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酒殺雞做食】,酒,真心之智慧甘露也。雞,妄念之機心也。見到自性桃源——自性真心之後,仍然要繼續修行,即悟後起修。這時的重點已經變了。見到真心之前,所有的修行都是為了尋找真心、見到真心。見到真心之後,修行的重點就變成了安住真心,同時繼續清理妄念習氣。設酒,即是不斷地強化真心,安住於真心。殺雞,即是清除妄念、機心、習氣。作食,代表著這就是一日三餐,每天都要如此,要把這種修行變成生活方式,長期訓練。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這時,又再一次出現了新的劇情。即居住在自性桃源裏的同村人。不知為何,寫到這裏,突然想到了《論語》開篇中的那幾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之所以有機緣寫作這篇解讀《桃花源記》的文章,正是源於對《論語》開篇這三句話的解讀——從習仁之樂、友仁之樂到安仁之樂,由此而心生“自性桃源”之想,並且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寫“安仁之樂”時,【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很自然地就出現在了腦海之中。而現在解讀《桃花源記》,寫到這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亦自己跑到了筆下。難道是孔聖人和陶令一起商量好了嗎?要借助我的筆相互為彼此做注?雖說前麵剛剛說過不可拘泥於文字的故事,但也不可小看文字的力量,如果沒有《論語》和《桃花源記》,我們又怎麽會感受到孔子和陶令這兩位聖賢鮮活的生命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用在這裏做注解,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大家都是致力於追求自性桃源的“陶粉”——現在有理由懷疑,陶令之所以為自己取名為【陶淵明】,其實正是【桃源明】的諧音!《桃花源記》,就是如何尋找自性桃源,讓自性桃源的光明和芬芳顯發出來的實修路線圖!這個發現有沒有可能被列為“新視角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而且排行榜首的可能性極高呢!
由此想到了一位朋友——陶語。最早對【桃花源】產生特別的興趣,就是因為好友陶語寫的一篇遊覽“桃花源”並與陶令跨越時空進行心靈對話的故事。那時候與她在微信上專門就“桃花源”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交流。記得當時還說過一句話:希望中國的鄉村在未來處處皆是桃花源。並寫有一詩也一並錄在此處——
好山好水好地方,桃花源裏采茶忙。且把新醅奉知己,紅蘿綠韭菜根香。
是不是您也感受到了桃花源裏的花香、茶香、菜根香?
這些正是桃花源為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準備的豐盛的佳肴呢!
且迴到正題。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詢”。越是品讀此文,越是驚歎於陶令此文結構上安排得巧妙。短短三百多字,竟然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層次,甚至到了一句話一個層次的地步。
在完成了“自性桃源”與尋覓者的對話之後,“自性桃源”又重新換了一個身份,以“村中人”的形象再次出現了。注意,當我們迴看【見漁人,乃大驚】的前文時,如果再仔細一點的話,就會發現這位“見到漁人的人”,是【沒有麵目】的。沒有任何關於這個人的具體描述,年齡、性別、外貌等,沒有任何信息。而且明顯地與“村中人”區別開來。從簡短到極致的語言中,卻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主人”的感覺。【問所從來、便邀還家】,這種理所當然地、自在、自主的風範,不正是“自性桃源”、自性真心的暗喻嗎?而漁人第一個見到的這個人恰好就是這個“位置”上的人——桃花源的主人,不正體現了陶令運籌之巧妙嗎?
直白一點說,“武陵人”,正是陶令也;“見漁人者”,正是“自性桃源之陶令也”。村中人,亦是“自性桃源之陶令”幻化身也。仔細體會一下,是不是這樣呢?
