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甄嬛迴宮(4)
宜修:這個皇後愛誰誰,我不當了 作者:半隻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於是,兩人心照不宣地達成了某種默契。熹妃決定暫時與賢貴妃保持友好關係,共同應對後宮中的種種挑戰與危機。而賢貴妃也願意在關鍵時刻給予熹妃必要的支持與幫助,共同謀求更大的利益與榮耀。
熹妃離去後,宜修獨自坐在景陽宮中,手中輕輕摩挲著那精致的茶杯,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她心中暗自思量,甄嬛,這個曾經被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女子,果然如她所料,擁有著遠超常人的野心與智慧。但這一世,宜修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被動應對的皇後,她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誓要阻斷甄嬛所有可能崛起的道路。
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她提前出手,將鈕祜祿氏一族的女子推上了皇後之位。這一舉措,不僅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更讓甄嬛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盾。鈕祜祿氏,這個在朝中勢力龐大的家族,一旦與甄嬛結盟,後果將不堪設想。而今,宜修卻巧妙地將其化為己用,使得甄嬛在後宮中孤立無援。
然而,宜修並未因此滿足。她深知,要想徹底擊垮甄嬛,就必須在各個方麵都占據優勢。於是,她暗中推動了多次選秀,將一批批年輕貌美、才情出眾的女子選入宮中,使得後宮之中嬪妃眾多,競爭激烈。這樣一來,甄嬛不僅要麵對來自皇後的壓力,還要與眾多嬪妃爭奪皇上的寵愛,其處境可想而知。
但宜修的布局遠不止於此。她深知,甄嬛在宮中最大的依仗便是溫太醫與徒弟衛臨。這兩位醫術高超的醫者,不僅為甄嬛提供了身體上的庇護,更在心理上給予了她極大的支持。因此,宜修決定在合適的時候出手,將溫太醫與衛臨一並拉攏過來。
宜修深知,這場後宮的較量,不僅是對權力的爭奪,更是對智慧與心計的考驗。她已下定決心,無論甄嬛如何狡猾多變,她都要將其徹底擊敗,守護住自己在這後宮之中的無上尊榮。
長春宮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精致的地磚上,映出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惠嬪身著淡雅宮裝,端坐在廳堂之中,她的身旁,是活潑可愛的月婉公主,正低頭玩弄著手中的撥浪鼓,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她們的目光不時望向門外,似乎在期待著什麽重要的客人。
終於,一陣輕盈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寧靜,甄嬛帶著幾分風塵仆仆的氣息,緩緩迴到長春宮。惠嬪見狀,連忙起身相迎,月婉公主也放下手中的玩具,撲進了甄嬛的懷抱中,母女倆相擁而泣,場麵溫馨而感人。
因為惠嬪帶著月婉公主住在碎玉軒,惠嬪經常給月婉公主看她偷偷畫的甄嬛的畫像,所以月婉公主不排斥熹妃。
待情緒稍定,惠嬪拉著甄嬛的手,兩人坐在了軟榻上,開始聊起了家常。惠嬪關切地詢問甄嬛在外的經曆,甄嬛則簡要地講述了自己的遭遇與成長,兩人言語間充滿了姐妹情深。
片刻之後,惠嬪似乎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便站起身來說道:“嬛兒,我帶你去拜見太後。你這次迴宮,太後也一定十分掛念。”甄嬛聞言,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衣飾,便隨著惠嬪一同前往壽康宮。
壽康宮內,太後端坐在高位之上,麵容慈祥而威嚴。她見甄嬛前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但很快就恢複了平靜。太後與甄嬛寒暄了幾句後,便話鋒一轉,開始對她進行了一番暗示。
