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漢,千萬不要動手!”
鄭途從馬上跳下,自運糧的民夫和莊客人群中走了出來,對著前麵手持刀槍堵住去路的漢子們頻頻抱拳行禮,滿臉笑容。
“各位好漢,這是運往平夏城的軍糧,還請各位好漢放過。這裏有200兩銀子,算是在下一點的心意,還請各位好漢笑納。”
鄭途揮揮手,夥計拿了個錢袋上來,遞了上去。
“出手夠大方的!”
一名滿臉風霜之色,黝黑健壯的漢子分開虎視眈眈的部下,大步走了上來,手裏的鋼刀亮的晃眼。
他並沒有接錢袋,而是看了看後麵裝滿糧食、羊肉的幾十輛大車,疑惑地問道:“你這廝說的可是真的。這真是運往平夏城的軍糧?”
鄭途從懷裏拿出通關文書,上麵還附有運送物品清單的迴簽文書,遞了上去。
“好漢麵前,哪敢胡言亂語。忠義軍在前麵和黨項人作戰,咱們百姓也想做點事情,盡一份心意就好。”
黝黑漢子擺擺手,一個文士打扮的人上來,接過文書,仔細看了一下,點頭道:“大哥,沒有錯,是從渭州過來的,有知州衙門的文書,運的是糧食和羊肉。”
大哥點點頭,看著官道上長長的幾十輛大車,心裏麵實在難受。這麽大的一筆買賣,足有十萬石糧食,說丟就丟了,讓人實在肉疼。
“大哥,管他什麽忠義軍、中二軍的,直接搶了就是,他又能拿我兄弟怎樣!若是整天這樣優柔寡斷的,綠林道上的朋友,如何看得起我們兄弟!”
一個高高瘦瘦、麵色陰鷙的三旬男子走了上來,揮舞著手裏的鋼刀,滿臉不耐煩。
“大哥,兄弟們都快斷糧了,若是再這樣下去,非得餓死了不成!讓我宰了這胖子,把糧食和肉都搶迴去!”
話雖這樣說,他還是沒有動手,看樣子還在等大哥的吩咐。
“大哥,若是真劫了這些糧食,恐怕你我兄弟就沒法在這葫蘆河穀混了。”
文士低聲道:“黨項人六七萬大軍,都擋不住忠義軍的雷霆一擊,何況你我兄弟這幾百號人!況且盜亦有道,這種不忠不義的事情幹了,恐怕這邊塞上,就沒有你我兄弟的容身之地了!”
“就是想劫,恐怕也不容易!”
大哥看了看持槍執刀,虎視眈眈的運糧護丁們,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接過了夥計手裏的錢袋,轉過身子,向後走去。
“大哥,你這是作甚,這到嘴的肥羊就不要了?”
高瘦漢子戀戀不舍,還不肯死心。
“要是不怕死,你盡管去!”
大哥狠狠瞪了小弟一眼,揮了揮手,所有的土匪都向後離去。
“直娘賊的,真是晦氣!”
瘦高個往地上吐了一口濃痰,看了大車幾眼,尾隨而去。
“多謝各位當家,多謝兄弟們了!”
鄭途連連拱手作揖,看著這些人向遠處走了,這才收迴了視線。
民夫們和莊客們都是常常出了一口氣,鄭福插刀迴鞘,揮揮手,民夫們趕著馬車,莊客們護衛在旁,車輪滾滾,又向前趕去。
“員外,這買賣雖然賺錢,也太險了些!”
鄭福搖了搖頭。邊塞之上,民風彪悍,盜匪也多,還有亂軍,這一趟買賣做下來,實在是讓人心驚肉跳。
“爹,鄭福說的不錯,掙的銀子雖然不少,但是一路上擔驚受怕,萬一有個好歹……”
鄭途的兒子鄭世貴也在一旁嘟囔道。
“沒有什麽萬一!”
鄭途嘿嘿一笑,看著官道兩旁平坦的土地,一顆顆葉子泛黃的楊樹,搖頭道:“這不是沒事嗎。再說了,有王相公在背後撐著,誰也動不了咱們。”
這一路上,要不是他急著趕路,貪圖便道,和渭州城運送輜重糧草的大軍一起前行,恐怕也不會碰到這些麻煩。
看到兒子眼睛一瞪,又要說話,鄭途擺擺手道:“貴兒,俗話說,富貴險中求。爹如此做,自有爹的道理。”
“你總是有道理,賺銀子不要命!”
