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h國,有五分之一的地理環境處於海岸線,人口二千萬,卻有三十多個大大小小的民族與部落,有百分之六十的國土處於幹旱缺少的狀態,每年有四個月是雨季,隻有在雨季裏才讓這個國度有一點兒的生氣。


    在這裏法語與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由於曆史與種族的原因,一直以為h國政治動蕩,國家破敗,政府隻控製著百分之七十的國土,許多大大小小的**勢力更讓這個國家的經濟雪上加霜,長年的內戰與經濟蕭條,讓h國國內的基礎建設停滯不前,好在該國有著大量的礦產資源和石油,這才沒有讓h國的經濟崩潰。


    正因為資源和石油問題,也是h國動蕩的原因,似乎大多數非洲國家的命運。


    由於許多大國在非洲政治角力,一些國家在這裏建有自己的軍事基地,他們的維和部隊的供應與補給十分方便,同時一旦發生事件,可以得到最好的支援。


    我們的基地建在政府軍和遊擊區的緩衝地帶,這個地方各種衝突時有發生,死人也是一件常事,有時政府軍和遊擊隊都會幹一火。


    在基地,我們中國維和部隊負責工程與基建,一個排的法國兵,一個排的巴基斯坦和一個排的英國士兵負責這個地區的維和任務,如果我們將自身安全交給外軍,平時還好,一旦出事,就扯蛋了,這就是我們c字頭小隊來這裏的原因。


    但話說迴來,真的有事發生,我們這隊工兵可不是吃素的,在戰場上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戰鬥工兵。


    在許多人的眼中,工兵就是修橋鋪路的兵種,戰鬥力一般般了,但自從俄羅斯和德國人搞出一個新的兵種——戰鬥工兵後,一些軍事大國發現,丫的,原來工兵還可以這樣的用,於是工兵變成戰鬥工兵後,任務和裝備上有了新的變化。


    戰鬥工兵的訓練內容中,工程技術並不是很多,訓練的重點是步兵戰術,但是他們會比一般的步兵有更多的戰壕挖掘訓練和野戰工事搭建訓練。基本訓練完成後,新工兵們被分配給各師屬戰鬥工兵營,在那裏他們將學會真正的工兵技術。某些表現優異的還會被送往技術學校深造。


    在一些國家講究專業技能的軍隊中,這些新戰鬥工兵們會在一段時間裏,從上級士官和軍官那裏學到很多東西:架設各類鐵絲網障礙,布雷與掃雷,建班用碉堡,機槍掩體以及其他小型防禦工事,劃橡皮艇,裝配工兵橋和舟橋,架設可以讓人員和輕型車輛通過的小木橋,用原木鋪路,修補路橋,使用各類手動和動力工具,偽裝技術,探路,製作各種擊發方式的爆炸物,以及其他一些技術。


    在進階訓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突擊戰術,包括用各類爆炸物和剪線鉗清除鐵絲網,用煙霧遮蔽敵人視線,當然,煙霧同時也妨礙了自己的行動,使用各類支援武器,尤其是機槍和火焰噴射器,以及使用各類爆炸物摧毀敵方碉堡。


    在攻打重點防禦地段以及要越過難以克服的障礙物時,每個步兵連會得到一個工兵班的加強,戰鬥工兵們會用他們的排障,爆破,煙霧以及火焰噴射器操作等技術來支援步兵,雖然步兵也學過這些技術,但是戰鬥工兵要比他們專業的多。同時,步兵也會用重機槍,迫擊炮,步兵炮等重型武器支援戰鬥工兵完成突擊。


    戰鬥工兵所承擔的工作多種多樣,他們可以幫助其他部隊推進,拖延敵軍行動,並承擔建造、拆除、重建和修理任務。這些工作需要他們發揮自己的經驗和創造力來完成。在人員不足的情況下,他們除了繼續承擔突擊任務外,有時還要作為步兵投入戰鬥,作為戰鬥工兵,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協助維持和保護後方的交通,通訊線路。


    戰鬥工兵稱為軍隊中的“萬金油”,所以,千萬不要去招惹中國派出去的維和工兵部隊,你試試,那可是戰鬥工兵,一旦真的打起戰來,比一般的步兵還要猛。


    一般能派出國外的維和部隊,裝備不會差到哪裏去,國內二三線的軍隊可能還會配給80年頭的鋼盔,也不沒有防彈背心,一旦演習就像萬花筒一樣綁著,但能出國維和的軍隊就不一樣了,防彈背心、頭盔、護頸、護肘、護膝、無線耳麥一個不落的配上,而且內衣內褲都是特製。


    h國屬於低海拔地區,一年四季都很熱,我們c隊還好,工兵們剛到,天氣那麽熱,外麵時還要帶一身的裝備,那種感覺可想而知有多酸爽。


    我們的營地離巴軍有一公裏,離法軍有二公裏,離英軍有一公裏,從防禦上算得上是相互依托,一旦有事,大家都有個照應。


    我們負責營地安全措施,雖然這裏是一個以前一支意大利維和部隊的駐地,不過,一切還是重新檢修與施工,好在我們是工兵連,各類機械不缺,我和雲連一商量的時候,他說:我們負責施工和圖紙,你們負責指導就行了。


