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勝!必勝!”校場上,長槍如林,數萬騎著優良戰馬的大軍齊聲呐喊,在校場的最前方,一名虎背熊腰但卻麵目猙獰的壯士,單手抬起了矗立在校場上的大纛,威猛狂勇的形象更是把氣氛推到了最高潮!
必勝!對手不過是一群胡亂拚湊的烏合之眾而已,怎麽可能打敗我們!被調動起士氣來的董卓軍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卻忘記了長安城外的李傕軍剛剛打了敗仗的事實。
必勝!這已經不再單單是董卓灌輸給士兵的信念那麽簡單,也是如今的董卓唯一的選擇,因為董卓真的敗不起!一旦此戰失敗,形勢必然崩壞,到時候很可能引發全麵的崩盤,所以如今董卓隻能夠勝利!
為此,董卓不僅前前後後集結了近五十萬軍隊,更是帶來了張遼、高順、典韋、張燕、樊稠、張濟、張繡、董越、胡軫、段煨等大將,還帶來了賈詡這個毒士出謀劃策,擺出了一定要大敗馬騰、韓遂聯軍的架勢!
而事實上,到了這個時候,董卓軍在精銳程度上已經大大超過了馬韓聯軍!就算是因為要派出軍隊駐防長安等城市,董卓此時能夠用於正麵戰場的士兵也達到了三十萬!這樣的陣容已經足夠了。
馬騰與韓遂雖然論起智謀遠比不上賈詡之類的牛人,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速戰速決的道理,因為作為一支糅合起來的聯軍,馬韓聯軍中不僅有馬騰與韓遂這兩大派係,更是還有其他大大小小十來個派係,勝利的時候自然能夠順風順水,但是一旦遇到大的挫折,屆時必然會分崩離析。
除此之外,馬韓聯軍還有一個極其致命的軟肋——糧草不足!
西涼的土地本來就比較貧瘠,再加上各種戰亂常年不斷,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使得西涼的大小軍閥幾乎永遠都數著糧食過日子,年景好的時候還能夠應付一二,年景一旦不是太好,那麽新一輪的搶糧大戰就要拉開帷幕!
盡管在發動叛亂前,馬韓聯軍的大小頭目都相互盟誓,說要團結一心,但這些人的話可信嗎?就算是親密如馬騰韓遂二人,在危急時刻也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對方,更不用說其他隻是抱著占便宜的心思來作戰的小軍閥了。
必須要速戰速決!這是馬騰與韓遂的共識,所以他們加大了對李傕所部的攻擊,隻是這個時候李傕已經恢複了指揮能力,更得到了張遼與樊稠的相助,出征無力,但是防守卻還能夠堅持,再加上董卓的援軍已經近在咫尺,李傕更是穩坐釣魚台,安心養傷,等待最後的大戰到來。
董卓可以等下去,但是馬韓聯軍卻已經等不下去了。
算了算糧草,最多還夠五十萬人馬吃一個月,馬騰與韓遂已經急了!尤其是在董卓的援軍已經與李傕的部隊匯合的情況下,覺得事不可為的二人終於有了退卻的打算,甚至還派出了使者求和,隻是他們的請求被董卓理所當然的拒絕了。
笑話,你想來打就來打,你想求和就求和,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更何況,董卓本來就有攻略涼州的心思,如果在這裏擊潰了馬騰韓遂軍的主力的話,以後在要做什麽無疑會方便許多!到了這個時候,董卓也終於想到了馬韓聯軍的糧草問題,與賈詡一合計,覺得贏麵很大的董卓決定要與馬韓聯軍死拚到底!
近百萬大軍的對峙可不想十來個人的群毆那麽簡單,盡管雙方都在積極準備,在沒有完全準備之前忍者不首先攻擊對方的營盤,但是在雙方的默認下,雙方的斥候以及小規模的騎兵都發生了慘烈的戰鬥,雖然互有勝負,但是勝利的天平還是越來越向董卓軍傾斜,畢竟董卓軍的騎兵可是此時最為強大的騎兵!
