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位年輕男女一追一趕,很快就離開了樹木所在之地。
這位袁姓修士剛好一片空蕩處,旁邊有些許碎石,碎石不大,半截埋於土下,留於上麵半截,但其上麵半截被那歲月磨得光滑,並不擱腳,反而踩在上麵,有種圓潤的舒適感,袁姓所在,剛好是那最大的一塊石頭上,這塊石頭一丈有餘,光滑的表麵不知被多少人在上麵坐過歇息。袁修士盤腿坐在上麵,雷打不動,五感全關,已經進入玄而又玄的境界裏去了,隻待那位鶴發男子按原定計劃連接就成。
這片空地,並不太過於偏僻,剛好在一片樹木林立之內,而這片樹木離城隍廟大概隻有五裏不到,算是近的了。
城隍廟位於城南,建地也是非常考究,當初建城隍廟的官員是特地從別洲請來的風水師督造的,城隍避邪,天下邪祟最是懼怕這種有生前大公德,死後被人立享城隍的人。這裏麵的彎彎繞繞極多繁瑣,牽扯人族氣運,牽扯因果由頭,所以邪祟最是怕這種,這城隍廟除了來上香保平安,驅邪祟之外,剩下來此多數就是求姻緣,這裏的城隍廟裏的立像,跟別處不太一樣,據傳這城隍廟裏的城隍生前也是位苦命人,應該是千年前的事了。
這位城隍原名叫李山色,是濱海天洲本洲人,但是來自濱海天洲的那一小州和一小州的何處州府就不知道了,起初這濱海城立李山色來做城隍,引起了濱海天洲其他州的不滿,那是的各州衙府覺得一個濱海城不至於立李山色的像來做城隍,因為李山色在朝廷裏的功績足以立一洲之城隍了,本來朝廷內部會專門拿一洲來立李山色的像,但是不知怎麽的其他洲立像,成像之日,必像碎,像這種邪乎事,從未發生,至少各洲府的城隍像,建立之時,沒出這種現象。
當時朝廷特意派遣專門的風水師和當今的一處道教裏的小道士去看看這到底怎麽迴事。
畢竟這李山色對於朝廷來說是有大功卓越之人,是被列入史載第九十七頁,一生功績被傳唱,當時的翰林學府也給其極高的評價,所以當時的朝廷挺在乎這件事的。
當時派遣的風水師,是當時天下風水師排名前十的,一手點化江山的本事出神入化,能把一處死地變活嘍!同樣亦能把活地變死嘍!這種本事在風水師裏也算是高級的本領了,但這不是這位風水師的看家本領,這位屬於那種立勘山水測前世的人,這種本領,超脫於物外,一種之玄乎,不可量鬥!
而那位小道士出自當今的天冥道觀,是現今可與青冥天下的清玄齊名。這天冥的出處與清玄頗有淵源,其中牽扯諸多道家聖人,變成早已不能談論的話題,以至於千年後,天下人都以為天底下有兩座道家。
既是來自天冥,當屬其本領也是超脫的,現今三千州的大晟皇室供首坐鎮的人就是來自天冥道教,這皇室與天冥的淵源又是一本可書寫的書,但是知道此事的人早已化為一堆黃土掩埋於歲月。
當今天下知道天冥與清玄關係的不超過十人,又知道天冥與大晟皇室關係的不超過五人,其中之因果牽扯乃至數十萬年以前,也就是古時期的事了,由於上古斷層和遠古斷層,導致這些山上巔峰的人或事,少之又少。
這位小道士與那位成名已久的風水大師一同聯玦到那一洲,可見朝廷上心之足,也是頗為重視。
但這兩人到達那洲後,經過數天的觀摩與探查,得出兩個結果,一人出了一個結果,偏偏是這兩個結果都站得住腳,當時在朝野之中也是出了不小的喧波。
風水師的結果是:“李山色是癡心人,生前愛一人,死後亦是如此,山海不可移,愛意在哪?其生前氣運就在哪!”
