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鎮國大將軍夏侯玄霸深夜逼宮行謀逆之事,所幸已被禦林軍拚死誅殺的消息便傳遍了整個天下。
此時消息一出,之前吏部尚書嚴昆被誅九族之事,瞬間被此消息所掩蓋。當然,無論從那一方麵相比,嚴昆似乎都還不足以與鎮國大將軍夏侯玄霸所相提並論。
而小皇帝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更是公開了刑部尚書婁關瀾徹查了夏侯玄霸謀逆之事的種種細節。毫無意外,在刑部尚書婁關瀾的“徹查”之下,夏侯一族謀逆之心是早有跡象,而這麽多年以來,在夏侯玄霸的包庇之下,其族人貪贓枉法的各種罪過更是不記其數,單單是殺頭的大罪就有數十條之多,且每一樣都是證據確鑿。
小皇帝知其罪行,才知夏侯玄霸所行謀逆不過是冰山一角,於是當著滿朝大臣大罵,夏侯玄霸欺君亂國,雖死不解其恨……除了褫奪夏侯玄霸的鎮國大將軍之位、其族弟夏侯文淵的丞相之位,更是命人將夏侯玄霸的腦袋也是懸掛在了城牆上麵,將鎮國大將軍府中的所有奴仆皆是被押至午門一一斬首示眾,然後,頒下海捕文書,全天下通緝逆賊夏侯文淵。
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夏侯玄霸就這麽被誅殺之後,其手下所掌控的軍隊竟是無一處產生嘩變,而那支夏侯玄霸的私軍甲字營,在離開帝都之後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此事過後,小皇帝的性情更是變得琢磨不透,又陸陸續續地誅殺了諸多臣子。一時之間,整個鳳陵城全體民眾都變得人心惶惶起來。更有傳言稱,朝中有大臣在上朝之前都已為自己備好棺木……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從夏侯文淵的丞相之位被褫奪之後,小皇帝竟是一直沒有任命新的丞相。雖有人揣測聖意,曾上書舉薦過夏侯事件中,“居功至偉”的刑部尚書婁關瀾。可小皇帝卻是思忖半晌,遲遲沒有答應,婁關瀾見狀連忙推脫自己才疏學淺不足以擔當丞相重任。
見此情形,有才思靈動者便將目光投向了沉寂已久的太師府,猜測司徒一門是不是要複出了?這丞相之位便是為司徒不器所留?而此事也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跡可循,要知道夏侯一族此事所牽甚廣,夏侯文淵更是老太師司徒長青的得意門生,雖說老太師已然作古,可按當時情形,若是有人拿此事作文章的話,隻怕太師府也會受到牽連。可一向暴虐苛責的小皇帝在此事上,卻是對太師府恩寵照舊。
不過猜測終歸是猜測,按照如今局勢,在小皇帝沒有明顯暗示之前,也沒有人敢再妄自揣測聖意。而太師府在夏侯一事發生之後,還是一如既往地閉門不出謝絕一切訪客,完全是擺出了一幅置之事外的模樣,並未流露出絲毫想要複出的心思。
……
……
深夜,一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馬車,行走在北辰大道的最深處於北辰大道的最深處雨花巷中,徑直奔著太師府而來。
事實上,這輛馬車已不是第一次前往太師府,早在夏侯玄霸伏誅的那夜,這輛馬車便從悄然駛進了太師府,而後,這輛馬車又來過這一次,算上今天這一次,已經是第三次了。說來也怪,自從太師府閉門謝客之後,就是連六部尚書這樣官職的人物都吃了閉門羹,而這輛馬車每次前來,卻都能入得府中。
馬車很快便停在了太師府的門口,門房眾人見著此馬車竟是全部跪倒在地,不一會兒,司徒不器竟是親自前來門口迎接……到了此時,這馬車中人的身份也是唿之欲出。
……
“先生,這已經是朕第三次來請您入仕了,您難道忍心看著朕孤立無援嗎?要知道朕這丞相之位便是特意為先生所留……老太師與先帝已經成就一朝君臣美好傳說,先生為何就不願再續老太師榮光呢?朕知道先生之才,不下於逆賊夏侯文淵,隻要先生答應入朝,朕除了許先生丞相/太師位外,朕更願以‘亞父’相稱先生……如此這般,先生之成就名望將來更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先生……”小皇帝殷切地懇求道。
“撲通”一聲,司徒不器連忙跪倒在地,情深意切地說道:“草民何德何能?敢勞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屈尊前來,陛下對草民的情意,草民是牢記於心銘感五內,雖萬死不能報答陛下厚恩之一二……”
聽到司徒不器這樣說,小皇帝不禁流露出一絲喜色,正當他以為自己這幾次的禮賢下士與許以重恩,總算是感動了司徒不器的時候,卻見司徒不器突然話鋒一轉道:“隻是家父臨終留有遺言,自他之後司徒一門不得入仕為官,草民雖然不才,然而家父臨終之言卻是萬萬不敢違逆呀!”
