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看,皇帝的位子依舊傳承有序,皇帝仍是國家的最高象征;然而實際上,朝政大權逐漸落入了兩宮太後手中,而所謂的皇帝就是一個空殼子罷了!


    這個時代,不再僅僅屬於清朝那位名義上的皇帝,而是成為了“太後”們施展政治手腕、爭奪權勢的政治舞台。


    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這段屬於“太後”的波瀾壯闊的故事才剛剛拉開帷幕……


    而這個時候的恭親王也同樣問鼎權力的巔峰。


    因為恭親王奕?是在政變之中出力最多,功勞最大,所以在權力重新洗牌過後,他便被太後封為議政王,宗人府宗令等。


    此時的奕?可以說是位極人臣,這個時候他的權力絲毫不亞於兩宮太後。


    況且京城本來都是他的地盤,所以這些個王公大臣全部都以他馬首是瞻。


    其次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這個恭親王深的洋人的信任,因為在鹹豐皇帝外出避難期間,與洋人談判的事務全部都由恭親王處理。


    一來二往之後,這個奕?便和洋人的關係處理的不錯,同樣洋人也將他視作自己的在華利益代言人。


    大清在攝政王奕?和兩宮太後的幹預之下開始步入了正軌。


    而接下來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對大清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


    兩宮太後也知道要是想改革就必須先樹立自己的威嚴!


    於是太後們便找到了兩江總督何桂清和兵部侍郎勝保開刀!


    其實找他們二人開刀是理所應當的,首先就是這個何桂清。


    鹹豐十年的時候,太平軍攻破江南大營之後隨即進攻常州,可是身為守將的何桂清在麵對來勢洶洶的太平軍之後竟然被嚇破了膽子臨陣脫逃了!


    其次這個兵部侍郎勝保則是在同治元年鎮壓迴民起義的時候虛報戰功,收受賄賂,並且強奸婦女,造成的影響十分惡劣。


    於是既然要立威自然是拿這兩個人開刀最為合適不過!


    在攝政王奕?的支持之下,兩宮太後下令將其問斬。


    斬了這兩位大臣之後,兩宮太後在諸多大臣心中的形象變得無比的威嚴!


    他們不再輕視這兩個女人,他們開始知道這兩個垂簾聽政的女人都不是好惹的……


    立威過後,自然是要改革,於是兩宮太後在議政王奕?的幫助之下對軍機處,內閣和總理衙門進行了重新組織。


    隨後又任命漢族,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為封疆大吏。


    做完這一切過後便開始對那些國內的反動勢力進行圍剿,最終在清軍和洋人的幫助之下,太平天國和撚軍全被圍殲!


    值得一提的是,在剿滅太平天國的時候並不是那麽順利的。


    因為太平天國此時此刻已經可說是無比強大的,可是日後這個強大的隊伍卻是出現了內亂。


    首先定都天京獲得權利以後,太平天國主要領導人之間開始生出嫌隙,楊秀清、韋昌輝、石達開等各自結成自己的勢力集團,進行爭權奪利的鬥爭。


    東王楊秀清掌握大部分軍政實權,其驕傲專橫的作風擴大了他和洪秀全、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的矛盾。


    等到清朝的江南大營被打垮之後,楊秀清仗著功勞更逼天王洪秀全到東王府封其萬歲。


    洪秀全又怎麽能忍受呢,於是便密令韋昌輝和石達開迴京對付楊秀清。


    韋昌輝接令後立即率兵迴天京,包圍東王府,誅殺楊秀清及其眷屬,在天京城內製造大屠殺,實行恐怖統治,並殺死楊秀清全家老小。


    石達開逃往安慶。


    韋昌輝的屠殺和暴虐統治激起了天京將士的憤怒,石達開也要求洪秀全懲辦韋昌輝,洪秀全遂於11月初處死韋昌輝及其心腹200多人。


    隨後石達開迴到了天京,洪秀全命他掌管政務,但是對其心存疑忌,加封自己兄弟為王,處處牽製石達開。


    石達開這個時候也知道南京是待不下去了於是便率部出走,不過出走後的他很快便陷入清軍包圍,全部被剿滅。


    天京事變使太平軍元氣大傷,並喪失了乘勝殲滅敵人的有利時機,是太平天國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自此,清軍抓住了機會聯合洋人徹底剿滅了這支強大的反清隊伍!


    等到兩宮太後和奕?做完這一切過後,整個大清王朝開始過渡到了穩定期間,曆史上稱這一段為“同治中興”。


    然而,盡管被稱為“同治中興”,但實際上這與年幼的同治皇帝並無多大關聯。


    畢竟此時的他還隻是個傀儡皇帝,徒有其名而並無實權罷了。


    朝政大權完全掌控在兩宮太後和奕?等一幹權臣手中,可憐的小皇帝隻能在深宮中默默成長,對國家大事毫無決策權可言。


    不過那位曾經權勢滔天、威風凜凜的恭親王奕?恐怕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竟然也會遭到太後的猜疑和打壓。


    想當初,他憑借著卓越的才能和過人的智慧,為兩宮太後的上位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可如今,隨著局勢的變化,他卻漸漸成為了兩宮太後眼中的一顆釘子,欲除之而後快。


    正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句古老的諺語日後在恭親王的身上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當恭親王奕?手握權利便開始膨脹的時候,那麽等待他的便是無情的猜忌和迫害。


    昔日的輝煌轉眼間煙消雲散,令人不禁感歎世事無常,人心難測……


    同治四年(1856)年。


    在這風雲變幻、波譎雲詭的一年裏,清王朝那看似平靜如水的朝堂之上,實則暗潮湧動,一場驚心動魄的權力鬥爭又如火如荼地拉開了帷幕……


    此次鬥爭的主角乃是赫赫有名的兩宮太後與權勢滔天的恭親王奕?。


    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利益的糾葛,曾經在對抗肅順之時的親密無間的合作關係竟漸漸分崩離析,最終演變為針鋒相對的敵對態勢。


    真可謂世事無常啊!


    昔日還能同舟共濟、患難與共的戰略盟友,轉眼間就成了為了爭奪權力從而你死我活、不共戴天的仇敵。


    這般戲劇性的變化,不禁讓人們感歎不已。


    正應了那句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世上本就不存在永恆不變的友誼,唯有永遠的利益才是驅使人們行動的根本動力所在。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茵茵i浩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茵茵i浩浩並收藏國家的明天更比今天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