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決定做下去,他是一根筋,跟著感覺走。
但要有個限度,不會高唿“打倒封建主義,推翻李家王朝。”
這個限度也是他的賭注,他在賭,大興王朝就是那個世界的北宋王朝,李禎就是趙禎,而掌權的劉太後也是那個世界北宋王朝的劉太後。
那個世界的劉太後貪戀權力,但沒做過什麽壞事,而且很講規矩、很重視文化。
做出這個推斷他就可以做遊戲了,大家一起挖呀挖。
若不這麽幹,他就白白進行一場時空旅遊了。
他不想後悔,不論是留在這裏還是迴到那個世界。
於是他開始做了,並從胡緩和高適的態度上看出,他做的還可以。
但為保險起見,他還是認真研究了大興律,知道身為舉人的自己有點特權,不僅可以見官不跪,還可以給自己辯護,官老爺想打板子也不行,先要革去功名才能揍他屁股。
而以他質疑《論語》注解、胡編亂說的罪名,最大的懲罰則是革去功名、發配崖州。
這個處罰讓他心裏有底,海南是個不錯的地方,天挺藍、海挺清、海鮮的味道非常棒。
崖州就是以後的海南,發配到海南島的他不僅能洗海澡、吃上純海鮮,還能做點其他事,比如去台灣教教學生,讓台灣早日迴到祖國的懷抱。
想到這他就覺得前途一片光明,還覺得來到這個世界能大展一番拳腳,除了想迴去給父母掃墓外,迴到那個世界的心思反而漸漸淡了。
他有理由,“我想迴去報效祖國,可劫匪不幹。”
事實是他被綁架了,身不由己的他隻能待在鶴翔書院裏作妖。
他將學術分為思想學、研究學、專業學三大類,然後按三大類的定義將各學術歸口,納入儒道兵智慧源學的分支和補充以及輔助,慢慢挽迴那些被擠到邊緣的學術。
而在各家學術中他最重視《墨子》,雖然他在這方麵的功底不厚,但高中的水平也能讓他就力學、光影成像、杠杆原理等方麵的知識進行講解,並喊出“想致富、搞發明”的功利主義口號。
他的這種作妖行為讓胡緩和高適憂慮,卻沒想阻止他。
他倆接受陳恪的教學理念,“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各類人材。”
在這件事上他們進行了幾次交流,陳恪使出渾身解數成功地說服了他倆,讓高適發現自己的教育理念偏科了,隻想讓學生們考上太學院的教育理念過於狹窄。
而胡緩卻一直在考慮培養多種人才的方式,陳恪的教學理念與他不謀而合。
而張出塵卻是最先實施致富主張的實踐者,派出親信去杭州尋找一個研究活字印刷的刻工,一定要將活字印刷的獨家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
這是陳恪的推想,這個世界既然有胡緩、王韶和章惇就應該有畢昇,從人類進步的角度講,刻工畢昇比他們重要多了。
但他不會說出畢昇這個名字,隻是聽說了這件事,覺得掌握這項技術就能掌握銀庫的鑰匙。
但張出塵卻不這麽認為,但她不差錢也就不差這麽幹,唯一的目的就是想看看陳恪說得準不準。
而陳恪的目的就是想讓她試試,有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他是這麽想的還這麽幹了,作妖二十多天後卻發現沒人阻止他,大家讓他繼續作妖。
這是一件挺奇怪的事,好像沒人在意他這麽幹。
出現這種情況連李禎都感覺奇怪,在胡緩給他講書後虛心請教。
胡緩迴道:“他的年紀太小,又在文壇上毫無名氣,那些人不屑關注他吧?”
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與一個毫無名氣的小助講較勁挺沒麵子,贏了得不到好處,輸了卻毀了名聲。
但還是有一事挺奇怪,陳恪已成為國子監、太學院、鶴翔書院三家學府的老師,每堂課都有黑壓壓的一片人頭來聽講,可在市井中卻無一點名氣。
想起這事李禎奇怪,繼續請教。
胡緩迴道:“有些人想壓製他的名氣,不會宣傳他。而三院師生也不想讓他出名,想法一致就是這副景象。”
胡緩迴答了原因,然後繼續解釋:“這是私心作祟,那些人絕對不想讓一個小娃娃的名氣與他們比肩,甚至超過他們。”
“而三院的師生也絕對不想再讓別人來聽課,聽他講課大受啟發,聽課的人還是少一點好。”
聽他解釋李禎點頭,然後不好意思地說道:“朕也想讓他進宮擔任侍講,隻給朕講課即可。”
李禎竟然也有這份私心,胡緩沉吟一下說道:“陛下、三院師生都是陛下的臣民,將來也會成為陛下的股肱之臣,眾人勞心不比陛下一人勞心更好嗎?”
