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一頭霧水的如羅氏姊妹也跟了出來,一臉愕然。如羅氏問:“丞相他這是怎麽了?他來找阿盈?”
如羅燕恍然大悟:“阿盈說過的那個在長安的心上人,是他?!那阿盈為什麽要走啊?阿盈不是那麽那麽喜歡他嗎?!”
宇文泰心中湧著難言的悲傷,旋風一般地縱馬一直奔到城外,終於一拉韁繩,“籲——”地一聲將馬停住。
麵前的官道寬闊蜿蜒,他舉目四望,晴空萬裏,四周開闊平坦,一馬平川,無遮無攔。可是四下望去,那些來來往往的行人各有各的故事,卻沒有那張他想念的臉。
懊喪、失望、悲傷……許多的情緒一時都湧上心頭,令他忽然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他深深地歎了口氣,狠狠將手中的馬鞭扔在地上,就抬眼望著那官道出神。
這時路邊兩個衣著普通的行人走到他的馬前,拜倒在地說:“公子,阿冉是今天早上五更天離開刺史府的。到這裏時那個叫青彥的劍客接走了她。後來我們便將他們跟丟了。請公子責罰!”
這是當初從長安一路跟著冉盈來到荊州的暗衛。
宇文泰剛剛了結高平公主的事,聽賀樓齊說有荊州的當地高門看中了阿盈,這才心急火燎地趕來要將她帶迴長安。
他怕阿盈一時糊塗,嫁了自己不喜歡的男人,令他抱憾終身。
沒想到她卻先走了。
“青彥……又是他。他到底要做什麽!”宇文泰恨恨地咬牙,隻覺得胸中一團憤怒無處發泄,隨之又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仿佛那抓在手中的什麽東西,無論他怎麽用力,那東西都從指縫間流淌殆盡。
“公子……”見宇文泰一臉憤懣又悵落的神情,莫那婁驅馬上前,“怎麽就晚了兩個時辰呢?若是早些出發就好了……”
“她這是故意避著我,她不願見我。”到底是個有脾性的女子,剛烈得很。她可是冉盈啊,那個不與天子為妾的冉盈啊。
莫那婁心想,你當初對她那樣狠心,她現在急吼吼地要見你才是不正常。按她那個脾氣,被以那樣的方式辜負,就算一輩子躲著不見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現在怎麽辦?”
“找!派人去找!掘地三尺也要把她找出來!”宇文泰一咬牙,撥轉馬頭就往迴走。
冉盈這時正和青彥一起收拾著那半山腰的廢屋子。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將那裏拾掇幹淨。她認為,這裏既然就是祖母交給她的畫上那地方,那就一定有什麽線索在周圍。所以她決定暫時住下來,慢慢找。
有點事情在手上,心裏反而踏實起來。這天晚上,她睡得竟然出奇的香甜。
第二天一早,冉盈起了個大早。打開門的時候,正看見一輪朝日從山間升起。瀑布嘩嘩而下,匯入淙淙小河,沿著山路蜿蜒而下。
冉盈倚在門上,想,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我這般,擁山抱水,也算逍遙了吧。
一陣清風拂來,帶來山間清晨那股特有的清新微涼的濕氣。
“阿盈。”
冉盈迴頭一看,青彥神采奕奕地從山路上走來,晨風吹起青衫的衣角,他翩翩然仿佛乘風而來。
“你一早去哪兒了?”
青彥一笑:“我在四周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麽危險的東西。”
待他走到跟前,冉盈忽然低低地說:“謝謝你。”
“謝我什麽?”
“從我們認識以來,你一直都關照我,還救過我的命,這次還特意來接應我……”
青彥一笑:“阿盈,我隻是很了解你。我在官道上見到宇文泰,就知他是來尋你。我也知道你現在必不願見他。可是你一個女孩子家,一個人多有不便,我又怎麽能放任不管呢?畢竟你的命是我救下的,若是出了什麽事,我不是白費工夫?”
冉盈愣愣地看著他,終於忍不住問:“青彥,我們非親非故,萍水相逢。你為何對我這樣好?”
