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升起,日光射在河麵上,波光粼粼。巨大的古柳綠色昂然,隨風擺動,倒映入水中,和水中的魚兒相映成趣。
東京城外,汴河上的一艘大船上,一個三旬左右,麵容消瘦,身材高大,圓領長衫、垂腳襆頭的男子正在向妻兒親朋揮手告別。
“官人,找到王相公之後,記得寫封家書,以免家裏人惦記。”
妻子的叮嚀聲在耳邊迴蕩,。
眼看著親朋好友的身影消失在視線裏,朱夢說這才轉過頭來,視線轉向了前方。
“朱大官人,你這是要北上啊?這五丈河以北,可都是宋金交戰的地方。咱們的船隻,也隻能到大名府地界,再北可就不敢去了!”
船老大欽佩的看著眼前這位相貌威嚴、在汴梁城頗有名聲的士子。
頗有名聲,是因為眼前這個朱夢說,才華橫溢,卻又卓爾不群。政和年間,此人年輕氣盛,連續上書言事,痛李時弊,得罪了蔡京、童貫之流。
由於他的“膽大妄為,妄言朝政”,自然成了蔡京、童貫等人的眼中釘。沒過幾年,他便被貶斥到池州,成了編管的戴罪之人。
金人南下,圍攻汴梁,宋欽宗召朱夢說迴京,進了太學,成了一名太學生。金人圍城時,此君召集了一班民間義士,上城駐守,和金人多有鏖戰。金人退去,朱夢說又被皇帝任命為監察禦史,分察百寮,巡按州縣。
誰知宋徽宗重新即位,遷都江南。朱夢說憤然辭官,當起了田舍翁。
如今這位恃才傲物,憤世嫉俗的奇男子,更是揮別妻兒,孤身北上。不用問,肯定是投身抗金的洪流中去了。
聽到船老大的話,朱夢說嘿嘿一笑,撩了一下衣衫的下擺。船老大趕緊遞過一張矮凳,朱夢說就在船頭坐了下來。
“去那大名府就好,省得在這京城裏麵,看到那些醃臢醜陋之事!”
說起汴梁城裏的事情,朱夢說馬上變了臉色,臉上都是激憤之色。
也難怪他如此憤憤不平。金人南下,肆虐山東、江淮、河南河北。各州城無守禦設備,隻有治盜之兵,地方上廂軍糜爛。各州郡守臣,每遇金兵之至,非逃即潰。金人鐵騎千裏馳騁,如無人之境。
所幸江南水域,騎兵不能馳騁。否則金人早已揮兵南下,吞並江南了。
在此國破家亡,神州板蕩之際。這些朝堂大臣,一個個依舊是明爭暗鬥,醉生夢死。朝廷尚禽色之樂,多無用之物,朝上更無賢臣良臣,大好的河東、河北之地,直接割讓給了金人。
更有青樓天子德不配位,拋土舍民,割地賠款,堂堂天朝臉麵全無,可以稱得上是天下奇聞。
君臣無道,驕奢淫逸,節操全無。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朝廷乃非載之舟,何不歸去,省得清靜。
隻是他閑居在家,仍然時時刻刻掛念時局。聞聽得王鬆帶著忠義軍大名府大破金人,重新豎起抗金的大旗,他的一顆騷心又蠢動了起來。
“王鬆,你要是死了,這天下的百姓,又去靠誰?”
朱夢說搖了搖頭。想起當日二人在東京城中坐以論道的情景,不由得有些感慨。
“這忠義軍的戰船,都巡視到汴河上了?”
河麵上,一艘艘掛著忠義軍旗幟的船隻經過,船上的士卒頂盔披甲,精壯彪悍,朱夢說不由得驚訝萬分。
“這又有什麽辦法,誰叫大宋的水師無用
!”
船上的客人中,有人大聲地說了起來。
“江南淮南的客商,到河北買了玻璃,瓷器,鐵器這些物件,到了運河上就給盜匪搶了。客商沒有辦法,隻有去找了王相公。你猜如何,忠義軍的水師過去,打退了盜匪,順便給客商護航。”
另一人馬上接道:“不錯不錯。如今這些從河北買物件的客商,凡是途經運河的,忠義軍都會一路護送到淮河以南。要不這樣,誰還敢來河北做這生意?”
“大宋的官軍就不管嗎,他們不是也有水師嗎?”
