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什麽情況
百戰百勝!隻因我能提前模擬戰爭 作者:恨不得撞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二天,大股突竭斯騎兵進入穀地,人數估計超過了兩萬。
事已至此,寧易也沒了辦法。
眼下隻能撤迴涼州,等待靈武衛援軍到達後再說。
但在三萬敵軍的虎視眈眈下,想要安全撤迴涼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突竭斯人全是騎兵的情況下。
寧易召集全體軍官議事。
葉扁舟建議寧易率領靈武衛騎兵先行撤退。
鄺風則提議由自己率領騎兵斷後,寧易和河西衛步兵先撤。
他的理由是,步兵速度太慢,根本沒法逃過突竭斯騎兵的追擊。
葉扁舟還是不同意。
“我河西衛是主,你們靈武衛視客,哪有讓客人斷後,主人先撤的道理?”他說。
但寧易覺得鄺風的提議更有道理。
他最終決定,自己親自帶領騎兵斷後,葉扁舟帶領步兵先行。
這下所有人都不同意了。
他們不知道寧易有掛。
他們隻覺得,在目前這種形勢下,斷後的人肯定九死一生。
怎麽能讓校長去冒這個險呢?
就算全軍加起來,也沒有校長一個人寶貴。
但寧易搬出了第二條軍紀,要求部下們服從自己的決定。
“你們放心!”他笑著說:“撤退也是講策略的。搞不好,到最後範澤民和韃子都不敢追我們。”
在他的安排下,右軍士兵們以隊為單位,依次大搖大擺地出營,往東南方撤去。
但走出一段距離後,又通過小路繞迴來。
右軍的營寨居高臨下。
河西衛中軍和突竭斯人都在穀裏,隻能通過斥候來偵查右軍的動向。
寧易將兩營靈武衛騎兵和一營河西衛騎兵,全撒了出去,做出一副遮蔽戰場,掩護右軍步兵撤退的架勢。
但騎兵們又恰到好處地“漏掉”幾處地方,好讓對方斥候發現,右軍士兵正在大舉“撤退”。
這些布置非常成功。
畢竟處在寧易的位置,隻要頭腦正常,任何人都會做出撤退的決定。
而大派偵騎,驅逐敵方斥候,又是撤軍時的常規操作。
至少突竭斯人沒有絲毫懷疑。
他們想到了右軍會撤退,但沒想到這麽快就撤退。
對方雖然人少了點,但統帥可是大名鼎鼎的寧易。
那可是把突竭斯左翼攪得人仰馬翻,連左賢王都死於其手的天勇士啊!
你好歹做個樣子,打一仗再跑啊!
這也太不講究了。
簡直就是望風而逃。
他們這些人剛到戰場,連營寨都沒搭好。
但眼見機會難得,一支數千人的突竭斯騎兵隊伍,迫不及待地撲了過來。
穀坡上的少數右軍守軍,一看見突竭斯騎兵便跑迴營寨,躲了起來。
突竭斯騎兵不疑有他,跟著這些守軍就衝進了營寨。
寧易現在打伏擊已經很有經驗了。
他事先讓部下們用拒馬、木板車等,在大營裏擺出了一條通道。
等突竭斯騎兵快衝到底的時候,隨著一聲梆子響,早已埋伏好的右軍士兵紛紛現身。
他們近的手持長槍,遠的使用弩箭,朝著馬上的突竭斯人瘋狂攻擊。
衝進營帳裏的一千多突竭斯人,很快便被屠戮殆盡。
戰場慢慢前移,直到突竭斯人被趕下了穀坡。
突竭斯首領知道是中計了。
但後方人疲馬乏,而且分屬好幾個部落。
倉促之下,調不出更多人來支援也情有可原。
但範澤民那廝狼心狗肺,居然也見死不救。
這裏殺聲震天,河西衛中軍竟按兵不動。
突竭斯首領最後隻得下令撤軍。
突竭斯人退走後,高地上歡聲雷動。
右軍士氣大為振奮。
許多將士都主張別撤了。
就留在這裏和韃子好好戰一戰。
此戰不到半個時辰,卻殲敵兩千餘人,而己方傷亡微乎其微。
照這個打法,幹掉兩萬韃子,也不見得是多難的事吧?
