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賈島(唐)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更是詩歌發展的盛花期。
佛道文化與詩歌有著天然的親近關係,特別是融合了佛道文化核心精神的禪文化,更是將禪心詩意融為一體,在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文學與禪學,詩歌與道歌,如同大河交匯,奔湧向前,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傳播留下了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這道風景穿越了千年的時光,卻青春不改,芳華依然......
今天選取的這首唐代詩人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即是這條交匯奔湧的大河中一朵非常精彩的浪花。
詩的特點在於將難以言表的意蘊融入鮮活的生活場景,以簡潔的語言表達無盡的意蘊。
對於同一首詩,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賞析視角,由此所體會到的意蘊也各不相同。
有的時候,內心所感也許與詩的作者差異甚大,但對於賞析的主體來說,自己當下的所思所感才最有意義。
所以除了原作者之外,每個人都是詩的再次創作者,以詩句為緣,在自己的心中重新創造出了全新的詩意和境界。而這,正是詩的魅力之一!
對於學習過道家文化的人來說,這首詩道家文化的色彩非常濃厚。作者能寫出這樣的作品,並非沒有原由。
作者賈島為唐代詩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自號“碣石山人”,早年曾經出家為僧,法號無本。
從作者的名號即可看出,作者深受佛道文化影響,而且亦曾親自實踐過佛道文化。了解了作者的背景後,我們再來看這首詩,其禪機意蘊即立刻凸顯出來。
下麵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詩。
鬆下問童子:這首詩的畫麵感非常強。在誦讀這首詩的時候,腦海裏就浮現出了這樣的一種場景——詩人心中仰慕佛道文化,所以不辭辛苦尋訪名山大川,希望能夠拜會世外高人,這些高人多是隱修者,或在深山古寺,或在幽林道觀,這一次好不容易經過了一番長久的舟車勞頓之後終於訪得一處消息,聽聞在這山林古道深處,有一隱者,道風高潔,為難得難遇的良師,於是振奮精神,徒步登山,幾經曲折,終於遙遙地望見遠處鬆林之中有幾間草廬,遂心生歡喜,在距離草廬不遠處停了下來,整理一下衣冠,平複一下心情,以誠敬之心而近前問訊。“請問,有人嗎?晚輩賈島冒昧前來拜訪,還望前輩慈悲,準予一見。”說罷,長揖一禮,躬身而立,靜候迴音。正在等候之際,隻見有一童子牽著一頭小鹿出現在了鬆林邊。想來是高人的弟子了。於是趨步向前問訊其師。
鬆下:鬆下者何?道法宗風,無為自然。能夠鬆靜自然,全然放下,則天心來複,道自來歸。鬆樹在道家文化中象征意味濃厚。民間春聯上經常可見: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在古意盎然的蒼鬆下,向道童問詢仙師音訊,此情此景,皆為鬆下二字所涵括,且意味無窮。
問:所問者何?表麵問其師,實則問其道。尋道、訪道、求道、問道,方可聞道、見道、修道、悟道,乃至得道、成道、證道、傳道......