鄭世貴注視著河麵上的一群船工,見這些人沒有異動,也沒有弓箭刀槍之類,不像是打家劫舍的強人,這才收迴目光。
“貴兒,你已經十八了,該懂事了。”
鄭途搖搖頭道:“整日裏舞槍弄棒,不知道你要作甚?你要知道,咱們家所有的生意,將來都會交給你。”
“爹,誌不同道不合,我可不想做買賣。”
鄭世貴嫌惡地擺了擺手,瞪大了眼睛。
“你和王相公那麽熟,你幫我說一聲,我想去講武堂。”
鄭途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兒子竟然想要從軍。
“這怎麽行?你要是去了,家裏的生意叫給誰做?”
“爹,你還不到四旬,急什麽?再說了,我走了,家裏生意還有弟弟來繼承。你就放心吧。”
鄭途無可奈何,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隨你吧。等到了平夏城,我給劉元帥說一聲,興許他能開恩,收你在軍中。”
鄭途心思一轉,或許兒子從軍,反而可以拉近和王鬆和忠義軍的距離,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那孩兒就多謝爹爹了!”
鄭世貴喜形於色,裝模作樣抱拳行禮。
“賢侄,你父親的麵子,忠義軍的將領大都會給!”
陸道風上來,沉聲道:“我和你父千辛萬苦,為忠義軍上下奔走,你要從軍這種小事不值一提。迴頭你父親再寫一封信給王相公,上講武堂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他也是長安城的富商,和鄭途一起為大軍轉運糧草,鄭途和忠義軍中高級將領的交情,他自然知道。
“陸伯父,隻要讓我從了軍,上講武堂的事情,我要憑自己的本事進去!”
鄭世貴的豪言壯語,聽在陸道風和鄭途耳裏,二人微微搖頭,各自哈哈笑了起來。
父輩創業的艱辛,又豈是這些自小錦衣玉食、飛鷹走馬的的富二代所能體會。看來兒子的道行還淺,還需要仔細打磨一番。
“為父辛苦經營了二三十年,看起來生意做得很大,其實所賺有限。”
鄭途意味深長地說道:“助餉獻納,官員勒索,苛捐雜稅,僅僅是一項小小的差役,就可能讓你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宋朝雖然商品經濟發達,但商人地位低下,從來沒有什麽話語權。朝廷依靠商人活躍經濟,但卻仍然是重農抑商,商人始終處於弱勢群體,官府自然可以隨意勒索奪取。
再加上,朝廷對茶、鹽、酒、醋等實行專賣製度,稅率極高,民間商人選擇的範圍較窄,辛辛苦苦賺取的利潤,絕大部分都交給了朝廷和官府。
他轉過頭去,問道:“貴兒,你知道這其中的緣由嗎?”
從父親的話語中,鄭世貴悟出了一些東西,他點點頭道:“父親說的是“官”字?”
“是也不是!”
鄭途沉聲道:“凡事都講究運勢,若是沒有這忠義軍出現,為父也不會由此想法。若是還是以前的朝廷衙門,為父也不會如此下作
,那是自取其辱。”
以前的官府,誰會把他們這些商人看在眼裏,用之則來,揮之則去。這是得罪了官府的官員和胥吏,隨時都有破家之災。
誰也沒有想到,隻是一兩場大戰,忠義軍就已經是鋒芒畢露,霸氣側漏。西夏人大敗而逃,葫蘆河下遊已經歸於宋人所有,這水草肥沃之地終於又迴到了宋人手中。
“忠義軍軍威之盛,軍紀森嚴,所到之處秋毫無犯,這是要奪天下的征兆。”
鄭途侃侃而談,驚的旁邊的鄭世貴目瞪口呆。
“忠義軍所到之處,隻要軍事上領先,都會設府開衙,宣撫教化。草創之初,官府需要大量銀錢,以及大量民間商人的支助,這就是為父想要的機會。”
他目光堅定,往日嘻嘻哈哈的油滑蕩然無存。
“隻要能和王相公,和官府拉上關係,西夏的牛馬羊駝,包括青白鹽,都可以行銷四方。有了王相公的幫襯,咱們自然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才能世世富貴,再也沒有人能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
“鄭兄所言甚是!”
陸道風接話道:“縱使咱們兄弟做不了官,也可以和忠義軍拉上關係,得到他們的照顧。況且,忠義軍攻城略地,地盤越來越大,咱們兄弟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人就處在最低層,若能改變這地位,改庭換麵,自然是心想事成,功德圓滿了。
若是500年後的“八大皇商”有幸看到今日鄭途和陸道風的所作所為,一定會生出誌同道合、相見恨晚之感。雙方都是權變之士,隻不過“八大皇商”幫助異族,奴役同族,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鄭途則是適逢其會,共禦國侮。
“李相公,小人等有禮了!”