但寧易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仍下令按計劃撤退。
第二天,偌大的營寨裏,就隻剩下他和三個營的騎兵了。
他將三千人分成六組。
四組分別防守四處緩坡。
另外兩組做預備隊,並巡防那些比較陡峭的穀坡。
他還派了一些人在營內敲鑼打鼓,騎馬來迴奔走。
馬尾巴上還綁上樹枝,搞得營寨內塵土飛揚,似乎裏麵仍有千軍萬馬。
隻要他們在這裏堅持兩天,右軍步兵就能順利撤迴涼州。
他們這些騎兵到時會有些麻煩,但他畢竟有係統,脫身應該還是有把握的。
而且他還找來了一些羊。
到他們撤退的時候,再來個懸羊擊鼓,估計也能爭取一些時間。
他的這些把戲,讓留守的部下們讚歎不已。
鄺風道:“校長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學生實在佩服!”
另一個營指揮也說:“以前隻是聽說校長厲害,這次跟隨校長作戰,才知道校長確實用兵如神!”
寧易沒有謙虛,隻是笑了笑。
這兩人以前不好說,但此時此刻,必然已經是他的忠誠部下了。
一想到忠誠部下,他心念一動,打開了係統麵板。
果然,忠誠值漲到了點。
看著“打敗突竭斯人的進攻”這條戰役任務,他一咬牙,選擇了模擬。
一萬點忠誠值瞬間沒了。
……
【坡麵已經冰凍,仰攻的突竭斯人站立不穩,更別說戰鬥!】
【你和部下們守在穀坡上麵,請搜收割著突竭斯人的生命!】
【鮮血灑在冰麵上,使得穀坡更加濕滑難行!】
【但是,緩坡下麵突竭斯人的弓箭,卻給部下們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盡管你們給突竭斯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但你的部下們還是越來越少!】
【終於,一處緩坡被突竭斯人突破了!】
【盡管有預備隊上去支援,但依舊沒能將突竭斯人趕下坡!】
【此外,一些河西衛中軍的士兵也趕到了戰場!】
【你知道撤退的時候到了!】
【你正要下達撤退的命令,突然突竭斯人的後軍發生騷亂!】
【你站在穀坡上,竟看到那些河西衛中軍士兵,開始攻擊突竭斯人!】
……
什麽情況?
河西衛中軍怎麽和突竭斯人打起來了?
事已至此,寧易也沒了辦法。
眼下隻能撤迴涼州,等待靈武衛援軍到達後再說。
但在三萬敵軍的虎視眈眈下,想要安全撤迴涼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尤其突竭斯人全是騎兵的情況下。
寧易召集全體軍官議事。
葉扁舟建議寧易率領靈武衛騎兵先行撤退。
鄺風則提議由自己率領騎兵斷後,寧易和河西衛步兵先撤。
他的理由是,步兵速度太慢,根本沒法逃過突竭斯騎兵的追擊。
葉扁舟還是不同意。
“我河西衛是主,你們靈武衛視客,哪有讓客人斷後,主人先撤的道理?”他說。
但寧易覺得鄺風的提議更有道理。
他最終決定,自己親自帶領騎兵斷後,葉扁舟帶領步兵先行。
這下所有人都不同意了。
他們不知道寧易有掛。
他們隻覺得,在目前這種形勢下,斷後的人肯定九死一生。
怎麽能讓校長去冒這個險呢?
就算全軍加起來,也沒有校長一個人寶貴。
但寧易搬出了第二條軍紀,要求部下們服從自己的決定。
“你們放心!”他笑著說:“撤退也是講策略的。搞不好,到最後範澤民和韃子都不敢追我們。”
在他的安排下,右軍士兵們以隊為單位,依次大搖大擺地出營,往東南方撤去。
但走出一段距離後,又通過小路繞迴來。
右軍的營寨居高臨下。
河西衛中軍和突竭斯人都在穀裏,隻能通過斥候來偵查右軍的動向。
寧易將兩營靈武衛騎兵和一營河西衛騎兵,全撒了出去,做出一副遮蔽戰場,掩護右軍步兵撤退的架勢。
但騎兵們又恰到好處地“漏掉”幾處地方,好讓對方斥候發現,右軍士兵正在大舉“撤退”。
這些布置非常成功。
畢竟處在寧易的位置,隻要頭腦正常,任何人都會做出撤退的決定。
而大派偵騎,驅逐敵方斥候,又是撤軍時的常規操作。
至少突竭斯人沒有絲毫懷疑。
他們想到了右軍會撤退,但沒想到這麽快就撤退。
對方雖然人少了點,但統帥可是大名鼎鼎的寧易。
那可是把突竭斯左翼攪得人仰馬翻,連左賢王都死於其手的天勇士啊!
