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王鬆來說,在陝西辦一座高等的行政學院,既符合宣撫司在政治上的要求,也可以安撫陝西的士大夫,讓陝西這塊西進的跳板更加穩當。


    從地理上來說,陝西也需要辦理一座行政學院。大名鼎鼎的關學可以納入其中的國學院,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讓學員們,也就是將來的官員們,養成更好的精神操守。


    而陝西,作為除河北“中華行政學院”的另外一所學院,這也是書院的一大普及。


    仗要打,人心要撫慰,天下總要統一,教育也要辦下去,王鬆想要的是開啟民智,而不是簡簡單單的教人做官,而是服務於社會,服務以河北以宣撫司為首的整個政治體係。


    “關學”宗旨是為往聖繼絕學,但儒家聖人之學,自兩漢以下,而魏晉,而南北朝,而隋唐,千百年間,一直未能善續先秦儒家的學脈。無論生命之光,或哲學之慧,都未能顯出來。尤其唐末五代之時,再到蒙元之治,華夏的文化生命萎縮墮落極矣。


    直到宋初,華夏竟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師表,所謂“學絕道喪”,實未過甚其辭。到理學家出來,才複活了先秦儒家的形上智慧,使天道性命(心性義理)之學,內聖成德之教,重新光顯於世。思想的領導權從佛教手裏拿迴來,孔子的地位自然重新顯立。


    這一步“為往聖繼絕學”的功績,在華夏文化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可惜宋亡以來,士人心思卑陋,反而詬詆理學,這誠是學術上昧天良的一大憾事。


    眾人平時嘴上雖然掛著“為往聖繼絕學”,但在“文字獄”下,又有誰敢真真切切,踏踏實實的去做事。


    如今,繼續先賢之學,這件事忠義軍不僅做了,而且做的徹底,直接進入了官方的學堂!


    華夏自隋朝以來,國子監就成了中央官學,為華夏曆朝曆代教育體係中的最高學府。如今,在宣撫司治下,行政學院已經代替了國子監,成為華夏的最高學府,這也是宣撫司治下的一大改革。


    “王倫兄,地要耕,城要建,學院更要一馬當先,不然如何安撫陝西士人?”


    王倫的公文到了河北,王鬆竟然馬不停蹄地跑了過來。


    “創辦“行政學院”,把關學納入的目的,就是讓更多士子,學生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開啟民智,把華夏各門學說的精華發揚光大,把“關學”發揚光大。”


    “王倫兄,這陝西“行政學院”的第一任校長,就由你這個父母官兼任。學院裏麵可以設一個“關學”院,找一些“關學”的大儒擔任。”


    “相公,如今百廢待興,又是墾荒屯田,又是義務教育,行政學院,這些都需要銀子,財政上恐怕是入不敷出啊!”


    二人一番交談,王倫立刻頭疼起來。


    沒有了銀子,任何事都是免談。


    “相公,陝西殘破,下官接手京兆府各衙門的府庫,總共隻幾萬兩銀子。陝西多年戰亂,要用銀子的地方太多。恐怕抽不出來多少銀子。”


    “銀子我來想辦法!”


    王鬆沉吟道:“我先從河北撥出十萬兩,兩萬兩建學院,其餘八萬兩,先把京兆府收拾一下,到處破破爛爛的,這還是長安城嗎?”


    “相公,耗費巨萬,也隻有先修修補補這樣了。”


    “相公,小人有一計,或許可解我等目前的燃眉之急。”


    王鬆一驚,忙問道:“楊再興,你有何妙計,快快說來,本官重重有賞!”


    “相公,


    王公,京兆府雖破敗,但城中的富商巨賈眾多,咱們可以弄一個“捐款會”,由京兆府當地的大儒出麵,捐獻的銀兩銘記在冊,由“捐款會”負責保管和開銷,官府不管銀子,隻是起個監管作用。”


    “為了鼓勵這些富商巨賈捐款,咱們在學院的門前立碑,把捐獻者的名字和捐款數額列於其上,而且官府還會發一份相公親筆提名的牌匾一塊,以示獎勵。”


    王鬆接著楊再興說了下去,完畢哈哈大笑了起來。


    “楊再興,你也有奸商的潛質啊!”


    楊再興麵色發紅,嘴裏嘟囔道:“相公,這還不是耳濡目染,要說到老奸巨猾,誰能……”


    “誰能和王相公媲美!楊兄弟,你真是聰明絕頂啊!”


    王倫拍掌而笑:“如此一來,京兆府的富商巨賈,怕是要出血本了!這等光宗耀祖,流芳百世的事情,前來捐款捐物的肯定會有不少。到時候,學堂的事情肯定可以解決了!”


    王倫頻頻點頭,不好意思笑道:“想不到我王倫人活了半輩子,到頭來要為建學堂破了名節,實在是令人汗顏。”


    王鬆大笑道:““關學”弟子遍布陝西,其中不乏官宦子弟和富商巨賈,隻要有幾人帶頭,定是爭先恐後,咱們賺個盆滿缽滿,順便把希望學堂也搞起來。”


    王倫點點頭道:“辦了學堂,穩住了陝西的讀書人,墾荒屯田再無障礙。事關將來大計,陝西的將來,咱們就豁出老臉,拚他一把!”


    王鬆點了點頭。事情從來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要想恢複河西,收複西夏,沒有強大的後勤支撐,又焉能成功?