到了通峽寨,進了寨子,依然還有煙熏火燎的痕跡,就連屋子裏的氣息,也是有些嗆人。
平夏城毀於一旦,李若虛隻有在他前方十八裏的通峽寨暫時暫時落腳,作為大軍物資的中轉站。
“鄭員外,陸員外,你二人可是貴客啊。”
李若虛由衷地點點頭道:“本官一定會轉告王相公,嘉獎二位賢達。”
四五萬大軍,人吃馬嚼,一月下來需要的糧草就不下十萬石,雖然轉運路程隻有兩三百裏,卻也是耗費人力馬力,讓他頗為頭疼。
這兩位巨商運來的十幾萬石糧食,足夠大軍一月所需,民間自行運送的平價糧,對忠義軍來說,可是省去了不少麻煩。
鄭途滿臉笑容,拱手道:“忠義軍宣撫行政西夏,這也是我中華故土,草創之初,小人自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鄭兄說的是!”
陸道風也趕緊接道:“李相公,我等在這西北行商坐賈,於這西北民情、道路、物產皆是十分熟悉。忠義軍軍士隻管行軍打仗,這糧草輜重的籌集、護運,就交給我等小人去做,李相公放心就是。”
鄭途也笑道:“李公,大批的糧食還在從京兆府來的路上。這一趟所運的糧草,足夠大軍三月之用。若還有所需,小人等再行籌措就是。”
李若虛哈哈大笑。都知道這鄭途財大氣粗,乃是王鬆的臂助,交情匪淺,今日一見,果然辦事效率極高,解了大軍燃眉之急。
鄭途指了指滿臉通紅的兒子,微微搖了搖頭。
“李公,小兒自幼舞槍弄棒,想要加入忠義軍麾下,不知李公可否成全?”
李若虛看了看鄭世貴,哈哈大笑。
“鄭員外,這些小事,我答應你了。輜重運轉,咱們還要細談,咱們進去說話。”
鄭途從馬上跳下,自運糧的民夫和莊客人群中走了出來,對著前麵手持刀槍堵住去路的漢子們頻頻抱拳行禮,滿臉笑容。
“各位好漢,這是運往平夏城的軍糧,還請各位好漢放過。這裏有200兩銀子,算是在下一點的心意,還請各位好漢笑納。”
鄭途揮揮手,夥計拿了個錢袋上來,遞了上去。
“出手夠大方的!”
一名滿臉風霜之色,黝黑健壯的漢子分開虎視眈眈的部下,大步走了上來,手裏的鋼刀亮的晃眼。
他並沒有接錢袋,而是看了看後麵裝滿糧食、羊肉的幾十輛大車,疑惑地問道:“你這廝說的可是真的。這真是運往平夏城的軍糧?”
鄭途從懷裏拿出通關文書,上麵還附有運送物品清單的迴簽文書,遞了上去。
“好漢麵前,哪敢胡言亂語。忠義軍在前麵和黨項人作戰,咱們百姓也想做點事情,盡一份心意就好。”
黝黑漢子擺擺手,一個文士打扮的人上來,接過文書,仔細看了一下,點頭道:“大哥,沒有錯,是從渭州過來的,有知州衙門的文書,運的是糧食和羊肉。”
大哥點點頭,看著官道上長長的幾十輛大車,心裏麵實在難受。這麽大的一筆買賣,足有十萬石糧食,說丟就丟了,讓人實在肉疼。
“大哥,管他什麽忠義軍、中二軍的,直接搶了就是,他又能拿我兄弟怎樣!若是整天這樣優柔寡斷的,綠林道上的朋友,如何看得起我們兄弟!”
一個高高瘦瘦、麵色陰鷙的三旬男子走了上來,揮舞著手裏的鋼刀,滿臉不耐煩。
“大哥,兄弟們都快斷糧了,若是再這樣下去,非得餓死了不成!讓我宰了這胖子,把糧食和肉都搶迴去!”
話雖這樣說,他還是沒有動手,看樣子還在等大哥的吩咐。
“大哥,若是真劫了這些糧食,恐怕你我兄弟就沒法在這葫蘆河穀混了。”
文士低聲道:“黨項人六七萬大軍,都擋不住忠義軍的雷霆一擊,何況你我兄弟這幾百號人!況且盜亦有道,這種不忠不義的事情幹了,恐怕這邊塞上,就沒有你我兄弟的容身之地了!”