問道之法,莫如自問。如念佛是誰?自心如鍾,不扣不鳴。問,即是叩問。一邊叩問,一邊聆聽,聆聽自心深處無聲的妙音。當你在某一天突然聽懂了它時,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問,原來是多問。然而若無此問,亦無心光煥發之時。所以在尚未見道之時,就一直地叩問下去吧。沒有白走的彎路,亦沒有白下的功夫。
童子:童子者何?赤子之心,幹淨質樸,複歸此心,道即不遠。在叩問中聆聽初心,聆聽赤子之心,聆聽純淨質樸之心,久而久之,必有妙音。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複歸於嬰兒”,即是此意。已然深得道之奧妙的老子,須發皆白,精神矍鑠,智慧高深,此絕非嬰兒之可比。因此赤子之心、本樸之心,並非是“道”,但得道之老子,亦定然有一顆赤子般的本樸之心,若離此心而求道,道則遠矣。所以,赤子之心是基礎,但不是全部。道非此心,亦不離此心。此是求道問道之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不要奢談修道悟道了。所以,此是重要的築基修行,基礎牢固,方能道行致遠。
言師采藥去:童子抬頭見到了詩人,見其問訊師父所在,遂答曰師父采藥去了。這一答看似平常,實則深藏意蘊。
童子之相,尚有一意。麵對“本無所住”的童子之心,相對顯出了詩人的“蒼老”之相——為世俗紅塵所覆,垂垂老矣。此“蒼老”,似與“蒼鬆”相似,其實不似。蒼鬆是蒼而不老,詩人之蒼老則是老而不蒼。所幸尚有問道之心,不老之生機,遂以童子之相而顯現,扣之問之,養之育之,或可煉就不死之藥。
言:言者何也?詩人有問,童子有答。詩人之問,問道心切。童子之言,直言無偽。然能問者即是能答者,能答者亦是能問者,相雖有異,性無不同。見此性者,無須問,亦無須答。不見此性,問答皆非。
師:師者何也?《師說》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何者為師?道心明,可為師。師者,明道之心也。自心明道,自心為師,自心不明,則須尋訪明師,依師所教明心之法,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是為參拜明師之真意。
采藥:采藥者何?采是心采,藥是心藥(心要)。道心不明,即是心之大病。心病須得心藥醫,善采心藥,自醫醫他,自明明他,自覺覺他,可為師也。
諸多心藥之中,唯老子所傳之“無為”與釋迦所傳之“空性”為無上之心藥、無上之法藥、無上之大藥。善采之者,善莫大焉。
上為君藥,除君藥外,亦需諸多臣藥輔之。如道家之丹道、辟穀、站樁、導引、吐納、靜坐等,如佛教之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懺悔、放生等,總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六度萬行,皆不離此法度也。
如何采之?信、受、奉、行。信則至誠無偽,受則全然接納,奉則恭敬承事,行則精進實踐。
有為之藥可通過有為法采之,“無為”和“空性”,乃無為法之藥,何以采之?
唯有在反觀自照中層層看破,層層放下,直到再無可破,再無可放,乃可悟入。悟者,空性無為本心之自明、自覺也。
此事至為精微,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所以須借師之如炬道眼而明鑒之,得師印證,方不失準星。
且對於細微無明之處,自察自鑒難度極大,而師有無礙慧眼,更有殊勝方便,可在恰當時間於瞬息之間精準破之。此一擊之力,勝過行者十年之功!
古人不辭辛勞,尋遍深山古刹,唯求幸遇明師,幸得正法眼藏,修行方有準則,性命方有依怙矣。
隻在此山中:真師難遇,明師難逢,茫茫紅塵,層巒疊嶂,荊棘遍野,林木幽深,更兼有五毒迷霧,八苦腥風,豺狼虎豹,陷阱深淵,識路之人輕鬆可過,迷途之者步步難行。且師之羽步,神機難測,妄想強猜,畢竟徒勞。童子雖常伴師側,亦難知師之所蹤。但畢竟常伴於師,於師之所在亦非全無所知。於是抬手一指,示曰:隻在此山中......
隻在:有確定義,有肯定義,有確信義,有排他義。隻,唯此而非他,在,確定無疑,無需有疑。
此山:此山為何山?古人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隻在此山中”,此刻讀來,真是倍感絕妙。佛是一切人天之師,沒有比大覺佛陀更好的老師了。而這位老師不在他處,隻在每個人自心靈山之中。
此時此刻再來細細體會童子的話,果然大有深意——
童子本無分別之心,這山,這樹,這草廬,自己,以及師尊,皆在這個當下渾然一體,本自無分。自己此刻雖然不知師之具體所在,亦無恐懼擔憂之心,因為師尊從來皆與自己同在,見與不見,亦無分別。此刻不見,見時自見。見時歡樂,不見亦無憂。於童子而言,一切都在當下自然圓滿,無欠無餘,何有可憂之處呢?
所以,客有訪師之心,童無尋師之意。師之於客,雖有遇與不遇之別,師之於童,卻無見與不見之分。
然童子之無心直言亦有無窮意蘊:隻在此山中。此山非別處,就在當下,就在腳下,就在此身,就在此心,舍此身心,何處可求?