時間很快又過去了半個月!雙方的小規模戰鬥進一步升級,不過這更多的卻是由於馬韓聯軍因為糧草危機,故而想要逼董卓軍決戰的緣故,隻是玩兒騎兵誰怕誰啊,董卓命令張繡、李傕、張遼、樊稠各帶領三萬精銳騎兵衝出了大營,一舉殲滅了兩三萬在外圍遊蕩的馬韓聯軍騎兵,開始對馬韓聯軍實施戰略包圍。
麵對這種情況,萬分擔心這裏會變成死地的馬韓聯軍最終決定派出五萬精銳騎兵由馬超做主將楊秋做副將用於保障後路,而後伺機而動,主力配合打一場殲滅戰,隻是年輕氣盛的馬超卻似乎高興的忘乎所以了,竟然打算獨立與切斷馬韓聯軍後路的董卓軍一較高低。
於是乎一場混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在張遼這個剛獲得大涼名將稱號的強人的帶領下,更加精銳的董卓軍並沒有被近兩倍的馬騰韓遂局擊敗,相反以為張遼釋放了訊號,所以李傕與樊稠這兩路騎兵很快就感到了戰場。
與此同時,發現了後方大戰的馬騰與韓遂即使緊張又是激動。他們緊張是因為終於找到了與董卓軍大決戰的機會了!馬韓二人確信,隻要能夠吃掉董卓的騎兵,那麽是走是留可就是自己說了算了。
然而,董卓既然敢派出這九萬人,自然是對這就九萬人有著充足的信心,所以盡管馬騰與董卓的援軍先後加入了這場前所未有的騎兵大戰,但是最終人數上占優勢的馬韓聯軍也沒有取得什麽效果,反而還差一點折損了小將馬超。
與此同時,投石機、井欄等器械已經大量裝備的董卓軍終於對馬韓聯軍的大營發動了攻擊,盡管馬騰軍的大營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防禦工事,但是麵對居高臨下的董卓軍,尤其是董卓軍火箭以及火球的攻擊,馬騰軍卻完全沒了應對之策。
在數百架井欄、投石機的掩護下,作為炮灰的黑山軍不顧一切的衝了上去,隻是花了半天的時間就將第一道溝壕填平,然後掩護陷陣營等步兵殺入了馬韓聯軍的大營之中,雖然這次進攻最終並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戰果,但是卻極大的打擊了馬韓聯軍的士氣。
勝利似乎已經在望了,然而這個時候,董卓卻收到了一個壞消息。
必勝!對手不過是一群胡亂拚湊的烏合之眾而已,怎麽可能打敗我們!被調動起士氣來的董卓軍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卻忘記了長安城外的李傕軍剛剛打了敗仗的事實。
必勝!這已經不再單單是董卓灌輸給士兵的信念那麽簡單,也是如今的董卓唯一的選擇,因為董卓真的敗不起!一旦此戰失敗,形勢必然崩壞,到時候很可能引發全麵的崩盤,所以如今董卓隻能夠勝利!
為此,董卓不僅前前後後集結了近五十萬軍隊,更是帶來了張遼、高順、典韋、張燕、樊稠、張濟、張繡、董越、胡軫、段煨等大將,還帶來了賈詡這個毒士出謀劃策,擺出了一定要大敗馬騰、韓遂聯軍的架勢!
而事實上,到了這個時候,董卓軍在精銳程度上已經大大超過了馬韓聯軍!就算是因為要派出軍隊駐防長安等城市,董卓此時能夠用於正麵戰場的士兵也達到了三十萬!這樣的陣容已經足夠了。
馬騰與韓遂雖然論起智謀遠比不上賈詡之類的牛人,但也不是傻子,自然知道速戰速決的道理,因為作為一支糅合起來的聯軍,馬韓聯軍中不僅有馬騰與韓遂這兩大派係,更是還有其他大大小小十來個派係,勝利的時候自然能夠順風順水,但是一旦遇到大的挫折,屆時必然會分崩離析。
除此之外,馬韓聯軍還有一個極其致命的軟肋——糧草不足!
西涼的土地本來就比較貧瘠,再加上各種戰亂常年不斷,生產遭到極大的破壞,使得西涼的大小軍閥幾乎永遠都數著糧食過日子,年景好的時候還能夠應付一二,年景一旦不是太好,那麽新一輪的搶糧大戰就要拉開帷幕!