青彥聽了,嗬嗬一笑,疼愛地揉了揉她的頭,說:“阿盈長得有些像我在家鄉的妻子。”
“妻子?”冉盈想,原來青彥不是孤身一人,他在家鄉還有妻子。卻突然臉一紅,他什麽意思嘛,好端端地說她長得像他妻子。
青彥見她臉紅,忍不住哈哈大笑:“別怕別怕,我對你沒有任何企圖。我隻是看著你,就覺得很親切。”
在山中住了兩三天,冉盈將方圓三五裏都翻了個遍,還是沒有找到任何可能和傳國玉璽有關的線索。
這一日下起了雨,屋頂漏了水。那屋子也不知是什麽時候建的了,年久失修,外麵下大雨,屋裏也跟下大雨似的,這裏漏那裏漏,搞得兩人隻能貼著唯一一塊不漏雨的地方站了一整天,十分狼狽。
雨後,青彥弄來一些木頭和茅草,要把屋頂修葺一下。
冉盈在屋裏收拾著被水浸透的物品。
突然,她看到那被水浸濕的牆上,隱隱現著幾個暗紅色的文字。
她急忙喊來青彥,兩人對著那文字看了良久。
半晌,青彥說:“這是秦代的蟲鳥篆,應該是方山後崖四個字。”
“方山後崖?蟲鳥篆?”冉盈想起,那傳國玉璽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就是蟲鳥篆。那這四個字應該就是玉璽的線索無疑了。
沒想到當年收藏玉璽的人留下線索竟如此費心。
青彥問:“阿盈,你到底在找什麽?”
冉盈想了想,對他說:“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饒是青彥這樣清風明月般灑脫的人,聽見這四個字也微微變色。
冉盈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來曆和傳國玉璽的秘密告訴了他。青彥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你一直對我守口如瓶,卻也怪不得你了。”
“可是,方山是哪裏?”
青彥說:“據我所知,在據此往西的東梁州有一座方山。或許就是那裏。”
“那我要去東梁州。”她看向青彥。
青彥看到她的眼神,笑了:“這樣看著我,可是央我和你同去?”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他們再去看那牆壁,上麵的字已消失不見。青彥摸了摸,說:“牆壁已幹。這應該是一種遇水就會顯色的特殊塗料。這屋子在這裏不知建了多少年,這幾個字也不知已在無人時悄無聲息地顯現了多少次了。”
這個秘密一直在這裏,靜靜地等待著發現的人。
兩人對著牆壁唏噓了一陣,便下山去了荊州碼頭,上了一艘客船,從荊州逆流而上,沿著沔江往東梁州而去。
()
搜狗
</p>
一頭霧水的如羅氏姊妹也跟了出來,一臉愕然。如羅氏問:“丞相他這是怎麽了?他來找阿盈?”
如羅燕恍然大悟:“阿盈說過的那個在長安的心上人,是他?!那阿盈為什麽要走啊?阿盈不是那麽那麽喜歡他嗎?!”
宇文泰心中湧著難言的悲傷,旋風一般地縱馬一直奔到城外,終於一拉韁繩,“籲——”地一聲將馬停住。
麵前的官道寬闊蜿蜒,他舉目四望,晴空萬裏,四周開闊平坦,一馬平川,無遮無攔。可是四下望去,那些來來往往的行人各有各的故事,卻沒有那張他想念的臉。
懊喪、失望、悲傷……許多的情緒一時都湧上心頭,令他忽然有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他深深地歎了口氣,狠狠將手中的馬鞭扔在地上,就抬眼望著那官道出神。
這時路邊兩個衣著普通的行人走到他的馬前,拜倒在地說:“公子,阿冉是今天早上五更天離開刺史府的。到這裏時那個叫青彥的劍客接走了她。後來我們便將他們跟丟了。請公子責罰!”
這是當初從長安一路跟著冉盈來到荊州的暗衛。
宇文泰剛剛了結高平公主的事,聽賀樓齊說有荊州的當地高門看中了阿盈,這才心急火燎地趕來要將她帶迴長安。
他怕阿盈一時糊塗,嫁了自己不喜歡的男人,令他抱憾終身。
沒想到她卻先走了。
“青彥……又是他。他到底要做什麽!”宇文泰恨恨地咬牙,隻覺得胸中一團憤怒無處發泄,隨之又生出一種深深的無力感,仿佛那抓在手中的什麽東西,無論他怎麽用力,那東西都從指縫間流淌殆盡。
“公子……”見宇文泰一臉憤懣又悵落的神情,莫那婁驅馬上前,“怎麽就晚了兩個時辰呢?若是早些出發就好了……”
“她這是故意避著我,她不願見我。”到底是個有脾性的女子,剛烈得很。她可是冉盈啊,那個不與天子為妾的冉盈啊。
莫那婁心想,你當初對她那樣狠心,她現在急吼吼地要見你才是不正常。按她那個脾氣,被以那樣的方式辜負,就算一輩子躲著不見你也不是不可能的事。
“那現在怎麽辦?”