雲深不知處:滾滾紅塵,揚起的煙雲常常迷住了人們的眼。色受想行識,古人稱為五蘊,又稱為五陰,就像聚集在一起的烏雲一樣遮蔽了我們本自清明的心靈。功名利祿是烏雲,愛恨情仇是烏雲,生老病死更是濃霧一樣的烏雲。想要穿透這種種濃重深厚的烏雲,見到雲朵背後的晴空和太陽,對於缺少一雙飛翔翅膀的人類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深陷於紅塵,迷途不知返的時候,不僅見不到自心本具的佛性,連能夠幫助我們走向覺醒的老師也是看不到的。
不過詩人此次卻是專程而來尋師問道,即使如此,也並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得償所願的。真師、明師,寥若晨星,芸芸眾生,卻如大地之土。求道難,問道難,尋師更難。遮住我們眼睛的雲霧非從外來,皆從紛飛如瀑流的妄心妄念妄想分別執著而來。因此誌在修行之人,出離心、菩提心和正見都是不可或缺的。正見有待明師指路,菩提心則源自修行之願力和誌向,唯出離心的生起尤為難得稀有。不再追逐紅塵中的欲望與享受,視其享受如毒藥,堅定地從色聲香味觸法中出離,是為至難之事。雲深不知處,所言正是出離心之難生,菩提心之難發,指引正見之明師難遇。此事別無他解,唯有一遍遍地叩問自心,堅定向道之心!堅定地發起自覺覺他的大願菩提心,堅定地生起從貪嗔癡慢疑中出離的決心,以堅定和誠心尋訪明師,諸種烏雲才能漸漸散去。也許在某一天你會驀然發現,原來真師、明師就在身邊,就在自心之內,從未遠離。
雪漠老師在《大手印實修偈頌》中開篇即說:吾有陀羅尼,亦名金剛心,欲得勝道果,當下即見聞。當心靈的天空裏烏雲密布的時候,想要找到此金剛心,的確令人有“雲深不知處”之感。而當烏雲散盡之後,“月在天心正皎潔”,同樣是“當下即見聞”,又何須苦苦尋找呢?
但顯然詩人並未得見真師,滿懷希望而來,失望失落而歸。不然也就不會寫下這首名為《尋隱者不遇》的詩篇了。
不過,令人容易產生疑問的是,既然已經見到了童子,為何不靜下心來,陪著童子一起靜靜地等著師父的歸來呢?
真有決心尋師問道者,應下定決心,不見師麵誓不迴。既來之,則安之,既可以燒火劈柴、挑水做飯,也可以吐納導引、靜坐觀心。一日不見,一日不迴,十日不見,十日不迴,百日不見,百日不迴,千日不見,千日不迴,萬日不見,萬日不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道心堅固,真師自來。如此而行,何愁不遇?
所以,《尋隱者不遇》更像是一種暗喻,以幫助人們點破迷津,最終與自心靈山之中的真師、明師——佛(覺者)相遇、相契、相融、合一!
隻是這一似在詩中實在詩外的視角,無形無相,無影無蹤,因究竟超越一切相而甚難問之,甚難遇之,甚難見之!
也許,這才是詩人訪道歸來寫下《尋隱者不遇》所要表達的深意!
聽,有人似乎在說——
“隱”者,隱而不顯者也。此真心、道體、佛性之喻也。
傅大士有言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此萬象之主,橫貫八方,亙絕古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然而卻又“道心惟微”,無形無相,“上窮碧落下黃泉,處處茫茫皆不見”,“玄之又玄”,“諸相非相”,何能尋而遇之?
還有人似乎在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有所遇,必是偽裝。
“真命之主”既隱而不顯,故尋而不遇,此乃正理也。
然若無此尋,“隱”者終其一生畢竟無有大白之機;尋而不遇,正可迴心向內,自悟自省。返本歸根,功到之日,根塵冰消,乃見一江春水,無限生機!
詩人拄杖而行,遍遊山川,且行且歌,妙韻天成,響徹雲霄,透穿古今,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聽,那是誰的聲音正在吟詠——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賈島(唐)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朝更是詩歌發展的盛花期。
佛道文化與詩歌有著天然的親近關係,特別是融合了佛道文化核心精神的禪文化,更是將禪心詩意融為一體,在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名篇佳作。文學與禪學,詩歌與道歌,如同大河交匯,奔湧向前,為中國文化的傳承傳播留下了一道非常獨特的風景,這道風景穿越了千年的時光,卻青春不改,芳華依然......
