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杯酒下肚,房中之人都是忠義之士,氣氛也便慢慢的熱鬧了起來。


    隻有牛皋坐臥不安,王鬆在側,他要保護主官的安全,也不敢放懷痛飲。


    朱夢說搖頭道:“殺得好,像王襄這等官員,滿朝都是!尚禽色之樂,坐而論道,多無用之物!上無良機,下乏賢臣,如何不敗!”


    王鬆暗暗欽佩。這朱夢說倒是是條直爽漢子,怪不得和陳東一樣,年方四旬,還隻是個太學生。


    “王相公,那就第二戰,又是如何驚險萬分,王相公不會是唱的空城計吧?”


    花想容的一番話,讓王鬆點了點頭,暗歎此女子的聰慧。


    “花小娘子說的不錯!”


    王鬆沉聲道:“我軍四萬餘人,集結於城外,孤注一擲,偷襲完顏宗望之東路大軍。若是金人趁此機會攻城,那後果真是不堪設想!”


    他抬起頭,看著眾人,正色道:


    “我軍四萬餘人,一半都是民間召集的死士,雞鳴狗盜之徒皆有,且僅僅訓練了不到半月。我軍與完顏宗望大軍在城外大戰,完顏宗瀚軍前來救援。若不是完顏宗望受了重傷,也許我軍就一敗塗地,屍橫遍野,想起來都讓人後怕!”


    花想容卻是搖了搖頭道:“王相公,女真人驕縱,絕對不會來攻城,王相公應早料到這點!仗義每多屠狗輩,我軍雖損失了兩萬餘人,但女真人的損失也隻多不少。王相公逼退女真大軍,不知救了東京城多少百姓,奴家欽佩之至!”


    王鬆微微頷首,想不到這個女子頗有見識,和李師師一樣,性情剛烈,頗有女中豪傑之味道。


    也不知道曆史上,靖康之變時,有沒有這樣的一個奇女子?


    “宇文叔通說的好,女真兇強暴虐,狡詐蠻橫,不可以以理服,不可以言說誘。以百年怠惰之兵,當新銳難抗之敵;以寡謀安逸之將,角逐於血肉之林,中國之禍,未有寧期。如今看來,字字真言,道君皇帝,糊塗啊!”


    陳東話音未落,另外一個太學生接道:“遼天祚之亡,趙良嗣以為納之必失信於金,必啟外侮。倘若是二人之計得行,我朝不立道君皇帝,不立張覺,金雖強,何以伐宋哉!現在想來,字字珠璣,道君皇帝真是糊塗啊!”


    王鬆大驚失色,敢攻擊太上皇,這位仁兄才是大大的“憤青”!


    還沒有等他出聲勸解,花想容卻接著說道:


    “君嬉臣弄,廟宇失策,以文製武,主帥非人,焉有不敗之理!自古人君玩物而喪誌,縱欲而敗度,鮮有不亡者,道君皇帝甚矣!”


    趙佶初期,想要趁遼之危,僥幸恢複燕雲故地。奈何力弱難敵,又以貨幣賂金,來謀存新得之地,繼而又不果,又寄希望於聯合舊遼故臣,以牽製之,滿盤皆輸。


    王鬆不由得連連點頭。國破家亡,亂世之秋,奮不顧身者,果然多了起來。


    陳東眼光轉向了王鬆,問道:“王相公,你與金人數場大戰,大多都能穩操勝券。以你所見,我朝能否擊敗金人,宋金之優劣又如何?”


    屋中其他的人也都看向了王鬆,想要從他口中得出答案。


    “金人之所以優於宋者,兵強將勇爾。以金人之精銳騎兵,衝擊宋人之孱弱步卒,當者無不破之,這邊是當今的現狀。”


    王鬆正色道:“若是軍士不怕死,文官不愛錢,即便金人兵強馬壯於我大宋百倍,又豈能撼動我天朝分毫!國之衰亡,皆在於人心!”


    “王相公所言甚是!”


    陳東搖搖頭道:“滿朝皆是營營苟且、趨利避義之輩。文臣武將,私心自用,若都如李相公,國事何以至此!”


    王鬆暗自搖頭,你的李相公忠義尚可,但說到治國愛民,行軍打仗,那是大大的外行了。


    河東數十萬大軍解救太原,能被女真人一一擊破,前後數次大戰在,作為兩河宣撫使的李綱未能有任何建樹,雖說將在禦中,但堂堂的兩河宣撫使,坐看數十萬大軍灰飛煙滅,實在是說不下去。


    而宋軍一觸即潰,就連西軍也是鮮有勝績,士卒之惰戰,尚武之氣之缺乏,曆朝曆代,實屬罕見。


    王鬆繼續道:“金人雖然退去,但等到秋日天氣轉涼,必會又大舉南侵。為今之計,隻有招募軍士,編練新軍,才能和金人繼續抗衡!”


    花想容不由得一驚,問道:“相公,難道說我大宋就沒有百戰之士了嗎?”


    王鬆搖搖頭道:“金人從河東、河北南下,兩河邊軍已經被打散;種師中、種師道皆已過世,姚古貶斥,西軍精銳損失過半,其餘還要鎮守西夏橫山前線;金人兩次圍攻東京城,京畿禁軍或戰死,或潰逃,目前已無人可用。”


    “至於折家軍,三萬餘人,還要同時麵對西夏和金人的兩麵夾擊,不要說解救京城,恐怕自身已經難保!”


