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鬆任樞密院同知院,奉旨位在參知政事席上,是在朝議事,排列席位,僅次於左右相。
而他又是兩河、陝西宣撫使,兼營田大使。按照宣撫司的規製,參謀、參議各一員,主管機宜文字一員,書寫機宜文字一員,幹辦公事六員,準備差使八員,點檢醫藥飲食二員。
但是,現在的宣撫司中,除了馬擴和王倫,再無其他人。馬擴乃是讚畫參議,王倫主管機宜文字,其實二人都是身兼數職。
宣撫司的空缺,王鬆一個粗漢,一時也無法顧及。雖然他也向朝廷借調官員,自己也在民間募賢,但人手一直還是沒有到位。好在馬擴和王倫都精明強幹,一時倒也湊合著用。
現在,諸將基本歸位,麵對著空蕩蕩的宣撫司,王鬆才靜下心來,仔細地思考起來。
河東還要營田、屯田,他還計劃著要拿下解州,控製解鹽。這些事情,他都要讓王倫去做。
從墾植一事上可以看出,王倫精明強幹,做事謹慎周全,民政上有他輔助,真是可以說撿漏補缺。
可是王倫一旦離開,他就隻剩下馬擴這個軍中的參讚獨苗了。
“相公,現在朝廷並沒有明確的旨意,要收迴太原、河間等三鎮。相公若是一意孤行,恐怕朝廷會怪罪下來,到時候相公會因此而受到牽連。”
馬擴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如今軍中群情激奮,將士們想要北伐的唿聲不絕。這個時候,千萬可不能招來朝廷的猜忌。
“以下官愚見,相公最好再向陛下親自修書一封,奏請北伐,若是下官所料不錯,陛下一定會給相公密旨。相公如此做法,師出有名,也以免落人口實!”
果然是參透世事的老狐狸,對大宋朝堂的政治局勢一目了然。趙桓自然不會正式下旨,宣告北伐。這樣一旦敗績,也可以把責任直接推在臣子的身上。
若是勝了,說話的口氣自然要強硬一些,那當然是皆大歡喜。
王鬆點點頭道:“此事就有勞馬宣讚了。”
他正要繼續說話,外麵的軍士進來,說是有兩個文士,說是他的舊識,從東京城前來找他。
王鬆一愣,眼光不由看向了馬擴。
“一定是陳東和那個歐陽先生不請自到了!”
馬擴笑道:“相公難道忘了,你一見下官,就讓下官去找這兩個人,辟為宣撫司的官員。其中一人是東京城太學的陳東,另外一人是歐陽澈,該是全都找到了!”
王鬆恍然大悟,拍著額頭,大聲道:“趕快把二位先生迎進來!”
歐陽澈和陳東,這二位在兩宋之交的曆史上是大大有名。這也是王鬆要把二人招進宣府司的原因。
曆史上,靖康二年五月,東京城失守,靖康之恥後,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是為宋高宗。歐陽澈徒步到達南京,伏闕上書,力言李綱不能罷相,黃潛善、汪伯彥、張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並請禦駕親征,以迎二帝。言辭激切,遭佞臣黃潛善等誣指為“語涉宮禁”。趙構震怒,將歐陽澈與陳東一起斬首,年僅31歲。
王鬆因為熟知這一段曆史,便起了愛才之意,想給這歐陽澈和陳東一慰胸中抱負的機會。
陳東和歐陽澈一起進來,見到王鬆,二人趕緊肅拜道:“小人等拜見王相公!”
故友相逢,陳東心動不已。另一位三旬左右的男子相貌清瘦,卻留著幾縷長須,臉色蒼白,眼神中卻有幾分堅韌。
“陳兄,東京城一別,在下可是想念陳兄的很!”
王鬆哈哈大笑道:“這一位歐陽先生,你我雖未謀麵,但在下對先生卻是神交已久,今日一見,足慰平生啊!”
歐陽澈趕緊迴禮道:“小人對相公也是欽佩之致,今日一見,榮幸之至,惶恐之至啊!”
“馬宣讚,王倫公,你們都上前認識一下!”
