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迴書說到,魏征以隋文帝和太上皇李淵為例,試圖證明和親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不想李世民卻反駁道,“魏征,此言差矣。我且問你,我朝武德年間與漢太祖草創漢朝之時,國力相比,孰強孰弱?”


    魏征不假思索,“漢初之時,剛剛結束秦末戰亂,人口損失過半,國弱民疲,而我朝也是建立在隋末的廢墟之上,人口甚至不如漢初,因此,恕臣直言,二者相比,半斤八兩。”


    “嗯!”李世民微微點頭繼續問道,“魏征,那你說漢初以及我朝開創之初,匈奴突厥與我中原王朝孰強孰弱啊?”


    “哦……恕臣直言,當年漢太祖高皇帝被冒頓單於以四十萬大兵圍在白登山,險些喪命,而我朝武德年間也被突厥騎兵兵臨渭水,若不是陛下力挽狂瀾,恐怕……”


    魏征頓了頓又道,“孰強孰弱,一目了然。”


    “哈哈哈哈……”李世民大笑,“所言極是!漢太祖高皇帝以及後來的漢文帝之所以與匈奴和親,也就是緩兵之計罷了,無非是想換取和平發展的時間,這才有了後來的漢武帝橫掃匈奴,一雪前恥!”


    “一如我朝武德初年,地不過河東,兵不過三萬,四麵皆敵,如履薄冰,這才虛與委蛇,與突厥和親,實屬無奈之舉。然今時不同往日,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我大唐人口幾乎翻了一倍,況且如今以我徒兵一千,可擊胡騎數萬,是否和親在我而不在彼。”


    李世民說著說著,目光之中忽然極具威嚴,“魏征,朕不是完全不同意和親,若是以一女子可以換得我大唐數十萬將士的生命,朕就算是嫁了親生女兒也隻能忍痛割愛,然鬆讚幹布無禮至極,今天若許了他公主,明天周邊各國各部落都來找朕和親怎麽辦?朕身為天下共主還如何管理這天下?況且周邊各國雖然臣服於我,但人心難測,今天冒出來一個鬆讚幹布挑釁我大唐威嚴,若不加以懲戒,明天還說不上有多少人犯上做亂!”


    麵對大唐天子李世民的這一連串的發問,魏征無言以對,隻得悻悻而退。


    李昭靜靜地坐在一旁,聆聽著兩人的對話。他心中明白,和親不代表退縮無能,不和親也不一定就是強大,對於漢人王朝來講,和親很多時候是一種無奈之舉。這並不意味著漢人王朝軟弱或屈辱,而是在特定曆史背景下的一種權衡和策略。


    一切拋開曆史背景不談,單純從上帝視角而對曆史妄加評判都是耍流氓。


    而李世民的意思也很明了,和親不是不可以,但那是我對爾等的恩賜,而不是來自於某一勢力的威脅,主動權必須牢牢掌握在大唐手中。


    和親也並非簡單地將皇家女子送出去換取和平,更多的是一種政治外交手段。通過和親,可以建立起與遊牧民族之間的血緣關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穩定邊疆地區,減少戰爭帶來的破壞和損失。


    李昭深知,無論是漢人還是遊牧民族,都有自己的利益和需求,一切要以大局為重。而和親隻是眾多政治手段中的一種,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製定最適合的政策。在這個複雜多變的時代,隻有不斷適應變化,才能生存下去。


    但是李昭作為穿越者,開了掛的男人,總要做些什麽。


    李昭見皇帝和魏征都不再說話,便起身嗬嗬一笑道,“魏大人,還要和我打賭嗎?”


    魏征本來被李世民懟的沒了脾氣,但是聽李昭又提起打賭這茬,便也想找迴場子,“如何賭?”


    李昭緩緩道,“魏大人,我不僅敢斷言吐蕃必定入侵我邊境,而且我還知道他們會進攻哪裏!”


    “哦?下官向來知曉駙馬本領過人,難道還能未卜先知?”魏征不太相信。


    “哈哈哈哈,魏大人,你別說,我還真能未卜先知。”李昭說罷,向那地圖上一指,“吐蕃必攻打我鬆州(四川鬆潘)!”


    “如果吐蕃沒有入侵,或者沒有打鬆州,駙馬該當如何。”魏征反問。


    “哈哈哈,若是那樣,自今而後,魏大人的一切建議我都支持,但如果被我說中了,還請魏大人不再幹預對吐蕃用兵之事!”李昭非常自信的說道。


    “好!我答應你!”魏征也夠爽快。


    李世民因為鬆讚幹布的挑釁以及魏征剛剛當眾懟了自己,心中甚是煩躁,見李昭二人還在這搞上賭局了,心中更是不悅。


    他清了清嗓子,“咳咳。”


    李昭和魏征這才止住話語。


    李世民掃視了眾人一眼,一揮袍袖,“今日就散了吧,至於發兵之事,改天朝會再議!”


    ……


    李世民氣衝衝的迴到太極宮立政殿,推開門,大怒道,“這個鄉巴佬,朕非殺了他不可!”


    長孫皇後見狀驚訝問道,“不知皇上要殺了誰?”


    “還能有誰?就是魏征那個鄉巴佬,他竟然當著眾文武的麵頂撞朕,說什麽朕上梁不正下梁歪,太不給朕麵子了,氣煞我也!”李世民一邊說著,一邊竟然抽出了一把橫刀,此刻的他更像是一個受了氣的小媳婦,當麵不敢還嘴,卻在背後撒氣。


    不想長孫皇後聽罷,竟然迴內室換上大唐皇後的朝服,長孫皇後本就端莊秀麗,換上朝服之後更是威嚴高貴,隻見她滿麵春風,向李世民拜倒,“臣妾恭喜皇上!賀喜皇上!”


    李世民怒氣未減,一臉懵圈,“你這是幹什麽!氣都氣死了,何喜之有?”


    長孫皇後恭恭敬敬的說道,“臣妾聽聞自古唯有賢明的君王,做臣子才敢直言不諱。魏征敢當著陛下的麵,大膽直言,這不就正好說明陛下是個賢明的君主嗎?”


    李世民一聽這話,眼睛一眯,斜了長孫皇後一眼,嘴角難掩笑意,怒氣登時消了大半。


    他本就不想殺魏征,隻是一時控製不住情緒,這些氣話也就隻能和長孫皇後傾訴,皇帝也是人,也需要發泄。


    聽長孫皇後這麽一說,李世民就坡下驢,有台階就得下,“皇後這樣一說,倒也有幾分道理……啊……哈哈哈。”


    李世民轉怒為喜。


    長孫皇後繼續問道,“所以陛下你說,大唐有魏征這樣的賢臣,臣妾不應該恭賀嗎?”


    “應該,應該……”


    要不怎麽說每一個成功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優秀的女人呢!


    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分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銀槍白馬戰大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趙錦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趙錦唐並收藏銀槍白馬戰大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