盡管在發動叛亂前,馬韓聯軍的大小頭目都相互盟誓,說要團結一心,但這些人的話可信嗎?就算是親密如馬騰韓遂二人,在危急時刻也絕對會毫不猶豫的拋棄對方,更不用說其他隻是抱著占便宜的心思來作戰的小軍閥了。
必須要速戰速決!這是馬騰與韓遂的共識,所以他們加大了對李傕所部的攻擊,隻是這個時候李傕已經恢複了指揮能力,更得到了張遼與樊稠的相助,出征無力,但是防守卻還能夠堅持,再加上董卓的援軍已經近在咫尺,李傕更是穩坐釣魚台,安心養傷,等待最後的大戰到來。
董卓可以等下去,但是馬韓聯軍卻已經等不下去了。
算了算糧草,最多還夠五十萬人馬吃一個月,馬騰與韓遂已經急了!尤其是在董卓的援軍已經與李傕的部隊匯合的情況下,覺得事不可為的二人終於有了退卻的打算,甚至還派出了使者求和,隻是他們的請求被董卓理所當然的拒絕了。
笑話,你想來打就來打,你想求和就求和,天底下哪有這麽好的事情!更何況,董卓本來就有攻略涼州的心思,如果在這裏擊潰了馬騰韓遂軍的主力的話,以後在要做什麽無疑會方便許多!到了這個時候,董卓也終於想到了馬韓聯軍的糧草問題,與賈詡一合計,覺得贏麵很大的董卓決定要與馬韓聯軍死拚到底!
近百萬大軍的對峙可不想十來個人的群毆那麽簡單,盡管雙方都在積極準備,在沒有完全準備之前忍者不首先攻擊對方的營盤,但是在雙方的默認下,雙方的斥候以及小規模的騎兵都發生了慘烈的戰鬥,雖然互有勝負,但是勝利的天平還是越來越向董卓軍傾斜,畢竟董卓軍的騎兵可是此時最為強大的騎兵!
時間很快又過去了半個月!雙方的小規模戰鬥進一步升級,不過這更多的卻是由於馬韓聯軍因為糧草危機,故而想要逼董卓軍決戰的緣故,隻是玩兒騎兵誰怕誰啊,董卓命令張繡、李傕、張遼、樊稠各帶領三萬精銳騎兵衝出了大營,一舉殲滅了兩三萬在外圍遊蕩的馬韓聯軍騎兵,開始對馬韓聯軍實施戰略包圍。
麵對這種情況,萬分擔心這裏會變成死地的馬韓聯軍最終決定派出五萬精銳騎兵由馬超做主將楊秋做副將用於保障後路,而後伺機而動,主力配合打一場殲滅戰,隻是年輕氣盛的馬超卻似乎高興的忘乎所以了,竟然打算獨立與切斷馬韓聯軍後路的董卓軍一較高低。
於是乎一場混戰不可避免的爆發了,在張遼這個剛獲得大涼名將稱號的強人的帶領下,更加精銳的董卓軍並沒有被近兩倍的馬騰韓遂局擊敗,相反以為張遼釋放了訊號,所以李傕與樊稠這兩路騎兵很快就感到了戰場。
與此同時,發現了後方大戰的馬騰與韓遂即使緊張又是激動。他們緊張是因為終於找到了與董卓軍大決戰的機會了!馬韓二人確信,隻要能夠吃掉董卓的騎兵,那麽是走是留可就是自己說了算了。
然而,董卓既然敢派出這九萬人,自然是對這就九萬人有著充足的信心,所以盡管馬騰與董卓的援軍先後加入了這場前所未有的騎兵大戰,但是最終人數上占優勢的馬韓聯軍也沒有取得什麽效果,反而還差一點折損了小將馬超。
與此同時,投石機、井欄等器械已經大量裝備的董卓軍終於對馬韓聯軍的大營發動了攻擊,盡管馬騰軍的大營已經有了比較完備的防禦工事,但是麵對居高臨下的董卓軍,尤其是董卓軍火箭以及火球的攻擊,馬騰軍卻完全沒了應對之策。
在數百架井欄、投石機的掩護下,作為炮灰的黑山軍不顧一切的衝了上去,隻是花了半天的時間就將第一道溝壕填平,然後掩護陷陣營等步兵殺入了馬韓聯軍的大營之中,雖然這次進攻最終並沒有取得理想中的戰果,但是卻極大的打擊了馬韓聯軍的士氣。
勝利似乎已經在望了,然而這個時候,董卓卻收到了一個壞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