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與理想的距離一下子變成天與地的距離了。後來我就知道了,我們那一屆算是最後一屆在老營地裏集訓的新兵,第二年的新兵們開始在新的集訓地,各方麵的條件比我們好多了。
我被分在新兵三連一班,班長叫熊掌記,我不知道當初他父母給他起這個名字有何用意,他的體形還真和熊沾不到邊上,一米八左右,瘦瘦高高的,雙眼透著精光,不過他那大嗓門倒是有熊沾上邊,挺大的,後來,我們習慣叫他熊掌櫃。
再後來我又知道,他家祖上是在東北那塊打獵的,他爺爺從小就會獵熊,所以他出生後給他起了一個熊掌記的名字。
當過兵的都知道,連隊裏的指導員做思想工作那是一套套的,新兵們能被他們給哄得一愣一愣的,要知道,中國每年有幾十萬的新兵入伍,每一個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城市兵和農村兵想法不一樣,大學生兵大多個個都覺得自己牛氣得不行。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這句話放在新兵連太適合不過了,在當兵之前,抽煙的、喝酒、打牌的、喜歡找小姑娘談人生理想的,這些角色在新兵中一把一大片。
新兵連的工作之一就是將我們這些新兵在思想上狠狠整治一頓,將我們身上所有的毛病給整治了。
當我們看到那平房營盤時,心裏瓦涼的時候,房誌剛連長出場了,他的個頭不高,帶著一線軍人特有的那種黝黑,他集合我們道:
“同誌們,大家看到這裏的環境,心裏有失望的想法吧?那麽部隊是這個樣子呢?”
下麵有人心裏開始白他一眼了,這不廢話麽?
“但是,同誌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千裏迢迢來到祖國的西北當兵,是為了什麽?來觀光的?是來玩的?
不是!我們不是為了來享福的。當我們穿上那套軍裝時,就是一名軍人了。從大裏說,我們做的一切是為了祖國、人民。從小裏說,是為了咱爸咱媽咱姐咱妹的,我們不好好保家衛國的話,難不成讓他們來保護我們?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丟不起那個人。
我們個個都是大人了,當兵那點苦算得了什麽?算不了什麽!想想身後的親人,把我們養了十幾年,難不成我們就不能為他們吃點苦麽?你們說,我們不能吃那個苦麽?”
“能!””
下麵有人小聲在說道。
“說大聲一點!”
房連長吼了起來,那嗓門還真大,偌大的操場上響起了他的迴音,前排的人甚至覺得耳膜有些難受。但是我們一下子有了那麽一點精神,都大叫能。
我都說嘛,有時人啊,對他好好地說吧,一副愛理不睬的鳥樣。反而一頓臭罵或大吼一下,反而聽話多了。佛家說這叫當頭棒喝。我覺得我們那時就是那樣,被指導員一吼子,再不拖拖拉拉的了。
當兵最開始學會的兩件事是什麽?一是走路,二是疊被子。
知道為什麽部隊上的床單是白色的?當時班長是這樣說的:軍人的床單是白色的,是因為活著躺在上麵,死了躺在下麵。
新兵們聽了這句話後,一愣愣的,有幾天睡在上麵,總覺得自己要掛了的感覺。以後再沒有哪個不把床疊得整整齊齊的。
我們突然發現,活了十幾年,居然走路的走法是不對的,首先我們以前走路要麽拖遝,或者說走路時要麽在掃瞄大街上的美女,要麽在找地上有沒有錢。
抬頭,挺胸,目不斜視,正步走!這是我們學會走路的第一課,什麽兩人成排,三人成列也是我們以後必須的。
如果你去問現在帶新兵的老兵們對一屆又一屆的新兵們有什麽看法的話,大多都會說:鳥,不是太聽話。
我估計這樣說話的老兵們,當年他們是新兵時,在老兵眼中也是一個鳥樣。
在許多人眼中,在新兵連時,一次又一次的正步走,齊步走,一遍又一遍地將被子拆了又疊,疊了又拆,好像天天吃飽了沒事幹一樣,甚至現在還有人在網上提出軍隊搞這樣的內務純粹是瞎扯談,純粹沒事找事的。
如果,我說的是如果,下一次你看到網上有人在這樣說的時候,首先能證明第一件事,就是他從來沒有當過兵;其次,他從來不知道軍隊存在的意義;最後,這丫一定是個腦殘或者居心不良的家夥。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人,在入伍時學會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我們房指導員把我們放在大冷天,吹著惡狠狠地西北風時,他說道:
“我承認,你們都有自己的思想,在社會上這是好事,但是在這裏,卻會成為壞事,甚至誤國。一個國家的軍隊,就是一部戰爭機器,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機器上不可缺少的零件。
就像一部發動機,如果這部發動機都有自己的想法,當駕駛員下達發動的命令時,每一個零件都按自己願意做事,哪怕這發動機發動起來了,最後的下場一定是車毀人亡。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是為了保證一支軍隊力量團結,所向無敵的基石。就是我們的大炮一樣,伸向前方,決不打後方!