朱夢說暗暗搖頭。五丈河以南可是大宋水師的轄界,客商連續被盜賊所搶,大宋水師又在作甚?
“別提那群窩囊廢了。”
船家搖頭道:“這些人,除了敲詐勒索,克扣貨物,沒幹過一件正事。他們整天就躲在城池附近,從不遠行,就怕碰上番子和盜賊。也不知道朝廷養這樣的廢物何用!”
“還能為什麽,心裏麵沒有百姓,德不配位,貽笑天下爾!”
船上有人懶洋洋地說了出來。
事實上,大宋水師也沒有百姓說的那麽齷齪,隻是金人屢次南下,汴京城的水師已經毀於一旦,其他地方到處都是盜匪橫行,就朝廷的那一點船隻,再加上腐爛不堪的官軍,哪有戰力可言。
反觀忠義軍,大小船隻無數,船上還都有火炮,再加上震天雷等物,那些個大小盜匪,包括女真人的水師官兵,都要遠遠地避開。
“船家,聽說王鬆王相公在大名府和磁州大破金人,砍殺金人無數,此事可是當真?”
朱夢話題一轉,談到了忠義軍身上。
這位往日的好友,天縱奇才,驚世駭俗,一刻也不安生,總能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情。
船上頓時一下沸騰了起來。船老大還沒有說話,旁邊一位商人接過了話頭。
“這位官人,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事情,小人是親眼目睹,那場景真的是嚇人。小人絕不敢謊欺騙各位!”
船上馬上有人催道:“劉胖子,你倒是快點說說,大家夥兒都想聽聽!”
劉胖子看了看湧上來的眾人,得意洋洋的說道:“大夥都知道洺州城被金人給屠了,燒成了一片廢墟。可是你們卻不知道,就在這廢墟之上,有五六千顆番子的腦袋,從下到上,擺成了小山似的、整整齊齊的一個圓堆,下寬上窄,那情景真是滲人。”
看到眾人瞪大眼珠的樣子,劉胖子更是來了興致,侃侃道來。
“那上麵的腦袋,一個個猙獰可怕,最上麵擺的,乃是當今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的親弟弟、完顏闍母的腦袋。就是這廝屠的洺州城,男女老幼,一個也沒有放過!”
朱夢說拍了一下大腿,憤然道:“這等賊子,連老人孩童都不放過,實在是死有餘辜!王相公殺的好,殺的好呀!”
眾人議論紛紛,都是唾液四濺,眉飛色舞。
劉胖子搖頭道:“你們要以為這可怕,那就是大錯特錯了!若是看了大名府東城外的“京觀”,那才叫過癮!”
朱夢說催問道:“劉兄弟,趕緊說來聽聽!”
看到朱夢說和自己稱兄道弟,劉胖子的臉色馬上變得紅潤了起來。他向朱夢說拱拱手,說道:“大名府城外的那個人頭堆,忠義軍也叫它“京觀”。那個才叫大,才叫壯觀。膽小的看了,絕對晚上睡不著覺!”
不待眾人催問
,他就繼續高聲說了下去:“那腦袋堆的跟山一樣,比大名府的城牆還高!不但有番子的腦袋,也有那些作惡多端的北地番人。擺在最上麵的是原來金國皇帝的三兒子,叫完顏宗輔什麽的,投降的漢兒都叫他三太子,前兩次圍攻汴梁城時,此人就是他們的元帥。”
人群中有人又恨恨的說道:“真是因果循環,報應啊。幸虧王相公殺了這些番子,否則我宋人還不知道要死傷多少!”
朱夢說憤聲道:“殺得好!對付這些禽獸不如的畜生,就要殺得他們血流成河,殺得他們心驚膽戰,我大宋子民才能過上好日子!”
劉胖子趕緊賠笑道:“朱大官人,你不是真要去河北投軍吧?不過,以你的本事,若是到了王相公的麾下,肯定能殺更多的番子!”
大宋以文治武,士大夫多恥於從軍,即便是那些考中武進士的武官,也會想方設法再考取文進士,而以武進士從官者寥寥無幾。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千金何足論,唯有讀書高”。朱夢說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名聲在外的士人去投軍,自然要惹起這些老百姓的議論了。
要知道,若不是沒有出路,就是這些老百姓也不會去選擇從軍,以免遭人嗤笑。
隻不過,在這國破家亡的時候,朱夢說選擇北上,或是從軍或是投身抗金義軍,都讓船上的諸人肅然起敬。
看到眾人疑惑的眼光看過來,朱夢說奮然道:“從軍又有何不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與其整日坐在屋子裏牢騷滿腹,倒不如提三尺劍,與番子在疆場上決一雌雄!”
