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彈頭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涼國在上郡遭遇兵敗,而定邊縣此時又被羌族軍隊緊緊圍城,這一係列的變故在涼國內部掀起了軒然大波,引發了極大的不滿和憂慮。
黎偉澤坐在自己的宮殿中,眉頭緊鎖,神色陰沉。
他召見了逃迴來的康尼可達等人,試圖從他們口中探尋出應對之策,也想借此排解自己內心的困惑。
“你們說,大周會不會借此機會,前來攻打我們涼國?”黎偉澤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安和焦慮。
“本王覺得不會,大周一般情況下不會對外作戰,否則國戰受到的波及,他一個藩王承擔不起。”
康尼可達雖然剛剛經曆了戰敗,但臉上仍帶著一抹自豪的神情。
在他看來,大周的藩王們往往顧慮重重,缺乏果斷出擊的勇氣。
“嗬嗬,我看這些藩王還不如世家有膽量。”
闞喇憲在一旁冷嘲熱諷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大周藩王的輕視。
“嗯,雖然你們說的都對,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防。”黎偉澤心有餘悸地說道。
延州一戰,他的隊伍帶去的大炮全部損失,其中還包括了向趙宏借助的六門霰彈炮,這讓他感到痛心疾首。
“大王不用擔心,上次你們使用的霰彈炮很是好用,我以前沒有想過,一直想朝著大型的炮發展,這次迴來我們有匠人,多造一些小型的霰彈炮。”
康尼可達給了黎偉澤一個堅定的眼神,試圖讓他安心。
在康尼可達的心中,小型炮不僅製造相對容易,成本較低,更重要的是其具備出色的靈活性,在短兵相接時能發揮巨大的威力。
……
欒城。
十一月的寒風裹挾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在快速路上肆意飛舞。
十幾輛馬車在風雪中緩緩前行,拉著棺木的車輪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轍痕。
車內躺著百餘具前去參戰者的遺體,同時,還有那些在戰後受傷的士兵。
馬彪的隊伍跟隨車隊緩緩進入欒城界內。
趙生帶著欒城各級官員,早早地出城二十裏,靜靜地等待著英魂歸來。
南山腳下,新修建的祭祀墳塚在白雪的覆蓋下顯得莊嚴肅穆。
當運載烈士的馬車緩緩靠近,家屬們的哭泣聲瞬間打破了寂靜。他們的淚水在寒風中瞬間凝結,悲痛的哭聲讓人心碎。
儀仗隊整齊地行舉目禮,用最崇高的敬意,為自己的戰友送行。
一捧土,三叩首。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哀思,他們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烈士的深深懷念。
部隊妥善地安排了烈士的後事,對烈士的父母妻兒都給予了周到的照顧。
然而,失去親人的傷痛,卻如同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久久地在他們心中刺痛。
但在另一些人的眼中,這卻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入伍的青壯們再次湧入軍營,他們叫嚷著,懷著滿腔的熱血,渴望參軍,為國家效力。
……
有了玻璃的助力,第一部望遠鏡以及槍載裝瞄準鏡應運而生。
礦山區。
經過漫長的努力,仿造巴雷特的步槍終於成功製造出來。
這是一款單發步槍,口徑達八個毫米,采用錐體彈頭,彈藥量是普通子彈的一倍。
托肩上安裝有三級減震裝置,以及一組反向減震。
陳前所在的團負責狙擊槍數據的測試工作,同時也在努力培養狙擊手。
“見過首長,我們正在測試狙擊槍的性能。”
陳前見到趙生等人前來,立刻快步上前,敬禮匯報道。
如今的新軍已經實現了軍事規範化,見到上級統一稱唿為首長。
而趙生,不僅擔任著新軍的總指揮,還兼任著行營總司令。
“測試的情況怎麽樣了,需要什麽改進的地方?”趙生走上前,關切地詢問陳前。
“首長,這槍不錯,在六百步的距離幾乎是百發百中,但是超過這個距離,就會出現彈道偏差。”
陳前臉上滿是期待的神情,他多麽希望這把槍在一千步後的準確度能夠更高。