下麵且看看,當陶令再次轉換了身份之後,將要傳達一些什麽樣的信息。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來問詢的村中人,首先不是問詢,而是“自雲”!這個“自雲”,充分體現了巧妙的結構安排——因為陶令真正想說的話,其重點正是村中人不問而“自雲”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從一個新的角度闡述了如何才能抵達“自性桃源”,相當於尋找自性桃源的另一條路——不同的路適合不同的人,陶令想得可真夠周到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先世,即達到自性桃源之前的生命狀態,相對於當下身處於自性桃源之中來說,那的確已經是過往的先世了。如果把自性桃源比喻成【彼岸】的話,先世就是【此岸】。如何從【此岸】到達【彼岸】呢?
【避秦時亂】,秦者,情也。要達到彼岸,首先就要避免自己的心為情所亂。
這【情】字,乃是廣義的情,不僅包括了情感、情緒,還包括了一切【情境】。廣泛地說,生命所經曆和麵對的所有一切,都是【情】,都是容易幹擾心靈使心靈迷亂的【情境】。那麽,為了避免為“情”所亂,是不是就要拋棄父母、家人、孩子,逃避自己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乃至夫婦人倫的責任和義務呢?且看下文所說——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是的,不是拋棄,也不是放棄,而是帶領著他們一起來到這“自性桃源”之地!陶令從其精神品格上來說,仍然屬於儒家之仁者。而這句話正是“仁者”之擔當的體現。注意,【邑人】,在古代是同一個縣域的人。邑,亦泛指城邑、城市。邑在古代相當於一個小國家,即邦國。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桃花源”的理想,至少已經涵蓋了修身、齊家、治國的範圍。而如果所有的邦國都變成了桃花源的話,那麽“平天下”的大同世界理想也就自然同步實現了。
理想再好,根本卻在於【修身】,即找到生命的自性桃源。然後帶領著自己的家人和周圍能夠影響到的人,一起進入自性桃源的生命樂土。
【絕境】,即與世隔絕之境。【世】代表了世俗世界的一切,即【為情所亂】的世界。
絕境,就是徹底斷除了紛亂、紛爭、煩惱、痛苦、束縛等等,而達到自性桃源之地。
絕境,還意味著,如果想通過世俗世界的方法、道路到達這裏,隻能是癡心妄想。而後文也特別說明了這一點。
【不複出焉】,這句話實在太重要了。就是說,在見到自性桃源、本真之心後,就要【歸家穩坐】,而不要再到處亂跑,不要再迷失了本真。不複出焉,就是安住在此自性桃源的“中央根據地”中,再也不離開了。當然,這是需要通過不斷地訓練來增進這種定力和堅固力的。
【遂與外人間隔】,正是因為能夠安住在自性桃源中不再離開,所以就與那些沒有見到自性桃源的人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即使兩個人彼此熟悉,看似處在同一個世界,但以其心靈世界而言,可能一個在桃花源裏,而另一個卻在痛苦不堪的牢籠裏。同理,即使兩個人看似距離遙遠,但因為其心靈皆同在自性桃源之中,所以亦可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真正間隔人們的,不是空間上的距離,而是心靈的品格、智慧與境界。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前麵一段話是村中人的“自雲”,即不問而自言,闡述了如何從世俗生活之此岸達到自性桃源之彼岸的修行要點。接下來則是“武陵漁人”與村中人的問答。“問今是何世”,是誰向誰問呢?既可能是村中人問漁人“今是何世”,也可能是漁人問村中人“可知今是何世?”,誰向誰問其實不重要,陶令乃至借助此問來傳達一個關於自性桃源的非常重要的特性——究竟超越性。自性桃源,超越時間,超越曆史,超越一切外在的各種看似很實在的東西,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增無減。同時也從自性桃源的超越性反照出了世俗世界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虛幻性。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自性桃源是沒有時代標簽的,各種看似非常真實的曆史朝代,對於自性桃源來說,僅僅是一些變幻無常的風景,沒有真實不變的本質。