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利當計天下利。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等文中引用
■解讀
堅持正確義利觀,是習近平同誌外交思想的一個基礎,也是中國對世界做出的鄭重承諾。這一義利觀,不是從個別國家的利益出發,而是從整個世界的利益出發想問題、辦事情,“政治上堅持正義、秉持公道、道義優先,經濟上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要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從提出“真、實、親、誠”的政策,到倡導建設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麵合作夥伴關係,再到訪問東南亞、中東歐、中亞等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中國以行動踐行不變的理念:永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中國倡導並身體力行的義利觀,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弘揚公平正義、增強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麵鮮明旗幟。
■原典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於右任題贈蔣經國對聯
■釋義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題贈蔣經國的一副對聯。這14個字,後來成為蔣經國的座右銘。
這副對聯深刻詮釋了“名”“利”的內涵,反映了儒家積極入世的名利觀。關於“名”與“利”,明朝人莊元臣在《叔苴(ju)子·外編》中說:“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閭閻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聖賢之名者,同為名而品第殊矣。惟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終身之利者,好子孫數十世之利者。好閭閻之名與目睫之利者,眾人也;好士大夫之名與終身之利者,君子也;好聖賢之名與子孫數十世之利者,聖賢也。人之所異者,惟其所好名利者,有遠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
1982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廖承誌在致蔣經國的公開信中,又引用了這一聯語:“祖國和平統一,乃千秋功業。台灣終必迴歸祖國,早日解決對各方有利。……吾弟嚐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自勉,倘能於吾弟手中成此偉業,必為舉國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國家,名留青史。”
</p>
——《攜手建設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
——在印度尼西亞國會的演講》等文中引用
■解讀
堅持正確義利觀,是習近平同誌外交思想的一個基礎,也是中國對世界做出的鄭重承諾。這一義利觀,不是從個別國家的利益出發,而是從整個世界的利益出發想問題、辦事情,“政治上堅持正義、秉持公道、道義優先,經濟上堅持互利共贏、共同發展。要找到利益的共同點和交匯點,有原則、講情誼、講道義,多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從提出“真、實、親、誠”的政策,到倡導建設更高水平的中拉全麵合作夥伴關係,再到訪問東南亞、中東歐、中亞等發展中國家集中的地區,中國以行動踐行不變的理念:永做發展中國家的可靠朋友。中國倡導並身體力行的義利觀,是對優秀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成為中國在國際上弘揚公平正義、增強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一麵鮮明旗幟。
■原典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
——於右任題贈蔣經國對聯
■釋義
“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是國民黨元老於右任題贈蔣經國的一副對聯。這14個字,後來成為蔣經國的座右銘。
這副對聯深刻詮釋了“名”“利”的內涵,反映了儒家積極入世的名利觀。關於“名”與“利”,明朝人莊元臣在《叔苴(ju)子·外編》中說:“人之好名者,其等有三:有好閭閻之名者,有好士大夫之名者,有好聖賢之名者,同為名而品第殊矣。惟利亦然,有好目睫之利者,好終身之利者,好子孫數十世之利者。好閭閻之名與目睫之利者,眾人也;好士大夫之名與終身之利者,君子也;好聖賢之名與子孫數十世之利者,聖賢也。人之所異者,惟其所好名利者,有遠近大小之不同而已矣。”
1982年,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廖承誌在致蔣經國的公開信中,又引用了這一聯語:“祖國和平統一,乃千秋功業。台灣終必迴歸祖國,早日解決對各方有利。……吾弟嚐以‘計利當計天下利,求名應求萬世名’自勉,倘能於吾弟手中成此偉業,必為舉國尊敬,世人推崇,功在國家,名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