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唐皇為悅美人,欲誅秦極,聚臣議朝。


    唐王厲色曰:“秦極何在?”


    秦極出班曰:“微臣在。”


    唐王曰:“汝驕前時,微末之功,辱罵娘娘,殺大國舅。此乃死罪也,今日有何說?”


    秦極坦然視唐王曰:“秦極上無愧天,下不負地,今皇上不明,多言何益,以命抵命便是,吾遂流血而誌不曲也。”


    唐王大怒曰:“速拿下逆賊秦極,武門斬首示眾。若有求請者,同罪論處也”


    眾臣聶手跺腳,無計策。


    侍官帶秦極而出,張桓楚,羅玉諸將隨其後,行往殺場。


    蒼暮昭雲淚零落,梨花帶雨傷離索。


    重簾殘雪離愁苦,窗前疏影相思夢。


    卻說上官問月,進出皇宮內外,問唐王議朝,思必有事,至殿外探之,聞唐王欲殺秦極,得一計,謂諸將曰:“諸將軍且守,秦將軍無事,吾入宮見皇後,救秦將軍。”


    諸將然之,遂上官問月速往昭陽宮。


    段風烈曰:“若非斬兄長不可,我等劫殺場去之,”


    眾皆以為然。


    至殺場,諸將守護秦之外,不去矣,他人不能近身也。


    侍官,劊子手懼諸將,無人上前,如此僵持不下,唐王坐金殿,候侍官複命。


    上官問月直入昭陽宮,見皇後曰:“皇後娘娘出大事也。皇上欲殺秦極將軍,眼下非皇後,不能救也。”


    皇後歎曰:“皇上已妖女胡姬所惑,豈能聽信本宮之言也。”


    上官問月曰:“娘娘,今皇上議朝未歸,西貴妃可擒也,以西貴妃之命換秦將軍,皇上無不許也。”


    皇後以為然,遂命左右,帶皇後令,遣往西宮招胡姬。


    太監宮女至西宮,見胡姬曰:“貴妃娘娘,皇後有請。”


    胡姬雖懼,然,不可不往,隨宮女入昭陽宮。胡姬見皇後行禮,曰:“皇後姐姐,傳胡姬,不知所教何事也。”


    皇後曰:“賢妹可知宮廷之律法乎?”


    胡姬曰:“愚妹略知一二,不敢違也。”


    皇後曰:“後宮幹政,何罪也?”


    胡姬跪曰:“皇後明鑒,胡姬無越禮之事也。”


    皇後曰:“臉麵不淨,視皇上之眼,辱沒龍顏,違背婦節一也。讒言皇上,欲誅忠臣,染指朝綱二也。來人上刑,取口供。”


    太監手握,細條纓絡,抽打胡姬,胡姬哭喊哀求,不能起身,隻得言胡如意寫信哭訴之事,皇後使人,握筆記錄,已留實據。


    上官問月複往金殿,見唐王曰:“皇上西貴妃,命懸一線,皇上何故滯留不去也。”


    唐王大驚,曰:“出何事也。”


    上官問月曰:“西貴妃幹涉內政,皇後帶往,昭陽宮受審也。”


    唐王慌忙而走,直奔昭陽宮,來見皇後,入廳觀之,愛妃橫臥廳中,身上血跡斑班,奄奄一息,進氣多,出氣少,皇後手握寶劍,劍置咽喉而立之。


    唐王曰:“皇後且慢動手。”


    皇後命左右取口供,於唐王視之,曰:“胡姬身居深宮,內外勾結,幹涉朝政,殘害國之棟梁,臣妾身為皇後,掌管六宮。隻得依法處決胡姬,掃清君側也。”


    唐王見寶劍閃爍冷光,稍有不甚,胡姬血濺三尺,懼曰:“皇後息怒,此皆朕之意,非胡姬之過也,請皇後念朕之麵,免胡姬之罪,皇後之德如江海矣。”


    皇後曰:“皇上非救胡姬,赦秦極無罪,臣免胡姬不死也。”


    唐王速傳旨,秦極無罪。


    遂皇後收劍請罪,唐王無心理會他事,命左右抬胡姬,迴西宮傳太醫救治療傷敷藥。


    唐王親捧湯藥喂之,胡姬泣曰:“皇上若晚一刻來,皇上無見臣妾矣。”


    遂呻吟不絕。唐王曰:“愛妃安心養傷,有朕在無憂也。”