這風水師的結果,在朝野之中喧鬧起的風波最大,因為李山色此人終身未娶,自李山色年少起就刻苦專研學問,年紀輕輕就高中狀元,可所謂風光無限,上門聯姻之人何其之多,當時宰府都有意聯姻,但被婉拒。當時的大晟皇帝,是文顯帝。文顯帝此人最是惜愛才子,何況是李山色,不單單是因為其狀元,而是李山色提的一手好字,其才情也是當時儒家學院裏數一數二的,與當時相近的元以求乃是儒家的代表性人物。
這兩位相差不大,但一生都未逢麵,但都是彼此知道對方,元以求與李山色剛好又是出自同一洲,深受陛下的喜愛。官運自是飛黃騰達,但是對於李山色的功績來說,在高的官都配不上其才情。
李山色喜愛山水,其詩賦最是一騎絕塵,為當世的讀書人立下一片美好又寧靜的遠方,當時的元以求為解三千州之禍,獻身於天地,立當時是讀書人的腰杆,為天下百姓安家。這二人間當屬人間春風!
在元以求死後,後起之勢的李山色一篇篇治世之道流傳於大地,為元以求證明,後世並不差,也沒有那麽不堪,有他李山色在,安立百姓之所就不會亂。這兩人算是一人在前,一人在後,穩住當時動蕩的大晟皇室,畢竟當時諸侯四起,宗門林立。立場不堅,一旦發生亂戰,苦的終是百姓。
當時的大晟皇帝號文顯,自是崇拜儒風,當世也是讀書人出來肩抗霍亂。那是儒家最鼎盛的時期,其中出來的人物個個都是流傳千古之人,亦是儒家出聖人最多的一個時期,不比古時,古時儒家也百年間出一個聖人,但是都是後繼乏力,但在文顯帝時期,儒家聖人一個緊著一個出,千古未有之現象,文風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以至於後世亦是如此。
故此那位風水師給出的結論之所以震驚朝野,還是這李山色不近女色!一生從未聽說有娶,更是從未聽聞李山色曾中意過哪家姑娘,這場毫無頭緒的事從何查起?但是風水師既然這麽說自是有其原因,雖說這位風水大師未說起李山色的生前因在哪?卻說了果!後麵風水大師還說道:“苦自苦,不幸也!立於天地間,終是在東邊!”這位風水大師說完便直搖頭歎氣,隨後便一手把這一洲強行聚攏的李山色氣運揮散,讓其魂歸天地。
那位來自天冥的小道士的結果是一敕言,講道:“李之雲,於哪起,於哪落!”話裏行間說的也極為明白,就是這李山色來自哪就迴自哪。但這意思有不明確,難道說這李山色是個自私之人?一個為天下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竟然是個自私的人?這小道士的話不就是說,李山色來自濱海天洲就得迴歸濱海天洲?
顯然是當時的眾人誤會小道士了,直到後來的濱海城,曆經重重險阻才落座於天下唯一一座以李山色為雕像的城隍,證明了當時小道士的話,情起何處,落於哪處,乃是李山色對心愛之人最大禮物。這也是後世證明的,但是在當時可是喧起嘩然大波,由於李山色的仰慕者眾多,竟與朝廷分庭抗禮,擺起了問學,當然就是那場問學,奠定了李山色曾經真得很喜歡一位姑娘,那姑娘在濱海城。
但是在李山色生前,卻半點流露都沒有。因為李山色的詩篇豪邁,放蕩不羈,直到後麵安定治國,沒有半點關於欽慕者的詩詞,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死後,全身氣運竟歸於一處,這一刻的百轉柔腸盡顯無疑,叫天下人一個感同身受。那種一輩子都不說喜歡姑娘的名字,又不予那位姑娘一個家,又一生不娶以明誌,字裏行間無情愛,死後盡歸於情,這般與那般都是可伶事。無從揣測,大多應該是李山色喜歡的那位早早就離開了人世,這樣的說法最站得住腳,才讓後世之人惋惜。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人,竟是天下的苦命人!埋於心底的情,半點都密不透風。直到死後才在眾人中挖掘出來,且不得心甘。
所以當初衙府建在濱海城的城隍廟立李山色的像,才不會像它洲一樣,會出現碎裂的情況。據當時記載,李山色的像成之日金光四色,整個濱海城方圓百裏內鬼祟皆退,導致附近城池竟受鬼邪災害,那些城池竟壓不住從濱海城逃出來的邪祟,請來不少懂得驅鬼的修士才得以太平!