“何況陳恪隻是舉人之身,沒有特殊功績,陛下沒有理由讓他進宮擔任侍講,如陛下這麽做了,陳恪必然受到朝野那些人的攻擊,哪有精力再進行講學?”
“請陛下放心,臣觀陳恪對我大興十分忠心,等陛下執政後必對陛下忠心耿耿。”
陳恪遇到了好人,胡緩說他一句忠心,比他自己喊一千句管用。
於是李禎輕輕點頭、緩緩說道:“老師可知陳恪極擅謀略?”
他決定曝光陳恪,而胡緩聽說這事十分驚訝,他不知道。
見胡緩不知李禎十分滿意,陳恪不在意名利,果然是道家門徒。
於是說出陳恪在秦關城的表現,他知道詳情。
楊牧對太後及群臣隱瞞了陳恪的具體情況,但通過曾樂行告知了李禎。
他知道陳恪才是小部隊的真正指揮官,火燒定軍城、火燒定軍山峽穀以及夜奪秦關城都是陳恪的謀略。
李禎對陳恪感興趣,安排曾毅關注他,陳恪所講的每堂課曾毅都會向他如實敘述,讓他得到很大的啟發。
於是萌發一個想法,將陳恪納入自己的親信行列。
而胡緩明白他的意思,沉吟一下緩緩說道:“曾毅如果可靠,可讓其與陳恪直接接觸。”
說到這胡緩不再往下說了,他是一位真先生,隻想教書育人,不願參與到權謀中去。
但李禎畢竟是他的學生,出個主意讓李禎立刻明白過來,有些事他想聽聽陳恪的意見。
李禎是這麽想的,而林毅之也是這麽想的。
他來京城任職,進入朝堂已經一個多月了,有些事讓他十分苦惱。
吏部負責官員的考核任免職責,尚書缺任他這個左侍郎就十分難辦了,朝中各位大臣請托的事辦不辦?辦了有違本心,不辦得罪人。
想來想去不知如何是好,趁陳恪登門拜訪之際提出這個問題。
聽他詢問自己意見,陳恪沉吟一下低聲說道:“叔父、朝中可有非常耿直的大臣?”
這個問題讓林毅之想了一會,然後低聲說道:“端州知府包拯,為人清正耿直。”
聽到這個名字陳恪微微一怔,這個世界又出現一個熟人。
他對包拯的印象極好,於是低聲說道:“叔父可奏請太後和皇上,任命包拯為監察禦史。”
聽他建議林毅之先是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不禁笑道:“小恪擅謀啊!”
陳恪給他的建議非常好,有包拯這樣剛正的監察禦史在朝,林毅之就有借口迴絕一些事了。
陳恪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林毅之欣然,留陳恪吃飯卻被他婉拒,“叔父、小部隊指揮官王寅都尉調左武衛任職,與小侄約好一起吃飯。”
這個理由讓林毅之準他離開,還仔細囑咐一番,讓他與武將之間保持距離,以免影響自己的前途。
這是大興王朝的特色,文武分離各成陣營,文官不僅壓武將一頭,還要將他們打進地底下。
這是那個世界大宋王朝的一大特色,也是陳恪最不明白的一件事。
來到大興王朝他還是不明白,外有律國虎視眈眈,還有蠢蠢欲動的西北元遷,以及一向陰陽不定的青塘,這些文官是怎麽放心自己的人身財產不受侵害的?
他們這個心理讓陳恪不解,換做他會睡不著覺,事實上他也沒睡好覺,一想到自己可能遇上靖康之恥就不寒而栗。
雖然這個世界的曆史與那個世界不同,可萬一他的旅程還沒結束就被俘虜到冰天雪地給人當奴才呢!