或者說,時代的更迭,歲月的變幻,對於自性桃源來說,僅僅是熒幕上的光影,絲毫動搖不了自性桃源究竟超越的本質、本性。對於自性桃源自身而言,沒有任何時代的標簽、歲月的痕跡,亙古不變,古今一如。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這時,又再一次出現了新的劇情。即居住在自性桃源裏的同村人。不知為何,寫到這裏,突然想到了《論語》開篇中的那幾句話【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之所以有機緣寫作這篇解讀《桃花源記》的文章,正是源於對《論語》開篇這三句話的解讀——從習仁之樂、友仁之樂到安仁之樂,由此而心生“自性桃源”之想,並且最直接的關聯,就是寫“安仁之樂”時,【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很自然地就出現在了腦海之中。而現在解讀《桃花源記》,寫到這裏,“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亦自己跑到了筆下。難道是孔聖人和陶令一起商量好了嗎?要借助我的筆相互為彼此做注?雖說前麵剛剛說過不可拘泥於文字的故事,但也不可小看文字的力量,如果沒有《論語》和《桃花源記》,我們又怎麽會感受到孔子和陶令這兩位聖賢鮮活的生命呢?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用在這裏做注解,真是再恰當不過了。大家都是致力於追求自性桃源的“陶粉”——現在有理由懷疑,陶令之所以為自己取名為【陶淵明】,其實正是【桃源明】的諧音!《桃花源記》,就是如何尋找自性桃源,讓自性桃源的光明和芬芳顯發出來的實修路線圖!這個發現有沒有可能被列為“新視角十大考古發現之一”?!而且排行榜首的可能性極高呢!
由此想到了一位朋友——陶語。最早對【桃花源】產生特別的興趣,就是因為好友陶語寫的一篇遊覽“桃花源”並與陶令跨越時空進行心靈對話的故事。那時候與她在微信上專門就“桃花源”的相關內容進行了交流。記得當時還說過一句話:希望中國的鄉村在未來處處皆是桃花源。並寫有一詩也一並錄在此處——
好山好水好地方,桃花源裏采茶忙。且把新醅奉知己,紅蘿綠韭菜根香。
是不是您也感受到了桃花源裏的花香、茶香、菜根香?
這些正是桃花源為遠道而來的朋友們準備的豐盛的佳肴呢!
且迴到正題。
“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詢”。越是品讀此文,越是驚歎於陶令此文結構上安排得巧妙。短短三百多字,竟然蘊含了非常豐富的層次,甚至到了一句話一個層次的地步。
在完成了“自性桃源”與尋覓者的對話之後,“自性桃源”又重新換了一個身份,以“村中人”的形象再次出現了。注意,當我們迴看【見漁人,乃大驚】的前文時,如果再仔細一點的話,就會發現這位“見到漁人的人”,是【沒有麵目】的。沒有任何關於這個人的具體描述,年齡、性別、外貌等,沒有任何信息。而且明顯地與“村中人”區別開來。從簡短到極致的語言中,卻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其“主人”的感覺。【問所從來、便邀還家】,這種理所當然地、自在、自主的風範,不正是“自性桃源”、自性真心的暗喻嗎?而漁人第一個見到的這個人恰好就是這個“位置”上的人——桃花源的主人,不正體現了陶令運籌之巧妙嗎?
直白一點說,“武陵人”,正是陶令也;“見漁人者”,正是“自性桃源之陶令也”。村中人,亦是“自性桃源之陶令”幻化身也。仔細體會一下,是不是這樣呢?
下麵且看看,當陶令再次轉換了身份之後,將要傳達一些什麽樣的信息。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來問詢的村中人,首先不是問詢,而是“自雲”!這個“自雲”,充分體現了巧妙的結構安排——因為陶令真正想說的話,其重點正是村中人不問而“自雲”的內容。因為這些內容從一個新的角度闡述了如何才能抵達“自性桃源”,相當於尋找自性桃源的另一條路——不同的路適合不同的人,陶令想得可真夠周到啊。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先世,即達到自性桃源之前的生命狀態,相對於當下身處於自性桃源之中來說,那的確已經是過往的先世了。如果把自性桃源比喻成【彼岸】的話,先世就是【此岸】。如何從【此岸】到達【彼岸】呢?