但是卻無人知曉,在濱海城的一處荒草肆意的地方,有一簡陋至極的小土包,碑乃是一塊楠木所致,碑上題詞字跡為當世一絕,看得出以前的歲月裏經常有人來此打掃,不然單憑楠木所致的墓碑早就腐朽沒了,這是精心養護才得以保存至現在,那碑前香斷也是有些,層次分明老舊不一,應該是常有人來此,還是那種隔斷時間來一趟,才會顯得香斷老舊不一,有些舊香頭已經快腐化成灰了。碑後的土包也雜草叢生,應該是沒人再來打理了。
碑上刻:“董靈之墓,邊刻:‘夫卿之提’年芳十八!”寥寥幾筆盡顯衰傷。
由於李山色是大才之人,跟元以求不一樣,元以求是修士,還是那種直逼證道境的大修士,然李山色一直都是普通人,不願踏入修士,就此過一生,才是那時仰慕者為之歎息的事。那時想不明白,但想明白之後才覺得李山色應該是走的晚了,不負韶華一生,卻就此遲遲才去。
因為在這座小土包旁邊有一座不太凸顯的小包,已經雜草叢生,看不出旁邊還有一墳,但這旁邊的墓碑早以腐朽,但抹去灰塵,還能看出淡淡字跡,與旁邊碑上同出一轍,乃是同一人所著。上刻:“李山色之墓,邊刻:‘親提’年享二十。”
李山色不是死在濱海城的,死在那繁花似錦的京城內。死因是心脾過勞!
臨走時喝了老大一口酒,不知是敬天下,還是.........
李山色好酒,熟息之人都了解。
這位袁姓修士剛好一片空蕩處,旁邊有些許碎石,碎石不大,半截埋於土下,留於上麵半截,但其上麵半截被那歲月磨得光滑,並不擱腳,反而踩在上麵,有種圓潤的舒適感,袁姓所在,剛好是那最大的一塊石頭上,這塊石頭一丈有餘,光滑的表麵不知被多少人在上麵坐過歇息。袁修士盤腿坐在上麵,雷打不動,五感全關,已經進入玄而又玄的境界裏去了,隻待那位鶴發男子按原定計劃連接就成。
這片空地,並不太過於偏僻,剛好在一片樹木林立之內,而這片樹木離城隍廟大概隻有五裏不到,算是近的了。
城隍廟位於城南,建地也是非常考究,當初建城隍廟的官員是特地從別洲請來的風水師督造的,城隍避邪,天下邪祟最是懼怕這種有生前大公德,死後被人立享城隍的人。這裏麵的彎彎繞繞極多繁瑣,牽扯人族氣運,牽扯因果由頭,所以邪祟最是怕這種,這城隍廟除了來上香保平安,驅邪祟之外,剩下來此多數就是求姻緣,這裏的城隍廟裏的立像,跟別處不太一樣,據傳這城隍廟裏的城隍生前也是位苦命人,應該是千年前的事了。
這位城隍原名叫李山色,是濱海天洲本洲人,但是來自濱海天洲的那一小州和一小州的何處州府就不知道了,起初這濱海城立李山色來做城隍,引起了濱海天洲其他州的不滿,那是的各州衙府覺得一個濱海城不至於立李山色的像來做城隍,因為李山色在朝廷裏的功績足以立一洲之城隍了,本來朝廷內部會專門拿一洲來立李山色的像,但是不知怎麽的其他洲立像,成像之日,必像碎,像這種邪乎事,從未發生,至少各洲府的城隍像,建立之時,沒出這種現象。
當時朝廷特意派遣專門的風水師和當今的一處道教裏的小道士去看看這到底怎麽迴事。
畢竟這李山色對於朝廷來說是有大功卓越之人,是被列入史載第九十七頁,一生功績被傳唱,當時的翰林學府也給其極高的評價,所以當時的朝廷挺在乎這件事的。
當時派遣的風水師,是當時天下風水師排名前十的,一手點化江山的本事出神入化,能把一處死地變活嘍!同樣亦能把活地變死嘍!這種本事在風水師裏也算是高級的本領了,但這不是這位風水師的看家本領,這位屬於那種立勘山水測前世的人,這種本領,超脫於物外,一種之玄乎,不可量鬥!