王鬆哈哈大笑,朗聲道:“二位先生請就坐,軍中簡陋,隻有粗茶幾杯,二位就將就吧!”
馬擴和王倫上前,幾人都相繼寒暄,都是各自驚訝。
“歐陽兄,在下派了軍士前去尋找,如何會如此順利?”
馬擴疑惑道:“歐陽兄,方才你說自己是江西人,如何你和陳兄同時到達?”
歐陽澈搖頭道:“靖康二年,也就是去歲年初,在下狂妄,向朝廷上安邊禦敵之策,州官扣下不給轉呈。在下又對朝廷弊政,上書陛下,也是杳無音信。北虜退去,在下到了東京城,想上書朝廷,誰知一直沒有機會,在東京城謫居了半年之久。後來偶遇陳兄,在他的引薦下,才麵見了天子,進了太學。”
他向王鬆肅拜道:“多謝相公向朝廷舉薦,也多謝相公當日所贈銀兩,若非如此,在下又豈能到相公麾下,一旦胸中抱負!”
馬擴點頭道:“歐陽兄智慮忠純,急公好義,雖處江湖之遠,卻憂廟堂之失,在下慚愧!”
王鬆微微點頭。這歐陽澈確實是豪爽的慷慨激昂之士,光是這一份堅韌,就非常人所能及了。
“相公,聖上還欽點了兩名禦醫,可能隨後就到,這二人負責點檢醫藥飲食,其他的事情則是不會幹預。”
“陳兄且請坐下!”
王鬆點點頭道:“難得聖上還惦記軍中這些瑣事。”
陳東和歐陽澈都是惴惴不安。陳東雖然以前和王鬆經常來往,但那時候他還不是王鬆的部下。時移世易,如今要作為下屬,自然要擺正姿態。
“兩位都不必客氣,能和在下共事的,畢竟都是一身正氣,臭味相投!”
王鬆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沉思了一下道:“二位在我宣府司,暫且擔任幹辦公事一職,等北伐結束,本官再向朝廷奏情,論功行賞,二位先生以為如何?”
二人大喜,一起站起身來,肅拜道:“全憑相公調遣!”
歐陽澈更是朗聲道:“小人跟隨相公,隻想驅除北虜,複我故土,功名富貴都是身外事,絕不會讓相公為難!”
王鬆輕輕拍了一下桌子,點頭道:“果然都是家國天下的誌士,本官沒有看錯人!”
這二人現在在自己的麾下,恐怕不會在發生曆史上被趙構所害的事情了。而宣撫司有了這二人的奔走,自己也能輕鬆一些了。
“相公練兵之法,實在是冠絕天下,小人佩服之極!”
歐陽澈由衷地說道:“剛才進來時,看到相公訓練的新軍,果然是軍紀森嚴,彪悍威猛,隻有此虎狼之師,才能對抗女真人!”
“歐陽兄有所不知,你所見到的新軍,除了那一千騎兵,其他的都是入伍半年,還要經過實戰才行!”
王鬆搖頭道,但神情間卻是頗有些傲氣。半年已經足夠,三個月也敢與強軍交鋒。
幾個人喝茶聊天,慢慢地熟絡了起來。說起來,這裏麵也隻有歐陽澈一個新人,其餘的都是王鬆的老熟人,說話也就漸漸地放開了。
眾人針砭時弊,談古論今,慢慢的談到了當前的國事上來。士大夫的無能,武將的庸陋,官軍的腐爛不堪。
王鬆輕輕點了點頭,果然是物以類聚,人為群分。這些人所談都是國事民情,卻沒有青樓詩詞,瓦肆勾當,果然是一群“臭味相投”之徒。
“完顏宗翰率兵攻太原城,童貫此賊棄城還京,獨留王總管與張孝純守城。王總管統領宣撫司兵,與張知府率全城軍民死力護城,宗翰攻太原二百五十餘日不破,金賊死傷慘重。王總管揚名天下,可謂壯哉乎!”