今天選取的這首唐代詩人賈島的《尋隱者不遇》即是這條交匯奔湧的大河中一朵非常精彩的浪花。
詩的特點在於將難以言表的意蘊融入鮮活的生活場景,以簡潔的語言表達無盡的意蘊。
對於同一首詩,不同的人各有其不同的賞析視角,由此所體會到的意蘊也各不相同。
有的時候,內心所感也許與詩的作者差異甚大,但對於賞析的主體來說,自己當下的所思所感才最有意義。
所以除了原作者之外,每個人都是詩的再次創作者,以詩句為緣,在自己的心中重新創造出了全新的詩意和境界。而這,正是詩的魅力之一!
對於學習過道家文化的人來說,這首詩道家文化的色彩非常濃厚。作者能寫出這樣的作品,並非沒有原由。
作者賈島為唐代詩人,字閬仙,一作浪仙,自號“碣石山人”,早年曾經出家為僧,法號無本。
從作者的名號即可看出,作者深受佛道文化影響,而且亦曾親自實踐過佛道文化。了解了作者的背景後,我們再來看這首詩,其禪機意蘊即立刻凸顯出來。
下麵我們就來賞析一下這首詩。
鬆下問童子:這首詩的畫麵感非常強。在誦讀這首詩的時候,腦海裏就浮現出了這樣的一種場景——詩人心中仰慕佛道文化,所以不辭辛苦尋訪名山大川,希望能夠拜會世外高人,這些高人多是隱修者,或在深山古寺,或在幽林道觀,這一次好不容易經過了一番長久的舟車勞頓之後終於訪得一處消息,聽聞在這山林古道深處,有一隱者,道風高潔,為難得難遇的良師,於是振奮精神,徒步登山,幾經曲折,終於遙遙地望見遠處鬆林之中有幾間草廬,遂心生歡喜,在距離草廬不遠處停了下來,整理一下衣冠,平複一下心情,以誠敬之心而近前問訊。“請問,有人嗎?晚輩賈島冒昧前來拜訪,還望前輩慈悲,準予一見。”說罷,長揖一禮,躬身而立,靜候迴音。正在等候之際,隻見有一童子牽著一頭小鹿出現在了鬆林邊。想來是高人的弟子了。於是趨步向前問訊其師。
鬆下:鬆下者何?道法宗風,無為自然。能夠鬆靜自然,全然放下,則天心來複,道自來歸。鬆樹在道家文化中象征意味濃厚。民間春聯上經常可見: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在古意盎然的蒼鬆下,向道童問詢仙師音訊,此情此景,皆為鬆下二字所涵括,且意味無窮。
問:所問者何?表麵問其師,實則問其道。尋道、訪道、求道、問道,方可聞道、見道、修道、悟道,乃至得道、成道、證道、傳道......