而那位小道士出自當今的天冥道觀,是現今可與青冥天下的清玄齊名。這天冥的出處與清玄頗有淵源,其中牽扯諸多道家聖人,變成早已不能談論的話題,以至於千年後,天下人都以為天底下有兩座道家。
既是來自天冥,當屬其本領也是超脫的,現今三千州的大晟皇室供首坐鎮的人就是來自天冥道教,這皇室與天冥的淵源又是一本可書寫的書,但是知道此事的人早已化為一堆黃土掩埋於歲月。
當今天下知道天冥與清玄關係的不超過十人,又知道天冥與大晟皇室關係的不超過五人,其中之因果牽扯乃至數十萬年以前,也就是古時期的事了,由於上古斷層和遠古斷層,導致這些山上巔峰的人或事,少之又少。
這位小道士與那位成名已久的風水大師一同聯玦到那一洲,可見朝廷上心之足,也是頗為重視。
但這兩人到達那洲後,經過數天的觀摩與探查,得出兩個結果,一人出了一個結果,偏偏是這兩個結果都站得住腳,當時在朝野之中也是出了不小的喧波。
風水師的結果是:“李山色是癡心人,生前愛一人,死後亦是如此,山海不可移,愛意在哪?其生前氣運就在哪!”
這風水師的結果,在朝野之中喧鬧起的風波最大,因為李山色此人終身未娶,自李山色年少起就刻苦專研學問,年紀輕輕就高中狀元,可所謂風光無限,上門聯姻之人何其之多,當時宰府都有意聯姻,但被婉拒。當時的大晟皇帝,是文顯帝。文顯帝此人最是惜愛才子,何況是李山色,不單單是因為其狀元,而是李山色提的一手好字,其才情也是當時儒家學院裏數一數二的,與當時相近的元以求乃是儒家的代表性人物。
這兩位相差不大,但一生都未逢麵,但都是彼此知道對方,元以求與李山色剛好又是出自同一洲,深受陛下的喜愛。官運自是飛黃騰達,但是對於李山色的功績來說,在高的官都配不上其才情。
李山色喜愛山水,其詩賦最是一騎絕塵,為當世的讀書人立下一片美好又寧靜的遠方,當時的元以求為解三千州之禍,獻身於天地,立當時是讀書人的腰杆,為天下百姓安家。這二人間當屬人間春風!
在元以求死後,後起之勢的李山色一篇篇治世之道流傳於大地,為元以求證明,後世並不差,也沒有那麽不堪,有他李山色在,安立百姓之所就不會亂。這兩人算是一人在前,一人在後,穩住當時動蕩的大晟皇室,畢竟當時諸侯四起,宗門林立。立場不堅,一旦發生亂戰,苦的終是百姓。
當時的大晟皇帝號文顯,自是崇拜儒風,當世也是讀書人出來肩抗霍亂。那是儒家最鼎盛的時期,其中出來的人物個個都是流傳千古之人,亦是儒家出聖人最多的一個時期,不比古時,古時儒家也百年間出一個聖人,但是都是後繼乏力,但在文顯帝時期,儒家聖人一個緊著一個出,千古未有之現象,文風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以至於後世亦是如此。
故此那位風水師給出的結論之所以震驚朝野,還是這李山色不近女色!一生從未聽說有娶,更是從未聽聞李山色曾中意過哪家姑娘,這場毫無頭緒的事從何查起?但是風水師既然這麽說自是有其原因,雖說這位風水大師未說起李山色的生前因在哪?卻說了果!後麵風水大師還說道:“苦自苦,不幸也!立於天地間,終是在東邊!”這位風水大師說完便直搖頭歎氣,隨後便一手把這一洲強行聚攏的李山色氣運揮散,讓其魂歸天地。
那位來自天冥的小道士的結果是一敕言,講道:“李之雲,於哪起,於哪落!”話裏行間說的也極為明白,就是這李山色來自哪就迴自哪。但這意思有不明確,難道說這李山色是個自私之人?一個為天下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竟然是個自私的人?這小道士的話不就是說,李山色來自濱海天洲就得迴歸濱海天洲?
