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收複上郡
穿越成廢皇子,隻想苟活! 作者:韓師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提及攻打上郡,新軍戰士們毫無畏懼之色。
他們前來作戰時,每個戰士都配發了五百發子彈,可謂彈藥充足。
然而,榮譽所率領的左武衛情況就不那麽樂觀了。
先前攻打延州時,他們全力射擊,彈藥消耗巨大。此刻,對於攻打上郡,他們實在沒有信心能保證彈藥備彈量充足。
雖說迫擊炮的炮彈是通用的,新軍倒是能夠勻出一些。
“繳獲的火藥你們可以使用在子彈填裝上,引火可有攜帶?”單寧關切地詢問榮譽。
“出來的時候,壓根沒想過這些問題。京都有引火儲備,可我們行軍卻未帶有。”榮譽一臉無奈地迴答。
見榮譽這般迴答,單寧也毫無辦法,隻能長歎一聲說道:“後麵節省一點使用吧,沒有必要不要隨意開槍。”
事已至此,也隻能如此了。榮譽心裏清楚,新軍已經盡力相助。
石勇智依照閆如象的命令,留下了兩萬人在延州維持日常事務,其餘人馬則隨著部隊朝著上郡方向進發。
所謂的留下來維持日常,其實石勇智心裏明白,就是想趁機將繳獲的大炮和小口徑霰彈炮據為己有。
在休整的這幾日裏,石勇智帶著手下人可沒少費心思去巴結新軍的馬大漠和曹毅豹等人。
他使出渾身解數,軟磨硬泡,終於學會了操作那些來自涼國和趙宏射擊的炮。
不過,前往上郡之時,這些炮因過於笨重,基本上沒法帶去使用,隻能留在延州用於守城。
離開延州的第三天,一座高大巍峨的城牆緩緩映入石勇智等人的眼簾。
上郡作為抵禦外族的重要城池,修建得比延州更為高大,城牆也厚實許多。
城內的康尼可達早已從逃迴來的將領口中,得知了閆如象帶來的軍隊武器威力驚人,心中莫名湧起一股恐懼。
當聽聞大軍前來,他連忙舉起白旗,試圖要求議和。
“什麽狗屁的議和,打不過就玩這招,老子不給他這個機會。”心直口快的馬大漠再次忍不住開啟口嗨模式。
同樣的,他又被單寧狠狠地瞪了迴去。
石勇智作為代表秦地軍隊的將領,在這裏他最有發言權。
“議和就不必了,就如我們這位將軍說的,打不過就玩這招,我們肯定不同意。要麽投降,要麽……”
石勇智朝著前來議和的使者投去一個惡狠狠的眼神,那眼神仿佛在說,若不投降,定要將你們殺得片甲不留。
使者被石勇智的眼神嚇得渾身一顫,趕忙迴去稟報。
當晚,康尼可達就選擇棄城逃走。
大軍順利接管上郡,製造火炮的工坊還在,隻是不見所有的工匠。能帶走的東西,全部被涼國的人席卷一空。
閆如象聽到這個消息,朝著馬彪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有什麽事情嗎?”馬彪疑惑地問道。
“涼軍逃走了,留下一個爛攤子,我的軍隊人數鎮守此處顯然力量不足。”閆如象兩眼滿含期盼地說道。
馬彪若論智商,比起單寧確實稍遜一籌。
他將自己的兩個團全部交給了單寧,自己則跟著閆如象。
“你說的這件事,我也無能為力,這是秦王的封地,一切事宜我們都做不了主。”馬彪無奈地說道。
“可否你們留下來,協同防守上郡?”閆如象仍不甘心,再次試探性地問道。
“我們不是朝廷的軍隊,但我們也是在駙馬趙生的指揮下,這件事隻能詢問過後,才能答複你。”
馬彪深知此事重大,自己無法擅自做主,隻能如實相告。
“這個好辦,你書信一封,我讓信使送往定州,讓你們定州郡駙馬爺給個迴複。”
“這……,還是閆將軍寫吧,我寫的信未必能表達清楚將軍的意思。”馬彪麵露為難之色。
閆如象似乎想起了什麽,摸著胡須說道:“這個好說,我來書寫便是。”
……