你好歹做個樣子,打一仗再跑啊!
這也太不講究了。
簡直就是望風而逃。
他們這些人剛到戰場,連營寨都沒搭好。
但眼見機會難得,一支數千人的突竭斯騎兵隊伍,迫不及待地撲了過來。
穀坡上的少數右軍守軍,一看見突竭斯騎兵便跑迴營寨,躲了起來。
突竭斯騎兵不疑有他,跟著這些守軍就衝進了營寨。
寧易現在打伏擊已經很有經驗了。
他事先讓部下們用拒馬、木板車等,在大營裏擺出了一條通道。
等突竭斯騎兵快衝到底的時候,隨著一聲梆子響,早已埋伏好的右軍士兵紛紛現身。
他們近的手持長槍,遠的使用弩箭,朝著馬上的突竭斯人瘋狂攻擊。
衝進營帳裏的一千多突竭斯人,很快便被屠戮殆盡。
戰場慢慢前移,直到突竭斯人被趕下了穀坡。
突竭斯首領知道是中計了。
但後方人疲馬乏,而且分屬好幾個部落。
倉促之下,調不出更多人來支援也情有可原。
但範澤民那廝狼心狗肺,居然也見死不救。
這裏殺聲震天,河西衛中軍竟按兵不動。
突竭斯首領最後隻得下令撤軍。
突竭斯人退走後,高地上歡聲雷動。
右軍士氣大為振奮。
許多將士都主張別撤了。
就留在這裏和韃子好好戰一戰。
此戰不到半個時辰,卻殲敵兩千餘人,而己方傷亡微乎其微。
照這個打法,幹掉兩萬韃子,也不見得是多難的事吧?
但寧易還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仍下令按計劃撤退。
第二天,偌大的營寨裏,就隻剩下他和三個營的騎兵了。
他將三千人分成六組。
四組分別防守四處緩坡。
另外兩組做預備隊,並巡防那些比較陡峭的穀坡。
他還派了一些人在營內敲鑼打鼓,騎馬來迴奔走。
馬尾巴上還綁上樹枝,搞得營寨內塵土飛揚,似乎裏麵仍有千軍萬馬。
隻要他們在這裏堅持兩天,右軍步兵就能順利撤迴涼州。
他們這些騎兵到時會有些麻煩,但他畢竟有係統,脫身應該還是有把握的。
而且他還找來了一些羊。
到他們撤退的時候,再來個懸羊擊鼓,估計也能爭取一些時間。
他的這些把戲,讓留守的部下們讚歎不已。
鄺風道:“校長的奇思妙想層出不窮,學生實在佩服!”
另一個營指揮也說:“以前隻是聽說校長厲害,這次跟隨校長作戰,才知道校長確實用兵如神!”
寧易沒有謙虛,隻是笑了笑。
這兩人以前不好說,但此時此刻,必然已經是他的忠誠部下了。
一想到忠誠部下,他心念一動,打開了係統麵板。
果然,忠誠值漲到了點。
看著“打敗突竭斯人的進攻”這條戰役任務,他一咬牙,選擇了模擬。
一萬點忠誠值瞬間沒了。
……
【坡麵已經冰凍,仰攻的突竭斯人站立不穩,更別說戰鬥!】
【你和部下們守在穀坡上麵,請搜收割著突竭斯人的生命!】
【鮮血灑在冰麵上,使得穀坡更加濕滑難行!】
【但是,緩坡下麵突竭斯人的弓箭,卻給部下們造成了不小的傷亡!】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盡管你們給突竭斯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
【但你的部下們還是越來越少!】
【終於,一處緩坡被突竭斯人突破了!】
【盡管有預備隊上去支援,但依舊沒能將突竭斯人趕下坡!】
【此外,一些河西衛中軍的士兵也趕到了戰場!】
【你知道撤退的時候到了!】
【你正要下達撤退的命令,突然突竭斯人的後軍發生騷亂!】
【你站在穀坡上,竟看到那些河西衛中軍士兵,開始攻擊突竭斯人!】
……
什麽情況?
河西衛中軍怎麽和突竭斯人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