小皇帝聞得此言,臉色驟然一變,心道這司徒不器怎是如此不識好歹?自己已經效仿古人訪賢,三番兩次的屈尊前來請你了,也算是給足了你麵子裏子……可你卻總是借口推脫?不過,見對方拿已經作古的老太師司徒長青來做擋箭牌,小皇帝倒也不好再過苛責。畢竟,老太師臨終留有此遺言之事,也是眾所皆知。且,大幽本就以孝道治天下,更何況他心底裏對老太師司徒長青也是懷有一絲感激之情,因此,司徒不器秉承老太師遺言,他不但不能責怪,反而還要嘉獎。
可是,如今之局勢除了請司徒不器出山之外,小皇帝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何人能夠有能力幫他收拾這個爛攤子。更何況,除了司徒一脈能夠讓他完全信任之外,其它之人,他也做不到完全信任。
小皇帝眯著眼睛,細細打量著司徒不器,然後不死心地再次說道:“按理說,老太師有遺言在先,朕也該遵從才是。隻是,如今朝堂局勢已經紛亂不堪,除先生之外,朕實在是想象不到還有何人,能夠扶大廈於將傾?先生的孝道,朕也極為欽佩,可是…還請先生看在這天下百姓的麵子上,出來幫幫朕吧!”
“砰。”司徒不器跪在地叩了一個頭,言語懇切地說道:“陛下之恩情,草民感激不盡……隻是,還望陛下能夠體恤草民,非是草民不識大體,實乃是父命難違。且,朝堂諸君才能勝過草民者不記其數,更何況,我大幽自古以孝道治天下,若草民違逆家父遺言的話,草民便是無孝無父之人,如此一來,天下會如何議論草民?草民的賤名就不說了,若是因草民之事而給陛下惹來非議的話,草民才真真正正的是萬死難辭……”
“你……”
小皇帝看著油鹽不進的司徒不器,心底不由生出幾分戾氣,眼神中也是流露出一絲惱火。隻不過,司徒不器這會兒頭伏在地麵上,是壓根不曾看到罷了。站在一旁的白尤看著這一幕,卻是突然迴想起了夏侯玄霸,腦海裏浮現出了夏侯玄霸當時所問的那句話(大幽的君王如此對待忠臣賢良,將來誰還敢再為大幽的君王賣命?)。白尤忍不住想道,莫非是因為夏侯一族的事件,所以才使得這司徒不器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陛下?