幾日後,趙生收到了閆如象的書信。信中的意思十分簡單明了,除了請求協助防守上郡,還隱晦地表達了對新式武器的渴望。
趙生心裏清楚,有些東西容易仿造,但有些則困難重重。
於是,他在迴信中,向閆如象詳細介紹了並州和涼國等地所產出的大炮原理,同時也表明,槍支問題並非有錢就能輕易購買。
這裏麵牽涉到與皇帝的秘密協議,諸多細節不能公開。
不過,趙生願意提供手雷和炸藥包的製作方式,並願意提供拉火引信。
有些東西趙生並未介紹得太過詳細,反正他已經開始了集成化的生產,即便被破解,短時間內也難以摸透其中關鍵。
更何況他還有未來更強大便捷的武器,堅信能夠戰勝這些相對落後的武器。
支持一方諸侯,必然要尋求相應的迴報。
上郡此地物產豐富,稀有礦產資源眾多。
其中,銅、鐵、錳、鋁等資源,幾乎遍地都是,隻是尚未被人充分發覺。
有人說,現代工業革命,是由橡膠和汽油的誕生,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而作為來自後世的趙生,堅信自己能夠在工業領域實現質的突破。
蒸汽機和煤氣燃燒的內燃機,正是趙生計劃生產的重要產品。
他決心將合金技術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然而,這一切的產品生產,都依賴於原材料的獲取與深度加工。
在給馬彪的迴信中,趙生命令馬彪帶隊返迴,而單寧的軍隊則留守在上郡。
與此同時,趙生召集了幾大家開會。通往上郡的快速路,將要從石洲開始修建。
這次依舊不讓王家參與投資,原因很簡單。
當初盧家兵變,王家態度曖昧,甚至在背後給予支持。
這種懷有二心的行為,不僅令各大世家不恥,也讓趙生對其充滿警惕。
在這世間,沒有永遠穩固不變的集團,唯有利益才能讓眾人更加緊密地凝聚在一起。
秦地商業風向北移,這一變化引起了司馬家族的極大不滿。因為上郡之路開通,意味著長安將不再是商業之路的終點。
上郡即將成為一個全新的經濟開端。
他們前來作戰時,每個戰士都配發了五百發子彈,可謂彈藥充足。
然而,榮譽所率領的左武衛情況就不那麽樂觀了。
先前攻打延州時,他們全力射擊,彈藥消耗巨大。此刻,對於攻打上郡,他們實在沒有信心能保證彈藥備彈量充足。
雖說迫擊炮的炮彈是通用的,新軍倒是能夠勻出一些。
“繳獲的火藥你們可以使用在子彈填裝上,引火可有攜帶?”單寧關切地詢問榮譽。
“出來的時候,壓根沒想過這些問題。京都有引火儲備,可我們行軍卻未帶有。”榮譽一臉無奈地迴答。
見榮譽這般迴答,單寧也毫無辦法,隻能長歎一聲說道:“後麵節省一點使用吧,沒有必要不要隨意開槍。”
事已至此,也隻能如此了。榮譽心裏清楚,新軍已經盡力相助。
石勇智依照閆如象的命令,留下了兩萬人在延州維持日常事務,其餘人馬則隨著部隊朝著上郡方向進發。
所謂的留下來維持日常,其實石勇智心裏明白,就是想趁機將繳獲的大炮和小口徑霰彈炮據為己有。
在休整的這幾日裏,石勇智帶著手下人可沒少費心思去巴結新軍的馬大漠和曹毅豹等人。
他使出渾身解數,軟磨硬泡,終於學會了操作那些來自涼國和趙宏射擊的炮。
不過,前往上郡之時,這些炮因過於笨重,基本上沒法帶去使用,隻能留在延州用於守城。
離開延州的第三天,一座高大巍峨的城牆緩緩映入石勇智等人的眼簾。
上郡作為抵禦外族的重要城池,修建得比延州更為高大,城牆也厚實許多。
城內的康尼可達早已從逃迴來的將領口中,得知了閆如象帶來的軍隊武器威力驚人,心中莫名湧起一股恐懼。
當聽聞大軍前來,他連忙舉起白旗,試圖要求議和。
“什麽狗屁的議和,打不過就玩這招,老子不給他這個機會。”心直口快的馬大漠再次忍不住開啟口嗨模式。
同樣的,他又被單寧狠狠地瞪了迴去。