問道之法,莫如自問。如念佛是誰?自心如鍾,不扣不鳴。問,即是叩問。一邊叩問,一邊聆聽,聆聽自心深處無聲的妙音。當你在某一天突然聽懂了它時,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問,原來是多問。然而若無此問,亦無心光煥發之時。所以在尚未見道之時,就一直地叩問下去吧。沒有白走的彎路,亦沒有白下的功夫。
童子:童子者何?赤子之心,幹淨質樸,複歸此心,道即不遠。在叩問中聆聽初心,聆聽赤子之心,聆聽純淨質樸之心,久而久之,必有妙音。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複歸於嬰兒”,即是此意。已然深得道之奧妙的老子,須發皆白,精神矍鑠,智慧高深,此絕非嬰兒之可比。因此赤子之心、本樸之心,並非是“道”,但得道之老子,亦定然有一顆赤子般的本樸之心,若離此心而求道,道則遠矣。所以,赤子之心是基礎,但不是全部。道非此心,亦不離此心。此是求道問道之基礎,沒有這個基礎,就不要奢談修道悟道了。所以,此是重要的築基修行,基礎牢固,方能道行致遠。
言師采藥去:童子抬頭見到了詩人,見其問訊師父所在,遂答曰師父采藥去了。這一答看似平常,實則深藏意蘊。
童子之相,尚有一意。麵對“本無所住”的童子之心,相對顯出了詩人的“蒼老”之相——為世俗紅塵所覆,垂垂老矣。此“蒼老”,似與“蒼鬆”相似,其實不似。蒼鬆是蒼而不老,詩人之蒼老則是老而不蒼。所幸尚有問道之心,不老之生機,遂以童子之相而顯現,扣之問之,養之育之,或可煉就不死之藥。
言:言者何也?詩人有問,童子有答。詩人之問,問道心切。童子之言,直言無偽。然能問者即是能答者,能答者亦是能問者,相雖有異,性無不同。見此性者,無須問,亦無須答。不見此性,問答皆非。
師:師者何也?《師說》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者也。何者為師?道心明,可為師。師者,明道之心也。自心明道,自心為師,自心不明,則須尋訪明師,依師所教明心之法,明自本心,見自本性,是為參拜明師之真意。
采藥:采藥者何?采是心采,藥是心藥(心要)。道心不明,即是心之大病。心病須得心藥醫,善采心藥,自醫醫他,自明明他,自覺覺他,可為師也。
諸多心藥之中,唯老子所傳之“無為”與釋迦所傳之“空性”為無上之心藥、無上之法藥、無上之大藥。善采之者,善莫大焉。
上為君藥,除君藥外,亦需諸多臣藥輔之。如道家之丹道、辟穀、站樁、導引、吐納、靜坐等,如佛教之參禪、念佛、誦經、禮拜、懺悔、放生等,總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一切六度萬行,皆不離此法度也。
如何采之?信、受、奉、行。信則至誠無偽,受則全然接納,奉則恭敬承事,行則精進實踐。
有為之藥可通過有為法采之,“無為”和“空性”,乃無為法之藥,何以采之?
唯有在反觀自照中層層看破,層層放下,直到再無可破,再無可放,乃可悟入。悟者,空性無為本心之自明、自覺也。
此事至為精微,差之毫厘謬以千裏,所以須借師之如炬道眼而明鑒之,得師印證,方不失準星。
且對於細微無明之處,自察自鑒難度極大,而師有無礙慧眼,更有殊勝方便,可在恰當時間於瞬息之間精準破之。此一擊之力,勝過行者十年之功!
古人不辭辛勞,尋遍深山古刹,唯求幸遇明師,幸得正法眼藏,修行方有準則,性命方有依怙矣。
隻在此山中:真師難遇,明師難逢,茫茫紅塵,層巒疊嶂,荊棘遍野,林木幽深,更兼有五毒迷霧,八苦腥風,豺狼虎豹,陷阱深淵,識路之人輕鬆可過,迷途之者步步難行。且師之羽步,神機難測,妄想強猜,畢竟徒勞。童子雖常伴師側,亦難知師之所蹤。但畢竟常伴於師,於師之所在亦非全無所知。於是抬手一指,示曰:隻在此山中......
隻在:有確定義,有肯定義,有確信義,有排他義。隻,唯此而非他,在,確定無疑,無需有疑。
此山:此山為何山?古人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隻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隻在此山中”,此刻讀來,真是倍感絕妙。佛是一切人天之師,沒有比大覺佛陀更好的老師了。而這位老師不在他處,隻在每個人自心靈山之中。
此時此刻再來細細體會童子的話,果然大有深意——
童子本無分別之心,這山,這樹,這草廬,自己,以及師尊,皆在這個當下渾然一體,本自無分。自己此刻雖然不知師之具體所在,亦無恐懼擔憂之心,因為師尊從來皆與自己同在,見與不見,亦無分別。此刻不見,見時自見。見時歡樂,不見亦無憂。於童子而言,一切都在當下自然圓滿,無欠無餘,何有可憂之處呢?
所以,客有訪師之心,童無尋師之意。師之於客,雖有遇與不遇之別,師之於童,卻無見與不見之分。
然童子之無心直言亦有無窮意蘊:隻在此山中。此山非別處,就在當下,就在腳下,就在此身,就在此心,舍此身心,何處可求?