    東京城裏,名義上現在士兵還有六七萬人,但大都是烏合之眾,隻有萬人左右的所謂精銳。其餘的還要甄選,進行整編訓練,參加幾場血戰,才能算是真正的禁軍士兵。


    眾人都是低頭不語。一場場大戰下來,逼退女真人,東京城不破,沒想到卻留下這麽一個爛攤子。


    王鬆勸道:“各位也不必憂心,如今金人退去,我朝政可以大練新軍,秋冬就有小成,和金人可以抗衡。如此堅持不懈,或三五年,金人必敗!”


    眾人都是振奮,一起抬起頭來,陳東笑道:“咱們放著身邊有這樣一位抗金名將,卻去杞人憂天,是不是太蠢笨了些!”


    王鬆大笑道:“有你們這些忠肝義膽之人,才是天下百姓的福氣,來,大家一起幹了此杯!”


    “喝酒!”


    眾人一起舉杯,碰在一起,都是一起哈哈大笑了起來,氣氛也變得更加熱烈。


    牛皋聽的乏味,迷迷糊糊,低頭打起盹來,聽到眾人的大笑聲,他也趕緊睜開了眼睛,跟著舉起酒杯,大喊起來。


    “喝酒,喝酒!”


    眾人看他懵懵懂懂的樣子,都是忍俊不住,一起端起酒杯,開懷痛飲。


    花想容輕聲笑道:“牛將軍這樣一個征戰沙場的好漢,讓他到這裏談詩賦詞,指點江山,確實是太難為了些。”


    陳東也笑道:“牛將軍是朱亥、樊噲那樣的壯士,戰場上縱橫殺敵,乃是萬民敬仰的英雄,咱們敬他一杯!”


    牛皋趕緊舉起酒杯,和眾人一飲而盡。


    城東放下酒杯,眉頭又皺了起來,又開始了他的“憤青”表演。


    “王相公,你在軍中,可能不知這朝中的風向。你就說這些太學生,大多數隻是為了求官,什麽黎民蒼生,國家民族,在他們眼裏不明一文。可惜滿朝文武,皆是如此,人人愛財,酒色迷人,那還有上陣殺敵的勇士,憂國憂民的士大夫?”


    王鬆點點頭,這位仁兄說話太過大膽,隻是剛才這幾句話,就得罪了滿朝文物,包括這太學生。


    王鬆正色道:“陳兄所言甚是,但以後說話,還是要注意隔牆有耳。權利越大,責任越大,不深蹲高位,怎能為更多的百姓做事,陳兄還是要保重自身,不可逞一時口舌之利,而誤了大事!”


    陳東麵色一紅,想要說話反駁,找不出理由來。


    花想容點頭道:“王相公所言甚是,咱們都要保全自己,方能有所作為,抗擊番賊!”


    眾人連連稱是,七嘴八舌之時,門“咣當”一聲被推開了,一大群太學生走了進來。


    領頭的一人三旬上下,麵容清瘦,氣勢非同一般。


    陳東、朱夢說、花想容,包括房間裏麵的幾個太學生都站了起來,一起肅拜道:“見過呂學諭。”


    學諭“掌以所授經傳諭諸生”,乃是太學生的授課教師,知識之淵博,自然不言而喻。


    王鬆微微點了點頭。以他今日的地位,尋常的人物,還真當不起他起身迴禮。


    呂學諭見王鬆如此托大,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冷聲說道:“陳東,你們幾人,不好好讀書治學,卻在這裏和閑雜人等閉門論道、妄言朝政。你們把太學當成了什麽地方?”


    陳東眼睛一瞪,朗聲道:“呂學諭,你休得胡言亂語。這位乃是同知院王鬆王相公,這位是花想容花大家。我等邀王相公和花大家前來,也隻是關心國事,探究一二,又哪裏來的妄言朝政!”


    呂學諭冷冷哼了一聲,簡單行了一禮:“下官太學學諭呂祉,見過相公!”


    話音剛落,不等王鬆說話,他就在一旁椅子上坐了下來,嘴裏麵說道:“談經論道,在下倒是也想聽聽。”


    王鬆心裏“咯噔”一下,感情這廝是專門來挑刺的。


    宋朝太學教師的年齡最低要求應該是在三十歲以上,這呂祉看上去也就30出頭,看來也是留校任教、或入仕從教的高人了。


    隻不過,這嘴也如何會這麽刁鑽!這麽沒有禮貌,也不管別人願不願意,就變成了是席中之人。


    其他的太學生可不似呂學諭這般無理。王鬆乃是同知院,天天和皇帝打交道,由不得他們這些還沒有進入仕途的毛頭小子置椽。


    “見過王相公!”


    太學生一個個上來行禮,然後站到一邊。


    王鬆點點頭,朗聲道:“大家既然來了,就都坐下吧。”


    太學生們紛紛行完禮,站在了呂學諭身後,目光一起看向了王鬆。


    朱夢說頗為不悅,卻也無可奈何。


    這呂學諭不請自來,隻怕不是為了到此露露麵而已,想起此人的出身和履曆,隻怕是來者不善。


    朱夢說眼睛看向了王鬆,隻希望這位相公不要來個勃然大怒,流血五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宋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浮沉的命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浮沉的命運並收藏宋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