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十月份,起義軍的部隊突然進攻海州,海州當地士紳就跑到安慶向範籬求援來了。那個時候,海州整個是一個富庶繁華、兵餉糧草充足的狀態。
這個地方要是一旦被起義軍拿下,對於起義軍整個的這種戰略上有著相當大的幫助,這件事,朝廷是不願意看到的,可是相對比朝廷的焦急,海州的那些士紳們,他們更著急。
為啥呢,朝廷樂不樂意是朝廷的事兒,你樂不樂意,我家都被推了,我的錢都沒了,所以幹脆吧,在我的錢被拿走之前,我先請你範籬出兵吧,你太厲害了,你來救救我們吧,我求求你了,你來,隻要你來打仗,我給你出錢,我給你出糧草好不好!每月我可以給你拿出10萬兩銀子。
每月10萬兩銀子,這對範籬是一個啥概念,要知道大哥一直都在為糧草和兵餉的問題發愁啊,突然之間就蹦出來這麽一個情況,海州說來,我給你錢,你來吧。
怎麽辦?範籬能不動心嗎?不過現在迴頭來說一說這個,有錢有人才,是吧,他有錢就這樣。但是呢,範籬最開始是沒有這樣的戰略部署的,所以究竟去不去?派誰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當然想來想去,他認為去,對自己的好處更大。現在就是派誰去?最開始呢,他想把這個差事交給範鳩,為啥,因為在範籬看來,讓老弟去打海州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首先就是海州錢多,打仗不苦啊,對吧,給老弟寫的信裏邊就說了,海州為財貨所聚之地,每月可厘捐60萬兩銀錢,實為天下膏腴。就你到那塊兒去,你再刮點錢出來,哎呦,老肥了。
第二,久江下遊一帶,那時候已經大部分都淪陷了,你範鳩要是去的話,不單你能拿到錢,而且你等於開辟了一個新的戰場,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你立功的機會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第三,嘮點實在的,範鳩因為打了這些仗,已經有了一個布政史的實職,假如說他能夠在海州立功,很有可能順利的就升成海州的巡撫啊。
朋友們,海州省省長啊,這哪是一小官兒啊。所以呢,他就給自己的弟弟寫信說,在家招人這個事兒呢,緩一緩啊,津州呢,咱們等一等再打,現在你先去打海州,津州嘛,等打完海州再說。
那範鳩能這樣嗎?津州是什麽地,那是起義軍的心髒啊,就問津州怎麽辦?範籬說這個地戰機不可延誤,我先讓多聞和馬霆倆人去合攻。
這下範鳩可不幹了,說那不行,這是天下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也是最有錢的地,海州跟它一比是個屁,我就非得打這。
所以他根本就不聽勸,哥哥怎麽給他籌劃未來的幾步,說是這個你是先當官啊,還是先立功啊,還是先拿錢呢,然後又有名有利,他根本就不想這個,直接給哥迴一個信:海州雖富甲天下,然賊巢在津州,急攻其城賊必全力救援,而後海州之圍不救自解,弟願認其難者!
說啥意思?打蛇打七寸,津州,隻要打那兒,必然,海州的起義軍會迴防,他一迴防,海州的圍直接不就解了嗎?那我還打海州幹啥呀,不打!不去!
範籬說:那行,你不是不想去嘛,行,你也別著急做這個決定,你趕快迴來,按咱倆約定的日期也到了,你迴來咱倆再商量。
但範鳩知道大哥啥性格啊,一想,我去,我要迴去,我指定得讓你給我摁那兒,要讓我打海州。我不去,我就不迴去。
所以範鳩壓根兒就是拖,我不走,就說:大哥我這邊的事沒幹完!我就不走。給範籬弄的沒招沒嘮的。
後來實在沒辦法啊,因為這個戰場的這戰機也不能延誤啊,對吧,弟弟實在不願意去,強扭的瓜也不甜,所以隻能派別人去了,給弟弟寫了一個迴信:弟不肯赴海州,亦量力而行,兄已別有位置!