雲深不知處:滾滾紅塵,揚起的煙雲常常迷住了人們的眼。色受想行識,古人稱為五蘊,又稱為五陰,就像聚集在一起的烏雲一樣遮蔽了我們本自清明的心靈。功名利祿是烏雲,愛恨情仇是烏雲,生老病死更是濃霧一樣的烏雲。想要穿透這種種濃重深厚的烏雲,見到雲朵背後的晴空和太陽,對於缺少一雙飛翔翅膀的人類來說,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當我們深陷於紅塵,迷途不知返的時候,不僅見不到自心本具的佛性,連能夠幫助我們走向覺醒的老師也是看不到的。
不過詩人此次卻是專程而來尋師問道,即使如此,也並不是那麽容易就可以得償所願的。真師、明師,寥若晨星,芸芸眾生,卻如大地之土。求道難,問道難,尋師更難。遮住我們眼睛的雲霧非從外來,皆從紛飛如瀑流的妄心妄念妄想分別執著而來。因此誌在修行之人,出離心、菩提心和正見都是不可或缺的。正見有待明師指路,菩提心則源自修行之願力和誌向,唯出離心的生起尤為難得稀有。不再追逐紅塵中的欲望與享受,視其享受如毒藥,堅定地從色聲香味觸法中出離,是為至難之事。雲深不知處,所言正是出離心之難生,菩提心之難發,指引正見之明師難遇。此事別無他解,唯有一遍遍地叩問自心,堅定向道之心!堅定地發起自覺覺他的大願菩提心,堅定地生起從貪嗔癡慢疑中出離的決心,以堅定和誠心尋訪明師,諸種烏雲才能漸漸散去。也許在某一天你會驀然發現,原來真師、明師就在身邊,就在自心之內,從未遠離。
雪漠老師在《大手印實修偈頌》中開篇即說:吾有陀羅尼,亦名金剛心,欲得勝道果,當下即見聞。當心靈的天空裏烏雲密布的時候,想要找到此金剛心,的確令人有“雲深不知處”之感。而當烏雲散盡之後,“月在天心正皎潔”,同樣是“當下即見聞”,又何須苦苦尋找呢?
但顯然詩人並未得見真師,滿懷希望而來,失望失落而歸。不然也就不會寫下這首名為《尋隱者不遇》的詩篇了。
不過,令人容易產生疑問的是,既然已經見到了童子,為何不靜下心來,陪著童子一起靜靜地等著師父的歸來呢?
真有決心尋師問道者,應下定決心,不見師麵誓不迴。既來之,則安之,既可以燒火劈柴、挑水做飯,也可以吐納導引、靜坐觀心。一日不見,一日不迴,十日不見,十日不迴,百日不見,百日不迴,千日不見,千日不迴,萬日不見,萬日不迴。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道心堅固,真師自來。如此而行,何愁不遇?
所以,《尋隱者不遇》更像是一種暗喻,以幫助人們點破迷津,最終與自心靈山之中的真師、明師——佛(覺者)相遇、相契、相融、合一!
隻是這一似在詩中實在詩外的視角,無形無相,無影無蹤,因究竟超越一切相而甚難問之,甚難遇之,甚難見之!
也許,這才是詩人訪道歸來寫下《尋隱者不遇》所要表達的深意!
聽,有人似乎在說——
“隱”者,隱而不顯者也。此真心、道體、佛性之喻也。
傅大士有言曰: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能為萬象主,不逐四時凋。
此萬象之主,橫貫八方,亙絕古今,“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然而卻又“道心惟微”,無形無相,“上窮碧落下黃泉,處處茫茫皆不見”,“玄之又玄”,“諸相非相”,何能尋而遇之?
還有人似乎在說——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有所遇,必是偽裝。
“真命之主”既隱而不顯,故尋而不遇,此乃正理也。
然若無此尋,“隱”者終其一生畢竟無有大白之機;尋而不遇,正可迴心向內,自悟自省。返本歸根,功到之日,根塵冰消,乃見一江春水,無限生機!
詩人拄杖而行,遍遊山川,且行且歌,妙韻天成,響徹雲霄,透穿古今,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聽,那是誰的聲音正在吟詠——
鬆下問童子,言師采藥去。隻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