“熹妃啊,此番你迴宮,定要記得不可太過張揚。”太後語重心長地說道,“後宮之中,如今局勢平穩,皇後賢德,你隻需安分守己,便能保得一份安寧。”甄嬛聞言,連忙躬身應諾,表示自己一定會謹遵太後教誨。
隨後,太後又將目光轉向了惠嬪,語重心長地說道:“惠嬪啊,如今熹妃已經有了第二個孩子,你可要抓緊了。後宮之中,子嗣為重,你可不能落後於人。如今熹妃已經迴宮,你擇日將月婉公主送迴熹妃的長春宮,然後自己多去關注關注皇上。”惠嬪聞言,臉上閃過一抹紅暈,低頭不語,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太後見狀,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好了,你們且退下吧。熹妃剛迴宮,還需多休息幾日。”甄嬛與惠嬪連忙躬身告退,退出了壽康宮。
在迴長春宮的路上,惠嬪輕聲對甄嬛說道:“嬛兒,太後發話了,那我迴去就將月婉公主的東西收拾收拾,明天就把她送迴去。”甄嬛微微一笑,握緊了惠嬪的手,兩人並肩而行,共同麵對未來的挑戰。
宜修閉目凝神,她的雙眸雖未睜開,但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晰。她利用自己深不可測的智慧與布局,悄然觀察著後宮的每一絲風吹草動。此刻,她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因為她知道,自己精心布下的暗棋,即將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中悄然啟動。
果不其然,第二日清晨,陽光初照,惠嬪便親自抱著月婉公主,踏著輕盈的步伐,踏入了熹妃那裝飾典雅的宮殿。這一幕,不僅是母女重逢的溫馨,更是宜修計劃中的關鍵一環。待惠嬪離開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後宮的每一個角落。
太後,這位後宮中最為尊貴也最為洞悉世事的女人,得知此事後,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她深知,是時候為自己的布局再添一把火了。於是,她輕描淡寫地吩咐下去,不久,皇上便接到了來自壽康宮的召喚。
皇上踏入壽康宮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太後身上那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慈愛並存的氣息。
太後緩緩開口,言語間既有關心也有算計:“皇上,如今後宮之中嬪妃眾多,各有所長。熹妃雖懷有龍嗣,但身子日漸沉重,伺候皇上自然多有不便。哀家認為,與熹妃同批進宮的妃嬪中,不乏才德兼備之人,尤其是惠嬪,端莊純孝,實乃後宮之典範。”
皇上聞言,心中雖有所動,卻也難掩一絲猶豫:“母後所言極是,隻是惠嬪因先前華妃之事,對朕心中或有芥蒂,恐難以釋懷。”
熹妃離去後,宜修獨自坐在景陽宮中,手中輕輕摩挲著那精致的茶杯,眼神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她心中暗自思量,甄嬛,這個曾經被她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女子,果然如她所料,擁有著遠超常人的野心與智慧。但這一世,宜修早已不是當年那個被動應對的皇後,她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誓要阻斷甄嬛所有可能崛起的道路。
最為關鍵的一步,便是她提前出手,將鈕祜祿氏一族的女子推上了皇後之位。這一舉措,不僅鞏固了自己的地位,更讓甄嬛失去了一個強有力的後盾。鈕祜祿氏,這個在朝中勢力龐大的家族,一旦與甄嬛結盟,後果將不堪設想。而今,宜修卻巧妙地將其化為己用,使得甄嬛在後宮中孤立無援。
然而,宜修並未因此滿足。她深知,要想徹底擊垮甄嬛,就必須在各個方麵都占據優勢。於是,她暗中推動了多次選秀,將一批批年輕貌美、才情出眾的女子選入宮中,使得後宮之中嬪妃眾多,競爭激烈。這樣一來,甄嬛不僅要麵對來自皇後的壓力,還要與眾多嬪妃爭奪皇上的寵愛,其處境可想而知。
但宜修的布局遠不止於此。她深知,甄嬛在宮中最大的依仗便是溫太醫與徒弟衛臨。這兩位醫術高超的醫者,不僅為甄嬛提供了身體上的庇護,更在心理上給予了她極大的支持。因此,宜修決定在合適的時候出手,將溫太醫與衛臨一並拉攏過來。
