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可謂世事無常啊!


    昔日還能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戰略盟友,轉眼間就成了為了爭奪權力從而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仇敵。


    這般戲劇性的變化,不禁讓人們感歎不已。


    正應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上本就不存在永恆不變的友誼,唯有永遠的利益才是驅使人們行動的根本動力所在。


    這一年,兩宮太後開始對恭親王奕?越來越感到不滿。


    其實之前的時候,西太後就對恭親王有些不滿,隻不過那個時候大清正處於危難之際。


    國內有著太平天國運動和撚軍作亂,國外有著為了謀取更多在華利益的洋人,而這一切都需要恭親王處理……


    所以審時度勢過後,這份不滿隻能掩埋在西太後的內心深處,隻不過現如今自己和東太後開始垂簾聽政了,況且恭親王變的越來越囂張跋扈了。


    所以這份不滿自然而然的會被放到台麵上來說。


    既然有所不滿,那麽自然而然的是要處理恭親王。


    可是恭親王畢竟是恭親王,是手握大權的親王!


    若是想要扳倒他不亞於要扳倒往日的權臣鼇拜,肅順等人。


    不過有一句話說得好,事雖難,做則必成。


    兩宮太後垂簾聽政之後開始著手削弱恭親王手中的權力。


    她們二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權,憑借著二人手中先帝所賞賜的印章來告誡恭親王不得專權。


    要他事事與諸多大臣商量著來,不要搞一言堂。


    可是恭親王哪裏能聽得進去這些話啊,對於兩宮太後的話他就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


    恭親王依舊我行我素,事事還是得由他說的算,甚至私下和那些個大臣說出“兩宮太後能夠垂簾聽政那都是我的功勞,要是沒有我奕?……”。


    這些話很快便傳到了兩宮太後的耳朵中,這個時候她們便再也認不了恭親王了。


    於是太後們便找出來了一個大臣當槍使,他們首先找出來的就是編修蔡濤祺。


    當一個小官有膽量去指控那些他得罪不起的人的時候,那麽隻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屬於直臣,另一種則是被人當槍使了。


    這蔡濤祺先是上了一道奏折,奏折中詳細陳述了恭親王攬權徇私等罪狀。


    慈禧太後和慈安太後收到奏折之後,隨即便開始了自己的下一步計劃。


    那就是傳喚恭親王。


    這次傳喚是私下裏單獨傳喚,因為這個時候的慈禧太後和慈安太後還沒有實力完全和恭親王鬧破臉!


    恭親王來到大殿之後,慈禧手拿奏折“看看吧!有人彈劾你了”。


    恭親王隨即便雙手接過慈禧太後手中的折子。


    瞅了一眼過後,他發現這蔡濤祺彈劾的很多都是有實據的。


    不過這個時候恭親王一點都不帶慌張的,他慢悠悠的說道“這蔡濤祺胡說八道,我這讓人將他拿下”。


    說完之後,恭親王便頭也不迴的離開了殿中,隻留下慈禧太後和慈安太後在大殿之中目瞪口呆。


    緩過神來的兩宮太後無比的憤怒,她們沒有想到恭親王現在竟然如此的囂張跋扈。


    自己本想著私下來告訴他這件事就是為了讓他知道收斂,可是這恭親王竟然如此不知道好歹!


    慈禧太後和慈安太後緩過神來決定一定要拿下恭親王這個權臣。


    於是在恭親王走後,慈禧召見了“大學士周祖培、瑞常,戶部侍郎吳廷棟等人”。


    等到諸位大臣趕到殿中之後,慈禧太後便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訴說著恭親王濫權亂政的罪行。


    這個時候,這些個大臣也算是聽明白了,這是要拿自己當槍使喚來對付手握大權的議政王爺啊!


    所以此時此刻不管慈禧太後如何落眼淚那些個大臣都是低頭不語。


    隨後慈禧和慈安太後也算是看明白了,這些個大臣是都不願意得罪手握大權的奕?啊。


    不過慈禧太後還是有些不甘心,他不相信這些個大臣一個個都是慫包,於是他便鼓舞道“你們不要懼怕恭親王!先帝在時,他隻不過是一個閑散王爺”。


    聽到慈禧太後的話之後,諸位大臣依舊是低頭不語,畢竟她也說了那是先帝在的時候。


    可是現在畢竟先帝不在了,整個朝堂之上是恭親王說的算啊!


    這個個大臣一個個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他們非常清楚站在手握大權的議政王的對麵是什麽下場……


    這個時候老油條周祖培開口了“太後!此事事關重大,還需要有真憑實據啊,望太後容臣等查辦清楚後在做結論”。


    “是啊太後”諸位大臣一同說道。


    事情發展到這一地步,兩宮太後也沒有辦法了,於是便隻好先答應下來看看他們能查出來個什麽結果。


    可是兩日之後,經過一番查辦過後,得出的結論卻是編修蔡壽祺的彈劾純屬是捕風捉影,構陷忠良。


    這可把兩宮太後給氣壞了,於是她們打算一不做二不休!


    於是慈禧便親筆寫了一封罷免議政王的懿旨,並加蓋兩宮太後的寶印。


    懿旨一經發出過後便很快引起來了朝中大臣的不滿。


    這些個大臣們私下裏紛紛指責兩宮太後此舉是過河拆橋的行為。


    甚至有許多大臣們紛紛上奏為恭親王開脫。


    可是對於這些為恭親王開脫的奏折,兩宮太後紛紛置之不理。


    一直到洋人出麵幹涉之後,兩宮太後才就此收手!


    因為這些個洋人是十分看重恭親王的,在他們的眼中恭親王就是他們在華利益的代言人。


    所以在得知兩宮太後想要罷免恭親王的消息之後,這些個洋人便出手了。


    對於兩宮太後來說,他們是親眼見識過洋人的厲害的,畢竟鹹豐皇帝就被其折磨的心力交瘁。


    於是兩宮太後在受到洋人的幹擾之後便不得不收手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恭親王已經是被剝奪了議政王的權力了,但是依舊保留了軍機大臣的職務。


    最終這一場鬥爭以恭親王落敗從而收場,而恭親王也是體驗了一把權力的過山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茵茵i浩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茵茵i浩浩並收藏國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