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曰:


    遠觀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猶在,人來鳥不驚。


    頭頭皆顯露,物物體元平。


    如何言不會,祗為太分明。


    ——道川禪師(南宋)


    這首詩的前四句幾乎每個人都在小學課本上學過,個別文字稍有不同——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作者不詳,常以《畫》為題——筆者小時候學的課本就是以《畫》為題的。


    而完整的版本則載於南宋道川禪師所著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頌》,是該文中的偈頌之一。


    原偈頌與畫無關,而是對禪機佛理的開示。下麵從視角學的角度賞析之。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整個偈頌都是在超級視角的觀照中一種禪意的自然流露——


    遠觀山有色:在超級視角的觀照下,萬象清淨而分明。“山”即非山,是名為山。“色”亦非色,是名為色。


    遠觀者,取其象而不辨其實,此是隨順世間諸法,有山有色,現象宛然。


    近聽水無聲:近聽者,深入地聆聽其本質、真相、真性。水即非水,是名為水。聲亦非聲,是名為聲。


    此水無常,相續遷流,此聲無實,即生即滅。生為幻生,滅為幻滅,有聲即無聲,無聲乃大聲。能聽無聲者,方可聞真聲。


    春去花猶在:春者,時也。花者,性也。時間如流水,時刻不停留。然而這隻是現象之變化所產生的時間之幻相,清淨本性之花一直無來無去,無動無搖。


    人來鳥不驚:各種人事物紛繁而來,而自心安住於無為超越之境,不被其擾,不生妄念,不生妄想,無所掛礙,落落清淨。


    《心經》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盤。


    頭頭皆顯露:此超級視角之超越智慧,在每時每刻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中,皆赤裸顯露,靈明不昧。


    物物體元平:在超級視角之超越智慧的觀照下,一切事事物物其本體本自空寂,本自無常,本自無實,本自無我,究竟性空,究竟平等。對於超級視角來說,映照在超級視角中的視界所呈現的一切現象,皆如鏡花水月、夢幻泡影。


    如何言不會:為什麽會說體悟不到這一點呢?為什麽體悟不到超級視角以及超越視角下的一切顯現皆本自清淨呢?


    祗為太分明:隻因為幻相太真切,自心遂對其分別執著,執幻為實,沉迷於其中而不能覺醒。


    對於這首偈頌,以《畫》為題似為不妥,但如果此“畫”為“心畫”——即超級視角下觀照的“視界”,則即可與禪師本意暗合也。


    從另一個角度看,此偈頌在不同人的眼裏,因視角不同而所見不同,以畫觀之則見畫,以心畫觀之則見心畫,以視角觀之則處處可見視角,以超越視角觀之,則一切皆究竟超越,本來清淨。


    這從另一種角度驗證了視角學獨特的發現:一切皆是視角,所有的不同皆是視角的不同,此外無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靜聽詩意入禪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明空如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明空如月並收藏靜聽詩意入禪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