服從命令就是為了能打勝仗,是為了能讓自己和戰友在戰場上活著迴來!”
他說完後,一腳將放在地上沒有疊好的被子給踹開,一腳又一腳,一腳又一腳,差不多全連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被子都踹開了。
看著那被子被他踹在地上,沾子一半的泥土,新兵們心裏不提多別扭了。
“你們以為疊被子是一件無聊的事?””房連長走到一名新兵江新的麵前說道:”我踢了你的被子,你服不服?”
“報告,服!”江新說道。
“服?你服?你服個什麽?你眼中明明告訴我,我這裏在小題大作,無事生端”房連長大聲地說道:“連這都沉不住氣,心浮氣躁,在戰場上敵人向你挑釁的時候,是不是就要衝出埋伏地,找他單挑?”
“你們都聽好了,每一個人都會浮躁,沒有人生下來會沉住氣,在這裏!我們必須學會沉著!學會冷靜!在戰場上才能真正做到不動如山,侵略如火!
軍人的內務,軍人的儀姿,不僅僅代表一名軍人,而是代表著一支軍隊的精神。”
房連的一通吼,我們還找得到理由不練習內務,不好好走正步。
當你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正步,一遍一遍將被子疊得像豆腐塊的時候,其實是一次又一次地捶練自己浮躁,慢慢地在將自己融入在這個集體之中,慢慢地將曾經許多從沒有想到壞習慣去掉,開始走向一名真正士兵的道路。
走姿、站姿、坐姿、蹲姿……新兵連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就練這些的,所有姿勢我們稱之為兵姿。
在那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在你的生命打上了許多不可磨滅的標簽。
當兵越長,就越會養成一些強迫症,當你某段時間迴家後,父母早上一醒來,發現你居然將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被子疊得成豆腐塊,你爸還會發現,喲,自己的牙刷,牙膏,毛巾也居然變成一條線的標準了。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年輕的士兵休假迴家鄉,他高興地向父母講述在部隊的生活,突然他停下了,注意起窗外大街上走著的四個姑娘。
母親對父親說:“看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參軍前他從不留心姑娘。”
他們的兒子專心注視著姑娘們,直到姑娘們的身影消失,他才迴過頭發父母說:“看到沒?有一個姑娘的腳出錯了。”
(多年前,我聽到這個笑話,覺得有點搞笑,多年後再重溫這個笑話時,總覺得心裏哪裏有些堵呢?
吃過晚飯後,班長們就去開會了,我們就在宿舍裏交談起來,七嘴八舌地除了自報家門外,無一不是後悔來當兵了,看到這條件,這土炕,心裏都是涼涼的。我也在想來當這個兵是不是太衝動了,現在這算不算是衝動的懲罰?
這時我們發現新兵夏川旭很有意思了,怎麽說個有意思了,這丫這會兒正在雙手抱在一起在那裏念念有詞,我們一下子靜了一下,想想這家夥在念什麽玩意兒?很多年後我還能記得當時他在那裏自個兒嘮啊嘮的。
“主啊,感謝你。因為無論我在哪裏,你都與我同在,我雖然行過死亡的幽穀,也不怕受害,因為你與我同在,阿門。請賜於我戰勝苦難的力量,麵對艱苦不在害怕與畏懼,你帶著我們走過那苦難的山穀,那盡頭就是陽光的草原。主啊你是多麽的仁慈……”
得了,一聽就知道是什麽迴事,敢情不會來了個傳教的吧,一聽就知是個什麽基督教徒?我們沒有說話,一半天他的儀式才完。
“基督教?”我問道。
“不,天主教。”
我們無語,我想在中國大多數的人都不太信教,但信財神爺。特別是我們這一輩的更不要說了,即使我老爸他們那一輩的要信也是信佛教的,關於上帝的光輝我想他們也許是玉皇大帝座下的什麽呢?。
“哦。”在我的映象中天主教和基督教差不多少,反正都是上帝耶和華的信徒,都是念阿門的,都是殺了人後馬上抱起一本書在那裏懺悔,然後又拿起槍去殺人。
“你們信教麽?”這丫問道。
“人民軍隊不信教。”江新在一邊一本正經地說道。