船上的人都是肅然起敬。劉胖子肅拜道:“朱大官人,我等預祝你大殺金賊,壯誌得酬,再榮歸故裏。”
眾人散去,朱夢說站在船頭,看著遠去的汴梁城牆,城牆上掛著的一輪殘陽,血紅淒美,讓他竟然有一種風蕭蕭、易水寒的悲愴味道。
山河破碎,百姓受苦,哪裏還容得他顧影自戀。
他心裏一陣豪氣湧上心頭,自言自語道:“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我朱某此番北上,也轟轟烈烈的活他一迴!”
有王鬆這個好友,他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剛剛踏上了運河的東岸,看到前麵聚集了一大批人,朱夢說不由得被吸引了過去。
“這位兄弟,前麵發生了何事,怎麽會有如此多的人在觀看?”
“大官人,宣撫司招納賢才,就在城中的聚賢館,看你也是個飽讀詩書之人,不妨可以去試試。”
朱夢說點了點頭,暗暗下定了主意。
邁步向前的朱夢說,忽然被一陣聲音打斷。
“真的是朱公,你怎麽來到大名府了?”
朱夢說不由得一愣,抬頭一看,一個高大的黝黑軍官已經下了馬匹,正在大踏步向自己走過來,後麵一群鐵甲衛士。
“張橫兄弟,聽說你逃離了牢獄,我也是頗為欣慰。想不到你已經迴歸了王相公的麾下,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朱夢說也是欣喜異常。張橫被關在牢獄中時,他連同太學生聯名上奏,訴說張橫的冤屈,也是出了不少力。
“這也多虧了朱公的俠肝義膽。”
張橫笑道:“朱公是來找相公的吧,我這就頭前帶路,咱們好好的聚一聚。”
朱夢說莫名地臉紅了一下。說是慕名投靠,其實都是故人。
東京城外,汴河上的一艘大船上,一個三旬左右,麵容消瘦,身材高大,圓領長衫、垂腳襆頭的男子正在向妻兒親朋揮手告別。
“官人,找到王相公之後,記得寫封家書,以免家裏人惦記。”
妻子的叮嚀聲在耳邊迴蕩,。
眼看著親朋好友的身影消失在視線裏,朱夢說這才轉過頭來,視線轉向了前方。
“朱大官人,你這是要北上啊?這五丈河以北,可都是宋金交戰的地方。咱們的船隻,也隻能到大名府地界,再北可就不敢去了!”
船老大欽佩的看著眼前這位相貌威嚴、在汴梁城頗有名聲的士子。
頗有名聲,是因為眼前這個朱夢說,才華橫溢,卻又卓爾不群。政和年間,此人年輕氣盛,連續上書言事,痛李時弊,得罪了蔡京、童貫之流。
由於他的“膽大妄為,妄言朝政”,自然成了蔡京、童貫等人的眼中釘。沒過幾年,他便被貶斥到池州,成了編管的戴罪之人。
金人南下,圍攻汴梁,宋欽宗召朱夢說迴京,進了太學,成了一名太學生。金人圍城時,此君召集了一班民間義士,上城駐守,和金人多有鏖戰。金人退去,朱夢說又被皇帝任命為監察禦史,分察百寮,巡按州縣。
誰知宋徽宗重新即位,遷都江南。朱夢說憤然辭官,當起了田舍翁。
如今這位恃才傲物,憤世嫉俗的奇男子,更是揮別妻兒,孤身北上。不用問,肯定是投身抗金的洪流中去了。
聽到船老大的話,朱夢說嘿嘿一笑,撩了一下衣衫的下擺。船老大趕緊遞過一張矮凳,朱夢說就在船頭坐了下來。
“去那大名府就好,省得在這京城裏麵,看到那些醃臢醜陋之事!”