這個問題還真不用考慮,以他的性格當不了奴才,真有那天的結果也隻有一個,“沉痛宣告,陳恪在時空旅行中非常不幸地與敵軍遭遇,經過一場激烈廝殺,他又非常不幸地被敵軍砍了腦袋。”
那時他的作用隻有一個,作為後來時空旅行者的悲劇教材。
但要有個限度,不會高唿“打倒封建主義,推翻李家王朝。”
這個限度也是他的賭注,他在賭,大興王朝就是那個世界的北宋王朝,李禎就是趙禎,而掌權的劉太後也是那個世界北宋王朝的劉太後。
那個世界的劉太後貪戀權力,但沒做過什麽壞事,而且很講規矩、很重視文化。
做出這個推斷他就可以做遊戲了,大家一起挖呀挖。
若不這麽幹,他就白白進行一場時空旅遊了。
他不想後悔,不論是留在這裏還是迴到那個世界。
於是他開始做了,並從胡緩和高適的態度上看出,他做的還可以。
但為保險起見,他還是認真研究了大興律,知道身為舉人的自己有點特權,不僅可以見官不跪,還可以給自己辯護,官老爺想打板子也不行,先要革去功名才能揍他屁股。
而以他質疑《論語》注解、胡編亂說的罪名,最大的懲罰則是革去功名、發配崖州。
這個處罰讓他心裏有底,海南是個不錯的地方,天挺藍、海挺清、海鮮的味道非常棒。
崖州就是以後的海南,發配到海南島的他不僅能洗海澡、吃上純海鮮,還能做點其他事,比如去台灣教教學生,讓台灣早日迴到祖國的懷抱。
想到這他就覺得前途一片光明,還覺得來到這個世界能大展一番拳腳,除了想迴去給父母掃墓外,迴到那個世界的心思反而漸漸淡了。
他有理由,“我想迴去報效祖國,可劫匪不幹。”
事實是他被綁架了,身不由己的他隻能待在鶴翔書院裏作妖。
他將學術分為思想學、研究學、專業學三大類,然後按三大類的定義將各學術歸口,納入儒道兵智慧源學的分支和補充以及輔助,慢慢挽迴那些被擠到邊緣的學術。
而在各家學術中他最重視《墨子》,雖然他在這方麵的功底不厚,但高中的水平也能讓他就力學、光影成像、杠杆原理等方麵的知識進行講解,並喊出“想致富、搞發明”的功利主義口號。
他的這種作妖行為讓胡緩和高適憂慮,卻沒想阻止他。
他倆接受陳恪的教學理念,“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各類人材。”
在這件事上他們進行了幾次交流,陳恪使出渾身解數成功地說服了他倆,讓高適發現自己的教育理念偏科了,隻想讓學生們考上太學院的教育理念過於狹窄。
而胡緩卻一直在考慮培養多種人才的方式,陳恪的教學理念與他不謀而合。
而張出塵卻是最先實施致富主張的實踐者,派出親信去杭州尋找一個研究活字印刷的刻工,一定要將活字印刷的獨家技術掌握在自己手裏。
這是陳恪的推想,這個世界既然有胡緩、王韶和章惇就應該有畢昇,從人類進步的角度講,刻工畢昇比他們重要多了。
但他不會說出畢昇這個名字,隻是聽說了這件事,覺得掌握這項技術就能掌握銀庫的鑰匙。
但張出塵卻不這麽認為,但她不差錢也就不差這麽幹,唯一的目的就是想看看陳恪說得準不準。
而陳恪的目的就是想讓她試試,有第一個吃西紅柿的人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他是這麽想的還這麽幹了,作妖二十多天後卻發現沒人阻止他,大家讓他繼續作妖。
這是一件挺奇怪的事,好像沒人在意他這麽幹。
出現這種情況連李禎都感覺奇怪,在胡緩給他講書後虛心請教。
胡緩迴道:“他的年紀太小,又在文壇上毫無名氣,那些人不屑關注他吧?”
這種可能性確實存在,與一個毫無名氣的小助講較勁挺沒麵子,贏了得不到好處,輸了卻毀了名聲。
但還是有一事挺奇怪,陳恪已成為國子監、太學院、鶴翔書院三家學府的老師,每堂課都有黑壓壓的一片人頭來聽講,可在市井中卻無一點名氣。
想起這事李禎奇怪,繼續請教。
胡緩迴道:“有些人想壓製他的名氣,不會宣傳他。而三院師生也不想讓他出名,想法一致就是這副景象。”
胡緩迴答了原因,然後繼續解釋:“這是私心作祟,那些人絕對不想讓一個小娃娃的名氣與他們比肩,甚至超過他們。”
“而三院的師生也絕對不想再讓別人來聽課,聽他講課大受啟發,聽課的人還是少一點好。”
聽他解釋李禎點頭,然後不好意思地說道:“朕也想讓他進宮擔任侍講,隻給朕講課即可。”
李禎竟然也有這份私心,胡緩沉吟一下說道:“陛下、三院師生都是陛下的臣民,將來也會成為陛下的股肱之臣,眾人勞心不比陛下一人勞心更好嗎?”