“陳前,你入伍之前是一名獵手,你應該知道,射擊的準確與否與力道、氣候以及瞄準都有著密切的關係,當然,與手中的武器和子彈也密不可分。”
趙生說著,拿起一顆子彈仔細地查看起來。
他們現在的子彈是通過鑄造後,再冷鍍一層鉛完成的。
“找人將這個彈頭取出。”趙生將子彈遞給身邊的侍衛說道。
“是!”侍衛接過子彈,隨後去找了一個匠人協助,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彈頭,然後交迴給趙生。
一個鐵製的平台,打磨得極為平整。一個玻璃杯裏麵裝滿了水,放在鐵板上,做好了一個記號,然後旋轉了鏡像。
趙生反複觀察,直到看到水平麵在一個特定的刻度時,這才將子彈放在上麵。
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子彈竟然滾落了。
停止後,又做了一個新的標記,然後再次進行實驗,子彈依舊停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這是偏重了,去將子彈上的鍍鋅去掉。”趙生再次將彈頭遞給侍衛。
經過處理後的子彈頭拿來後,依舊存在偏心的問題。
定心,旋轉。
趙生終於發現,子彈在製作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偏心,這也正是導致射擊偏差的原因。
若不是子彈動力強大,恐怕在六百步時就會出現明顯的偏差。
陳前所說的百發百中,也隻是能上靶而已,與後世的標準相比,還差得很遠。
魯師傅聽說趙生來到試驗場地,深知此事關係重大,連忙帶著弟子長孫湛匆匆趕來。
“駙馬爺,前來視察也不通知我這個老頭子。”魯師傅笑嗬嗬地說道。
趙生看著魯師傅,快步上前道:“魯師傅來的正好,我正想和您說說這個子彈的問題。”
說著,拿出子彈的彈頭,詳細地向他講述了其中的問題。
“這,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有難度的。”
魯師傅皺起眉頭,如今都是采用鑄造法,一時間他也想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你看,能不能這樣……”
趙生將鑄造後夾上轉床(也就是車床),進行打磨,然後鍍鋅再次打磨的方法說了一遍。
“可否?”說完後,趙生滿懷期待地問道。
“嗯,駙馬說的甚好。”魯師傅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身看向長孫湛:“迴去按照駙馬的話製作,然後再次測試。”
“好的,師傅。”長孫湛恭敬地答道。
趙生見子彈的問題有望解決,心情稍鬆,陪著魯師傅在試驗場地走了一圈,
與他深入地探討了後麵關於蒸汽機的一些事宜,尤其是裏麵的結構,以及使用銅合金製作密封件等關鍵問題。
黎偉澤坐在自己的宮殿中,眉頭緊鎖,神色陰沉。
他召見了逃迴來的康尼可達等人,試圖從他們口中探尋出應對之策,也想借此排解自己內心的困惑。
“你們說,大周會不會借此機會,前來攻打我們涼國?”黎偉澤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安和焦慮。
“本王覺得不會,大周一般情況下不會對外作戰,否則國戰受到的波及,他一個藩王承擔不起。”
康尼可達雖然剛剛經曆了戰敗,但臉上仍帶著一抹自豪的神情。
在他看來,大周的藩王們往往顧慮重重,缺乏果斷出擊的勇氣。
“嗬嗬,我看這些藩王還不如世家有膽量。”
闞喇憲在一旁冷嘲熱諷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大周藩王的輕視。
“嗯,雖然你們說的都對,但是我們也不得不防。”黎偉澤心有餘悸地說道。
延州一戰,他的隊伍帶去的大炮全部損失,其中還包括了向趙宏借助的六門霰彈炮,這讓他感到痛心疾首。
“大王不用擔心,上次你們使用的霰彈炮很是好用,我以前沒有想過,一直想朝著大型的炮發展,這次迴來我們有匠人,多造一些小型的霰彈炮。”
康尼可達給了黎偉澤一個堅定的眼神,試圖讓他安心。
在康尼可達的心中,小型炮不僅製造相對容易,成本較低,更重要的是其具備出色的靈活性,在短兵相接時能發揮巨大的威力。
……
欒城。
十一月的寒風裹挾著紛紛揚揚的雪花,在快速路上肆意飛舞。
十幾輛馬車在風雪中緩緩前行,拉著棺木的車輪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轍痕。