小皇帝眼睛在司徒不器的身上來迴轉動,當他目光停留在司徒不器的脖子上的時候,竟是忍不住動了殺機……他突然想起了他父親龍朔帝當初教他的帝王之術:若不能為我所用,便殺之。
“陛下。”感受到小皇帝的殺機,白尤連忙驚唿一聲。
小皇帝聽到白尤的聲音,也是瞬間反應過來,想起剛剛那一瞬,就連他自己也是心驚不已,連忙壓製住了自己心中的殺機。他知道這司徒一脈可不比夏侯一族,他誅殺夏侯玄霸已經惹來天下非議,但因為夏侯玄霸手握重兵囂張跋扈在先,被他扣上一個謀逆的帽子倒也還說的過去。可這司徒不器就不同了,且先不說老太師的門生故裏遍布天下餘蔭猶在,就單單是司徒不器如今的身份,便使得他不能妄動,因為,司徒不器如今無官無權,隻是一介白衣。世人可能會相信手握重兵的大將軍有謀逆之心,可一介白衣謀逆,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小皇帝雖然暴虐,倒也知曉,一旦他真的殺了司徒不器的話,就會引起天下仕人的動蕩,到了那時,便真的是在自絕祖宗社稷。
可是,若自己再這樣無功而返的話?小皇帝卻又有一些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他看著司徒不器思考半晌後,一言一字道:“先生熟讀史書,應知‘天地君親師’,君在親之前……先生拿孝道迴絕於朕,朕無法反駁,可朕想問,若朕強行下旨,命先生入朝為官的話,先生會意欲何為?”
司徒不器抬頭看了小皇帝一眼,並未過多思考,便直接長伏在地,語氣堅定地說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草民不才,卻也鬥膽願以這條賤命,以全對陛下之忠,對家父之孝。”
小皇帝聞言,死死地盯著司徒不器,司徒不器卻也是毫不膽怯地與小皇帝相對視……半晌之後,小皇帝突然哈哈大笑起來,雙手攙扶起來司徒不器,說道:“先生嚴重了,司徒一脈對朕對這個帝國的忠心,朕是完全知曉的。既然先生心意已決,那麽朕也就不再強人所難。還望先生多多保重……”
“多謝陛下體諒,草民感激不盡。”司徒不器再次跪倒在地。
“白尤,我們走。”小皇帝語氣平淡地說道。
此時消息一出,之前吏部尚書嚴昆被誅九族之事,瞬間被此消息所掩蓋。當然,無論從那一方麵相比,嚴昆似乎都還不足以與鎮國大將軍夏侯玄霸所相提並論。
而小皇帝為了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更是公開了刑部尚書婁關瀾徹查了夏侯玄霸謀逆之事的種種細節。毫無意外,在刑部尚書婁關瀾的“徹查”之下,夏侯一族謀逆之心是早有跡象,而這麽多年以來,在夏侯玄霸的包庇之下,其族人貪贓枉法的各種罪過更是不記其數,單單是殺頭的大罪就有數十條之多,且每一樣都是證據確鑿。
小皇帝知其罪行,才知夏侯玄霸所行謀逆不過是冰山一角,於是當著滿朝大臣大罵,夏侯玄霸欺君亂國,雖死不解其恨……除了褫奪夏侯玄霸的鎮國大將軍之位、其族弟夏侯文淵的丞相之位,更是命人將夏侯玄霸的腦袋也是懸掛在了城牆上麵,將鎮國大將軍府中的所有奴仆皆是被押至午門一一斬首示眾,然後,頒下海捕文書,全天下通緝逆賊夏侯文淵。
不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夏侯玄霸就這麽被誅殺之後,其手下所掌控的軍隊竟是無一處產生嘩變,而那支夏侯玄霸的私軍甲字營,在離開帝都之後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而此事過後,小皇帝的性情更是變得琢磨不透,又陸陸續續地誅殺了諸多臣子。一時之間,整個鳳陵城全體民眾都變得人心惶惶起來。更有傳言稱,朝中有大臣在上朝之前都已為自己備好棺木……