    這事就定下了,以前不知道中國派出海外的工兵十分牛逼,不過我還是第一次見到,頭天一直忙到晚上將圖紙搞定後,第二天一早工兵們就動工了,材料都是從國內帶過來的,在離這裏三十公裏外有一個碼頭,水泥和鋼筋不到一個小時就運了過來,所有工兵上陣,我們反而落一個清閑。


    陸立豐:“這個哨崗有十三米高,施工要求必須符合條件,在十米外能抵擋ak47的掃射,觀察口采用十二厘厚的防彈玻璃,在駐地西南六百米外有一個海拔二十六米高的山坡,如果有人襲擊我們的話,在那裏可以設伏。”


    聽到他的話後,我在望遠鏡中看到那個山坡,在境外軍事基地的周圍,任何小細節都不能放過,如果真的有人對我們不利的話,雖然那裏離這裏有六百米,對於優秀的狙擊手來說,這不是一個問題,何況那裏也是一個良好的炮兵陣地。


    雲連:“那個高地在我們和英國維和部隊的中間,要不要通知一下了他們。”


    我:“要,最好將上麵樹木給砍掉,如果可以的話,在上麵倒上水泥,不讓那裏長樹,在那裏建一個雷達站或者哨所最好,有的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事後,雲連帶著人去三個軍營裏轉的時候,英軍就說現在人手不夠,不可能在那上麵建立哨所的,巴方便是很爽快,每天會在那裏巡邏五次以上,晚上三次,白天兩次。我們不能說什麽,這已經是他們做到的極限了,法軍就不要指望了,這些家夥連一日三餐都有紅酒,還指望他們去多跑一圈還是在上麵建立哨所,就不要想了。


    最後還是我們將那個小山頭上的灌木叢給砍了,山頂不大,隻有三十個平方而已,為了防止野草再長起來,雲連直接將修整營地多出來的建築垃圾倒在上麵,再且壓平,這樣就不會長草了,我們做這些的時候,英國人和法國人像在一邊像看傻子一樣看我們,後來,發生一些事後,證明了我們當初這個決定,真不是傻子。


    營地在兩天之內就建好了,加厚的水泥牆,重新裝修的營房裏麵加上了風扇與電扇,房頂上加裝著太陽能發電膜,我們有一個小型的發電機組和大功率的蓄電池。在房子後麵還開了一份菜地,可以種一些當地的蔬菜,這樣不僅新鮮,還可以處理營地廁所中的排泄物。


    營房建好後,就是任務的問題,我們c隊一共有十三人,除了c6繼續負責電子與技術偵察外,我們c4、c5小隊每次得隨工兵連出任務,他們負責建設的時候,我們負責周邊觀測與安全,有時還要和當地警察打好交道。


    剛開始,我們麵臨的是語言關,雖然h國的官方語言是法語和西語,可當地的民眾隻會說土話,為了巡視的方便,聯合國那邊給我們配了一名當地翻譯,他叫吐切,他會一些中國話,精通英語。


    吐切長得胖胖的,在這饑餓為主流的h國很難見的,他以前在美國留過學,畢業後,就到了聯合國工作,這樣可以為家鄉做點貢獻。對於像吐切這樣留過學的人,他們在這裏算是國家的精英層,可一個人再厲害,沒有一個開朗的社會局勢,再精英也沒有用,相反,還會受到人身危險。


    工兵連要修一條馬路,一條長達二十公裏,將這裏連接到h國的主要公路上,這樣方便運輸,修這條路,水泥和機械是中方出,泥沙由h政府出,泥沙好辦,在河裏大把的,隻需要拉上來就行了,餘下的就是我們的事了。


    我一直以為,像這樣造福一方的大好事,應該是所有人都會讚同的吧,但是我還是低估了一些人扯蛋的能力,一天,我們剛剛吃完早飯的時候,工地上就傳來通知,有人居然來偷水泥,被逮住了後,水泥不僅不還,還他丫的叫了一幫人過來要水泥。


    我一聽,操起槍,叫上吐切就向工地跑去。(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猛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諾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諾並收藏猛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