說起汴梁城裏的事情,朱夢說馬上變了臉色,臉上都是激憤之色。
也難怪他如此憤憤不平。金人南下,肆虐山東、江淮、河南河北。各州城無守禦設備,隻有治盜之兵,地方上廂軍糜爛。各州郡守臣,每遇金兵之至,非逃即潰。金人鐵騎千裏馳騁,如無人之境。
所幸江南水域,騎兵不能馳騁。否則金人早已揮兵南下,吞並江南了。
在此國破家亡,神州板蕩之際。這些朝堂大臣,一個個依舊是明爭暗鬥,醉生夢死。朝廷尚禽色之樂,多無用之物,朝上更無賢臣良臣,大好的河東、河北之地,直接割讓給了金人。
更有青樓天子德不配位,拋土舍民,割地賠款,堂堂天朝臉麵全無,可以稱得上是天下奇聞。
君臣無道,驕奢淫逸,節操全無。百姓流離失所,生靈塗炭。朝廷乃非載之舟,何不歸去,省得清靜。
隻是他閑居在家,仍然時時刻刻掛念時局。聞聽得王鬆帶著忠義軍大名府大破金人,重新豎起抗金的大旗,他的一顆騷心又蠢動了起來。
“王鬆,你要是死了,這天下的百姓,又去靠誰?”
朱夢說搖了搖頭。想起當日二人在東京城中坐以論道的情景,不由得有些感慨。
“這忠義軍的戰船,都巡視到汴河上了?”
河麵上,一艘艘掛著忠義軍旗幟的船隻經過,船上的士卒頂盔披甲,精壯彪悍,朱夢說不由得驚訝萬分。
“這又有什麽辦法,誰叫大宋的水師無用
!”
船上的客人中,有人大聲地說了起來。
“江南淮南的客商,到河北買了玻璃,瓷器,鐵器這些物件,到了運河上就給盜匪搶了。客商沒有辦法,隻有去找了王相公。你猜如何,忠義軍的水師過去,打退了盜匪,順便給客商護航。”
另一人馬上接道:“不錯不錯。如今這些從河北買物件的客商,凡是途經運河的,忠義軍都會一路護送到淮河以南。要不這樣,誰還敢來河北做這生意?”
“大宋的官軍就不管嗎,他們不是也有水師嗎?”
朱夢說暗暗搖頭。五丈河以南可是大宋水師的轄界,客商連續被盜賊所搶,大宋水師又在作甚?
“別提那群窩囊廢了。”
船家搖頭道:“這些人,除了敲詐勒索,克扣貨物,沒幹過一件正事。他們整天就躲在城池附近,從不遠行,就怕碰上番子和盜賊。也不知道朝廷養這樣的廢物何用!”
“還能為什麽,心裏麵沒有百姓,德不配位,貽笑天下爾!”
船上有人懶洋洋地說了出來。
事實上,大宋水師也沒有百姓說的那麽齷齪,隻是金人屢次南下,汴京城的水師已經毀於一旦,其他地方到處都是盜匪橫行,就朝廷的那一點船隻,再加上腐爛不堪的官軍,哪有戰力可言。
反觀忠義軍,大小船隻無數,船上還都有火炮,再加上震天雷等物,那些個大小盜匪,包括女真人的水師官兵,都要遠遠地避開。
“船家,聽說王鬆王相公在大名府和磁州大破金人,砍殺金人無數,此事可是當真?”
朱夢話題一轉,談到了忠義軍身上。
這位往日的好友,天縱奇才,驚世駭俗,一刻也不安生,總能幹出驚天動地的事情。
船上頓時一下沸騰了起來。船老大還沒有說話,旁邊一位商人接過了話頭。
“這位官人,這可是實實在在的事情,小人是親眼目睹,那場景真的是嚇人。小人絕不敢謊欺騙各位!”
船上馬上有人催道:“劉胖子,你倒是快點說說,大家夥兒都想聽聽!”
劉胖子看了看湧上來的眾人,得意洋洋的說道:“大夥都知道洺州城被金人給屠了,燒成了一片廢墟。可是你們卻不知道,就在這廢墟之上,有五六千顆番子的腦袋,從下到上,擺成了小山似的、整整齊齊的一個圓堆,下寬上窄,那情景真是滲人。”
看到眾人瞪大眼珠的樣子,劉胖子更是來了興致,侃侃道來。
“那上麵的腦袋,一個個猙獰可怕,最上麵擺的,乃是當今金國皇帝完顏吳乞買的親弟弟、完顏闍母的腦袋。就是這廝屠的洺州城,男女老幼,一個也沒有放過!”