陳東說到這裏時,臉上的神色已經變得十分凝重。
“太原城破,王總管拔刀自刎,隨王總管苦戰的太原軍民,或自刎,或互刺,全都自盡於陣前,無一偷生。完顏宗翰惱羞成怒,拍馬踐踏王總管屍身,並令金兵將王總管剁成肉泥,其手段之殘暴,令人發指。”
馬擴搖搖頭道:“太原城破之後,太原三十餘名當地官吏壯烈殉國,金兵屠城報複,在饑餓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幾乎被屠殺一空。百姓屍積如山,海內白骨累累。女真人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
“北地烽煙四起,百姓民不聊生,朝堂依然夜夜笙歌。”
陳東肅然道:“小人等投身宣府司,在相公揮下效力,自是望光複河山、收複舊地、驅逐北虜。”
“不隻是收複失地,驅除北虜!”
王鬆搖搖頭道:“自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我中原北地便失去了障礙。北地遊牧民族輪番南下,燒殺擄掠,我漢人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王鬆話未說完,歐陽澈已經接上道:“相公要收複燕雲十六州乎?”
王鬆冷然道:“也不止是燕雲十六州,封狼居胥,馬踏燕然。皚皚雪山、千裏草原,這才是我漢兒鐵騎縱橫之地;北海南洋,碧波萬裏,凡是我中華文化傳諭之地,皆為漢土。本官一定不負各位重托,讓這些蠻族知道我堂堂中華,不但有中華文明,也有赳赳武夫!”
眾人都是目瞪口呆,歐陽澈更是輕輕唱了起來。
“批鐵甲兮,挎長刀。
與子征戰兮,路漫長。
同敵愾兮,共死生。
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兒。
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歌聲雖然不大,卻是激人心魄,王鬆也是心中肅然。
這是2000多年前,東漢帝國的軍歌,如今聽起來,也依然是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東漢帝國的士兵們就是唱著這首歌,出塞3000裏,重創北雄樓,嚇得單於連夜逃遁。
過了一會兒,陳東才幽幽說道:“真不知何時,才能恢複我漢唐雄風。”
王鬆眼神堅定,低聲迴道:“少則三五年,多則不到十年,各位一定能看到我中華之崛起!”
而他又是兩河、陝西宣撫使,兼營田大使。按照宣撫司的規製,參謀、參議各一員,主管機宜文字一員,書寫機宜文字一員,幹辦公事六員,準備差使八員,點檢醫藥飲食二員。
但是,現在的宣撫司中,除了馬擴和王倫,再無其他人。馬擴乃是讚畫參議,王倫主管機宜文字,其實二人都是身兼數職。
宣撫司的空缺,王鬆一個粗漢,一時也無法顧及。雖然他也向朝廷借調官員,自己也在民間募賢,但人手一直還是沒有到位。好在馬擴和王倫都精明強幹,一時倒也湊合著用。
現在,諸將基本歸位,麵對著空蕩蕩的宣撫司,王鬆才靜下心來,仔細地思考起來。
河東還要營田、屯田,他還計劃著要拿下解州,控製解鹽。這些事情,他都要讓王倫去做。
從墾植一事上可以看出,王倫精明強幹,做事謹慎周全,民政上有他輔助,真是可以說撿漏補缺。
可是王倫一旦離開,他就隻剩下馬擴這個軍中的參讚獨苗了。
“相公,現在朝廷並沒有明確的旨意,要收迴太原、河間等三鎮。相公若是一意孤行,恐怕朝廷會怪罪下來,到時候相公會因此而受到牽連。”
馬擴仔細的考慮了一下,如今軍中群情激奮,將士們想要北伐的唿聲不絕。這個時候,千萬可不能招來朝廷的猜忌。
“以下官愚見,相公最好再向陛下親自修書一封,奏請北伐,若是下官所料不錯,陛下一定會給相公密旨。相公如此做法,師出有名,也以免落人口實!”
果然是參透世事的老狐狸,對大宋朝堂的政治局勢一目了然。趙桓自然不會正式下旨,宣告北伐。這樣一旦敗績,也可以把責任直接推在臣子的身上。
若是勝了,說話的口氣自然要強硬一些,那當然是皆大歡喜。
王鬆點點頭道:“此事就有勞馬宣讚了。”
他正要繼續說話,外麵的軍士進來,說是有兩個文士,說是他的舊識,從東京城前來找他。
王鬆一愣,眼光不由看向了馬擴。
“一定是陳東和那個歐陽先生不請自到了!”