宜修深知,這場後宮的較量,不僅是對權力的爭奪,更是對智慧與心計的考驗。她已下定決心,無論甄嬛如何狡猾多變,她都要將其徹底擊敗,守護住自己在這後宮之中的無上尊榮。
長春宮內,陽光透過雕花窗欞,灑在精致的地磚上,映出一片片斑駁的光影。惠嬪身著淡雅宮裝,端坐在廳堂之中,她的身旁,是活潑可愛的月婉公主,正低頭玩弄著手中的撥浪鼓,不時發出銀鈴般的笑聲。她們的目光不時望向門外,似乎在期待著什麽重要的客人。
終於,一陣輕盈的腳步聲打破了室內的寧靜,甄嬛帶著幾分風塵仆仆的氣息,緩緩迴到長春宮。惠嬪見狀,連忙起身相迎,月婉公主也放下手中的玩具,撲進了甄嬛的懷抱中,母女倆相擁而泣,場麵溫馨而感人。
因為惠嬪帶著月婉公主住在碎玉軒,惠嬪經常給月婉公主看她偷偷畫的甄嬛的畫像,所以月婉公主不排斥熹妃。
待情緒稍定,惠嬪拉著甄嬛的手,兩人坐在了軟榻上,開始聊起了家常。惠嬪關切地詢問甄嬛在外的經曆,甄嬛則簡要地講述了自己的遭遇與成長,兩人言語間充滿了姐妹情深。
片刻之後,惠嬪似乎想起了什麽重要的事情,便站起身來說道:“嬛兒,我帶你去拜見太後。你這次迴宮,太後也一定十分掛念。”甄嬛聞言,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衣飾,便隨著惠嬪一同前往壽康宮。
壽康宮內,太後端坐在高位之上,麵容慈祥而威嚴。她見甄嬛前來,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但很快就恢複了平靜。太後與甄嬛寒暄了幾句後,便話鋒一轉,開始對她進行了一番暗示。
“熹妃啊,此番你迴宮,定要記得不可太過張揚。”太後語重心長地說道,“後宮之中,如今局勢平穩,皇後賢德,你隻需安分守己,便能保得一份安寧。”甄嬛聞言,連忙躬身應諾,表示自己一定會謹遵太後教誨。
隨後,太後又將目光轉向了惠嬪,語重心長地說道:“惠嬪啊,如今熹妃已經有了第二個孩子,你可要抓緊了。後宮之中,子嗣為重,你可不能落後於人。如今熹妃已經迴宮,你擇日將月婉公主送迴熹妃的長春宮,然後自己多去關注關注皇上。”惠嬪聞言,臉上閃過一抹紅暈,低頭不語,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太後見狀,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好了,你們且退下吧。熹妃剛迴宮,還需多休息幾日。”甄嬛與惠嬪連忙躬身告退,退出了壽康宮。
在迴長春宮的路上,惠嬪輕聲對甄嬛說道:“嬛兒,太後發話了,那我迴去就將月婉公主的東西收拾收拾,明天就把她送迴去。”甄嬛微微一笑,握緊了惠嬪的手,兩人並肩而行,共同麵對未來的挑戰。
宜修閉目凝神,她的雙眸雖未睜開,但心中卻如明鏡般清晰。她利用自己深不可測的智慧與布局,悄然觀察著後宮的每一絲風吹草動。此刻,她的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微笑,因為她知道,自己精心布下的暗棋,即將在這波譎雲詭的後宮中悄然啟動。
果不其然,第二日清晨,陽光初照,惠嬪便親自抱著月婉公主,踏著輕盈的步伐,踏入了熹妃那裝飾典雅的宮殿。這一幕,不僅是母女重逢的溫馨,更是宜修計劃中的關鍵一環。待惠嬪離開後,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傳遍了後宮的每一個角落。
太後,這位後宮中最為尊貴也最為洞悉世事的女人,得知此事後,眼中閃過一絲深邃的光芒。她深知,是時候為自己的布局再添一把火了。於是,她輕描淡寫地吩咐下去,不久,皇上便接到了來自壽康宮的召喚。
皇上踏入壽康宮的那一刻,便感受到了太後身上那股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慈愛並存的氣息。
太後緩緩開口,言語間既有關心也有算計:“皇上,如今後宮之中嬪妃眾多,各有所長。熹妃雖懷有龍嗣,但身子日漸沉重,伺候皇上自然多有不便。哀家認為,與熹妃同批進宮的妃嬪中,不乏才德兼備之人,尤其是惠嬪,端莊純孝,實乃後宮之典範。”
皇上聞言,心中雖有所動,卻也難掩一絲猶豫:“母後所言極是,隻是惠嬪因先前華妃之事,對朕心中或有芥蒂,恐難以釋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