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怎樣成長為一個好幹部?在提高修養、加強學習之外,習近平同誌更提出,要加強實踐。知識和經驗猶如雄鷹的雙翼,隻有經風雨、見世麵,才能飛得更高、飛得更遠。越是條件艱苦、困難大、矛盾多的地方,越能錘煉人。“腳上有泥,心中才有數”,幹部隻有深入基層、深入實際、深入群眾,才能在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第一線、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砥礪品質、提高本領,實現自己的價值。一個能擔當重任的幹部,必須到實踐中去經過一番捶打磨煉,愈艱苦、愈困難、愈複雜的環境愈是一種曆練。在多層麵的實踐環境中千磨萬擊、磨煉意誌,不斷豐富自己、充實自己、完善自己,才幹增長了、思考深入了、見識提升了,“百煉成鋼”,這是幹部成長必然要經曆的過程。這種在基層摸爬滾打過的幹部,才是信得過、站得穩、立得住的好幹部。


    ■原典


    魏文侯使西門豹往治於鄴,告之曰:“必全功、成名、布義。”豹曰:“敢問全功、成名、布義,為之奈何?”文侯曰:“子往矣,是無邑不有賢豪辯博者也,無邑不有好揚人之惡、蔽人之善者也。……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人始入官,如入晦室,久而愈明,明乃治,治乃行。”


    ——﹝西漢﹞劉向《說苑·政理》


    ■釋義


    西漢經學家劉向的《說苑》原為二十卷,後僅存五卷,大部分已散佚,後經北宋曾鞏搜輯,複為二十卷。“政理”為其第七卷。


    《說苑·政理》闡述了古代賢人為政的道理。在上麵這則故事中,魏文侯派西門豹去管理鄴這個地方,行前叮囑他要“全功、成名、布義”。西門豹問怎樣才能做到成全功名、廣施仁義。魏文侯答道:“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足踐之不如手辨之。”意思是,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可靠,眼睛看到的不如用腳踏勘可靠,用腳踏勘的不如用手辨別可靠。


    據《史記·滑稽列傳》記載,西門豹到了鄴縣後,及時深入調查研究,“會長老,問之民所疾苦”,迅速破除了當地“河伯娶婦”的迷信習俗,並發動民眾開鑿十二“渠”,“名聞天下,澤流後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人民日報評論部並收藏習近平用典(第一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