馬擴笑道:“相公難道忘了,你一見下官,就讓下官去找這兩個人,辟為宣撫司的官員。其中一人是東京城太學的陳東,另外一人是歐陽澈,該是全都找到了!”
王鬆恍然大悟,拍著額頭,大聲道:“趕快把二位先生迎進來!”
歐陽澈和陳東,這二位在兩宋之交的曆史上是大大有名。這也是王鬆要把二人招進宣府司的原因。
曆史上,靖康二年五月,東京城失守,靖康之恥後,趙構即位於南京應天府,是為宋高宗。歐陽澈徒步到達南京,伏闕上書,力言李綱不能罷相,黃潛善、汪伯彥、張浚等主和派不可重用,並請禦駕親征,以迎二帝。言辭激切,遭佞臣黃潛善等誣指為“語涉宮禁”。趙構震怒,將歐陽澈與陳東一起斬首,年僅31歲。
王鬆因為熟知這一段曆史,便起了愛才之意,想給這歐陽澈和陳東一慰胸中抱負的機會。
陳東和歐陽澈一起進來,見到王鬆,二人趕緊肅拜道:“小人等拜見王相公!”
故友相逢,陳東心動不已。另一位三旬左右的男子相貌清瘦,卻留著幾縷長須,臉色蒼白,眼神中卻有幾分堅韌。
“陳兄,東京城一別,在下可是想念陳兄的很!”
王鬆哈哈大笑道:“這一位歐陽先生,你我雖未謀麵,但在下對先生卻是神交已久,今日一見,足慰平生啊!”
歐陽澈趕緊迴禮道:“小人對相公也是欽佩之致,今日一見,榮幸之至,惶恐之至啊!”
“馬宣讚,王倫公,你們都上前認識一下!”
王鬆哈哈大笑,朗聲道:“二位先生請就坐,軍中簡陋,隻有粗茶幾杯,二位就將就吧!”
馬擴和王倫上前,幾人都相繼寒暄,都是各自驚訝。
“歐陽兄,在下派了軍士前去尋找,如何會如此順利?”
馬擴疑惑道:“歐陽兄,方才你說自己是江西人,如何你和陳兄同時到達?”
歐陽澈搖頭道:“靖康二年,也就是去歲年初,在下狂妄,向朝廷上安邊禦敵之策,州官扣下不給轉呈。在下又對朝廷弊政,上書陛下,也是杳無音信。北虜退去,在下到了東京城,想上書朝廷,誰知一直沒有機會,在東京城謫居了半年之久。後來偶遇陳兄,在他的引薦下,才麵見了天子,進了太學。”
他向王鬆肅拜道:“多謝相公向朝廷舉薦,也多謝相公當日所贈銀兩,若非如此,在下又豈能到相公麾下,一旦胸中抱負!”
馬擴點頭道:“歐陽兄智慮忠純,急公好義,雖處江湖之遠,卻憂廟堂之失,在下慚愧!”
王鬆微微點頭。這歐陽澈確實是豪爽的慷慨激昂之士,光是這一份堅韌,就非常人所能及了。
“相公,聖上還欽點了兩名禦醫,可能隨後就到,這二人負責點檢醫藥飲食,其他的事情則是不會幹預。”
“陳兄且請坐下!”
王鬆點點頭道:“難得聖上還惦記軍中這些瑣事。”
陳東和歐陽澈都是惴惴不安。陳東雖然以前和王鬆經常來往,但那時候他還不是王鬆的部下。時移世易,如今要作為下屬,自然要擺正姿態。
“兩位都不必客氣,能和在下共事的,畢竟都是一身正氣,臭味相投!”
王鬆收起了臉上的笑容,沉思了一下道:“二位在我宣府司,暫且擔任幹辦公事一職,等北伐結束,本官再向朝廷奏情,論功行賞,二位先生以為如何?”
二人大喜,一起站起身來,肅拜道:“全憑相公調遣!”
歐陽澈更是朗聲道:“小人跟隨相公,隻想驅除北虜,複我故土,功名富貴都是身外事,絕不會讓相公為難!”