更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自從夏侯文淵的丞相之位被褫奪之後,小皇帝竟是一直沒有任命新的丞相。雖有人揣測聖意,曾上書舉薦過夏侯事件中,“居功至偉”的刑部尚書婁關瀾。可小皇帝卻是思忖半晌,遲遲沒有答應,婁關瀾見狀連忙推脫自己才疏學淺不足以擔當丞相重任。
見此情形,有才思靈動者便將目光投向了沉寂已久的太師府,猜測司徒一門是不是要複出了?這丞相之位便是為司徒不器所留?而此事也並非是空穴來風,而是有跡可循,要知道夏侯一族此事所牽甚廣,夏侯文淵更是老太師司徒長青的得意門生,雖說老太師已然作古,可按當時情形,若是有人拿此事作文章的話,隻怕太師府也會受到牽連。可一向暴虐苛責的小皇帝在此事上,卻是對太師府恩寵照舊。
不過猜測終歸是猜測,按照如今局勢,在小皇帝沒有明顯暗示之前,也沒有人敢再妄自揣測聖意。而太師府在夏侯一事發生之後,還是一如既往地閉門不出謝絕一切訪客,完全是擺出了一幅置之事外的模樣,並未流露出絲毫想要複出的心思。
……
……
深夜,一輛看起來普普通通的馬車,行走在北辰大道的最深處於北辰大道的最深處雨花巷中,徑直奔著太師府而來。
事實上,這輛馬車已不是第一次前往太師府,早在夏侯玄霸伏誅的那夜,這輛馬車便從悄然駛進了太師府,而後,這輛馬車又來過這一次,算上今天這一次,已經是第三次了。說來也怪,自從太師府閉門謝客之後,就是連六部尚書這樣官職的人物都吃了閉門羹,而這輛馬車每次前來,卻都能入得府中。
馬車很快便停在了太師府的門口,門房眾人見著此馬車竟是全部跪倒在地,不一會兒,司徒不器竟是親自前來門口迎接……到了此時,這馬車中人的身份也是唿之欲出。
……
“先生,這已經是朕第三次來請您入仕了,您難道忍心看著朕孤立無援嗎?要知道朕這丞相之位便是特意為先生所留……老太師與先帝已經成就一朝君臣美好傳說,先生為何就不願再續老太師榮光呢?朕知道先生之才,不下於逆賊夏侯文淵,隻要先生答應入朝,朕除了許先生丞相/太師位外,朕更願以‘亞父’相稱先生……如此這般,先生之成就名望將來更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呀!先生……”小皇帝殷切地懇求道。
“撲通”一聲,司徒不器連忙跪倒在地,情深意切地說道:“草民何德何能?敢勞陛下一而再再而三的屈尊前來,陛下對草民的情意,草民是牢記於心銘感五內,雖萬死不能報答陛下厚恩之一二……”
聽到司徒不器這樣說,小皇帝不禁流露出一絲喜色,正當他以為自己這幾次的禮賢下士與許以重恩,總算是感動了司徒不器的時候,卻見司徒不器突然話鋒一轉道:“隻是家父臨終留有遺言,自他之後司徒一門不得入仕為官,草民雖然不才,然而家父臨終之言卻是萬萬不敢違逆呀!”
小皇帝聞得此言,臉色驟然一變,心道這司徒不器怎是如此不識好歹?自己已經效仿古人訪賢,三番兩次的屈尊前來請你了,也算是給足了你麵子裏子……可你卻總是借口推脫?不過,見對方拿已經作古的老太師司徒長青來做擋箭牌,小皇帝倒也不好再過苛責。畢竟,老太師臨終留有此遺言之事,也是眾所皆知。且,大幽本就以孝道治天下,更何況他心底裏對老太師司徒長青也是懷有一絲感激之情,因此,司徒不器秉承老太師遺言,他不但不能責怪,反而還要嘉獎。
可是,如今之局勢除了請司徒不器出山之外,小皇帝實在是想不到還有何人能夠有能力幫他收拾這個爛攤子。更何況,除了司徒一脈能夠讓他完全信任之外,其它之人,他也做不到完全信任。
小皇帝眯著眼睛,細細打量著司徒不器,然後不死心地再次說道:“按理說,老太師有遺言在先,朕也該遵從才是。隻是,如今朝堂局勢已經紛亂不堪,除先生之外,朕實在是想象不到還有何人,能夠扶大廈於將傾?先生的孝道,朕也極為欽佩,可是…還請先生看在這天下百姓的麵子上,出來幫幫朕吧!”