“何況陳恪隻是舉人之身,沒有特殊功績,陛下沒有理由讓他進宮擔任侍講,如陛下這麽做了,陳恪必然受到朝野那些人的攻擊,哪有精力再進行講學?”
“請陛下放心,臣觀陳恪對我大興十分忠心,等陛下執政後必對陛下忠心耿耿。”
陳恪遇到了好人,胡緩說他一句忠心,比他自己喊一千句管用。
於是李禎輕輕點頭、緩緩說道:“老師可知陳恪極擅謀略?”
他決定曝光陳恪,而胡緩聽說這事十分驚訝,他不知道。
見胡緩不知李禎十分滿意,陳恪不在意名利,果然是道家門徒。
於是說出陳恪在秦關城的表現,他知道詳情。
楊牧對太後及群臣隱瞞了陳恪的具體情況,但通過曾樂行告知了李禎。
他知道陳恪才是小部隊的真正指揮官,火燒定軍城、火燒定軍山峽穀以及夜奪秦關城都是陳恪的謀略。
李禎對陳恪感興趣,安排曾毅關注他,陳恪所講的每堂課曾毅都會向他如實敘述,讓他得到很大的啟發。
於是萌發一個想法,將陳恪納入自己的親信行列。
而胡緩明白他的意思,沉吟一下緩緩說道:“曾毅如果可靠,可讓其與陳恪直接接觸。”
說到這胡緩不再往下說了,他是一位真先生,隻想教書育人,不願參與到權謀中去。
但李禎畢竟是他的學生,出個主意讓李禎立刻明白過來,有些事他想聽聽陳恪的意見。
李禎是這麽想的,而林毅之也是這麽想的。
他來京城任職,進入朝堂已經一個多月了,有些事讓他十分苦惱。
吏部負責官員的考核任免職責,尚書缺任他這個左侍郎就十分難辦了,朝中各位大臣請托的事辦不辦?辦了有違本心,不辦得罪人。
想來想去不知如何是好,趁陳恪登門拜訪之際提出這個問題。
聽他詢問自己意見,陳恪沉吟一下低聲說道:“叔父、朝中可有非常耿直的大臣?”
這個問題讓林毅之想了一會,然後低聲說道:“端州知府包拯,為人清正耿直。”
聽到這個名字陳恪微微一怔,這個世界又出現一個熟人。
他對包拯的印象極好,於是低聲說道:“叔父可奏請太後和皇上,任命包拯為監察禦史。”
聽他建議林毅之先是一怔,隨即反應過來,不禁笑道:“小恪擅謀啊!”
陳恪給他的建議非常好,有包拯這樣剛正的監察禦史在朝,林毅之就有借口迴絕一些事了。
陳恪給他出了一個好主意,林毅之欣然,留陳恪吃飯卻被他婉拒,“叔父、小部隊指揮官王寅都尉調左武衛任職,與小侄約好一起吃飯。”
這個理由讓林毅之準他離開,還仔細囑咐一番,讓他與武將之間保持距離,以免影響自己的前途。
這是大興王朝的特色,文武分離各成陣營,文官不僅壓武將一頭,還要將他們打進地底下。
這是那個世界大宋王朝的一大特色,也是陳恪最不明白的一件事。
來到大興王朝他還是不明白,外有律國虎視眈眈,還有蠢蠢欲動的西北元遷,以及一向陰陽不定的青塘,這些文官是怎麽放心自己的人身財產不受侵害的?
他們這個心理讓陳恪不解,換做他會睡不著覺,事實上他也沒睡好覺,一想到自己可能遇上靖康之恥就不寒而栗。
雖然這個世界的曆史與那個世界不同,可萬一他的旅程還沒結束就被俘虜到冰天雪地給人當奴才呢!
這個問題還真不用考慮,以他的性格當不了奴才,真有那天的結果也隻有一個,“沉痛宣告,陳恪在時空旅行中非常不幸地與敵軍遭遇,經過一場激烈廝殺,他又非常不幸地被敵軍砍了腦袋。”
那時他的作用隻有一個,作為後來時空旅行者的悲劇教材。