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在翰林院那麽多人那麽熱情的想要公費旅遊,可是真要到了讓他們來禮部衙門登記,卻又沒了人影,羅伊托著腮等了一天,兩天,使團都快要出發了,可是隨行的官員卻幾乎沒有!羅伊有些煩躁,他想再去翰林那裏看看,到底是發生了什麽讓這群人改了主意,剛剛站起身來還沒出禮部衙門,就跟翰林們撞了個滿懷。


    隻見他們穿著朝服,完全不像當初在翰林衙門看時的邋遢與隨意,隻見他們齊齊向著羅伊行禮:“羅考官,我等已經背熟了國法的全部內容,還請羅考官檢驗。”羅伊還是有些賭氣,他問道:“你們為什麽前幾天不來,偏是我使團將要出發了,你們才想著過來。”他們互相看看,年輕翰林道:“大人,並非是我們不來,我們翰林衙門在知道您的要求之後,就都在默國法,我們主事還舉行了三場考試,隻有我們這些通過的,才能來找您考核,這是為國出使的大事,絲毫馬虎不得。”


    這話說的簡直讓羅伊感動,滿朝文武,無人敢問出使蒙古一事,大家明明都知道這可能是有去無迴的旅途,可翰林院還是一如既往的認死理,這般的文人風骨,他以為這個世界上已經不複存在了。“我大周立法的基本是什麽?”“大人,我大周吸收上古戰國紛爭的教訓,是重典治國。”“若是對於蒙古人在我地界內犯罪,該當如何?”“按我國律例處置,並要求蒙古交出人員。”


    這也太死腦筋了,羅伊捂著頭,問道:“若是蒙古不肯交人呢?”這話問住了翰林們,他們互相看看,竟一時間語塞。羅伊揮揮手:“就先到這裏,請各位明日收拾好行裝,到禮部衙門報到,不要帶妻兒老小,最好奴仆也少帶,請迴吧。”送走了翰林們,羅伊吸了一口氣,整了整冠冕,前去宮中向皇帝話別。


    看到他,皇帝有些詫異:“朕聽聞,你可是使團的人都沒有湊齊,怎麽出使呢?”羅伊一笑:“陛下,使團已然人選足夠,兩黨兩派都不想摻和的事情,臣隻好找一些不願意摻和他們黨爭的人來與臣一同出使。”這個關子賣的令皇帝十分好奇,他問道:“是何人?不願意參與黨爭還不太要命?”“翰林院。”這就不稀奇了,皇帝撇了撇嘴,翰林院那幫人他是知道的,沒什麽見識,就是一幫子死讀書的人,他們行嗎?“陛下,您是對翰林院有所懷疑嗎?”“並非如此,讀書人,是有風骨的,但是常年在官場中的讀書人,難免沾了點煙火氣。”“好吧,那你便去吧,朕之一句,讓蒙古停在關外,不得入關,錢財可以商量,但是割地,稱臣,不可能。”


    陳兵二十萬京畿城下,軍帳中,兆謙問道:“他們當真去蒙古議和了?”徐遠點了點頭:“使團已與前日出發,如若他們議了和,那麽我們,則必死無疑。”已經到了城下,別無選擇,攻城吧。秦啟也奉聖旨到了京畿城中,皇帝親自召見了他:“秦將軍,朕知你自先帝朝中便鎮守山海關,蒙古輕易不敢犯,朕,此次也是國中有大事發生,才來召你迴京,你可知道?”秦啟點頭:“臣在北境聽聞了,此次是慎親王叛亂,臣,願領兵,前往平叛。”皇帝問道:“子慧,京畿中還有多少兵馬?”劉輝祖道:“城中現還有二十萬兵馬。”皇帝點了點頭:“既是如此,秦將軍,你看朕禦駕親征可是不可?”


    這句話簡直就是赤裸裸的試探,秦啟趕快跪下道:“陛下若是想要親征,未嚐不可,臣願為陛下鞍前馬後,但江山社稷係於陛下一身,萬萬不可草率行事啊。”很明顯,這並非是皇帝想要的答案,他皺了皺眉頭:“難道秦將軍以為朕無法打勝仗嗎?朕當年在草原之時…”秦啟打斷了他的話,他叩頭如搗蒜:“陛下,此一時彼一時,如今陛下乃是千金之軀,大皇子年幼,陛下不可啊!”


    待秦啟走後,皇帝問劉輝祖:“你看,秦啟是否可用?”劉輝祖道:“如今京畿重地,被叛軍團團圍住,我們隻有這二十萬兵馬,若是盡數交付與他,若是徐遠派人來圍,城則危矣。”皇帝有些想不通:“朕就不能不都給他?朕給他十萬?五萬?”劉輝祖又道:“臣聽聞,在北境,將領們常常一同作戰,互通有無,都是同袍兄弟,那麽想來,任一秋與徐樹與秦啟有著很深厚的友誼,那麽他們是否心甘情願為陛下與兄弟刀兵相向呢?”


    第二天聖旨下秦啟的伯爵府中,秦啟帶著一家老小接旨,隻聽皇帝肯定了秦啟在北境的功績,來迴的辛苦,最終決定讓他帶著使團去找慎親王議和。秦啟傻眼了,本來是領兵平亂,現在成了領使團招安,兵馬沒有,還讓他去找使團?他哪是搞招安的人啊。就這樣,一頭霧水的大將軍帶著一頭霧水的使團來到了慎親王的軍帳之前。


    本來一聽到朝廷前來議和,兆謙直接拒絕了,“兵臨城下才想起來招安我們?早幹嘛去了,什麽使團,都是騙人的,轟出去!”徐遠進帳來,看到兆謙難得的發怒,便詢問傳令兵:“怎麽迴事,為什麽殿下如此生氣?”傳令兵道:“朝廷派了使團前來想要招安我們。”“使團是由何人帶領?”“屬下不知。”“那就去問。”他進入軍帳,看到兆謙已不複剛才那般失態了,但還是有些冷淡,“徐將軍前來,有何事要報?”徐遠問道:“為何殿下拒絕讓招安的使團與您相見呢?”


    “我當初起兵於內丘城,半年以來,攻克城池大大小小也有數十座,如今兵強馬壯,兵臨京畿城下,眼看著皇位就是我的了,我憑什麽招安?”徐遠點點頭,“殿下說的不錯,但使團中的官員一般都是何人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徐遠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任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任壹並收藏徐遠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