王鬆輕輕拍了一下桌子,點頭道:“果然都是家國天下的誌士,本官沒有看錯人!”
這二人現在在自己的麾下,恐怕不會在發生曆史上被趙構所害的事情了。而宣撫司有了這二人的奔走,自己也能輕鬆一些了。
“相公練兵之法,實在是冠絕天下,小人佩服之極!”
歐陽澈由衷地說道:“剛才進來時,看到相公訓練的新軍,果然是軍紀森嚴,彪悍威猛,隻有此虎狼之師,才能對抗女真人!”
“歐陽兄有所不知,你所見到的新軍,除了那一千騎兵,其他的都是入伍半年,還要經過實戰才行!”
王鬆搖頭道,但神情間卻是頗有些傲氣。半年已經足夠,三個月也敢與強軍交鋒。
幾個人喝茶聊天,慢慢地熟絡了起來。說起來,這裏麵也隻有歐陽澈一個新人,其餘的都是王鬆的老熟人,說話也就漸漸地放開了。
眾人針砭時弊,談古論今,慢慢的談到了當前的國事上來。士大夫的無能,武將的庸陋,官軍的腐爛不堪。
王鬆輕輕點了點頭,果然是物以類聚,人為群分。這些人所談都是國事民情,卻沒有青樓詩詞,瓦肆勾當,果然是一群“臭味相投”之徒。
“完顏宗翰率兵攻太原城,童貫此賊棄城還京,獨留王總管與張孝純守城。王總管統領宣撫司兵,與張知府率全城軍民死力護城,宗翰攻太原二百五十餘日不破,金賊死傷慘重。王總管揚名天下,可謂壯哉乎!”
陳東說到這裏時,臉上的神色已經變得十分凝重。
“太原城破,王總管拔刀自刎,隨王總管苦戰的太原軍民,或自刎,或互刺,全都自盡於陣前,無一偷生。完顏宗翰惱羞成怒,拍馬踐踏王總管屍身,並令金兵將王總管剁成肉泥,其手段之殘暴,令人發指。”
馬擴搖搖頭道:“太原城破之後,太原三十餘名當地官吏壯烈殉國,金兵屠城報複,在饑餓中幸存的太原百姓幾乎被屠殺一空。百姓屍積如山,海內白骨累累。女真人犯下的罪惡,罄竹難書!”
“北地烽煙四起,百姓民不聊生,朝堂依然夜夜笙歌。”
陳東肅然道:“小人等投身宣府司,在相公揮下效力,自是望光複河山、收複舊地、驅逐北虜。”
“不隻是收複失地,驅除北虜!”
王鬆搖搖頭道:“自石敬瑭獻燕雲十六州給契丹,我中原北地便失去了障礙。北地遊牧民族輪番南下,燒殺擄掠,我漢人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王鬆話未說完,歐陽澈已經接上道:“相公要收複燕雲十六州乎?”
王鬆冷然道:“也不止是燕雲十六州,封狼居胥,馬踏燕然。皚皚雪山、千裏草原,這才是我漢兒鐵騎縱橫之地;北海南洋,碧波萬裏,凡是我中華文化傳諭之地,皆為漢土。本官一定不負各位重托,讓這些蠻族知道我堂堂中華,不但有中華文明,也有赳赳武夫!”
眾人都是目瞪口呆,歐陽澈更是輕輕唱了起來。
“批鐵甲兮,挎長刀。
與子征戰兮,路漫長。
同敵愾兮,共死生。
與子征戰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兒。
與子征戰兮,歌無畏。”
歌聲雖然不大,卻是激人心魄,王鬆也是心中肅然。
這是2000多年前,東漢帝國的軍歌,如今聽起來,也依然是慷慨激昂、熱血沸騰。東漢帝國的士兵們就是唱著這首歌,出塞3000裏,重創北雄樓,嚇得單於連夜逃遁。
過了一會兒,陳東才幽幽說道:“真不知何時,才能恢複我漢唐雄風。”
王鬆眼神堅定,低聲迴道:“少則三五年,多則不到十年,各位一定能看到我中華之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