    胡姬曰:“皇後位居中宮,生殺大全在握,欺壓皇上,非致臣妾於死地,臣妾今後有死無生也。既然橫豎一死,不如早死,免受殘刑矣”


    胡姬閉口,不飲湯藥。唐王大怒,解佩劍賜總管李斯,下詔書曰:“皇後欺軍犯上,貶為閑人,打入冷宮。”


    胡姬方張口飲之。


    桃源溪水春衣弄,山間無日道盡頭。


    翠鬆疏影映紅霞,飛花煙絮片片雪。


    遂唐王廢皇後,軟禁冷宮之中。卸秦極官職為閑卒。


    封胡如意為左丞相,二國舅胡非為司馬督衛,掌守城之兵。秦極諸將各自迴府,自此秦極閉門不出,不問國事矣。


    徐美祖三上表。


    書曰:


    臣聞匹夫匹婦,猶相選擇,況天子乎!皇後母儀萬國,善惡由之,故嫫母輔佐黃帝,妲己傾覆殷王。


    《詩》雲:赫赫宗周,褒姒滅之。


    每覽前古,常興歎息,不謂今日塵黷聖代。


    臣恐海內失望,棘荊生於闕庭,宗廟不血食,期有日矣!王者立後,上法乾坤,必擇禮教名家,幽閑令淑,副四海之望,稱神祇之意。


    是故周文造舟以迎太姒,而興《關雎》之化,百姓蒙祚;孝成縱欲,以婢為後,使皇統亡絕,社稷傾淪。


    周之隆,漢之禍皆如此也。


    臣無有作威作福,其害於而家,兇於而國。


    竊見西太師胡如意父子,幸遇愈重,權勢日隆,搢紳之徒,屬其視聽。


    忤旨者嚴霜夏零,阿旨者甘雨冬澍;榮枯由其脣吻,廢興候其指麾;所私皆非中讜,所進或是親戚,子弟布列,兼州連縣。


    天下無事,容息異圖;四海有虞,必為禍始。


    夫奸臣擅命,有漸而來,王莽資之於積年,桓玄基之於易世,而卒殄漢祀,終傾晉祚。


    陛下若以班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伊尹也。


    胡班朋黨路開,兵權在外。


    必將禍聲枕席,釁起腹心,強弩衝城,長戈指闕;徒探雀鷇,無救府藏之虛,空請熊蹯,詎延晷刻之命。


    外崩中潰,今實其時。


    鷸蚌相持,賊乘其弊。


    駿騎追風,精甲輝日,四七並列,百萬為群,以轉石之形,為破竹之勢。當鍾山渡江,青蓋入洛,荊棘生於建業之宮,麋鹿遊於姑蘇之館。恐革車之所藺躒,劍騎之所蹂踐,杞梓於焉傾折,竹箭以此摧殘而唐室危矣。


    陛下甚圖之。


    唐王皆不納。


    徐美祖夜觀天象,長歎一聲,入府稱病,自此不朝矣。


    卻說胡如意欲殺秦極,聚左右議之。曰:“秦極不除,大事無成也,何如?”


    司馬文書曰:“秦府無守兵,夜劫其府,誅殺之,秦極雖雄,一人豈抵眾也。”


    胡如意以為然。


    是夜三更十分,胡非,司馬氏二將,領百餘人,身束夜行衣,黑布蒙麵,手握大刀,直抵秦孝府,見府門禁閉,躍牆而入,見內廳有燈光,胡非直闖內廳而入,廳內有秦極、徐美祖、羅玉、段風烈、尉遲江雨、張桓楚、程虎七人,飲酒未散也。


    段風烈見數十名黑衣人,提刀闖入,大笑曰:“膽敢劫秦孝府,自來送死也。”


    段風烈起身一躍,正落領將胡非身前,抬右腳便踢,胡非避之不極,中小腹,噗哧一聲輕響,小腹破裂,後飛出一丈之外,落地吐血而亡。


    司馬兄弟,其後入,見諸將皆在,胡非未過一迴合,死段風烈腳下。


    二將大驚,反身出內廳,逃之,隨從紛紛逃散。


    段風烈欲追,秦極阻之,曰:“勿追,宵小之輩,何必多費事矣。”


    遂段風烈揭胡非麵布視之,笑曰:“死狗乃胡班二子,胡非是也,老賊胡如意,根苗絕矣。”


    秦極叫府院之人,抬其屍體,棄之市曹。


    秦極諸將複飲酒而坐。


    詩曰:


    殘月無風天星稀,街道三更絕人煙。


    夜鬼出沒氣陰森,強盜入室驚黃昏。


    旭日東方耀大地,光照寰宇草木興。


    江河愉悅見牧童,輕搖翎扇讀青史。


    卻說司馬兄弟逃歸胡府,見胡如意報胡非之死。


    胡如意聞之,栽倒在地,久方醒來,泣曰:“吾二子皆死秦極之手。吾於秦氏不共戴天也。”


    胡如意候之五更,親往西宮見胡姬。


    胡姬出側室見之。胡如意拜泣胡姬,曰:“秦極夜殺吾幼子,二子皆亡,不殺秦極,心恨難解,大事不成也,娘娘為吾圖之。”


    胡姬曰:“父此候之,吾請皇上來也。”


    遂胡姬驚奔,露倉惶之色,見唐王拜倒在地,泣曰:“皇上,速救吾父也。”


    唐王憐之,前來扶起胡姬,曰:“愛妃何故驚慌,出何事也?”


    胡姬曰:“秦極欲殺我父,父逃來西宮,求見皇上也。”


    唐王疑之,曰:“愛妃無憂,朕往觀之。”


    遂唐王攜胡姬而出。


    胡如意見唐王伏地而泣,曰:“皇上救微臣之老命也。”


    唐王曰:“國老,無懼也,起身細言之。”


    胡如意曰:“吾次子胡非,夜探街道,至秦孝府,聞秦極懷恨皇上,免其官職,聚兵將,欲謀反。


    吾子上前阻之,不料秦極見事泄,殺我子滅口,複來殺臣,揚言先殺微臣,後殺西貴妃也。


    臣自後門逃出,幾命喪,來求見皇上庇佑也。”


    胡姬抱唐王手臂,顫抖,懼色曰:“臣妾死無日矣。”


    唐王怒曰:“愛妃,國老無懼也,朕上朝,誅秦極,以除愛妃,國老之患也。”


    遂唐王整裝上朝,唐王缺朝已有二月也,眾臣聞之,皆來金殿會聚,上官問月亦至也。


    唐王複擊玉案,下旨曰:“禦林軍右將何在!”


    張悅上前行禮,曰:“臣在。”


    唐王曰:“汝帶吾令劍,往秦孝府,壓秦極來朝,速去。”


    張悅帶令劍來秦孝府。


    秦極見之,曰:“吾知來意也。”


    遂秦極隨張悅入金殿行禮,曰:“皇上傳草民,有何旨意也。”


    唐王曰:“反賊秦極,誅殺國舅,懷藏二心,謀造反也。來人拿秦極,壓往武門斬首。”


    秦極曰:“秦極之心,天地可表,何來反矣。恐秦極死後,無人保唐室也。”


    言畢,秦極反身走出,直往刑場,諸將隨之身後。


    上官問月隨出殿,謂諸將曰:“眾將軍,守護秦將軍,我往興慶宮,請太後來救之。”


    諸將曰:“然。”


    遂上官問月,奔往興慶宮。諸將圍坐刑場,他人不能近之。


    段風烈怒曰:“唐王若執意殺我兄長,吾等劫刑場,反唐而出,誰能如何哉!”諸將皆有不平之色。


    天際翠煙萬重雲,羅幃高懸倚欄杆。


    楓林蕭色秋風寒,深閣殘燈東廂月。


    且說上官問月,直入興慶宮見王氏,曰:“太後,唐王欲殺秦極將軍,速往救之。”


    王氏曰:“何故殺秦極也?”


    上官問月,曰:“皇上言,秦將軍謀反,恐西宮所害也。”


    王氏大怒,乘轎而至,直入金鑾殿。唐王見之,驚起,曰:“母親,何事勞聖體,來朝也。”


    王氏厲色,曰:“我聞,皇上欲殺秦極,不知因何事,得罪皇上也?”


    唐王曰:“秦極昨夜殺國舅欲謀反,故朕欲殺之。”


    王氏曰:“皇上如何得知,親眼所見乎?或他人所告之。”


    唐王曰:“西國老告朕也。”


    王氏複曰:“皇上可遣人察看乎?”