“就是想劫,恐怕也不容易!”
大哥看了看持槍執刀,虎視眈眈的運糧護丁們,狠狠地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接過了夥計手裏的錢袋,轉過身子,向後走去。
“大哥,你這是作甚,這到嘴的肥羊就不要了?”
高瘦漢子戀戀不舍,還不肯死心。
“要是不怕死,你盡管去!”
大哥狠狠瞪了小弟一眼,揮了揮手,所有的土匪都向後離去。
“直娘賊的,真是晦氣!”
瘦高個往地上吐了一口濃痰,看了大車幾眼,尾隨而去。
“多謝各位當家,多謝兄弟們了!”
鄭途連連拱手作揖,看著這些人向遠處走了,這才收迴了視線。
民夫們和莊客們都是常常出了一口氣,鄭福插刀迴鞘,揮揮手,民夫們趕著馬車,莊客們護衛在旁,車輪滾滾,又向前趕去。
“員外,這買賣雖然賺錢,也太險了些!”
鄭福搖了搖頭。邊塞之上,民風彪悍,盜匪也多,還有亂軍,這一趟買賣做下來,實在是讓人心驚肉跳。
“爹,鄭福說的不錯,掙的銀子雖然不少,但是一路上擔驚受怕,萬一有個好歹……”
鄭途的兒子鄭世貴也在一旁嘟囔道。
“沒有什麽萬一!”
鄭途嘿嘿一笑,看著官道兩旁平坦的土地,一顆顆葉子泛黃的楊樹,搖頭道:“這不是沒事嗎。再說了,有王相公在背後撐著,誰也動不了咱們。”
這一路上,要不是他急著趕路,貪圖便道,和渭州城運送輜重糧草的大軍一起前行,恐怕也不會碰到這些麻煩。
看到兒子眼睛一瞪,又要說話,鄭途擺擺手道:“貴兒,俗話說,富貴險中求。爹如此做,自有爹的道理。”
“你總是有道理,賺銀子不要命!”
鄭世貴注視著河麵上的一群船工,見這些人沒有異動,也沒有弓箭刀槍之類,不像是打家劫舍的強人,這才收迴目光。
“貴兒,你已經十八了,該懂事了。”
鄭途搖搖頭道:“整日裏舞槍弄棒,不知道你要作甚?你要知道,咱們家所有的生意,將來都會交給你。”
“爹,誌不同道不合,我可不想做買賣。”
鄭世貴嫌惡地擺了擺手,瞪大了眼睛。
“你和王相公那麽熟,你幫我說一聲,我想去講武堂。”
鄭途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兒子竟然想要從軍。
“這怎麽行?你要是去了,家裏的生意叫給誰做?”
“爹,你還不到四旬,急什麽?再說了,我走了,家裏生意還有弟弟來繼承。你就放心吧。”
鄭途無可奈何,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
“隨你吧。等到了平夏城,我給劉元帥說一聲,興許他能開恩,收你在軍中。”
鄭途心思一轉,或許兒子從軍,反而可以拉近和王鬆和忠義軍的距離,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那孩兒就多謝爹爹了!”
鄭世貴喜形於色,裝模作樣抱拳行禮。
“賢侄,你父親的麵子,忠義軍的將領大都會給!”
陸道風上來,沉聲道:“我和你父千辛萬苦,為忠義軍上下奔走,你要從軍這種小事不值一提。迴頭你父親再寫一封信給王相公,上講武堂還不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他也是長安城的富商,和鄭途一起為大軍轉運糧草,鄭途和忠義軍中高級將領的交情,他自然知道。
“陸伯父,隻要讓我從了軍,上講武堂的事情,我要憑自己的本事進去!”
鄭世貴的豪言壯語,聽在陸道風和鄭途耳裏,二人微微搖頭,各自哈哈笑了起來。
父輩創業的艱辛,又豈是這些自小錦衣玉食、飛鷹走馬的的富二代所能體會。看來兒子的道行還淺,還需要仔細打磨一番。
“為父辛苦經營了二三十年,看起來生意做得很大,其實所賺有限。”
鄭途意味深長地說道:“助餉獻納,官員勒索,苛捐雜稅,僅僅是一項小小的差役,就可能讓你傾家蕩產,家破人亡。”
宋朝雖然商品經濟發達,但商人地位低下,從來沒有什麽話語權。朝廷依靠商人活躍經濟,但卻仍然是重農抑商,商人始終處於弱勢群體,官府自然可以隨意勒索奪取。
再加上,朝廷對茶、鹽、酒、醋等實行專賣製度,稅率極高,民間商人選擇的範圍較窄,辛辛苦苦賺取的利潤,絕大部分都交給了朝廷和官府。
他轉過頭去,問道:“貴兒,你知道這其中的緣由嗎?”
