絕對分不開。但是,這也隻僅僅是寒門庶族進入統治階級的一次嚐試。在這一時期,世家大族也正處在一個強盛期,所以新興的庶族地主階級太過幼小,難以對抗已經走向鼎盛的士族地主階級的,所以淝水之戰,代表庶族地主階級的前秦帝被代表士族地主階級的東晉王朝打的慘敗。
前秦帝國如同占據中原地區的後趙帝國,冉閔帝國一樣,在其統一北方後,也就接手了中原地區的各種矛盾,而其國內統治階級中原有的寒門庶族的力量,在丞相王猛去世之後,也被皇室宗親和世家大族所削弱,前秦帝國時期的統治階級應該是以寒門庶族為主導,同樣存在貴族地主積極和士族地主階級的,所以淝水之戰慘敗後,前秦帝國在各項矛盾中土崩瓦解,剛剛下生的庶族地主積極也就隨之夭折,隨後的遊牧民族各個部族所建立的政權,沒有一個能對寒門庶族有深刻的認識,所以每個政權存在時間都很短暫,統治疆域更是局限一隅,盡管北魏王朝再次統一了北方,但是北魏王朝也隻是順應了民族融合的曆史趨勢,在漢化改革中走向輝煌,但是其統治階級依然是以士族地主階級為主導的,在北魏立國的一百多年時間內,其內部鬥爭仍然是非常激烈的,導致了北魏皇帝有善終的不多。
能夠大規模選拔寒門庶族子弟進入統治階級。前秦皇帝苻堅的做法不可不謂是敢為天下之先,盡管他最終功敗身死,我也認為苻堅真乃千古一帝。實際上,苻堅僅僅是前秦帝國的第四任統治者,在苻堅的前三任位帝王中,雖然苻洪和苻健能夠有一定的能力,帶領氐人部族走上自主建國之路,但和他們的後人苻堅相比,這兩個人的能力就顯得不那麽突出了,所以,在十六國時期的帝王中,苻堅也算的上千古留芳了。
雖然要比苻堅的光芒黯淡許多,但是前秦帝國初期的統治者苻洪苻健父子,同樣為了氐族人群能夠自主立國而嘔心瀝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即使後世的人們對於苻洪苻健父子對於讖言篤信不已而建國稱王,平定關中之事,津津樂道,但是讖言流行於民間,自然透過讖言可知當時民意。
比如漢末三國時流行的代漢者當塗高的讖言,不管當塗高是誰,但是漢王朝在民意上肯定是要被取代的了,民意想讓你亡,怎有不亡之理。同樣十六國時期,天下大亂,不管草苻是誰,民意早已料定會有舉兵稱王之人出現,關於讖言之說,史不絕書,我認為這些讖言就是當時的百姓萬民實際早已看透了昏聵的統治階級,所作出的政治預測,到了隋唐以後,反而讖言的流行情況出現較少,有名的讖言更少,我猜測這也跟在封建社會中,庶族地主階級能夠成為統治階級有關,因為在封建社會中,寒門庶族還算是比較能夠代表百姓萬民的根本利益的,而且在寒門庶族的盡心輔佐下,封建王朝的社會狀況也比較穩定,所以讖言逐漸在宋代以後非常流行的讖言則很少。
關於讖言的產生,很多人認為往往亂世是讖言產生的土壤,實際上很多有名的讖言並沒有在亂世產生,比如說秦王朝亡秦者胡,始皇帝死而地分,還有唐朝初期的女主昌等,秦王朝統一天下,六國遺民自然咬牙切齒,唐王朝徹底的結束了世家大族對朝政的掌控,同樣也讓士人集團恨之入骨,所以,我認為真正讓讖言滋生的土壤應該是封建社會中的各種矛盾,那麽矛盾爆發的亂世,也就成為了讖言風起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