我被分在新兵三連一班,班長叫熊掌記,我不知道當初他父母給他起這個名字有何用意,他的體形還真和熊沾不到邊上,一米八左右,瘦瘦高高的,雙眼透著精光,不過他那大嗓門倒是有熊沾上邊,挺大的,後來,我們習慣叫他熊掌櫃。
再後來我又知道,他家祖上是在東北那塊打獵的,他爺爺從小就會獵熊,所以他出生後給他起了一個熊掌記的名字。
當過兵的都知道,連隊裏的指導員做思想工作那是一套套的,新兵們能被他們給哄得一愣一愣的,要知道,中國每年有幾十萬的新兵入伍,每一個人的思想是不一樣的,城市兵和農村兵想法不一樣,大學生兵大多個個都覺得自己牛氣得不行。
林子大了,啥鳥都有,這句話放在新兵連太適合不過了,在當兵之前,抽煙的、喝酒、打牌的、喜歡找小姑娘談人生理想的,這些角色在新兵中一把一大片。
新兵連的工作之一就是將我們這些新兵在思想上狠狠整治一頓,將我們身上所有的毛病給整治了。
當我們看到那平房營盤時,心裏瓦涼的時候,房誌剛連長出場了,他的個頭不高,帶著一線軍人特有的那種黝黑,他集合我們道:
“同誌們,大家看到這裏的環境,心裏有失望的想法吧?那麽部隊是這個樣子呢?”
下麵有人心裏開始白他一眼了,這不廢話麽?
“但是,同誌們,你們有沒有想過我們來自五湖四海,千裏迢迢來到祖國的西北當兵,是為了什麽?來觀光的?是來玩的?
不是!我們不是為了來享福的。當我們穿上那套軍裝時,就是一名軍人了。從大裏說,我們做的一切是為了祖國、人民。從小裏說,是為了咱爸咱媽咱姐咱妹的,我們不好好保家衛國的話,難不成讓他們來保護我們?如果真是那樣的話,丟不起那個人。
我們個個都是大人了,當兵那點苦算得了什麽?算不了什麽!想想身後的親人,把我們養了十幾年,難不成我們就不能為他們吃點苦麽?你們說,我們不能吃那個苦麽?”
“能!””
下麵有人小聲在說道。
“說大聲一點!”
房連長吼了起來,那嗓門還真大,偌大的操場上響起了他的迴音,前排的人甚至覺得耳膜有些難受。但是我們一下子有了那麽一點精神,都大叫能。
我都說嘛,有時人啊,對他好好地說吧,一副愛理不睬的鳥樣。反而一頓臭罵或大吼一下,反而聽話多了。佛家說這叫當頭棒喝。我覺得我們那時就是那樣,被指導員一吼子,再不拖拖拉拉的了。
當兵最開始學會的兩件事是什麽?一是走路,二是疊被子。
知道為什麽部隊上的床單是白色的?當時班長是這樣說的:軍人的床單是白色的,是因為活著躺在上麵,死了躺在下麵。
新兵們聽了這句話後,一愣愣的,有幾天睡在上麵,總覺得自己要掛了的感覺。以後再沒有哪個不把床疊得整整齊齊的。
我們突然發現,活了十幾年,居然走路的走法是不對的,首先我們以前走路要麽拖遝,或者說走路時要麽在掃瞄大街上的美女,要麽在找地上有沒有錢。
抬頭,挺胸,目不斜視,正步走!這是我們學會走路的第一課,什麽兩人成排,三人成列也是我們以後必須的。
如果你去問現在帶新兵的老兵們對一屆又一屆的新兵們有什麽看法的話,大多都會說:鳥,不是太聽話。
我估計這樣說話的老兵們,當年他們是新兵時,在老兵眼中也是一個鳥樣。
在許多人眼中,在新兵連時,一次又一次的正步走,齊步走,一遍又一遍地將被子拆了又疊,疊了又拆,好像天天吃飽了沒事幹一樣,甚至現在還有人在網上提出軍隊搞這樣的內務純粹是瞎扯談,純粹沒事找事的。
如果,我說的是如果,下一次你看到網上有人在這樣說的時候,首先能證明第一件事,就是他從來沒有當過兵;其次,他從來不知道軍隊存在的意義;最後,這丫一定是個腦殘或者居心不良的家夥。
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軍人,在入伍時學會的第一句話一定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我們房指導員把我們放在大冷天,吹著惡狠狠地西北風時,他說道:
“我承認,你們都有自己的思想,在社會上這是好事,但是在這裏,卻會成為壞事,甚至誤國。一個國家的軍隊,就是一部戰爭機器,我們每個人都是這部機器上不可缺少的零件。
就像一部發動機,如果這部發動機都有自己的想法,當駕駛員下達發動的命令時,每一個零件都按自己願意做事,哪怕這發動機發動起來了,最後的下場一定是車毀人亡。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就是為了保證一支軍隊力量團結,所向無敵的基石。就是我們的大炮一樣,伸向前方,決不打後方!