“找!派人去找!掘地三尺也要把她找出來!”宇文泰一咬牙,撥轉馬頭就往迴走。
冉盈這時正和青彥一起收拾著那半山腰的廢屋子。一直到黃昏時分才將那裏拾掇幹淨。她認為,這裏既然就是祖母交給她的畫上那地方,那就一定有什麽線索在周圍。所以她決定暫時住下來,慢慢找。
有點事情在手上,心裏反而踏實起來。這天晚上,她睡得竟然出奇的香甜。
第二天一早,冉盈起了個大早。打開門的時候,正看見一輪朝日從山間升起。瀑布嘩嘩而下,匯入淙淙小河,沿著山路蜿蜒而下。
冉盈倚在門上,想,古人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我這般,擁山抱水,也算逍遙了吧。
一陣清風拂來,帶來山間清晨那股特有的清新微涼的濕氣。
“阿盈。”
冉盈迴頭一看,青彥神采奕奕地從山路上走來,晨風吹起青衫的衣角,他翩翩然仿佛乘風而來。
“你一早去哪兒了?”
青彥一笑:“我在四周轉轉,看看有沒有什麽危險的東西。”
待他走到跟前,冉盈忽然低低地說:“謝謝你。”
“謝我什麽?”
“從我們認識以來,你一直都關照我,還救過我的命,這次還特意來接應我……”
青彥一笑:“阿盈,我隻是很了解你。我在官道上見到宇文泰,就知他是來尋你。我也知道你現在必不願見他。可是你一個女孩子家,一個人多有不便,我又怎麽能放任不管呢?畢竟你的命是我救下的,若是出了什麽事,我不是白費工夫?”
冉盈愣愣地看著他,終於忍不住問:“青彥,我們非親非故,萍水相逢。你為何對我這樣好?”
青彥聽了,嗬嗬一笑,疼愛地揉了揉她的頭,說:“阿盈長得有些像我在家鄉的妻子。”
“妻子?”冉盈想,原來青彥不是孤身一人,他在家鄉還有妻子。卻突然臉一紅,他什麽意思嘛,好端端地說她長得像他妻子。
青彥見她臉紅,忍不住哈哈大笑:“別怕別怕,我對你沒有任何企圖。我隻是看著你,就覺得很親切。”
在山中住了兩三天,冉盈將方圓三五裏都翻了個遍,還是沒有找到任何可能和傳國玉璽有關的線索。
這一日下起了雨,屋頂漏了水。那屋子也不知是什麽時候建的了,年久失修,外麵下大雨,屋裏也跟下大雨似的,這裏漏那裏漏,搞得兩人隻能貼著唯一一塊不漏雨的地方站了一整天,十分狼狽。
雨後,青彥弄來一些木頭和茅草,要把屋頂修葺一下。
冉盈在屋裏收拾著被水浸透的物品。
突然,她看到那被水浸濕的牆上,隱隱現著幾個暗紅色的文字。
她急忙喊來青彥,兩人對著那文字看了良久。
半晌,青彥說:“這是秦代的蟲鳥篆,應該是方山後崖四個字。”
“方山後崖?蟲鳥篆?”冉盈想起,那傳國玉璽上“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就是蟲鳥篆。那這四個字應該就是玉璽的線索無疑了。
沒想到當年收藏玉璽的人留下線索竟如此費心。
青彥問:“阿盈,你到底在找什麽?”
冉盈想了想,對他說:“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饒是青彥這樣清風明月般灑脫的人,聽見這四個字也微微變色。
冉盈一五一十地將自己的來曆和傳國玉璽的秘密告訴了他。青彥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你一直對我守口如瓶,卻也怪不得你了。”
“可是,方山是哪裏?”
青彥說:“據我所知,在據此往西的東梁州有一座方山。或許就是那裏。”
“那我要去東梁州。”她看向青彥。
青彥看到她的眼神,笑了:“這樣看著我,可是央我和你同去?”
第二天是個大晴天,他們再去看那牆壁,上麵的字已消失不見。青彥摸了摸,說:“牆壁已幹。這應該是一種遇水就會顯色的特殊塗料。這屋子在這裏不知建了多少年,這幾個字也不知已在無人時悄無聲息地顯現了多少次了。”
這個秘密一直在這裏,靜靜地等待著發現的人。
兩人對著牆壁唏噓了一陣,便下山去了荊州碼頭,上了一艘客船,從荊州逆流而上,沿著沔江往東梁州而去。
()
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