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
習近平用典(第一輯) 作者:人民日報評論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麵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所謂“時”,不僅是“天時”“地利”,更是“人和”。習近平同誌引用《荀子》中的這句話,正是為了說明,我們黨堅持獨立自主選擇自己的道路,廣大群眾是支持和擁護的,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中國道路”,是億萬人民走出來的道路;“中國奇跡”,是億萬人民共同書寫的奇跡。我們的製度構建、道路選擇,正是建立在這種深厚的民意基礎之上。對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隻要黨態度鮮明了,群眾也就清楚了,各種不正確的思想也自然就站不住腳了;如果黨態度不鮮明,群眾就會群龍無首、無所適從。不管是國家的根本製度,還是地方的發展思路,隻有想明白、講清楚,創造出“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才能真正貫徹下去、落實起來。
■原典
君者,善群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故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戰國﹞荀子《荀子·王製》
■釋義
《荀子·王製》記錄了君主治理天下的規章製度。在上麵這段話中,荀子闡述了如何正確處理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以達到其平衡與協調發展。
荀子認為:“君者,善群也。”君,就是善於把百姓組織起來並使之群聚在自己周圍的人,喻“得民心”的君主。用“群”來解釋“君”,在訓詁學上叫作聲訓,即以語音相近的字來訓釋,揭示詞匯之間的同源現象。“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就是說,如果組織方式恰當,那麽萬物皆可安排合宜,六畜亦能繁衍生息,一切生物都能得享壽命。怎樣才算是“群道當”呢?荀子認為:“故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時:適時。意思是,飼養牲畜適時,六畜就生育興旺;砍伐種植適時,草木就繁榮茂盛;政令頒布適時,百姓就能被統一起來,有德才的人才會心悅誠服。荀子強調,處理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都必須順“時”而為。
</p>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麵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等文中引用
■解讀
所謂“時”,不僅是“天時”“地利”,更是“人和”。習近平同誌引用《荀子》中的這句話,正是為了說明,我們黨堅持獨立自主選擇自己的道路,廣大群眾是支持和擁護的,我們應該有這樣的自信。“中國道路”,是億萬人民走出來的道路;“中國奇跡”,是億萬人民共同書寫的奇跡。我們的製度構建、道路選擇,正是建立在這種深厚的民意基礎之上。對一些根本性的問題,隻要黨態度鮮明了,群眾也就清楚了,各種不正確的思想也自然就站不住腳了;如果黨態度不鮮明,群眾就會群龍無首、無所適從。不管是國家的根本製度,還是地方的發展思路,隻有想明白、講清楚,創造出“天時地利人和”的好時機,才能真正貫徹下去、落實起來。
■原典
君者,善群也。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故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戰國﹞荀子《荀子·王製》
■釋義
《荀子·王製》記錄了君主治理天下的規章製度。在上麵這段話中,荀子闡述了如何正確處理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以達到其平衡與協調發展。
荀子認為:“君者,善群也。”君,就是善於把百姓組織起來並使之群聚在自己周圍的人,喻“得民心”的君主。用“群”來解釋“君”,在訓詁學上叫作聲訓,即以語音相近的字來訓釋,揭示詞匯之間的同源現象。“群道當,則萬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長,群生皆得其命。”就是說,如果組織方式恰當,那麽萬物皆可安排合宜,六畜亦能繁衍生息,一切生物都能得享壽命。怎樣才算是“群道當”呢?荀子認為:“故養長時,則六畜育;殺生時,則草木殖;政令時,則百姓一,賢良服。”時:適時。意思是,飼養牲畜適時,六畜就生育興旺;砍伐種植適時,草木就繁榮茂盛;政令頒布適時,百姓就能被統一起來,有德才的人才會心悅誠服。荀子強調,處理人、社會和自然的關係,都必須順“時”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