    唐王曰:“未也。”


    王氏曰:“未知真相而聽信一家之言,如此輕率,屈殺大將,如何擋皇帝也。秦極紅門忠臣,如何不待見,皇上之眼矣。


    初,皇上舉兵成都,無將可用,正陽請秦極諸將,下臥虎山,效犬馬之力,輔佐先皇,後東遼,突厥兩國之兵來襲,秦極率眾禦敵,擊潰遼兵,使社稷轉危而安,何罪之有。


    皇上即位不過三載,棄先皇之誌,望祖宗之訓。眼耳之樂為尊,酒色之欲為伴。枉讀孔孟之書,儒家之言。先皇,大師教誨如草芥,紅門、寒門功勞,視為糞土。


    裙帶之功至頸上,胭脂之色過頭頂。


    逐殺三朝諫臣,禁皇後於冷宮,此乃非明君所為也。依吾之見,先使秦極,關入大勞,查明真心,方治其罪,若果真有罪,依法誅之不遲。


    若無罪迴複官職,亦可不失忠臣之心。皇上之意何如?”唐王低頭,不敢有異,曰:“太後之言,是矣。”遂秦極關入大勞,使殷天祿守之。


    秋寒夜涼羅衣薄,花愁蕭瑟送楚客。


    江月幽靜琵琶聲,畫船懸燈桃花扇。


    且說瓊樓造十八月而成,高三十丈,上下三層,玉柱雕龍,金銀梁簷,內養上之飛舞孔雀、白鶴。


    下之路地奔走獅子、虎豹。種有生長之百花神木,稀貴之奇珍異草。


    可謂天上宮闕,海底龍宮。


    胡如意請唐王、胡姬登樓觀之,唐王見雲霧繚繞,黃鳥齊鳴,白鶴伴舞。


    詩曰:


    瓊樓宮闕七彩閣,龍鳳錦榻芙蓉緯。


    珍珠寶石滿琳琅,奇草異獸繞左右。


    夢魂醉死日夜短,一聲驚雷劇中人。


    繁華過後北風涼,去留存亡知多少。


    唐王大喜曰:“古今帝王未享有,今日之富貴也。胡卿真乃忠臣也。”


    遂唐王、胡姬留住瓊樓,不迴長安,日夜享樂,不問朝正,大小事物,盡托胡如意行之。


    胡如意與二將商議曰:“秦極雖囚天牢,諸將具在,若行大事,恐造其害何也。”


    司馬文書曰:“調虎離山,巢穴空也。昔日晉國,驪姬以封疆為名,進言獻公,驅逐三公子,取晉之社稷也。”


    胡如意以為然,遂至瓊樓謂唐王曰:“微臣深受皇恩,無不時刻,心懸國事,分憂皇上所慮也。臣觀京北之地,京城屏障也,地近戎狄,乃長安之門戶,節度使羅衛戰死,此地無主也,非大將不能守之。


    南唐初定未久,人心不固也,白玉關吾中原之南門,其守江尉遲元已年老,不能守之,非年壯強將不足勝任也。


    澠池位長安之東南,乃京城之咽喉也,須遣能將坐鎮。潼關諸侯必爭之地,京城東門也,非大將方保無失也。”


    唐王曰:“國老之言是也,然何人可守此四處。”


    胡如意複奏曰:“京北節度使之子,英國公羅玉足可守京北。白玉關總兵之子,金國公尉遲江雨可往白玉關。


    銀國公張桓楚鎮守澠池。越國公段風烈守潼關。使吾大唐穩如泰山,固若金湯,我王永久居瓊樓享樂,無患也。


    唐王大喜曰:“善。”


    遂下旨遣四將,去往個處。


    自此城中強將唯裴祥寶一人。羅玉四將臨行至丞相府,見徐美祖行別禮。


    言唐王禦旨,遣將之事。徐美祖敬酒,舉杯謂四將曰:“眼下朝廷,奸臣掌權,唐王為酒色所迷,不久朝廷有變也,諸兄弟雖身處異地,不可不思國家之事,以待匡複社稷。”


    諸人幹了杯酒,徐美祖取三隻錦囊,分別增羅玉、張桓楚、尉遲江玉三人,使三人至屬地,方觀之。


    遂四將出相府,依旨歸去。胡如意盡逐唐將,長安已是一座空城也。


    胡如意喜,謂二將曰:“唐王已吾掌中也。


    可請遼兵矣。”胡如意寫書遣司馬文書,往東遼引兵。


    鐵騎奔突擾風塵,宮娥幽愁空寂寞。


    羅簾生恨悄無言,秋雨亂絮江水寒。


    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室演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風月醉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風月醉書生並收藏唐室演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