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朝堂風波
長生不死從九龍奪嫡開始 作者:天貴帝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朝堂這段日子並不平靜,每日早朝各部官員,幾乎都要吵翻天了
大到鎮妖關的建設事宜、邊關各國上供的貢品分配,再到如今大夏各州府的情況,小則到一個人的風評。
連顧景炎都從未想過,當自己的風評不再如過去一般的時候,會在大夏掀起怎樣的風波。
兵部尚書陳慎慢慢走入明乾殿,沿途各處官員用奇怪的目光看向他。
“這位就是兵部尚書陳慎,平安王殿下的外公,據說這件事就是他在暗中操縱。”
“平安王的風評有什麽可洗的,他是什麽樣的東西我們都清楚。”
“修得胡言,要是讓他老人家聽到了,要你們幾個吃不了兜著走。”
“堂堂六部大員,又豈是你們這些連明乾殿都進不去的小官,可以出聲議論的。”
各種議論聲不絕於耳,陳慎置若罔聞一步步走入殿內。
與站在外麵,小心謹慎說話的官員不同,殿內倒是另外一副場麵。
錢萬裏拱了拱手,笑著開口。
“陳老,你可真生了一個好外孫,沒想到世人口中的六殿下,沒少被旁人潑髒水。”
“髒水?那小子什麽脾氣秉性,我心裏可以清楚的很,少來這裏打趣我,要不是他在冷宮,我第一個抽他。”
兵部尚書陳慎冷笑一聲,率先罵起了自家外孫的不是,那模樣恨不得直接將其拉過來揍一頓。
看的一旁的幾個官員默默的閉上了嘴,似乎是擔心老尚書一個激動,直接將他們給揍一頓。
工部尚書魯文山閉目養神,似乎又在盤算著什麽。
禮部尚書崔正看到這一幕,笑眯眯的說道。
“錢尚書大概還不清楚,在盛京最看不慣平安王殿下的就是陳老了。”
錢萬裏眨了眨眼,第一次知道這些辛秘。
而如今大殿之內,除了兵部尚書之外,還有一個人被百官觀察著。
吏部侍郎林公甫,林寒柔的父親,也被認為是顧景炎的嶽父之一。
這位中年讀書人,老神在在並未與任何人說話,似乎這件事並未對他造成什麽影響。
眾人倒是饒有興趣的在旁邊議論著顧景炎的事情,他們對於這位平安王殿下看法不一。
大多數都覺得,這一次肯定是某位大人物在暗中的炒作,為的就是讓他離開冷宮。
“監國到。”
門口傳來老太監尖銳的嗓音,眾人立刻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起身喝道。
“監國,千歲千歲千千歲。”
顧瑾年頗為享受這一刻,他很喜歡這種被人簇擁的感覺,目光掃過在場的其他人。
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好了好了,今日繼續談論鎮妖關如何安排一事。”
“監國,臣有一事。”
監察禦史胡惟上前,一步率先開口。
顧瑾年眉頭一挑,略微感到幾分意外,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胡禦史,這是又找誰的麻煩?”
“兵部尚書陳慎。”
胡惟抬起頭,目光看向身前之人,語氣堅定道。
“如今盛京世麵之上,關於平安王殿下的風評正在好轉,臣認為這其中也許有兵部尚書的影子在其中。”
“哦?陳老?”
顧瑾年順水推舟般看向陳慎,問道。
這位老人慢悠悠走出一步,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緩緩開口說道1。
“一些敗犬想要咬人而已,我的外孫什麽德行我不知道?還什麽留戀青樓花魁是雲州王的安排。”
“這小子出去睡姑娘,沒錢還讓我給去送!”
嘩!
文武百官都愣住了,誰也沒想到,陳慎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再怎麽說,平安王也是他的外孫,他就如此淡定的將這話說出來了?
這打算可就讓人覺得恐怖了。
顧瑾年望著眼前的人,嘴角不由抽搐一番之後,才慢慢開口道。
“平安王的事情,說到底不過是皇室醜聞而已,這種事犯不著如此謹慎下一次不妨換個地方說。”
“還請殿下明察,我覺得此事也許並沒有這麽簡單。”
胡惟繼續開口,並且說出了另外一件事。
“我認為陳慎一定有所圖謀。”
身後之人並未注意到,如今陳慎的臉上並無表情,這意味著他如今的心情不太好。
顯然有人編排平安王一事,對於他的影響並未如其他人推斷的一般。
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顧瑾年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這不是他的本意。
怎奈如今朝堂之上,除了一些中立的官員,就屬眼前的陳慎一脈,不支持自己。
這種黨爭別說是他,就是聖乾大帝來了,也根本攔不住。
“下官認為胡禦史說得對。”
誰也想不到,這時候主動站出來的人,竟然是王君之。
這位盛京府尹隻要一開口,所有人都知道有人要倒黴了。
當他站出來的時候,文武百官都很好奇,到底是誰又被他給盯上了,同時又擔心自己會被他給盯上。
而如今他盯上了陳慎。
王君之從袖子裏摸出早已準備好的奏折,送了上去。
“這是這段時間,盛京周圍州縣的調動命令,十三個州縣每縣一百到三百人不等,有捕快、衙役、還有一些百姓,全部被兵部調動。”
“臣想問一問陳老,你召集這些人,是想要謀反麽?”