朱夢說拍了一下大腿,憤然道:“這等賊子,連老人孩童都不放過,實在是死有餘辜!王相公殺的好,殺的好呀!”
眾人議論紛紛,都是唾液四濺,眉飛色舞。
劉胖子搖頭道:“你們要以為這可怕,那就是大錯特錯了!若是看了大名府東城外的“京觀”,那才叫過癮!”
朱夢說催問道:“劉兄弟,趕緊說來聽聽!”
看到朱夢說和自己稱兄道弟,劉胖子的臉色馬上變得紅潤了起來。他向朱夢說拱拱手,說道:“大名府城外的那個人頭堆,忠義軍也叫它“京觀”。那個才叫大,才叫壯觀。膽小的看了,絕對晚上睡不著覺!”
不待眾人催問
,他就繼續高聲說了下去:“那腦袋堆的跟山一樣,比大名府的城牆還高!不但有番子的腦袋,也有那些作惡多端的北地番人。擺在最上麵的是原來金國皇帝的三兒子,叫完顏宗輔什麽的,投降的漢兒都叫他三太子,前兩次圍攻汴梁城時,此人就是他們的元帥。”
人群中有人又恨恨的說道:“真是因果循環,報應啊。幸虧王相公殺了這些番子,否則我宋人還不知道要死傷多少!”
朱夢說憤聲道:“殺得好!對付這些禽獸不如的畜生,就要殺得他們血流成河,殺得他們心驚膽戰,我大宋子民才能過上好日子!”
劉胖子趕緊賠笑道:“朱大官人,你不是真要去河北投軍吧?不過,以你的本事,若是到了王相公的麾下,肯定能殺更多的番子!”
大宋以文治武,士大夫多恥於從軍,即便是那些考中武進士的武官,也會想方設法再考取文進士,而以武進士從官者寥寥無幾。
“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千金何足論,唯有讀書高”。朱夢說這樣一位才華橫溢,名聲在外的士人去投軍,自然要惹起這些老百姓的議論了。
要知道,若不是沒有出路,就是這些老百姓也不會去選擇從軍,以免遭人嗤笑。
隻不過,在這國破家亡的時候,朱夢說選擇北上,或是從軍或是投身抗金義軍,都讓船上的諸人肅然起敬。
看到眾人疑惑的眼光看過來,朱夢說奮然道:“從軍又有何不可。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與其整日坐在屋子裏牢騷滿腹,倒不如提三尺劍,與番子在疆場上決一雌雄!”
船上的人都是肅然起敬。劉胖子肅拜道:“朱大官人,我等預祝你大殺金賊,壯誌得酬,再榮歸故裏。”
眾人散去,朱夢說站在船頭,看著遠去的汴梁城牆,城牆上掛著的一輪殘陽,血紅淒美,讓他竟然有一種風蕭蕭、易水寒的悲愴味道。
山河破碎,百姓受苦,哪裏還容得他顧影自戀。
他心裏一陣豪氣湧上心頭,自言自語道:“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我朱某此番北上,也轟轟烈烈的活他一迴!”
有王鬆這個好友,他也對自己的前途充滿信心。
剛剛踏上了運河的東岸,看到前麵聚集了一大批人,朱夢說不由得被吸引了過去。
“這位兄弟,前麵發生了何事,怎麽會有如此多的人在觀看?”
“大官人,宣撫司招納賢才,就在城中的聚賢館,看你也是個飽讀詩書之人,不妨可以去試試。”
朱夢說點了點頭,暗暗下定了主意。
邁步向前的朱夢說,忽然被一陣聲音打斷。
“真的是朱公,你怎麽來到大名府了?”
朱夢說不由得一愣,抬頭一看,一個高大的黝黑軍官已經下了馬匹,正在大踏步向自己走過來,後麵一群鐵甲衛士。
“張橫兄弟,聽說你逃離了牢獄,我也是頗為欣慰。想不到你已經迴歸了王相公的麾下,當真是可喜可賀啊!”
朱夢說也是欣喜異常。張橫被關在牢獄中時,他連同太學生聯名上奏,訴說張橫的冤屈,也是出了不少力。
“這也多虧了朱公的俠肝義膽。”
張橫笑道:“朱公是來找相公的吧,我這就頭前帶路,咱們好好的聚一聚。”
朱夢說莫名地臉紅了一下。說是慕名投靠,其實都是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