從父親的話語中,鄭世貴悟出了一些東西,他點點頭道:“父親說的是“官”字?”
“是也不是!”
鄭途沉聲道:“凡事都講究運勢,若是沒有這忠義軍出現,為父也不會由此想法。若是還是以前的朝廷衙門,為父也不會如此下作
,那是自取其辱。”
以前的官府,誰會把他們這些商人看在眼裏,用之則來,揮之則去。這是得罪了官府的官員和胥吏,隨時都有破家之災。
誰也沒有想到,隻是一兩場大戰,忠義軍就已經是鋒芒畢露,霸氣側漏。西夏人大敗而逃,葫蘆河下遊已經歸於宋人所有,這水草肥沃之地終於又迴到了宋人手中。
“忠義軍軍威之盛,軍紀森嚴,所到之處秋毫無犯,這是要奪天下的征兆。”
鄭途侃侃而談,驚的旁邊的鄭世貴目瞪口呆。
“忠義軍所到之處,隻要軍事上領先,都會設府開衙,宣撫教化。草創之初,官府需要大量銀錢,以及大量民間商人的支助,這就是為父想要的機會。”
他目光堅定,往日嘻嘻哈哈的油滑蕩然無存。
“隻要能和王相公,和官府拉上關係,西夏的牛馬羊駝,包括青白鹽,都可以行銷四方。有了王相公的幫襯,咱們自然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才能世世富貴,再也沒有人能騎在我們頭上作威作福。”
“鄭兄所言甚是!”
陸道風接話道:“縱使咱們兄弟做不了官,也可以和忠義軍拉上關係,得到他們的照顧。況且,忠義軍攻城略地,地盤越來越大,咱們兄弟的生意也會越來越好。”
自古以來,士農工商,商人就處在最低層,若能改變這地位,改庭換麵,自然是心想事成,功德圓滿了。
若是500年後的“八大皇商”有幸看到今日鄭途和陸道風的所作所為,一定會生出誌同道合、相見恨晚之感。雙方都是權變之士,隻不過“八大皇商”幫助異族,奴役同族,助紂為虐,為虎作倀,鄭途則是適逢其會,共禦國侮。
“李相公,小人等有禮了!”
到了通峽寨,進了寨子,依然還有煙熏火燎的痕跡,就連屋子裏的氣息,也是有些嗆人。
平夏城毀於一旦,李若虛隻有在他前方十八裏的通峽寨暫時暫時落腳,作為大軍物資的中轉站。
“鄭員外,陸員外,你二人可是貴客啊。”
李若虛由衷地點點頭道:“本官一定會轉告王相公,嘉獎二位賢達。”
四五萬大軍,人吃馬嚼,一月下來需要的糧草就不下十萬石,雖然轉運路程隻有兩三百裏,卻也是耗費人力馬力,讓他頗為頭疼。
這兩位巨商運來的十幾萬石糧食,足夠大軍一月所需,民間自行運送的平價糧,對忠義軍來說,可是省去了不少麻煩。
鄭途滿臉笑容,拱手道:“忠義軍宣撫行政西夏,這也是我中華故土,草創之初,小人自會盡一份綿薄之力。”
“鄭兄說的是!”
陸道風也趕緊接道:“李相公,我等在這西北行商坐賈,於這西北民情、道路、物產皆是十分熟悉。忠義軍軍士隻管行軍打仗,這糧草輜重的籌集、護運,就交給我等小人去做,李相公放心就是。”
鄭途也笑道:“李公,大批的糧食還在從京兆府來的路上。這一趟所運的糧草,足夠大軍三月之用。若還有所需,小人等再行籌措就是。”
李若虛哈哈大笑。都知道這鄭途財大氣粗,乃是王鬆的臂助,交情匪淺,今日一見,果然辦事效率極高,解了大軍燃眉之急。
鄭途指了指滿臉通紅的兒子,微微搖了搖頭。
“李公,小兒自幼舞槍弄棒,想要加入忠義軍麾下,不知李公可否成全?”
李若虛看了看鄭世貴,哈哈大笑。
“鄭員外,這些小事,我答應你了。輜重運轉,咱們還要細談,咱們進去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