石勇智作為代表秦地軍隊的將領,在這裏他最有發言權。
“議和就不必了,就如我們這位將軍說的,打不過就玩這招,我們肯定不同意。要麽投降,要麽……”
石勇智朝著前來議和的使者投去一個惡狠狠的眼神,那眼神仿佛在說,若不投降,定要將你們殺得片甲不留。
使者被石勇智的眼神嚇得渾身一顫,趕忙迴去稟報。
當晚,康尼可達就選擇棄城逃走。
大軍順利接管上郡,製造火炮的工坊還在,隻是不見所有的工匠。能帶走的東西,全部被涼國的人席卷一空。
閆如象聽到這個消息,朝著馬彪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
“有什麽事情嗎?”馬彪疑惑地問道。
“涼軍逃走了,留下一個爛攤子,我的軍隊人數鎮守此處顯然力量不足。”閆如象兩眼滿含期盼地說道。
馬彪若論智商,比起單寧確實稍遜一籌。
他將自己的兩個團全部交給了單寧,自己則跟著閆如象。
“你說的這件事,我也無能為力,這是秦王的封地,一切事宜我們都做不了主。”馬彪無奈地說道。
“可否你們留下來,協同防守上郡?”閆如象仍不甘心,再次試探性地問道。
“我們不是朝廷的軍隊,但我們也是在駙馬趙生的指揮下,這件事隻能詢問過後,才能答複你。”
馬彪深知此事重大,自己無法擅自做主,隻能如實相告。
“這個好辦,你書信一封,我讓信使送往定州,讓你們定州郡駙馬爺給個迴複。”
“這……,還是閆將軍寫吧,我寫的信未必能表達清楚將軍的意思。”馬彪麵露為難之色。
閆如象似乎想起了什麽,摸著胡須說道:“這個好說,我來書寫便是。”
……
幾日後,趙生收到了閆如象的書信。信中的意思十分簡單明了,除了請求協助防守上郡,還隱晦地表達了對新式武器的渴望。
趙生心裏清楚,有些東西容易仿造,但有些則困難重重。
於是,他在迴信中,向閆如象詳細介紹了並州和涼國等地所產出的大炮原理,同時也表明,槍支問題並非有錢就能輕易購買。
這裏麵牽涉到與皇帝的秘密協議,諸多細節不能公開。
不過,趙生願意提供手雷和炸藥包的製作方式,並願意提供拉火引信。
有些東西趙生並未介紹得太過詳細,反正他已經開始了集成化的生產,即便被破解,短時間內也難以摸透其中關鍵。
更何況他還有未來更強大便捷的武器,堅信能夠戰勝這些相對落後的武器。
支持一方諸侯,必然要尋求相應的迴報。
上郡此地物產豐富,稀有礦產資源眾多。
其中,銅、鐵、錳、鋁等資源,幾乎遍地都是,隻是尚未被人充分發覺。
有人說,現代工業革命,是由橡膠和汽油的誕生,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工業生產。
而作為來自後世的趙生,堅信自己能夠在工業領域實現質的突破。
蒸汽機和煤氣燃燒的內燃機,正是趙生計劃生產的重要產品。
他決心將合金技術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然而,這一切的產品生產,都依賴於原材料的獲取與深度加工。
在給馬彪的迴信中,趙生命令馬彪帶隊返迴,而單寧的軍隊則留守在上郡。
與此同時,趙生召集了幾大家開會。通往上郡的快速路,將要從石洲開始修建。
這次依舊不讓王家參與投資,原因很簡單。
當初盧家兵變,王家態度曖昧,甚至在背後給予支持。
這種懷有二心的行為,不僅令各大世家不恥,也讓趙生對其充滿警惕。
在這世間,沒有永遠穩固不變的集團,唯有利益才能讓眾人更加緊密地凝聚在一起。
秦地商業風向北移,這一變化引起了司馬家族的極大不滿。因為上郡之路開通,意味著長安將不再是商業之路的終點。
上郡即將成為一個全新的經濟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