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卑未敢忘憂國。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我們說“中國夢”,正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從上學就業到買車買房,尊嚴的保證、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每個人向著夢想的努力,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起一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位卑未敢忘憂國”,正是要求每個公民都為國家富強、民族複興盡一份力。毛澤東同誌曾說,“世界是我們的,做事要大家來”。黨的十八大強調,“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麵對利益關係調整帶來的矛盾,麵對思想觀念多元的狀態,特別需要全體中華兒女以共同之理想,凝聚共同之力量,以共同之奮鬥,追求共同之目標。正如習近平同誌強調的,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匯聚起來的力量。
■原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裏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南宋﹞陸遊《病起書懷》
■釋義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陸遊被免官後,移居成都西南浣花村,纏綿病榻二十餘日,愈後作《病起書懷》二首,此為第一首。
這首詩從詩人身體衰弱、客居江邊的現實境況起筆,以夜讀諸葛亮《出師表》煞尾。詩人一生屢遭頓挫,年過半百仍壯誌難酬。卻在詩中說“事定猶須待闔棺”,表明他對前途依然充滿希望。其中“位卑未敢忘憂國”可謂本首七律的“詩眼”,與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樣,都表明作者雖然地位卑微,但從未忘卻憂國憂民的責任。這句話也成為後世許多憂國憂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勵的座右銘。尾聯寫詩人夜半挑燈細讀《出師表》,含蓄地表達了忠心報國的願望。
</p>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我們說“中國夢”,正是每個中國人的夢。從上學就業到買車買房,尊嚴的保證、事業的成功、價值的實現,每個人向著夢想的努力,描繪出一個時代最為壯闊的夢想圖景,更匯聚起一個國家最為持久的追夢力量。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位卑未敢忘憂國”,正是要求每個公民都為國家富強、民族複興盡一份力。毛澤東同誌曾說,“世界是我們的,做事要大家來”。黨的十八大強調,“團結就是大局,團結就是力量”。麵對利益關係調整帶來的矛盾,麵對思想觀念多元的狀態,特別需要全體中華兒女以共同之理想,凝聚共同之力量,以共同之奮鬥,追求共同之目標。正如習近平同誌強調的,實現中國夢必須凝聚中國力量。這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是13億人心往一處想、力往一處使匯聚起來的力量。
■原典
病骨支離紗帽寬,孤臣萬裏客江幹。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天地神靈扶廟社,京華父老望和鑾。
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南宋﹞陸遊《病起書懷》
■釋義
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四月,陸遊被免官後,移居成都西南浣花村,纏綿病榻二十餘日,愈後作《病起書懷》二首,此為第一首。
這首詩從詩人身體衰弱、客居江邊的現實境況起筆,以夜讀諸葛亮《出師表》煞尾。詩人一生屢遭頓挫,年過半百仍壯誌難酬。卻在詩中說“事定猶須待闔棺”,表明他對前途依然充滿希望。其中“位卑未敢忘憂國”可謂本首七律的“詩眼”,與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一樣,都表明作者雖然地位卑微,但從未忘卻憂國憂民的責任。這句話也成為後世許多憂國憂民之士用以自勉自勵的座右銘。尾聯寫詩人夜半挑燈細讀《出師表》,含蓄地表達了忠心報國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