    第二日一早,宣撫司治下的京兆府衙門貼出了告示,衙役們走街串巷宣揚,官府欲建“行政學院”,以及希望學堂,“關學”也要獨立成院。此事搞得京兆府滿城皆知,人人討論此事。


    更有宣撫司相公王鬆親自坐鎮,慰藉善民,為國分憂。


    “員外,現在京兆府衙門門前可熱鬧了,很多人都在捐銀子捐物,說是要建學院學堂。”


    京兆府城中的一處宅院正堂中,下人恭恭敬敬地說道。


    “捐銀子?”


    鄭途坐在姨子上,手裏的玻璃杯中,半杯清茶。


    他點了點頭,使了個眼色,下人趕緊從蜂窩煤爐子上提起精致的河北造鐵水壺,小心翼翼地給他把茶杯添滿。


    “忠義軍倒是不錯,就怕當官的不是東西!”


    鄭途輕輕品了一口茶,這才抬起頭來。


    “這官府到底是要幹什麽?難道又是想著法子讓老子捐錢捐物,最後東西全部進了狗官們的口袋?”


    “員外,告示上說了,官府不接觸銀子,全部由關中的“關學”大儒們負責。捐銀子的善人,官府會發一塊牌匾,以資鼓勵。此外,捐款人的名字會刻在學院門前新立的石碑上。”


    鄭途怦然心動,這樣說來,倒是個機會,可以揚名立萬。


    “鄭福,告示上有沒有說,必須要捐多少銀子?”


    家人忙迴道:“迴員外,告示上沒有規定,不過捐的銀兩會和捐款人的名字放在一起,刻在石碑上。”


    鄭途輕輕點了點頭。不行就捐他個三五百貫,也省得官府整天騷擾。


    “這新建的學堂是幹什麽的?”


    “聽說是官府官辦,都是學優的年輕人在裏麵上學,將來出來後,就是地方上的官員。此外,學外堂裏麵還設有“關學


    院”,進去的學生都要研讀。”


    “這倒是好事,橫渠先生的學說,終於可以登堂入室了。”


    鄭途心裏麵一動。王鬆是武夫,讓他莫名有些好感,如果是那些士大夫,倨傲自大,他反而提不起興趣。


    “你知不知道,這捐款是誰主持,現在捐銀子的人是誰,最多捐了多少?”


    “迴員外,是京兆府的王倫相公主持。”


    鄭福仔細迴憶著,滔滔不絕。


    “小人迴來的時候,捐款最多的是東街的劉屠夫,他捐了兩千貫,王相公親自題了一副牌匾給他。劉屠夫樂的眼睛都睜不開了。小人看得清楚,那匾上寫的是“澤披百代”四個字。”


    廣個告,真心不錯,值得裝個,畢竟可以緩存看書,離線朗讀!


    “王相公提筆?你看清楚了,是大名鼎鼎的王相公,王鐵槍?”


    “員外,小人看得清楚,王相公才二十多歲,相貌堂堂。他身後很多的將士,比知府相公可威風多了。至於這題字,有些是知府相公題的,有些是王相公題的。”


    鄭途大吃了一驚,想不到大名鼎鼎的王鬆王相公,竟然來到了陝西。


    “劉屠夫,他一個殺豬的,怎麽會捐這麽多銀子,他的銀子難道是搶來的?”


    鄭途心裏一驚,一個殺豬的捐了這麽多錢,而且是王鬆親題!


    “老爺你有所不知,劉屠夫的女婿是興平縣有名的富商,這些年不知道賺了多少。不僅劉屠夫這次捐了銀子,他女婿也捐了五百貫,搞不好這些錢都是他出的!”


    鄭途恍然大悟,這劉屠夫的女婿真是聰明。財不外露,他讓自己的嶽父出頭,也和官府打好了關係,真是個高手。


    不過,他鄭途世代經商,富可敵國,他可不怕什麽財不外露。他手下家丁成群,自己也是孔武有力。


    自從他做生意來了京兆府,陝西的本地士紳並不怎麽認可他。為什麽,還不是因為自己沒有讀過幾年書,舉止形態粗鄙,完完全全大老粗一個!


    “鄭福,你馬上帶上三千貫錢,不,五千貫。我要讓陝西這些鳥人重新認識我鄭途,搞不好王相公也會欣賞我的!”


    “員外,那萬一要是有人出銀子比我們多還怎麽辦?”


    “你傻啊,連這點事情都不明白!”


    鄭途鄙夷地看著自己的老實家人,跟了自己這麽多年,還是這麽朽木難雕。


    “如果有人超過了五千貫,咱們就超過他,說後麵還有銀子,隻是在路上,反正咱們也不缺這點銀子!”


    他長期跑四川和陝西做解鹽、布匹、糧食等生意,家大業大,幾千兩銀子,他倒真不放在眼裏。


    何況這忠義軍,他的印象還不錯。能把番子打跑,屍橫遍野,這樣的軍隊才放心。


    “鄭福,隻要能和王相公拉上關係,不要說五千貫,就是捐五萬貫,員外我也不放在心上!”


    他瞬間改了注意,對眼睛睜得老大的鄭福道:“你現在就去賬房,馬上準備一萬貫。家裏不是還有那麽多積壓的布匹嗎,整上兩車,再帶上一車米麵糧油,一起捐給官府!”


    “員外,真的拿一萬貫?”


    鄭福目瞪口呆,傻傻分不清楚眼前的主人。


    “還不快去!我換了衣服就來!”


    看到下人驚詫的樣子,鄭途連聲催促,自己也向後院而去。


    聽說這位王相公生性簡樸,平易近人,自己還是不要穿的太花哨,免得功虧一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