服從命令就是為了能打勝仗,是為了能讓自己和戰友在戰場上活著迴來!”
他說完後,一腳將放在地上沒有疊好的被子給踹開,一腳又一腳,一腳又一腳,差不多全連的百分之五十左右的被子都踹開了。
看著那被子被他踹在地上,沾子一半的泥土,新兵們心裏不提多別扭了。
“你們以為疊被子是一件無聊的事?””房連長走到一名新兵江新的麵前說道:”我踢了你的被子,你服不服?”
“報告,服!”江新說道。
“服?你服?你服個什麽?你眼中明明告訴我,我這裏在小題大作,無事生端”房連長大聲地說道:“連這都沉不住氣,心浮氣躁,在戰場上敵人向你挑釁的時候,是不是就要衝出埋伏地,找他單挑?”
“你們都聽好了,每一個人都會浮躁,沒有人生下來會沉住氣,在這裏!我們必須學會沉著!學會冷靜!在戰場上才能真正做到不動如山,侵略如火!
軍人的內務,軍人的儀姿,不僅僅代表一名軍人,而是代表著一支軍隊的精神。”
房連的一通吼,我們還找得到理由不練習內務,不好好走正步。
當你一次又一次的練習正步,一遍一遍將被子疊得像豆腐塊的時候,其實是一次又一次地捶練自己浮躁,慢慢地在將自己融入在這個集體之中,慢慢地將曾經許多從沒有想到壞習慣去掉,開始走向一名真正士兵的道路。
走姿、站姿、坐姿、蹲姿……新兵連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時間就練這些的,所有姿勢我們稱之為兵姿。
在那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在你的生命打上了許多不可磨滅的標簽。
當兵越長,就越會養成一些強迫症,當你某段時間迴家後,父母早上一醒來,發現你居然將家裏收拾得幹幹淨淨,被子疊得成豆腐塊,你爸還會發現,喲,自己的牙刷,牙膏,毛巾也居然變成一條線的標準了。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年輕的士兵休假迴家鄉,他高興地向父母講述在部隊的生活,突然他停下了,注意起窗外大街上走著的四個姑娘。
母親對父親說:“看我們的孩子已經長大了,參軍前他從不留心姑娘。”
他們的兒子專心注視著姑娘們,直到姑娘們的身影消失,他才迴過頭發父母說:“看到沒?有一個姑娘的腳出錯了。”
(多年前,我聽到這個笑話,覺得有點搞笑,多年後再重溫這個笑話時,總覺得心裏哪裏有些堵呢?
吃過晚飯後,班長們就去開會了,我們就在宿舍裏交談起來,七嘴八舌地除了自報家門外,無一不是後悔來當兵了,看到這條件,這土炕,心裏都是涼涼的。我也在想來當這個兵是不是太衝動了,現在這算不算是衝動的懲罰?
這時我們發現新兵夏川旭很有意思了,怎麽說個有意思了,這丫這會兒正在雙手抱在一起在那裏念念有詞,我們一下子靜了一下,想想這家夥在念什麽玩意兒?很多年後我還能記得當時他在那裏自個兒嘮啊嘮的。
“主啊,感謝你。因為無論我在哪裏,你都與我同在,我雖然行過死亡的幽穀,也不怕受害,因為你與我同在,阿門。請賜於我戰勝苦難的力量,麵對艱苦不在害怕與畏懼,你帶著我們走過那苦難的山穀,那盡頭就是陽光的草原。主啊你是多麽的仁慈……”
得了,一聽就知道是什麽迴事,敢情不會來了個傳教的吧,一聽就知是個什麽基督教徒?我們沒有說話,一半天他的儀式才完。
“基督教?”我問道。
“不,天主教。”
我們無語,我想在中國大多數的人都不太信教,但信財神爺。特別是我們這一輩的更不要說了,即使我老爸他們那一輩的要信也是信佛教的,關於上帝的光輝我想他們也許是玉皇大帝座下的什麽呢?。
“哦。”在我的映象中天主教和基督教差不多少,反正都是上帝耶和華的信徒,都是念阿門的,都是殺了人後馬上抱起一本書在那裏懺悔,然後又拿起槍去殺人。
“你們信教麽?”這丫問道。
“人民軍隊不信教。”江新在一邊一本正經地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