“砰。”司徒不器跪在地叩了一個頭,言語懇切地說道:“陛下之恩情,草民感激不盡……隻是,還望陛下能夠體恤草民,非是草民不識大體,實乃是父命難違。且,朝堂諸君才能勝過草民者不記其數,更何況,我大幽自古以孝道治天下,若草民違逆家父遺言的話,草民便是無孝無父之人,如此一來,天下會如何議論草民?草民的賤名就不說了,若是因草民之事而給陛下惹來非議的話,草民才真真正正的是萬死難辭……”
“你……”
小皇帝看著油鹽不進的司徒不器,心底不由生出幾分戾氣,眼神中也是流露出一絲惱火。隻不過,司徒不器這會兒頭伏在地麵上,是壓根不曾看到罷了。站在一旁的白尤看著這一幕,卻是突然迴想起了夏侯玄霸,腦海裏浮現出了夏侯玄霸當時所問的那句話(大幽的君王如此對待忠臣賢良,將來誰還敢再為大幽的君王賣命?)。白尤忍不住想道,莫非是因為夏侯一族的事件,所以才使得這司徒不器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絕陛下?
小皇帝眼睛在司徒不器的身上來迴轉動,當他目光停留在司徒不器的脖子上的時候,竟是忍不住動了殺機……他突然想起了他父親龍朔帝當初教他的帝王之術:若不能為我所用,便殺之。
“陛下。”感受到小皇帝的殺機,白尤連忙驚唿一聲。
小皇帝聽到白尤的聲音,也是瞬間反應過來,想起剛剛那一瞬,就連他自己也是心驚不已,連忙壓製住了自己心中的殺機。他知道這司徒一脈可不比夏侯一族,他誅殺夏侯玄霸已經惹來天下非議,但因為夏侯玄霸手握重兵囂張跋扈在先,被他扣上一個謀逆的帽子倒也還說的過去。可這司徒不器就不同了,且先不說老太師的門生故裏遍布天下餘蔭猶在,就單單是司徒不器如今的身份,便使得他不能妄動,因為,司徒不器如今無官無權,隻是一介白衣。世人可能會相信手握重兵的大將軍有謀逆之心,可一介白衣謀逆,說出去也不會有人相信。小皇帝雖然暴虐,倒也知曉,一旦他真的殺了司徒不器的話,就會引起天下仕人的動蕩,到了那時,便真的是在自絕祖宗社稷。
可是,若自己再這樣無功而返的話?小皇帝卻又有一些咽不下這口氣,於是他看著司徒不器思考半晌後,一言一字道:“先生熟讀史書,應知‘天地君親師’,君在親之前……先生拿孝道迴絕於朕,朕無法反駁,可朕想問,若朕強行下旨,命先生入朝為官的話,先生會意欲何為?”
司徒不器抬頭看了小皇帝一眼,並未過多思考,便直接長伏在地,語氣堅定地說道:“君要臣死,臣不死不忠;父要子亡,子不亡不孝……草民不才,卻也鬥膽願以這條賤命,以全對陛下之忠,對家父之孝。”
小皇帝聞言,死死地盯著司徒不器,司徒不器卻也是毫不膽怯地與小皇帝相對視……半晌之後,小皇帝突然哈哈大笑起來,雙手攙扶起來司徒不器,說道:“先生嚴重了,司徒一脈對朕對這個帝國的忠心,朕是完全知曉的。既然先生心意已決,那麽朕也就不再強人所難。還望先生多多保重……”
“多謝陛下體諒,草民感激不盡。”司徒不器再次跪倒在地。
“白尤,我們走。”小皇帝語氣平淡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