就說行,你不樂意去就別去吧,老弟你想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該幹嘛幹嘛去吧,海州這個事呢,我就安排別人了。
這個事如果說到這,咱們可能覺得範鳩有道理,範籬也有道理。但是哪個人的道理更大,不好說,但是就因為範鳩不肯去海州,反而成就了另外一個人物的崛起,這個人的起點就是打海州,那麽這個人是誰,他就是李富荃。
他將會成為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而這位重要人物的崛起,就是因為範鳩的決定,為啥範鳩的決定會成就李富荃?這裏麵可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講。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這個事件,就是海州是不是要派人去進軍,如果去海州的話,範鳩就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再去進攻起義軍的津州,他認為這是一個大大的機會和功勞,所以他不願意去。
不願去,這個事也落不到李富荃的身上。因為範籬把李富荃隻是當個秘書而已,這麽多年來就是認為這小子寫文案呀,這個當助手是行的,沒覺得他可以獨挑大梁,所以當他被弟弟拒絕之後,他是找了一位資曆更老的將領,這人叫陳世傑。跟陳世傑商量,可陳世傑也很猶豫,也是不太想去。
那麽這個機會是怎麽落在李富荃頭上的呢?範籬根本就沒想用李富荃,而是李富荃向範籬毛遂自薦,態度堅定的說,這事我想幹,這事我要幹,這事我能幹!
其實從資曆上來講,李富荃當主帥資曆還是有點淺,但是現在範籬沒得選,麵前沒人,別人都不積極,隻有李富荃強烈的表示我要去,所以範籬才同意讓李富荃進軍海州。
那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個詞叫毛遂自薦,意思大家也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典故也都清楚,可是我們想想自己的生活,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就是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當正在的機會來的時候,你能不能看清,你敢不敢去爭取,爭取了之後你能不能把握的住,這就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
這個地方要是一旦被起義軍拿下,對於起義軍整個的這種戰略上有著相當大的幫助,這件事,朝廷是不願意看到的,可是相對比朝廷的焦急,海州的那些士紳們,他們更著急。
為啥呢,朝廷樂不樂意是朝廷的事兒,你樂不樂意,我家都被推了,我的錢都沒了,所以幹脆吧,在我的錢被拿走之前,我先請你範籬出兵吧,你太厲害了,你來救救我們吧,我求求你了,你來,隻要你來打仗,我給你出錢,我給你出糧草好不好!每月我可以給你拿出10萬兩銀子。
每月10萬兩銀子,這對範籬是一個啥概念,要知道大哥一直都在為糧草和兵餉的問題發愁啊,突然之間就蹦出來這麽一個情況,海州說來,我給你錢,你來吧。
怎麽辦?範籬能不動心嗎?不過現在迴頭來說一說這個,有錢有人才,是吧,他有錢就這樣。但是呢,範籬最開始是沒有這樣的戰略部署的,所以究竟去不去?派誰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當然想來想去,他認為去,對自己的好處更大。現在就是派誰去?最開始呢,他想把這個差事交給範鳩,為啥,因為在範籬看來,讓老弟去打海州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
首先就是海州錢多,打仗不苦啊,對吧,給老弟寫的信裏邊就說了,海州為財貨所聚之地,每月可厘捐60萬兩銀錢,實為天下膏腴。就你到那塊兒去,你再刮點錢出來,哎呦,老肥了。
第二,久江下遊一帶,那時候已經大部分都淪陷了,你範鳩要是去的話,不單你能拿到錢,而且你等於開辟了一個新的戰場,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你立功的機會多的多的多的多的多。
第三,嘮點實在的,範鳩因為打了這些仗,已經有了一個布政史的實職,假如說他能夠在海州立功,很有可能順利的就升成海州的巡撫啊。
朋友們,海州省省長啊,這哪是一小官兒啊。所以呢,他就給自己的弟弟寫信說,在家招人這個事兒呢,緩一緩啊,津州呢,咱們等一等再打,現在你先去打海州,津州嘛,等打完海州再說。
那範鳩能這樣嗎?津州是什麽地,那是起義軍的心髒啊,就問津州怎麽辦?範籬說這個地戰機不可延誤,我先讓多聞和馬霆倆人去合攻。
這下範鳩可不幹了,說那不行,這是天下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也是最有錢的地,海州跟它一比是個屁,我就非得打這。
所以他根本就不聽勸,哥哥怎麽給他籌劃未來的幾步,說是這個你是先當官啊,還是先立功啊,還是先拿錢呢,然後又有名有利,他根本就不想這個,直接給哥迴一個信:海州雖富甲天下,然賊巢在津州,急攻其城賊必全力救援,而後海州之圍不救自解,弟願認其難者!