王君之一字一句的開口,讓一旁的胡惟愣住了。
這罪名他都不敢放在陳慎頭上,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如此的衝動。
他這麽一站出來,也讓胡惟的後手沒了用處,再怎麽想要插手後宮,還能有謀反來的罪名大麽?
顧瑾年臉上浮現出怒容,臉色有些難看。
“陳老,孤需要一個解釋,到底為何調動這些人。”
“殿下,這其中也許有誤會啊。”
錢萬裏剛開口,就看到盧正淳一臉冰冷的看著他,他又默默的低頭迴去。
而這時候陳慎抬起頭,諷刺一般地望著文武百官。
“諸位還真是閑得慌,沒事竟然找一找老夫所做的事,我看你們是太閑了,不如一個個都送上城頭巡城去!”
“陳慎!休得胡言!”
胡惟聽到這話很是惱怒,當即就要與陳慎吵一架。
如今這一幕,已經成了朝堂之上的常態,眾人也都見怪不怪了。
兵部尚書對此隻是冷笑,而後將目光看向別處,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諸位怕不是忘了,秦王與楚王如今在做什麽,若是他們兩個都殺了過來,盛京又該如何守住。”
“秦王楚王乃是皇子,他們又怎麽會打進盛京!”
胡惟此刻怒道,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陳慎隻是掃了他一眼,直接衝著顧瑾年說道。
“殿下,臣隻是為了守住盛京,若是兩位皇子真想要攻打盛京,也可以拖延時間。”
“但是看胡禦史的意思,似乎他很有信心說服兩位皇子,臣認為應該讓胡禦史前去做說客。”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結果胡惟就坐不住了,慌忙打斷陳慎的話。
“殿下,臣可沒這本事,臣隻是覺得兩位殿下與您是兄弟,應當會顧忌手足之情才對。”
“顧忌?家國大事豈能用顧忌兩字來做決定。”
陳慎冷笑一聲,目光掃過王君之,繼續出聲說道。
“胡禦史怕不是不清楚,因為你的一句顧忌,也許盛京要死百人死千人才行。”
“臣……”
胡惟閉上了嘴,眼中滿是不甘之色。
卻又找不到該說什麽。
顧瑾年適時開口,打斷了眾人的爭吵。
“好了,諸位也都是為了大夏著想,陳尚書做的事情是我授意的,孤可以不防這兩個兄弟,但是不能沒有製衡的手段。”
“殿下英明。”
直到這個時候錢萬裏才反應過來,這竟然是演給文武百官的一場戲。
按照大夏律例來說,監國可沒這個本事,調動十三縣的衙役,如此調動得詢問陛下才行。
可被他這麽一鬧,文武百官都知道了又能如何。
若是覺得他如此做的不對,那待到兩個皇子兵臨城下,誰第一次出去當說客。
事關自己安危,沒一個人敢當兒戲,也沒人敢說什麽。
就這樣關於顧景炎的事情,被盛京即將麵臨的危機所化解。
如今百官所議論的事情,除了鎮妖關之外,就又多了一件。
其中有些人就多了幾分好奇,想知道到時候到時候幾位殿下,是不是真的會不攻城。
一直到了晌午,才散朝。
盧正淳一如既往的沒作為,可隻有熟悉朝堂運做的人才清楚。
一個上任不過數月的首輔,可以將大夏的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是多麽恐怖的一件事。
無錯這兩個字說的簡單,做起來有多難,隻有做過的人才清楚。
“今日之事,你和陛下商量好的。”
“商量?這倒是沒有,隻是順著小家夥的話說出來而已。”
陳慎微微一笑,頗為高興的說道。
正好王君之在兩個人身前走過,察覺到兩個人的目光,轉身衝著兩個人行禮。
模樣規矩,半點沒有朝堂上的桀驁。
盧正淳哈哈一笑,望著他的背影開口。
“也不知道這小子到底是誰的人,他倒是幫你解決了一個小麻煩。”
陳慎點了點頭,輕嗯了一聲。
他也很好奇,這個年輕人最後會站在誰的麾下。
大到鎮妖關的建設事宜、邊關各國上供的貢品分配,再到如今大夏各州府的情況,小則到一個人的風評。
連顧景炎都從未想過,當自己的風評不再如過去一般的時候,會在大夏掀起怎樣的風波。
兵部尚書陳慎慢慢走入明乾殿,沿途各處官員用奇怪的目光看向他。