【避秦時亂】,秦者,情也。要達到彼岸,首先就要避免自己的心為情所亂。
這【情】字,乃是廣義的情,不僅包括了情感、情緒,還包括了一切【情境】。廣泛地說,生命所經曆和麵對的所有一切,都是【情】,都是容易幹擾心靈使心靈迷亂的【情境】。那麽,為了避免為“情”所亂,是不是就要拋棄父母、家人、孩子,逃避自己為人子女、為人父母乃至夫婦人倫的責任和義務呢?且看下文所說——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是的,不是拋棄,也不是放棄,而是帶領著他們一起來到這“自性桃源”之地!陶令從其精神品格上來說,仍然屬於儒家之仁者。而這句話正是“仁者”之擔當的體現。注意,【邑人】,在古代是同一個縣域的人。邑,亦泛指城邑、城市。邑在古代相當於一個小國家,即邦國。儒家倡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桃花源”的理想,至少已經涵蓋了修身、齊家、治國的範圍。而如果所有的邦國都變成了桃花源的話,那麽“平天下”的大同世界理想也就自然同步實現了。
理想再好,根本卻在於【修身】,即找到生命的自性桃源。然後帶領著自己的家人和周圍能夠影響到的人,一起進入自性桃源的生命樂土。
【絕境】,即與世隔絕之境。【世】代表了世俗世界的一切,即【為情所亂】的世界。
絕境,就是徹底斷除了紛亂、紛爭、煩惱、痛苦、束縛等等,而達到自性桃源之地。
絕境,還意味著,如果想通過世俗世界的方法、道路到達這裏,隻能是癡心妄想。而後文也特別說明了這一點。
【不複出焉】,這句話實在太重要了。就是說,在見到自性桃源、本真之心後,就要【歸家穩坐】,而不要再到處亂跑,不要再迷失了本真。不複出焉,就是安住在此自性桃源的“中央根據地”中,再也不離開了。當然,這是需要通過不斷地訓練來增進這種定力和堅固力的。
【遂與外人間隔】,正是因為能夠安住在自性桃源中不再離開,所以就與那些沒有見到自性桃源的人有了本質上的區別——即使兩個人彼此熟悉,看似處在同一個世界,但以其心靈世界而言,可能一個在桃花源裏,而另一個卻在痛苦不堪的牢籠裏。同理,即使兩個人看似距離遙遠,但因為其心靈皆同在自性桃源之中,所以亦可以“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真正間隔人們的,不是空間上的距離,而是心靈的品格、智慧與境界。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前麵一段話是村中人的“自雲”,即不問而自言,闡述了如何從世俗生活之此岸達到自性桃源之彼岸的修行要點。接下來則是“武陵漁人”與村中人的問答。“問今是何世”,是誰向誰問呢?既可能是村中人問漁人“今是何世”,也可能是漁人問村中人“可知今是何世?”,誰向誰問其實不重要,陶令乃至借助此問來傳達一個關於自性桃源的非常重要的特性——究竟超越性。自性桃源,超越時間,超越曆史,超越一切外在的各種看似很實在的東西,無來無去,無生無滅,無增無減。同時也從自性桃源的超越性反照出了世俗世界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虛幻性。
“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自性桃源是沒有時代標簽的,各種看似非常真實的曆史朝代,對於自性桃源來說,僅僅是一些變幻無常的風景,沒有真實不變的本質。或者說,時代的更迭,歲月的變幻,對於自性桃源來說,僅僅是熒幕上的光影,絲毫動搖不了自性桃源究竟超越的本質、本性。對於自性桃源自身而言,沒有任何時代的標簽、歲月的痕跡,亙古不變,古今一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