說啥意思?打蛇打七寸,津州,隻要打那兒,必然,海州的起義軍會迴防,他一迴防,海州的圍直接不就解了嗎?那我還打海州幹啥呀,不打!不去!
範籬說:那行,你不是不想去嘛,行,你也別著急做這個決定,你趕快迴來,按咱倆約定的日期也到了,你迴來咱倆再商量。
但範鳩知道大哥啥性格啊,一想,我去,我要迴去,我指定得讓你給我摁那兒,要讓我打海州。我不去,我就不迴去。
所以範鳩壓根兒就是拖,我不走,就說:大哥我這邊的事沒幹完!我就不走。給範籬弄的沒招沒嘮的。
後來實在沒辦法啊,因為這個戰場的這戰機也不能延誤啊,對吧,弟弟實在不願意去,強扭的瓜也不甜,所以隻能派別人去了,給弟弟寫了一個迴信:弟不肯赴海州,亦量力而行,兄已別有位置!
就說行,你不樂意去就別去吧,老弟你想的也不是沒有道理,該幹嘛幹嘛去吧,海州這個事呢,我就安排別人了。
這個事如果說到這,咱們可能覺得範鳩有道理,範籬也有道理。但是哪個人的道理更大,不好說,但是就因為範鳩不肯去海州,反而成就了另外一個人物的崛起,這個人的起點就是打海州,那麽這個人是誰,他就是李富荃。
他將會成為另外一個重要人物,而這位重要人物的崛起,就是因為範鳩的決定,為啥範鳩的決定會成就李富荃?這裏麵可有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講。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這個事件,就是海州是不是要派人去進軍,如果去海州的話,範鳩就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再去進攻起義軍的津州,他認為這是一個大大的機會和功勞,所以他不願意去。
不願去,這個事也落不到李富荃的身上。因為範籬把李富荃隻是當個秘書而已,這麽多年來就是認為這小子寫文案呀,這個當助手是行的,沒覺得他可以獨挑大梁,所以當他被弟弟拒絕之後,他是找了一位資曆更老的將領,這人叫陳世傑。跟陳世傑商量,可陳世傑也很猶豫,也是不太想去。
那麽這個機會是怎麽落在李富荃頭上的呢?範籬根本就沒想用李富荃,而是李富荃向範籬毛遂自薦,態度堅定的說,這事我想幹,這事我要幹,這事我能幹!
其實從資曆上來講,李富荃當主帥資曆還是有點淺,但是現在範籬沒得選,麵前沒人,別人都不積極,隻有李富荃強烈的表示我要去,所以範籬才同意讓李富荃進軍海州。
那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一個詞叫毛遂自薦,意思大家也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典故也都清楚,可是我們想想自己的生活,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當中,大家都知道一句話,就是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但是當正在的機會來的時候,你能不能看清,你敢不敢去爭取,爭取了之後你能不能把握的住,這就並不一定是每個人都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