“這位就是兵部尚書陳慎,平安王殿下的外公,據說這件事就是他在暗中操縱。”
“平安王的風評有什麽可洗的,他是什麽樣的東西我們都清楚。”
“修得胡言,要是讓他老人家聽到了,要你們幾個吃不了兜著走。”
“堂堂六部大員,又豈是你們這些連明乾殿都進不去的小官,可以出聲議論的。”
各種議論聲不絕於耳,陳慎置若罔聞一步步走入殿內。
與站在外麵,小心謹慎說話的官員不同,殿內倒是另外一副場麵。
錢萬裏拱了拱手,笑著開口。
“陳老,你可真生了一個好外孫,沒想到世人口中的六殿下,沒少被旁人潑髒水。”
“髒水?那小子什麽脾氣秉性,我心裏可以清楚的很,少來這裏打趣我,要不是他在冷宮,我第一個抽他。”
兵部尚書陳慎冷笑一聲,率先罵起了自家外孫的不是,那模樣恨不得直接將其拉過來揍一頓。
看的一旁的幾個官員默默的閉上了嘴,似乎是擔心老尚書一個激動,直接將他們給揍一頓。
工部尚書魯文山閉目養神,似乎又在盤算著什麽。
禮部尚書崔正看到這一幕,笑眯眯的說道。
“錢尚書大概還不清楚,在盛京最看不慣平安王殿下的就是陳老了。”
錢萬裏眨了眨眼,第一次知道這些辛秘。
而如今大殿之內,除了兵部尚書之外,還有一個人被百官觀察著。
吏部侍郎林公甫,林寒柔的父親,也被認為是顧景炎的嶽父之一。
這位中年讀書人,老神在在並未與任何人說話,似乎這件事並未對他造成什麽影響。
眾人倒是饒有興趣的在旁邊議論著顧景炎的事情,他們對於這位平安王殿下看法不一。
大多數都覺得,這一次肯定是某位大人物在暗中的炒作,為的就是讓他離開冷宮。
“監國到。”
門口傳來老太監尖銳的嗓音,眾人立刻迴到了自己的位置上,起身喝道。
“監國,千歲千歲千千歲。”
顧瑾年頗為享受這一刻,他很喜歡這種被人簇擁的感覺,目光掃過在場的其他人。
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好了好了,今日繼續談論鎮妖關如何安排一事。”
“監國,臣有一事。”
監察禦史胡惟上前,一步率先開口。
顧瑾年眉頭一挑,略微感到幾分意外,目光落在他的身上。
“胡禦史,這是又找誰的麻煩?”
“兵部尚書陳慎。”
胡惟抬起頭,目光看向身前之人,語氣堅定道。
“如今盛京世麵之上,關於平安王殿下的風評正在好轉,臣認為這其中也許有兵部尚書的影子在其中。”
“哦?陳老?”
顧瑾年順水推舟般看向陳慎,問道。
這位老人慢悠悠走出一步,在眾人的注視之下,緩緩開口說道1。
“一些敗犬想要咬人而已,我的外孫什麽德行我不知道?還什麽留戀青樓花魁是雲州王的安排。”
“這小子出去睡姑娘,沒錢還讓我給去送!”
嘩!
文武百官都愣住了,誰也沒想到,陳慎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
再怎麽說,平安王也是他的外孫,他就如此淡定的將這話說出來了?
這打算可就讓人覺得恐怖了。
顧瑾年望著眼前的人,嘴角不由抽搐一番之後,才慢慢開口道。
“平安王的事情,說到底不過是皇室醜聞而已,這種事犯不著如此謹慎下一次不妨換個地方說。”
“還請殿下明察,我覺得此事也許並沒有這麽簡單。”
胡惟繼續開口,並且說出了另外一件事。
“我認為陳慎一定有所圖謀。”
身後之人並未注意到,如今陳慎的臉上並無表情,這意味著他如今的心情不太好。
顯然有人編排平安王一事,對於他的影響並未如其他人推斷的一般。
還是有一些影響的。
顧瑾年揉了揉自己的眉心,這不是他的本意。
怎奈如今朝堂之上,除了一些中立的官員,就屬眼前的陳慎一脈,不支持自己。
這種黨爭別說是他,就是聖乾大帝來了,也根本攔不住。
“下官認為胡禦史說得對。”
誰也想不到,這時候主動站出來的人,竟然是王君之。
這位盛京府尹隻要一開口,所有人都知道有人要倒黴了。
當他站出來的時候,文武百官都很好奇,到底是誰又被他給盯上了,同時又擔心自己會被他給盯上。
而如今他盯上了陳慎。
王君之從袖子裏摸出早已準備好的奏折,送了上去。
“這是這段時間,盛京周圍州縣的調動命令,十三個州縣每縣一百到三百人不等,有捕快、衙役、還有一些百姓,全部被兵部調動。”
“臣想問一問陳老,你召集這些人,是想要謀反麽?”