顯然是當時的眾人誤會小道士了,直到後來的濱海城,曆經重重險阻才落座於天下唯一一座以李山色為雕像的城隍,證明了當時小道士的話,情起何處,落於哪處,乃是李山色對心愛之人最大禮物。這也是後世證明的,但是在當時可是喧起嘩然大波,由於李山色的仰慕者眾多,竟與朝廷分庭抗禮,擺起了問學,當然就是那場問學,奠定了李山色曾經真得很喜歡一位姑娘,那姑娘在濱海城。
但是在李山色生前,卻半點流露都沒有。因為李山色的詩篇豪邁,放蕩不羈,直到後麵安定治國,沒有半點關於欽慕者的詩詞,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死後,全身氣運竟歸於一處,這一刻的百轉柔腸盡顯無疑,叫天下人一個感同身受。那種一輩子都不說喜歡姑娘的名字,又不予那位姑娘一個家,又一生不娶以明誌,字裏行間無情愛,死後盡歸於情,這般與那般都是可伶事。無從揣測,大多應該是李山色喜歡的那位早早就離開了人世,這樣的說法最站得住腳,才讓後世之人惋惜。這樣一個驚才絕豔的人,竟是天下的苦命人!埋於心底的情,半點都密不透風。直到死後才在眾人中挖掘出來,且不得心甘。
所以當初衙府建在濱海城的城隍廟立李山色的像,才不會像它洲一樣,會出現碎裂的情況。據當時記載,李山色的像成之日金光四色,整個濱海城方圓百裏內鬼祟皆退,導致附近城池竟受鬼邪災害,那些城池竟壓不住從濱海城逃出來的邪祟,請來不少懂得驅鬼的修士才得以太平!
但是卻無人知曉,在濱海城的一處荒草肆意的地方,有一簡陋至極的小土包,碑乃是一塊楠木所致,碑上題詞字跡為當世一絕,看得出以前的歲月裏經常有人來此打掃,不然單憑楠木所致的墓碑早就腐朽沒了,這是精心養護才得以保存至現在,那碑前香斷也是有些,層次分明老舊不一,應該是常有人來此,還是那種隔斷時間來一趟,才會顯得香斷老舊不一,有些舊香頭已經快腐化成灰了。碑後的土包也雜草叢生,應該是沒人再來打理了。
碑上刻:“董靈之墓,邊刻:‘夫卿之提’年芳十八!”寥寥幾筆盡顯衰傷。
由於李山色是大才之人,跟元以求不一樣,元以求是修士,還是那種直逼證道境的大修士,然李山色一直都是普通人,不願踏入修士,就此過一生,才是那時仰慕者為之歎息的事。那時想不明白,但想明白之後才覺得李山色應該是走的晚了,不負韶華一生,卻就此遲遲才去。
因為在這座小土包旁邊有一座不太凸顯的小包,已經雜草叢生,看不出旁邊還有一墳,但這旁邊的墓碑早以腐朽,但抹去灰塵,還能看出淡淡字跡,與旁邊碑上同出一轍,乃是同一人所著。上刻:“李山色之墓,邊刻:‘親提’年享二十。”
李山色不是死在濱海城的,死在那繁花似錦的京城內。死因是心脾過勞!
臨走時喝了老大一口酒,不知是敬天下,還是.........
李山色好酒,熟息之人都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