車內躺著百餘具前去參戰者的遺體,同時,還有那些在戰後受傷的士兵。
馬彪的隊伍跟隨車隊緩緩進入欒城界內。
趙生帶著欒城各級官員,早早地出城二十裏,靜靜地等待著英魂歸來。
南山腳下,新修建的祭祀墳塚在白雪的覆蓋下顯得莊嚴肅穆。
當運載烈士的馬車緩緩靠近,家屬們的哭泣聲瞬間打破了寂靜。他們的淚水在寒風中瞬間凝結,悲痛的哭聲讓人心碎。
儀仗隊整齊地行舉目禮,用最崇高的敬意,為自己的戰友送行。
一捧土,三叩首。
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了哀思,他們用最樸素的方式表達著對烈士的深深懷念。
部隊妥善地安排了烈士的後事,對烈士的父母妻兒都給予了周到的照顧。
然而,失去親人的傷痛,卻如同一道永遠無法愈合的傷口,久久地在他們心中刺痛。
但在另一些人的眼中,這卻是一種無上的光榮。
入伍的青壯們再次湧入軍營,他們叫嚷著,懷著滿腔的熱血,渴望參軍,為國家效力。
……
有了玻璃的助力,第一部望遠鏡以及槍載裝瞄準鏡應運而生。
礦山區。
經過漫長的努力,仿造巴雷特的步槍終於成功製造出來。
這是一款單發步槍,口徑達八個毫米,采用錐體彈頭,彈藥量是普通子彈的一倍。
托肩上安裝有三級減震裝置,以及一組反向減震。
陳前所在的團負責狙擊槍數據的測試工作,同時也在努力培養狙擊手。
“見過首長,我們正在測試狙擊槍的性能。”
陳前見到趙生等人前來,立刻快步上前,敬禮匯報道。
如今的新軍已經實現了軍事規範化,見到上級統一稱唿為首長。
而趙生,不僅擔任著新軍的總指揮,還兼任著行營總司令。
“測試的情況怎麽樣了,需要什麽改進的地方?”趙生走上前,關切地詢問陳前。
“首長,這槍不錯,在六百步的距離幾乎是百發百中,但是超過這個距離,就會出現彈道偏差。”
陳前臉上滿是期待的神情,他多麽希望這把槍在一千步後的準確度能夠更高。
“陳前,你入伍之前是一名獵手,你應該知道,射擊的準確與否與力道、氣候以及瞄準都有著密切的關係,當然,與手中的武器和子彈也密不可分。”
趙生說著,拿起一顆子彈仔細地查看起來。
他們現在的子彈是通過鑄造後,再冷鍍一層鉛完成的。
“找人將這個彈頭取出。”趙生將子彈遞給身邊的侍衛說道。
“是!”侍衛接過子彈,隨後去找了一個匠人協助,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彈頭,然後交迴給趙生。
一個鐵製的平台,打磨得極為平整。一個玻璃杯裏麵裝滿了水,放在鐵板上,做好了一個記號,然後旋轉了鏡像。
趙生反複觀察,直到看到水平麵在一個特定的刻度時,這才將子彈放在上麵。
然而,結果卻令人失望,子彈竟然滾落了。
停止後,又做了一個新的標記,然後再次進行實驗,子彈依舊停留在一個固定的位置。
“這是偏重了,去將子彈上的鍍鋅去掉。”趙生再次將彈頭遞給侍衛。
經過處理後的子彈頭拿來後,依舊存在偏心的問題。
定心,旋轉。
趙生終於發現,子彈在製作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偏心,這也正是導致射擊偏差的原因。
若不是子彈動力強大,恐怕在六百步時就會出現明顯的偏差。
陳前所說的百發百中,也隻是能上靶而已,與後世的標準相比,還差得很遠。
魯師傅聽說趙生來到試驗場地,深知此事關係重大,連忙帶著弟子長孫湛匆匆趕來。
“駙馬爺,前來視察也不通知我這個老頭子。”魯師傅笑嗬嗬地說道。
趙生看著魯師傅,快步上前道:“魯師傅來的正好,我正想和您說說這個子彈的問題。”
說著,拿出子彈的彈頭,詳細地向他講述了其中的問題。
“這,解決這個問題,還是有難度的。”
魯師傅皺起眉頭,如今都是采用鑄造法,一時間他也想不到有效的解決辦法。
“你看,能不能這樣……”
趙生將鑄造後夾上轉床(也就是車床),進行打磨,然後鍍鋅再次打磨的方法說了一遍。
“可否?”說完後,趙生滿懷期待地問道。
“嗯,駙馬說的甚好。”魯師傅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轉身看向長孫湛:“迴去按照駙馬的話製作,然後再次測試。”
“好的,師傅。”長孫湛恭敬地答道。
趙生見子彈的問題有望解決,心情稍鬆,陪著魯師傅在試驗場地走了一圈,
與他深入地探討了後麵關於蒸汽機的一些事宜,尤其是裏麵的結構,以及使用銅合金製作密封件等關鍵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