王君之一字一句的開口,讓一旁的胡惟愣住了。
這罪名他都不敢放在陳慎頭上,沒想到眼前這個年輕人,竟然如此的衝動。
他這麽一站出來,也讓胡惟的後手沒了用處,再怎麽想要插手後宮,還能有謀反來的罪名大麽?
顧瑾年臉上浮現出怒容,臉色有些難看。
“陳老,孤需要一個解釋,到底為何調動這些人。”
“殿下,這其中也許有誤會啊。”
錢萬裏剛開口,就看到盧正淳一臉冰冷的看著他,他又默默的低頭迴去。
而這時候陳慎抬起頭,諷刺一般地望著文武百官。
“諸位還真是閑得慌,沒事竟然找一找老夫所做的事,我看你們是太閑了,不如一個個都送上城頭巡城去!”
“陳慎!休得胡言!”
胡惟聽到這話很是惱怒,當即就要與陳慎吵一架。
如今這一幕,已經成了朝堂之上的常態,眾人也都見怪不怪了。
兵部尚書對此隻是冷笑,而後將目光看向別處,慢悠悠的開口說道。
“諸位怕不是忘了,秦王與楚王如今在做什麽,若是他們兩個都殺了過來,盛京又該如何守住。”
“秦王楚王乃是皇子,他們又怎麽會打進盛京!”
胡惟此刻怒道,覺得有些匪夷所思。
陳慎隻是掃了他一眼,直接衝著顧瑾年說道。
“殿下,臣隻是為了守住盛京,若是兩位皇子真想要攻打盛京,也可以拖延時間。”
“但是看胡禦史的意思,似乎他很有信心說服兩位皇子,臣認為應該讓胡禦史前去做說客。”
他的話音剛剛落下,結果胡惟就坐不住了,慌忙打斷陳慎的話。
“殿下,臣可沒這本事,臣隻是覺得兩位殿下與您是兄弟,應當會顧忌手足之情才對。”
“顧忌?家國大事豈能用顧忌兩字來做決定。”
陳慎冷笑一聲,目光掃過王君之,繼續出聲說道。
“胡禦史怕不是不清楚,因為你的一句顧忌,也許盛京要死百人死千人才行。”
“臣……”
胡惟閉上了嘴,眼中滿是不甘之色。
卻又找不到該說什麽。
顧瑾年適時開口,打斷了眾人的爭吵。
“好了,諸位也都是為了大夏著想,陳尚書做的事情是我授意的,孤可以不防這兩個兄弟,但是不能沒有製衡的手段。”
“殿下英明。”
直到這個時候錢萬裏才反應過來,這竟然是演給文武百官的一場戲。
按照大夏律例來說,監國可沒這個本事,調動十三縣的衙役,如此調動得詢問陛下才行。
可被他這麽一鬧,文武百官都知道了又能如何。
若是覺得他如此做的不對,那待到兩個皇子兵臨城下,誰第一次出去當說客。
事關自己安危,沒一個人敢當兒戲,也沒人敢說什麽。
就這樣關於顧景炎的事情,被盛京即將麵臨的危機所化解。
如今百官所議論的事情,除了鎮妖關之外,就又多了一件。
其中有些人就多了幾分好奇,想知道到時候到時候幾位殿下,是不是真的會不攻城。
一直到了晌午,才散朝。
盧正淳一如既往的沒作為,可隻有熟悉朝堂運做的人才清楚。
一個上任不過數月的首輔,可以將大夏的一切打理的井井有條,是多麽恐怖的一件事。
無錯這兩個字說的簡單,做起來有多難,隻有做過的人才清楚。
“今日之事,你和陛下商量好的。”
“商量?這倒是沒有,隻是順著小家夥的話說出來而已。”
陳慎微微一笑,頗為高興的說道。
正好王君之在兩個人身前走過,察覺到兩個人的目光,轉身衝著兩個人行禮。
模樣規矩,半點沒有朝堂上的桀驁。
盧正淳哈哈一笑,望著他的背影開口。
“也不知道這小子到底是誰的人,他倒是幫你解決了一個小麻煩。”
陳慎點了點頭,輕嗯了一聲。
他也很好奇,這個年輕人最後會站在誰的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