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習上,50後們往往麵臨著資源極度匱乏的困境。


    他們可能要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就著那微弱的光線努力研讀那些,已經被翻得破舊不堪的課本。


    那時候的學校設施簡陋,桌椅板凳可能都是缺胳膊少腿的。


    可他們依然懷著對知識的渴望,克服重重困難,努力汲取著知識的養分。


    60後也就是陳金海他這一代,他們成長於一個特殊的時期。


    學習機會本就來之不易,很多時候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


    放學後,他們不是像現在的孩子一樣去玩耍。


    而是要趕忙迴家幫忙幹活,喂豬、砍柴、挑水等等。


    等到忙完這些才能夠坐下來寫作業。


    在生活方麵,他們的物質生活極為匱乏,新衣服是過年才能奢望的東西。


    平時都是補丁摞補丁,能吃飽飯就已經是一種幸福。


    70後上學的時候,雖然條件稍有改善,但教育資源仍然不均衡。


    他們可能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文具也很簡單,一支鉛筆用到短得不能再短還舍不得扔。


    在工作上,他們麵臨著改革開放初期的巨大變革,需要不斷地適應新的工作模式和競爭壓力。


    從傳統的計劃經濟思維向市場經濟思維轉變,這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


    80後在學習上背負著巨大的升學壓力,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高考成了改變命運的關鍵一役。


    生活中,他們見證了社會的快速發展,從黑白電視到彩色電視,從自行車到摩托車。


    但同時也麵臨著房價開始上漲的壓力,很多人要為了一套房子而辛苦打拚多年。


    工作中,他們麵臨著新興行業的崛起和傳統行業的變革,不斷地學習新技能,生怕被時代淘汰。


    90後在學習上競爭更加激烈,各種課外輔導班、興趣班充斥著他們的童年。


    為了在升學中脫穎而出,他們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時間。


    生活上,雖然物質條件已經較為豐富。


    但社會的快節奏也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壓力,比如網絡信息爆炸帶來的焦慮等。


    工作上,他們麵臨著更加多元化的職業選擇。


    但同時也麵臨著高學曆人才競爭的壓力,職場的內卷讓他們不得不拚命努力。


    再想想自己如今已是富甲一方,再也不用這些壓力而發愁,陳金海也就十分滿足的釋然了。


    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差別。


    對於華夏目前收入和生活水平,陳金海他們一家過得簡直是神仙日子。


    與那些還在為吃飽穿暖的人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等掃除了所有負麵情緒,從自己房間迴到二進院後,飯菜已經全部被眾人端到四合院石桌上。


    這間500多平的大四合院是陳金海前年,花費8元元購買所得。


    足有一百多平的整個二進院,都被打造成了一整間玻璃庭院。


    庭院裏一共有四個大石桌,每個石桌都配有10個石凳。


    因為除了母親林芝,大姐陳金蘭家四人,大哥陳金洋家四人,陳金海夫妻倆。


    還有老三陳金江,老四陳金股和老五陳金河,這14人外。


    不管是逢年過節或者家庭聚會,萬,杜,張三家我都會齊聚陳金海家。


    畢竟現在整個萬家,陳家,張家,杜家,現在全部都視陳金海為核心凝聚力。


    是他把這些人全部團結在一起,因此各人之間才有了往來交集。


    以前那兩百平的小四合院,院子實在過於狹小。


    陳金海家14人,萬家5人,大伯陳東武家10人,這就有29人了。


    再加上有時候張元成和他父親叔叔也會來。


    杜茗雨父子倆更不用說了,他們一家都視陳金海為救命恩人。


    陳金海家除了逢年過節他們會上門送禮外,但凡有點人情往來,杜茗雨父子都會親臨。


    張元成和杜茗雨也都娶妻生子了。


    大的男孩叫張齊君,小女兒叫張齊月。


    杜茗雨家則是生了一對龍鳳胎杜宇軒和杜宇露。


    兩家人也都是在同一年娶妻,所以說四個小海也都隻相差一歲。


    “阿媽,萬叔,杜老,張叔,大伯。


    你們怎麽都站在座位旁邊,這是在等我嗎?”


    陳金海說著就首當其衝坐在第二桌上一個位置,他夾了一個雪月銀球放進嘴裏。(雪月銀球,北方十大碗裏麵的一道菜,也就是八大碗中的圓子。)


    “哎呀,好燙好燙。”陳金海就像被燙的張著嘴,不斷地哈著氣。


    “你們都站在那裏幹什麽,都快坐下吃飯呀!”


    陳金海絲毫不顧及讓人異樣的眼光,自顧自的開始全身心投入享受美食當中。


    陳家,萬家,杜家,張家在場所有人,無一不是看得目瞪口呆。


    因為陳金海剛才抱頭鼠竄,倉惶從廚房逃離時可是滿臉的幽怨和委屈。


    現在短短幾分鍾過去,就又再次喜笑顏開的滿血複活。


    這種前後強烈的反差感讓誰看了都得大唿一聲,“這人心態是真的好!”


    包括萬國朝在內的六位長者,看到陳金海如此厚黑的臉皮。


    也不禁感歎道:“此子能屈能伸不拘小節,又如此厚黑,實乃非一般人也。”


    他們的眼神中既有對陳金海這種性格的些許詫異,又有著一絲隱隱的讚賞。


    母親林芝和大姐陳金蘭,在不約而同的白了一眼陳金海後,開始依次招唿各位入座。


    那白眼看似帶著責怪,實則卻透著一種家人之間的親昵。


    在那個年代家宴來客,都是老一輩男性成員一桌,年輕一輩男性一桌。


    一般情況下,女性和孩子是不允許上桌的。


    雖在陳金海家卻雖沒有這麽封建的歧視女性,但是男性和女性還是要區分開的。


    畢竟男性大多數好酒,一頓飯隨隨便便都能吃三個小時。


    他們喝酒的時候,就像是在進行一場漫長的戰鬥,一杯接一杯,談天說地,話題從國家大事到家長裏短。


    而女性大多不好酒,一頓飯最多半小時就能結束戰鬥。


    她們吃飯的時候,多數優雅而安靜,輕聲細語地交談著。


    第一桌是按照長幼年紀依次是主座陳東武,主賓位萬國朝,副賓位萬國清。


    三個陪位分別坐著,張父,張叔和杜老,萬國拜也是坐在比賓座上。


    第二桌座次分別是王家虎,陳金國,陳金軍,陳金洋,杜茗雨,張元成,陳金海,陳金江,陳金湖,陳金河。


    其他女性帶著小孩,現在剩餘兩桌。


    今天烹飪的是陳金海家鄉安臨省的八大碗,以及華京的頭四道菜。


    眾人紛紛入座後,飯桌上的氣氛漸漸熱鬧起來。


    第一桌上,陳東武作為東家率先舉起酒杯,朝著在座所有人敬酒道。


    老一輩的另外六人,也都非常恭敬的雙手端起三錢酒盅,禮貌迴敬陳東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80年,靠迴收老物件逆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愛做夢的程小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愛做夢的程小胖並收藏重生80年,靠迴收老物件逆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